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死前喊了一夜的娘,她3寸长的红指甲,早已预示悲剧的宿命(晴雯死前喊了一夜的娘)
晴雯是《红楼梦》当中十分奇葩的一个存在,她明明是丫鬟但在宝玉的房中活得像千金小姐。
贾母爱她,宝玉宠她,即便王夫人在贾母面前诋毁她,贾母也会下意识地为他争辩。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阶级意识十分严重的贾府当中显得格格不入。
也许正因为她太过于脱俗,所以上天早早收走了晴雯的性命,让她在天上当回自己,成为一颗亮眼的星星。
在晴雯死前的那一夜,她不住地喊着自己的母亲,最后在悲惨的情绪当中,离开了人世,而那她3寸长的红指甲,早已预示悲剧的宿命。
01 三寸红指甲
在宝玉房中,晴雯是最不好惹的丫头,因为她根本不像一个丫头,而像是一个主子。 穿着精致的衣裳,画着精致的妆容,左手还专门留了三寸长的红指甲。 这三寸长的红指甲是晴雯心头之爱,每日都要细心呵护才肯作罢。 红指甲对于晴雯而言是自命不凡的象征,也是她悲惨命运的预兆。 长指甲对于一个丫鬟而言,是本不应该有的外貌特征。 常人都知道,长指甲并不便于生活,只有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不知柴米油盐物的富贵小姐太太才会有时间和金钱来护理自己的指甲。 然而,对于丫鬟等仆人而言,留长指甲的行径不止影响常日里的工作,也在不言当中向众人传达自己内心的欲望。 晴雯便是这样,也因此被王夫人诟病。 王夫人曾经当着贾母的面怒骂晴雯是包藏祸心的妖精。 在她训斥晴雯的言语当中,来回提及了那两根三寸长的红指甲,直骂她心术不正,一心想要攀高枝。02 晴雯的灿烂
作为一个下人,晴雯自然不能与王夫人起正面冲突,但是她的内心十分愤懑,甚至在神色当中展露了一二。 这样的表现对于一个仆人而言是不寻常的,而晴雯之所以敢如此做,与她备受宠爱有莫大的关系。 晴雯本不是贾府的丫鬟,最开始的时候是赖妈妈家的仆人。 凭着一手绝好的针线活,再加上为人讨喜的性格,颇受贾母的喜爱,这才成为了贾母身边的丫头。 贾母向来疼爱自己的孙子宝玉,一心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孙子宝玉面前。 看着晴雯与宝玉年龄相差不大,而且有一手针线活也知人疼人,所以将晴雯送到了宝玉房中。 宝玉生来性情洒脱,即便是在仆人面前也没有大架子,再加上宝玉并不讨厌晴雯的性格,甚至因为晴雯活泼的辣性子而偏爱于她。 因此,晴雯成了贾府当中十分不一样的仆人,在其他仆人面前十分泼辣,即便是在王夫人这样真正主子的面前也毫不避讳。 曾经,王夫人就在探望宝玉的路上看到了她打骂小丫鬟。 从这里开始,晴雯的结局便受到了王夫人的影响。 她十分担心这样一个性格泼辣的丫头呆在宝玉的身边,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然而,此时的王夫人尚且没有下狠手,直到看见晴雯手上的三寸红指甲。 这红指甲十分惹人注目,甚至让人震惊。 在晴雯病卧于榻上之时,贾府专门请了大夫为她看病。 而当晴雯伸出自己带有三寸红指甲的手时,大夫的神情令人感到玩味:先是一惊,再把手搭上脉搏看病。 大夫在来之前肯定知道自己看病的是一个丫鬟,当他看到丫鬟手上的红指甲时,神态中的惊讶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森严的事实。一向泼辣的晴雯,也许压根想不到自己的三寸指甲是丧命的导火索。03 晴雯离世:一切早已注定
王夫人把晴雯赶出去的时候,晴雯状态十分差劲,原文当中是这样写她的情况: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 可想而知,此时的晴雯不只是虚弱,且被病情折磨得死去活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被王夫人赶出院去,可想而知晴雯的生命危在旦夕。 虽然往日里贾母疼她宝玉爱她,可到底晴雯也只是一介奴婢。 作为贾府真正的女主人,王夫人处置一个奴婢又如何需要向这二人解释,即便贾宝玉知晓晴雯被母亲赶出去,他也只敢偷偷地在晚上来看望晴雯。 晴雯虽然十分感动,但是内心却十分难过。 在当天晚上,晴雯抱着悲伤的心情去世,在那一夜,她不住地喊着娘! 这里的描写乍一看对于晴雯这个角色而言是有出路的,前文曾经交代过,晴雯被买来时无父无母,实为孤儿。 在她一生当中,父母缺席了她的成长。可为何在她去世之时,她却一直在喊着自己的母亲。 也许对于晴雯这个将死之人而言,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内心想起来的是自己的家乡,是自己渴望的亲情。 哪怕宝玉疼她,可到底因为主仆之间的身份,感情只能停留于二人面前的阶级鸿沟。 她喊的不是娘,而是自己的家乡,是自己求而不得的温暖。 也许这一声声娘更是在悲叹自己至死也无根,死后也只能做一个无家可归的游魂。 有人说贾宝玉是真心待她,但在晴雯死后,宝玉在意的是她为何不在死前喊自己的名字,而喊着从未照顾她的母亲。 这个念想便已经证明了二人之间的情分只能是主仆,而不能是其他。 在整部《红楼梦》作品当中,晴雯的命运是悲惨的,她像是一闪而逝的流星绽放光芒,但灿烂的时间过于短暂。 贾府自然容不下这样一个存在,相比较于贾府的蝇营狗苟,真性情的晴雯是如此一个单纯可爱的姑娘。 在这样一个大染缸,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作为这个姑娘的收容之地,她带着对自己人生的悲叹和惋惜,离开了世间回到了天上,做回自己应当做的灿星。★《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