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丧葬服饰民俗
(因内容可能会引发不适,就不配加图片了,见谅。)
◆殓服,俗称寿衣老衣装老衣裳。人死后换穿的衣裳,俗称老衣或送老衣裳,在老人生前就做好的称为寿衣。寿衣包括衣裤、鞋袜、帽子。鞋、帽也称为寿鞋寿帽。旧时,只有个别贫寒之家在人死后临时缝制寿衣,多数人家都是提前备办。一般过了50岁或60岁寿诞,就开始准备布料为老人裁制寿衣;有的地方,过了50岁寿辰可预备寿衣的布料,但须年过70岁才能缝制,凡是70岁以前亡故的,寿衣均为临时赶制。全部衣着用新布制作,少数家贫者或用死者生前的旧衣。做好的寿衣,放在衣柜里,待老人去世时穿戴。
寿衣的衣料、数量、样式,因人因地而异。普通人家用一般的布帛,富贵之家则为锦衣华服。传统习俗,无论老人何时亡故,寿衣都要以棉衣为主,表示以棉(眠)为安。也有的用棉和绢,取绵绵和眷眷之意。衣料绝对不用皮制品、毛织品,否则死者在阴间会被误认为是兽类,不能投胎为人。衣料还忌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会断子绝孙,于家族不利。
男性寿衣的颜色,里面多是天蓝色,因为天空是蓝色,希望死者能穿着蓝色衣服升入天堂成仙;外面多是杏黄色,因此过去老人都特别忌讳家中有人穿杏黄色衣服。女性寿衣则以青蓝、古铜、豆绿等颜色为主,忌用黑色,因为黑色代表地狱。
寿衣的套数成单忌双。衣裤至少三套,即内衣、中衣、外服,多者可达五套、七套。多数为五领三腰,即上衣五件、下衣裤(女或有裙)三件,富裕之家多求华美,家贫者以假领、假腰代之,配足其数。在东明,寿衣比较特殊,上衣件数为双数,包括贴身布衫、大棉袄、大布衫、马褂,共四件,下身必有一条棉裤,意思是一年四季保平安。
寿衣多采用同时代礼服的样式,并加以宗教色彩的装饰。寿衣的样式男女有别。男性寿衣,上身为棉袄外衣、夹袄内衣,经济条件允许的可做棉袍、外套马褂,下身为棉裤,另有裤头、衬裤。帽子为棉帽,多数是西瓜皮形的六页瓦单帽,顶部用线缩口。脚穿白棉袜、浅口鞋,鞋底绣有云彩,叫蹬彩云,表示乘云上天,系蓝色鞋带。忌穿皮鞋,认为穿什么皮子的鞋,死后就托生为什么动物。莒南男性的寿衣比较简单,一般是白衬衣、青布棉袄、棉裤、棉鞋,瓜皮帽顶缀一红绒球。女性寿衣除了棉袄带大襟外,其余与男性的相同。有些地区,女性寿衣还俗称老嫁妆,临朐一带一般有红花对襟袄、蓝花百褶裙、红棉衣、红绣鞋、红头巾等,几乎同死者当初的嫁衣一样。还多有手帕等佩饰。女性的寿帽、寿鞋都做得十分考究,如同精美的工艺品一样。寿帽成勒子形,用蓝色或酱色的布料,前边左右对称绣有八个白莲花花瓣,当中有花蕊。每两个花瓣用花线插有金童玉女各一人,四对金童玉女手中各挑一盏灯笼,意味着为亡魂挑灯引路。寿鞋为深口靴,不套棉花,蓝色绫子布面料,用靠子做成。鞋帮绣金童玉女过仙桥图案:一对金童玉女站立桥上,金童挑灯、玉女打伞,前面有狗猫各一只,狗衔着一朵花,走在最前面;天上有黑白云彩、太阳、月亮、星星;桥后一只仙鹤展翅飞翔,下边趴卧着一头牛;桥下朵朵莲花盛开,蜜蜂在花间飞舞,水中游鱼吞吐戏莲。靴底为白色,质感柔软,绣有图画:天空白云、地上莲花,中间立有天梯,意为让灵魂借此登天成仙。寿帽、寿鞋上均绣有莲花,既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又因莲花象征长寿、神圣不死,表达人们对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的追求。同时,莲音同连怜恋,寓意阳间的人常怀念。
缝制寿衣时讲究颇多。在时间上要选取黄道吉日,多在闰年或闰月缝制,因为闰月四年轮一次,而且很难轮上闰相同的月,这样寿衣就不会很快被使用上,暗示寿衣的使用者会健康长寿。儿女做寿衣时,不能啼哭流泪,据说泪水滴到寿衣上,死者穿后会经常想念儿女,心里会不安。缝寿衣时的针线,末端不能系疙瘩,以免死者在阴间结疙瘩。无论内衣外衣,一律不用纽扣,而是用带子绑系,因纽扣又称纽子、扣子,音同扭子克子,会对儿女不利;带子谐音取意带来儿子,大吉大利。寿衣的口袋要缝死,以防钱财和福气被死者带走。单衣和棉衣,有内衣、外衣,有长衣、短衣等。
◆ 丧服,也叫孝服,为服孝者所穿,一般用质地粗糙的布料,制作粗拙、不缉衣边、不加修饰,以体现悲哀的心情。
民间讲究灵前灵后一片白。丧服一般由村子里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老太太组织热心的妇女缝制。缝制孝服必须在事主家里进行。安下做活摊儿,量布的、撕布的、缝制的,忙碌而井井有条。做完以后,就要撤摊儿;一旦撤摊儿后,有遗忘或路远迟到的应该穿孝的吊唁者,只好不穿孝。人们以为,孝服掀了摊儿,再安犯重丧。孝子所戴孝帽用白布缝一圆筒状,高约一尺,俗谓抽顶孝帽子;孝妇戴白布做成的尖顶盖头布,孝服为白大褂。
回灵(丧葬仪式之一)之前,孝子、孝妇穿麻衣;回灵之后,全家脱下麻衣,孝子在右臂挂麻布手圈或乌布手圈,或穿上带白色孝布镶边的褂子、白布鞋子;孝妇改在头上插白花,扎白绳,称为戴孝服孝。戴孝期间,男女均穿素色衣服,不能穿红戴绿,不宜嫁娶。服孝结束时卸下身上一切戴孝的标志,称为卸孝。农村重孝三年为期,过了三周年叫满孝;城市居民一般以上过百日坟为期,此后穿着正常。(选自山东民俗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