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磁县:暑热纳凉好去处!这些传统村落有你想不到的美
虽然已经立秋
但阳光依然很燥
秋老虎咆哮而来
热浪将初秋燃到沸点
小编为伙伴们盘点一些避暑胜地
这些传统村落
凝结着磁县人的非凡智慧
伙伴们有时间
去这些村子里走走
感受那一份质朴和宁静
吴家河村
吴家河村位于磁县西部太行山区白土镇,清朝时孟氏五家迁移至此,又因位于漳河之滨,得名五家河,后在沿用中改写成吴家河。村落坐落在漳河转弯处,体现古人择水而居选址理念,负山带水,坐西朝东,素有河北小江南和冀南玉米之乡的美誉。
吴家河村内古街道为东西走向的举人街,街道两侧是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沿街分布有秀才门、千年古槐树、石碾、土窑洞、石券、南北炮楼、拴马橛和东西寨楼。东西寨楼上有炮眼,与街道南北炮楼互相配合,具有极佳的防御功能。
吴家河村包括吴家河和木笔沟两个居民点,传统民居以二层石砌为主,以孟氏秀才大院和孟家大院最为典型。建筑材料以石料为主,家家户户有古香古色的石房、青石雕刻的门窗拱券,门墩柱头、街道以石块铺砌,村庄至今保留大量石磨、石碾等传统用具。
在皇岩峡北侧山崖有北朝佛像石窟,佛像栩栩如生,衣物条理清晰流畅,工艺精湛。
花驼村
花驼村位于磁县西部陶泉乡、太行山脉深山区,占地面积2.4公顷,拥有可与哈尼梯田媲美的太行山梯田5000多亩,盛产柿子、谷子、山楂、花椒等山区特产和连翘、柴胡等百余种中药材,花驼村被群山环绕,森林密布,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之相通,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2014年3月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该村庙碑记载,原名为欢耳驼,相传元代以前由山西洪洞县一郭姓居民移居于此,因该村的山像骆驼、果树遍野、百花争艳,故名花驼。该村坐落在深山密林之中,四面环山,依山而建,进村需翻过十几道盘山路,海拔较高,人烟稀少。该村村南有著名的天宝寨,传说是刘秀被王莽追杀避难的地方,寨上景色宜人,植物繁多,刘秀藏身的山洞仍在,是夏天避暑圣地。
村中建筑全为石头垒成,石板路、石头房、石磨、石碾、石作坊,主要历史建筑有明清、民国传统建筑,保存完好率85%以上。村内有129师兵工厂旧址以及传统民居、古槐、古碑刻古树等古迹,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村域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花驼村是磁县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村落之一。
岗西村
北贾璧乡岗西村地处磁县西部山区,属太行山山前地带,西高东低,据岗西村净土寺碑记记载,元代时期形成村落,后由段氏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迁至此地,择山岗西边而居,故称岗西村。2016年国家正式公布了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岗西村以其保存完整的独有特色的明清建筑群入选。
岗西村西南有卧龙山,最高处海拔626米,山形高耸,巍峨壮观,景点密布,其间南峧沟溪水不断,每逢夏季,流水潺潺。据卧龙山碑载,隋朝末期李渊曾在村西卧龙山上安营扎寨练兵习武,卧龙山自然景观独特,森林植被茂密,风景秀丽。玉皇顶、南天门、中天门千余个石台阶镶嵌在其间。
岗西村红色遗存非常丰富,是华北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敌后革命武装的重点活动区,至今村内还有保留完整的抗日地道。村东的革命烈土陵园立有高4米记碑一座,石碑上刻着该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壮烈牺牲的二十七位烈士名字及史实记载。
北岔口村
北岔口村位于磁县西部陶泉乡,与涉县相临,村庄占地350亩,传统建筑占85%以上。村庄四周环山,森林密布,最高海拔788米,俗有磁西百里,小天津之称。山村古色古香,环境优美,四季凉爽,环境优美。盛产柿子、谷子、玉米、苹果、山楂、花椒等。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北岔口村相传东汉年间已有,村落形成于元代,因村建在南北两个相对的山岔里,在北边的叫北岔口。主要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北方传统石砌建筑为主,街道以青石板铺设,历史遗迹主要有古石碾、石磨、古戏楼、古御路、石圈、岗楼、古水池、古寺庙、北寨遗址等。村中保留有文昌阁、古戏楼、丁字形古寨券,古民居多为传统四合院建筑。1938年磁县民主抗日政府曾迁往此地,全国第一个抗日儿童团在该村成立。
北岔口村是古今东西要地,村中有一条大道,为传说古御道,是通往山西、河南的必经之路。站在西部金印顶之上,往东可望磁州城西,往西看涉县群山叠嶂,往南可看见睡美人山的身姿,往北是绵绵群山。
北王庄村
北王庄村位于磁县西部陶泉乡,与磁县、涉县、林州三县相临。村落四面环山,有十山九回头之称,南、北、西有三条古河道。村落分为上、下两条古街道,石板小街小巷纵横其间,整个村庄古色古香。
传统民居占村庄80﹪以上,主要以二层瓦房、一层石砌平房为主,建筑材料古朴凝重,以传统青砖、灰瓦、石块为主,大多为四合院布局。家家户户有古色古香的门楼,有青石雕刻的门窗拱券、门墩柱头;有青砖雕刻的福、寿、星等字样图案;有木头雕刻、彩绘的斗拱、垂柱、屏风等。村庄至今保留大量使用的石磨、石碾等传统用具。
