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孝顺”的子女反而不受老人待见?过来人给的理由,略显心酸(为何大儿子都不孝顺)
世间最亲密的关系无外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将孩子培养成人,子女为父母养老,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孝顺父母责无旁贷;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每名子女的孝顺的程度却不尽相同。
按理说,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与子女的孝顺程度是成正比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才会有远香近臭的说法。
远香近臭不是说说而已
小韩有一个哥哥,哥哥大学毕业后直接去了一线城市发展。小韩牵挂父母,因此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工作。 平日里,小韩除了自己的零花,将工资全部用于家庭开支。还时常带着父母外出吃饭,为父母添置新衣等。可父母还是更牵挂远在大城市的儿子,逢年过节,当小韩的哥哥回家后,父母都会格外开心。 一次,小韩的父亲生病了,老两口担心儿子知道后会在工作中分心,于是让小韩别告诉哥哥。可小韩作为女儿还是心疼父母的,她担心妈妈白天照看不过来,于是出钱给爸爸找了个护工,自己则是下班就跑去医院照顾。 父亲出院了,在家还需要静养,小韩也是忙里忙外。可即使这样,父母仍旧惦念着儿子,时不时地让小韩买些家乡的食物邮给哥哥,却很少询问小韩辛不辛苦。为何越是孝顺的子女反而越不受家里老人待见?
在父母身边的子女经常会像小韩这样,明明操心、出力最多,却往往被父母忽视。对此,小韩这位过来人给出的理由,听完有些略显心酸。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在育儿的问题上也适用 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是自己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而不轻易向父母提出要求。因此,往往那个爱哭、会哭的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或偏爱。 ●行动上的孝顺不如言语上的孝顺来得直接 还有的子女只会做不会说,但在父母那里,行动上的孝顺远不如言语上的孝顺那么直接。嘴甜的孩子往往更会嘘寒问暖,更能够让父母感受到亲切。 ●习惯了不争不抢的孩子,让父母习以为常 像小韩这样,习惯了默默付出又不争不抢的孩子,父母也会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应当。而那个不常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因为偶尔的孝顺太过稀奇反而被父母津津乐道。 ●常在身边的孩子,反而看到的越是缺点 远香近臭也是古人为人处事的智慧。因为离得近了,许多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而离得远即使有缺点也容易视而不见,这就是距离产生美。过来人给出的这4个理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网友蓝莉:结婚时我们和公婆住在一起,不仅上交生活费,还经常买菜、缴水电费,家里的日用品也是由我们添置,可公婆还是觉得在吃他们、用他们的。后来,我们干脆搬出来住,他们想我们就过来看看,这样反而相处得更好。 网友文涛:我和弟弟都已成家,我的收入比弟弟略高些,因此对父母照顾得就多一些。但父母觉得弟弟条件不如我,经常让我帮助弟弟。可谁比谁容易,只是我不喊累而已。 其实我们从大家的评论中不难看出,孝顺却不受重视的子女并非没有怨言、没有委屈,而是他们将这些父母不公平看在眼里,藏在心里。 但问题是,每个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当心中的不满积压不住的时候,子女也会跟老人越发疏远起来,所以还是需要父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睿智的父母要做的还是一视同仁
多子女家庭中,最怕的就是父母偏心。这不仅影响家庭和谐,也影响着子女的关系。 真正睿智的父母,首先在心理上就不要存在偏袒的想法,在行动上和言语上更不能体现出偏爱。 同时,父母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性格及特点,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尊重、体贴、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并给予相同的爱与关注才行。 每日一问:你如何看待父母与子女间的远香近臭的问题?★《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