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行走河南读懂历史)

古都开封历史悠久,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是开封历史的极度浓缩。这座城的盛世繁华流传至今,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展示了这座都会千年的辉煌。

开封精品旅游线路

历史体验篇

名胜古迹推荐:铁塔景区(祐国寺塔)、大相国寺、繁塔、延庆观、龙亭景区

铁塔景区(祐国寺塔)

高耸入云的铁塔,又名祐国寺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现存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远望铁塔,深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浑厚,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每块砖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距今1460多年的历史。原名建国寺,后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而赐名。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八角殿里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高7米,雕工精细,是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的杰作。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繁塔

繁塔创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是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代表。塔身由近万尊佛砖组成,一砖一佛,有菩萨、罗汉、乐伎共一百零八种,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之一。繁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佛像砖雕、丰富的碑刻题记、罕见的书法艺术、珍贵的地宫资料、神秘的层级问题而闻名海内外。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延庆观

为纪念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王喆(王重阳)而修建的延庆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观主体建筑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坐北朝南,通高18.25米,是一座汉蒙文化巧妙结合的、具有元代特征的明代无梁阁,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在中国道教史、建筑史、艺术史、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龙亭景区

龙亭景区历史上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六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雄伟古老的宫殿,彩色的琉璃瓦,朱柱金顶、重檐翠飞,突兀的台基把宫殿高高托起,犹如天上宫阙,蔚为壮观。龙亭之上,颇有王气,极目远眺,顿生俯瞰天下之感。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宋‘潮’体验推荐

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卷徐徐展开,画卷这端是历史,是传奇,是一千年前衣香鬓影的定格,是现今我们脚步匆匆的旧影;画卷那端是生活,是柔软,是画卷中芸芸众生里的你和我,在历史里书写传奇,在现实中回味梦幻……

清明上河园

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1:1比例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让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当张择端在厚重的宣纸上细细勾勒,层层晕染的时候,他或许想不到,自己绘进画里的开封,又从画里走了出来。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开封府

北宋时为天下首府的开封府,宋太宗、真宗、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执政本府。包拯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治京有方,弘扬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造就了以清廉刚毅、除暴安良、宽严相济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使开封府名扬四海,永垂青史。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

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坚持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武侠主题景区,常年推出精心编排的多部实景武侠剧目,系统展现大宋武侠豪情与江湖百态。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包公祠

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包公祠,是国内外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包公纪念场馆,与位于包公湖东岸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天波杨府

天波杨府是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杨继业的府邸,以杨家将文化为主题,每年开展内容丰富的会展活动,如春季的国际郁金香艺术节、秋季的杨家将文化月等,还打造了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功夫实景演出,节目精彩震撼。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皇宋大观文化园

皇宋大观文化园是集文、商、旅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作为开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活动基地,皇宋大观文化园里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观书、品茗、访古,乐在其中。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打卡开封精品旅游线路之历史体验篇 温馨提示:受疫情影响,具体开放情况以各单位官方账号发布为准。待到开园时,再与您相约!

(来源:开封市文广旅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