村庄周围树木茂密,风景怡人。在村的东西南北建有四个石券,村西炉峰山山势集雄、险、奇、秀于一身,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环境优雅。
炉峰山因形状酷似一茶壶而得名,传说此山是太上老君酒后醉踢丹炉落地而成。炉峰山有明清亭台、庙宇和宫廷建筑遗址,古碑七十余道:炉峰朝霭是古磁州八大景之首。
南王庄村
南王庄村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磁县陶泉乡西南炉峰山脚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古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2014年,被授予中国传统古村落等称号。
南王庄村周围群山环绕,山峦叠嶂,峡谷碧绿,原始植被葱郁丰富,松柏参天,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自然溶洞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村中及周边拥有炉峰山门、一线天、龙泉吐珠、卧佛山、济公山、南天门、石梯山等风景名胜旅游点十余处。
南王庄村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古迹甚多。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洞、古砖瓦房、古石板街,还存有600余年的古槐十余棵。其中树围2米以上的古槐,达15米之高;2米粗的古黄连、古黄檀,其树龄都在500年以上。该村另一个特点是水资源丰富,有山涧泉水十多处,常年不断。
南王庄村自然环境优美,夏秋清江河穿村而过,流入漳河;春季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夏季青山绿水,美景荟萃;秋季层林尽染,满山红叶;冬季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
北贾璧村
北贾璧村地处河北省磁县西部山区。相传汉武帝刘秀走南阳时路过这里,看见一座石碑,走近时,碑面无字。刘秀说:原来是座假碑。后该村取谐音为贾璧。到明洪武年间始形成村落。据村民家谱记载,该村蔺姓家族为赵国蔺相如后裔。
北贾璧村四面青山环抱,大多数民居建筑依山建造,高低错落,层次不一。村中的古沙道、古石桥、古街巷和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犹存,保留完整。
北贾璧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遍布境内。传统建筑和历史建筑主要有三节楼、龙凤山、磁州窑遗址、抗日民主县政府旧址、田裕民抗战纪念碑等。
北贾璧乡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7年抗日民主县政府在北贾璧村成立,共产党员田裕民被选为第一任县长,自此,北贾璧村便成为共产党在华北地区抗日政权的首选地,成为太行部队129师的前沿哨所。
同义村
同义村(又称石头村)位于都党乡琦宝山上,山上风景秀丽,植被丰富,山势秀美,气候凉爽,是观光旅游和夏季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全石结构,工艺超群,石头艺术的巅峰之作。同义村是整体搬迁村,原老村(又称石头村)拥有二百多座纯石头结构的北方山区特色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率达80%,这里有古化石、古石洞、古石碓臼、古石磨、古石碾、古石纺织用具等,一个石头建筑艺术博物馆。
其中工艺最为出色的是白龙庙,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此建筑全石结构,无梁无柱,在中原地区独具一格,具有较高的参观旅游、研究考古、道教文化研究价值。
这里的石头是红色的,流淌着奔腾不息的红色基因。白龙庙是磁县西小屋第一个党支部后、贾璧乡抗日民主县政府前又一处磁县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刘少奇、王子清、王维纲、纪德贵、杨介人、马载等都在白龙庙从事过革命活动。
这里的石头会说话,诉说着数亿年前的兴衰。古村落北部虎皮脑地区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是距今四亿多年前奥陶纪时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对于研究地质年龄、古地理环境以及古生物进化、演变、灭绝具有重要价值。
山果种植基地、无公害水果的摇篮。琦宝山地区植被丰富,山坡和山顶上杏树、柿树、花椒树等果树随处可见,是核桃、杏等山果的天然仓库。
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转灯是该村元宵节最为隆重的节目,起源于清朝,根据八卦用木桩布置成迷宫,每根木桩上设置一盏油灯,并用草绳隔开,形成通道,庆祝当年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给百姓带来好运。
武术、戏曲、磨豆腐、剪纸等也是该村的传统艺术,传承都在200年以上。
闲暇时,带上你的亲人和朋友,到这里来吧,迈步在山间石阶小路上,呼吸着山顶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品山间野果,看古色古香的明清古民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听美丽的神话传说,体会生活的乐趣。
五合村
