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涵:“大美辽宁”对精准讲述中国故事的启示
中央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其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新的构想——精准传播。
想要实现中国故事的对外精准传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无非是三点:选好视角、找对方法、找准受众。我们拿一个成功的案例来探讨实现这三点的具体做法。
《中国日报》大美辽宁主题系列纪录片,以在辽宁生活的外国人为视角,讲述辽宁故事、中国故事,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巧妙结合,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完美融合,让外国观众产生共情,实现了精准传播。
新视角
大美辽宁旨在向世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辽宁文化、辽宁智慧、辽宁发展。想要让辽宁故事实现走出去,选好视角是第一步。如何做到让国外观众从故事开始的第一秒就愿意继续看下去,是我们要思考的。
以往在国际传播的诸多实践中,很容易找不好视角。比如过去很喜欢单项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从自己的视角为出发点,讲对外的经济贡献有多么大、对世界减贫意义有多么大,这样往往会让国外听者处在很被动的处境,也就是被动地在听故事。导致很多时候刚开始看的第一秒就关掉了,或者看了一眼标题就不看了。因为视角选错了。
《中国日报》大美辽宁主题系列纪录片就选择了十分新颖的视角,即让在辽宁生活的外国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比如,来自德国的宝妈芭芭拉在沈阳创立自己儿童服装品牌的故事、来自刚果金的学生英雄在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的故事、来自日本现就读于辽宁大学的山崎偲雅到沈北新区学习稻田画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外国人自己的故事,是他们在辽宁实现个人梦想的故事。是具体的、微观的、有温度的故事。当外国朋友看到这样的故事时,不会带有太多偏见,因为故事很小,很生活化,因此会被故事本身所吸引,并从中找到共情点。
所以大美辽宁系列纪录片迈出的第一步,是成功的。用新颖、温情的视角让观众愿意继续看下去。
新方法
找准了视角,也就进入到故事叙述的重要环节。《中国日报》大美辽宁主题系列纪录片采用了以外国人自己叙述为主,以真实的生活片段为辅的方法,把故事拍得很立体,情感表达得很自然。尽管是记录真实的故事,但在叙事手法和内容编排上,也要讲究新方法。
《中国日报》大美辽宁系列在今年10月2日,在中俄建交72周年纪念日之际,发布的短片讲述了来自俄罗斯的年轻人弗拉季斯拉夫在辽宁成为网红、并在沈阳自贸区成立公司的故事。在叙事时,着重体现了沈阳自贸区对外国人在辽宁创业的重要意义,展现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创业环境对外国人的巨大吸引力。
再比如,《中国日报》大美辽宁系列在今年11月8日刊发的纪录片新能源让村里好风光中,讲述了赞比亚留学生马乐走进辽宁省阜新市吐呼噜村学习探索光热——新能源的故事。在故事结尾处,马乐给远在赞比亚的父亲打了个视频电话分享了一天的见闻,父亲很感慨,希望马乐早日把阜新经验带回赞比亚。
当外国观众看到这两个纪录片的故事时,既会对叙事的角度产生共情,又会对提及的内容展开思考。弗拉季斯拉夫能在中国创业,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阜新经验对赞比亚有借鉴意义,那其他中国经验是不是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
由此可见,在故事中不直接讲中国制度、中国理论,而是寻找外国人个人梦想同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交集。用贴近生活的记录视角,让外国观众从被动地听故事转变为主动地享受故事,并从别人的故事延展到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自己国家的实践和前途。故事很小,很聚焦,但却蕴藏很大的能量,以小见大。
新受众
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锁定精准受众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精准传播中是否精准的衡量标准。在传播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中,信息接受者的视域,也就是由他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经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可接受信息的范围,决定了受众的属性。
《中国日报》大美辽宁系列纪录片,从理论上讲受众很广,因为都是简短的小故事。但是,实际来看,受众是非常精准锁定的。它的内核是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和辽宁智慧做了融合。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创业者就成为了主要受众,因为纪录片的内容和他们相关,有参考价值。
同时,受众的新很大程度也源自视角的新,方法的新。正因为《中国日报》大美辽宁系列的故事的讲述者是外国人本人,因此他们非常愿意把这段拍摄经历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从而形成发散式传播,这种传播不是官方的,也不是强迫的,而是自发的,有生活气息的,因此是有效的。
综上来看,《中国日报》大美辽宁系列纪录片是探索精准传播的重要实践。既做到了多维的传播视角,又做到了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将中国故事、辽宁故事精准地传递给国际受众。真正地做到了,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作者:张博涵,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与发展专业硕士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