唐诗中的东北元素,那些与东北、辽宁有关的诗与诗句
东北地区在隋唐之前存在感并不高,辽宁还好一些,环渤海地区与内地还能有往来交流,再往北这种交流就基本没有了,归根结底还是气候与地理位置的原因。隔山阻海的现实环境限制了东北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与文化沟通。
李白说蜀道难,其实那时去东北也难,从陆路走,不会比去四川容易多少,彼时的傍海大道~辽西走廊还是一片沼泽地。想去东北,就得走喜峰口或者冷口,一头扎进燕山里,然后找到大凌河,沿着大凌河谷辗转迂回,走出燕山,进入辽西山地来到当时的营州,即今天的朝阳,从朝阳的高地下来,北上才能到达广阔的东北大平原。
关于这条路的难走与东北艰苦,唐朝诗人王建的《辽东行》里有准确的描写: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后两句说年年征兵,送去辽东立坟头,我宁愿生为草木,终身守候在家乡的土地上,也不想当人往辽东这地方来。说实话,这写得就有点惨了。据考证王建本人确实到过幽州,至于是否到过东北,未见记载。关于东北的艰苦很可能是道听途说,考虑到当时是中晚唐,朝廷早已是无力经略辽东了,所以从军东北很苦这倒是不假。
王建还有一首诗跟东北有关,叫《渡辽水》,格调继承了《辽东行》里的悲惨描写,说得知儿子从军辽东,父母特意多备了几件衣服,怕死在路上没衣服殓葬。东北倒没怎么着王建,但是似乎王建对东北的印象一直不怎么好。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王建生于公元765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基本就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期间也曾经试图搞一些动作,最终发现力不从心,也就基本放弃直接统治了,王建没赶上国力强盛的太宗、高宗敲打东北高句丽的好时期。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图,反正左上角那个是营州,今天的朝阳)
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时,也写过不少诗,算是开了唐朝边塞诗的先河。尤其当他攻克了隋炀帝百万大军折戟沉沙的辽东城,即今天的辽阳附近后,兴致大发,充满豪情的写下的《辽城望月》,跟王建的诗比当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与气魄。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玄菟借指辽东,因汉时这里设置过玄菟郡。此次东征,李世民作诗颇多,另有一首写辽东景物的诗也写的非常不错,叫《辽东山夜临秋》,读起来颇有南朝诗风中对景物的逼真刻画,东北山区的夜里是这样的么?
烟生遥岩隐,月落半崖阴。
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这首诗作于秋末天气转凉,粮草将尽,大军班师回朝的归途中,情绪上就不如上一首那么高昂了。那么李世民这次亲征高丽是胜了还是败了呢?应该说确实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但是也不能称之为失败
在中原统治者心目中,当时的东北的排序是十分靠后的,无论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不能与西北、北方与西南相比。原因倒是不难理解,一则前面讲过了,交通不便路难走,另一方面是成本高收益低,不划算。
西北有经济大动脉丝绸之路,西南可联系东南亚和南亚,北方要防着频繁南下的游牧民族。东北在军事上由于燕山的阻挡,中原王朝去东北费劲,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南下也困难;在经济上这里是死胡同,顶多能达到朝鲜半岛的新罗和百济,体量太小。
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什么一定非要劳师动众出兵东北,征讨高句丽呢?我想不外乎这三点理由:
一,出于安全考虑,一个强大的王朝是不会允许身边再出现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政权的,尤其是这个政权跟他一样也是个农耕王朝。
二,高句丽把版图扩充到了朝鲜半岛,挤压了朝鲜半岛原有的两个政权新罗和百济,要知道这里面是有唐朝的小弟的,小弟被欺负了大哥必须出头,不然队伍不好带。
三,唐太宗李世民本人的心思和抱负,隋文帝父子多次出兵高句丽都失败了,尤其隋炀帝,因为征伐高句丽把国家都整没了,他李世民要是征服了高句丽,那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高光一笔。
李世民回朝时,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这些人并没有安置到中原,而是留在了营州,今朝阳地界。营州算得上是当时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扼守进入华北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鼎盛时期,营州都督府所领州达到了18个。也是因此,营州在唐朝边塞诗中出现的频率颇高,比如高适的《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再比如崔国辅的《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还有张谓的: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此外,辽阳一词在唐边塞诗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曾有诗《送辽阳使还军》,算得上是一首边塞诗佳作。李益仕途不如意后,曾经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该诗当是那时所作:
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
二月戎马息,悠悠边草生。
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
昔者匈奴战,多闻杀汉兵。
唐朝诗人于濆也有一首关于辽阳的诗,题材上可以归入闺怨诗行列,但是写的依然是战争的事,通过思妇口中说出来。反映的是晚唐时期连年征战,百姓厌战的情绪。于濆是唐朝末年诗人,这时的大唐,没有了盛世的气象,国力衰弱,领土丧失,百姓对战争早已是厌恶透顶了。
辽阳在何处,妾欲随君去。
义合齐死生,本不夸机杼。
谁能守空闺,虚问辽阳路。
(大凌河唐时称白狼河)
要说唐诗中与辽宁有关的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初唐诗人沈佺期的《独不见》,这首诗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是一首借用了乐府诗旧题所作的律诗,诗中提到了白狼河和辽阳。白狼河即今天的大凌河,辽阳应泛指辽东地区。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思念她征戍辽阳十年未归的丈夫,萧萧秋夜,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描写十分传神,历来评价甚高。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其实唐诗中与东北、辽宁有关的诗句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可以继续查找补充,这里就以唐朝诗人金昌绪的一首意境上不输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春怨》结束本文。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喜欢,谢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