白土镇五合村地处河北省南陲、太行山东麓,平均海拔580米,西北崇山峻岭,东南漳水涛涛,村庄四面环山,原始植被葱郁茂盛,村庄依山而建,居民主要集中在5个居民点,房屋错落有致。村庄周围有多处溶洞景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大量的野生动物、植物。是冀南地区少有的人与自然原始生态世外桃源。
传统建筑主要集中在小栲栳、寨壑、西南壑,主要有三座古炮楼、二座庙、二顶石券、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跃峰渠等,传统民居以石砌平房为主,村民就地上山取材,建筑材料以石料为主,有青石雕刻的门窗拱圈、门墩等,传统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古色古香,街道以石块铺砌。村庄至今保留大量的石磨、石碾和传统油坊等传统生产用具和空间。
▲龙家大院
李家炮楼,始建于民国九年,为三层,石木结构,高约30米,内有内院和厢房为辅助建筑,共有房屋十余间,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气势恢宏,宛如一座小小的城堡。
▲村内一角
▲中南山古槐
双合村
双和村是磁县最大的自然村——索井村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磁县西北部北贾璧乡,距离磁县县城30公里。双和俗称双河,古时也叫下街,因村庄上游有两条河流,即马鞍山轱辘河和华尖脑花岑沟河,这两条河流从村西和西南方向分别流入本村,在黑龙庙北侧交汇,形成一条河道向东流入滏阳河,后来取名双河,后来为取和谐发展之意,改为双和。
村庄坐落在一个大盆地中,土地土质较好,雨水正常可保丰收;山上多有坡地,有多种多样的果树,有漫山的野果、野菜和野草。村域面积 4.75 平方公里,村庄占地750亩。
村庄有磁县九个之最:最大单孔石拱券石桥、最大的黑龙庙、历史记载最早的村庄环境整治碑刻、全县唯一的贞节牌坊、最大的老式学堂建筑、记载最详细版面最大的王氏家谱、保存完整村庄最早的民间小官坊建筑、最大的土地庙、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村庄。
西苗庄村
西苗庄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北贾璧乡,距离县城50公里,西接涉县,北接武安,南与著名旅游景区炉峰山遥相呼应,村北有二郎山,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65亩,村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四面环山,传统民居依山就势,梯次而建,本村的最大特点是不容易受洪水侵犯。西苗庄村四周青山环抱,二郎山守护,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抗日战争时期,北贾璧乡、陶泉乡、北岔口、花驼并称为磁县抗日四大根据地,县惩人处就设立在该村,由于当时交通闭塞,全村唯一出路要翻过二郎山,地势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当时各级领导曾驻扎该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花园村
西花园村位于太行山东麓陶泉乡,距离县城50公里,西接涉县,北接武安,南与著名旅游景区炉峰山遥相呼应,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重要通商要道,村庄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即公元1715年,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由张二庄村张氏四兄弟即:张建、张正、张銮、张连迁居此地而繁衍生息成村。
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75亩,村落坐北朝南,背风向阳,四面环山,一条古河道自北向南从村中穿过,主道路随着河道贯穿南北,传统民居分布在河道两侧,依山就势,梯次而建。
村内和村周围名胜古迹众多,有始建于清早期的土地庙、观音庙、土窑洞、石庵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其中张家状元府邸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近200间房屋。现保存完整的院落有七个大院,两个炮楼。状元府为五联体,飞檐阁楼式建筑,雕梁画栋,瑞兽傲天,气势恢宏,建筑特色和建筑规制为近代罕见,张家状元府邸越传越广,后人为了便于称呼,亦称张家庄园。
齐家岭村
磁县陶泉乡齐家岭村位于磁县西部太行山区,与慧峪村、涉县、河南省相邻,在山上一个盆地里,四面环山,仅有一条盘山公路与村相通,堪称深山中的世外桃源。俗话称:一早晨步行两省三县,即河南省、河北省,磁县、涉县、安阳县。距磁县县城65公里,海拔670米,山高岭峻,交通便利。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天早晚温差大,晚上睡觉还得盖被子,空气新鲜,是避暑的好山村。
部分图片由磁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编辑|郭 利
审核|赵保财
终审|秦 冀
转自:磁县融媒体中心 精彩磁县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处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