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出金出银”(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原标题:以前怕雪大,如今怕雪小 冰雪旅游出金出银
敦煌飞天、东北猛虎、凤凰展翅、速滑小将……湛蓝的天空下,在第34届太阳岛雪博会景区,一座座洁白精致的雪雕折射着耀眼的阳光,犹如汉白玉雕塑一般诱人。往来游客驻足观赏、留念,赞叹美轮美奂的冰雪艺术。
冰雪遇上艺术,正在焕发无尽的生命力。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兰峰说,冰雪是冰城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经过几十年发展,它已经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IP。
黑龙江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的一处旅馆(新华社资料片)。
冰雪产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樊兆义记忆里,过去,雪就是灾。
在张广才岭的山路驱车行驶,车窗外,是白绿相间的林海雪原,一眼望不到边。樊兆义的家就在这山里。
我家这儿叫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过去大多数人都以伐木为生。指着家门外的山峦,樊兆义说这里植被茂盛,树木似乎多到砍不完。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双峰林场每年积雪日可达180天,年平均降雪厚度2.6米。以前因为雪大,运送木头十分困难,林业工人最烦的就是雪。樊兆义至今还清楚记得被大雪封住家门的无奈。
我们这里虽然雪大,但是降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很好看,当时鼓励大家搞旅游,我是第一批开民宿的林业工人。回忆2002年,樊兆义记忆犹新。
随着来到双峰林场的人越来越多,林场被赋予了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雪乡。第二年民宿就见了收入。樊兆义投入的一万多元没有打水漂,同批开民宿的十几户人家一同起了示范效应。
一开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就3个房间,1个厨房。樊兆义指着身后的走廊说,前几年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起像样的民宿,有30个房间。
如今,从林场退休的樊兆义,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则和家人去外地旅游,上山砍木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现在就怕不下雪。他说。
目前,雪乡拥有的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旺季时一床难求。大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宾说,雪乡景区以雪闻名,这片冰天雪地被中外游客青睐,昔日林场正变为火热的旅游胜地。
1995年,45岁的大学教师王成背着二手滑雪板,踏入了张广才岭。望着眼前的林海雪原,王成兴奋至极,迫不及待地从高山上滑下。他滑下的地方后来被很多人熟知,这就是如今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20世纪90年代,滑雪在国内只是极少部分人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冬季运动赛事落地国内,人们发现,雪不再是负担,林海雪原获得了另外一张名片——速度与激情。
一座座雪场在亚布力拔地而起,一栋栋宾馆民宿相继建成,周末两滑一住成为许多人到亚布力度假的标准日程。站在山坡白雪之上,撑着雪杖,来一场充满激情的冒险,正为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及游客所向往。
哈尔滨市亚布力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克帅说,亚布力被誉为滑雪世界冠军成长的摇篮,未来将继续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进一步利用度假区优质资源,助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寒地冰雪经济。
周末必来,雪板就存在雪场,一大早从哈尔滨出发,滑到索道关闭,住一夜,第二天再滑一天。而今,王成年过七十,依然是亚布力各大雪场的常客。
随着游客数量增加,亚布力周边农村的经济业态发生了变化,许多当地人经过系统培训后当上了滑雪教练。周边民宿、农家乐日益火爆,产生了大量就业机会,冷山成了金山。
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如火如荼,冰雪旅游热潮也随之升温。
2021年12月25日,第23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试开园。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闪耀世界为主题,园区面积82万平方米,用冰用雪量达23万立方米,建造65组冰雪景观,单体景观数量超百个。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以冰雪还原俄罗斯、法国、瑞士等12个曾经举办过冬奥会国家的经典建筑元素,用冰雪讲述冬奥故事。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和城市冰雕等建设期间,每天近千名采冰、雕冰工人一起作业,平均每位采冰人每天有约500元的收入,一个采冰期就能收入1万元左右。
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市北红村,偏僻与严寒曾耗尽村民的热情。因冷而穷,又因冷而兴。借助独特的地理位置,村里开始搞旅游,开办家庭旅馆。随着找北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今100多户村民中有一半经营家庭旅馆。
目前,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已经制定了《黑龙江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建设规划》。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专项规划》《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也陆续出台,黑龙江成为全国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的前沿。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黑龙江已经打造了一批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冰雪旅游线路,将逐渐擦亮冰雪旅游这张名片,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