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渐行渐远的“认干亲”习俗

本报记者 陈金路

聊城渐行渐远的“认干亲”习俗

莘县退休教师王发社绘制的认干亲民俗画。受访者供图

很多年轻人对于认干亲或许并不熟悉,但事实上,认干亲的传统由来已久,不但在聊城有,而且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存在。只是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提高,认干亲的习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认干亲’的现象现在还有,只不过比之前少多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习俗是历史的产物。11月15日,原市史志办副编审汪庆峰对记者说。

传统的认干亲形式多样

莘县65岁的退休教师、《鲁西民俗画》作者王发社说,莘县现在还有认干亲的现象,但不多了。王发社说,以前莘县认干亲的形式大致有6种:一是,孩子母亲没有奶水,另找奶妈喂养,孩子就认奶妈为干妈;二是,两家关系密切,甚至是世交,其中一家有儿无女或有女无儿,而另一家正好有几个女儿,或者几个儿子,这样,就让其中的一个女儿或儿子认另一家的父母为干爸干妈;三是,一家孩子少或无孩子,另一家孩子多的,孩子多的这家就让其中一个孩子认无孩子或孩子少的那家的主人为干爸干妈;四是,单门独户的孩子认大家族中的一家主人为干爸干妈,这样单门独户的这家人就像是融进了大家族,以此拉近与周围人的关系,避免被人欺凌;五是,孩子生下来体弱,认个健硕的干爹干娘,以求孩子健康成长,还有的甚至会拜年代久远的石磙、古树等为干亲,以期孩子的身体强壮;六是,认在当地名望较高或家庭殷实的人为干爹或干娘,以求让孩子有个好出路或有更好的前程。

其实,以前认干亲的情况不仅仅是王发社所说的几种,还有其他很多情形,比如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就请人看八字,如果孩子与父母相克,为了避免灾祸,往往就以认干亲的方式来化解,以期家庭和睦。旧时民间有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说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是因为老年得子或几代单传,即便孩子有姐妹,也要让独子认人丁旺盛之家的父母为干亲,以期孩子一生平安。

聊城民间文史学者刘洪山谈及认干亲时说,他知道的认干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家无儿无女,也无近亲,但家产殷实,这种情况就会认一个家境贫穷、弟兄多的家庭的孩子当干儿子,一来继承自己的家产,二来为自己养老;另一种是,这家人有闺女无儿,这样就找个养老女婿上门为其养老送终,养老女婿上门后要更名换姓,成为主家的干儿子。

认干亲一般都举行认亲仪式

认干亲一般都有一定的认亲仪式。认亲时,孩子的父母要洒扫庭除,备好丰盛的酒菜、香烛和礼物,礼物须是双数不能为单数。认亲当天,孩子的父母请前来认亲的孩子的干爹干娘坐上座,让孩子向干爹干娘行磕头礼,干爹干娘则将带来的礼物、红包赠送给孩子。随后,干爹干娘用从家里带来的碗筷象征性地喂喂孩子,将带来的衣服穿到孩子身上,寓意干爹干娘对孩子有了养育的责任。认亲仪式结束后,两家在一起开怀畅饮,热闹一番。至此,两家成为干亲。此后,逢年过节孩子都要到场,甚至要与干爹干娘的亲生儿女一样为他们养老。

聊城现在还存在认干亲的事,我认识的一对老夫妻就曾认了干亲。汪庆峰说,他身边的一对陈姓老夫妻,10年前认了一个干闺女,现在,陈先生夫妻帮干闺女带孩子,接送干闺女的孩子上学。而陈先生家里的大事小节,干闺女和其丈夫都会到场帮忙。

过去,‘认干亲’时要摆上供品、跪下明誓:小子无能,改姓换名;离爹离娘,养老送终;如有不孝,送官问刑。刘洪山说,他身边的一件认干亲的事,至今让他印象深刻。曾经有一名城西的家境不好的刘姓青年,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再后来,其母亲也去世,只剩下刘姓青年,生活非常困难。经人介绍,他成为城北一村庄王家的上门女婿,随后举行认亲仪式,刘姓青年更名换姓,并到外地发展,还成就了一番事业。

认干亲的习俗长期在民间流传,现如今已渐行渐远,但仍有存在。汪庆峰认为,这种习俗与民族性格、百姓情感密不可分,尽管呈现形式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期望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