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风土人情:认干亲(徐州人文风土人情)

文/耿继信

认干亲,就是认干爷或干娘,也有认干儿子闺女的,这是朋辈或邻里间交往甚深,感情弥笃,为进一步密切关系,便有了认干亲之举。

认干亲,是出于双方自愿,有的父母膝下有子无女、或有女无子,于是提出认对方的女儿或儿子做干闺女或干儿子。另一种情况是自己膝下儿女双全,但非常喜欢对方的子女,再认一个干闺女或干儿子。也有的父母让子女认干爷或干娘,广结善缘,以求在社会上有个照应,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利用干亲权势谋取个人私利的。

徐州风土人情:认干亲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双方必须夫妻双全,哪一方提出都可以。认了干爷,干娘无需重复再认,也就是顺理成章。同样,认了干娘也就有了干爷了。认干亲是双方口头约定,无需任何书面协议,但仪式和礼节还是有的。认亲当天,双方都很重视,对干爷干娘要行跪拜礼,以示隆重。如果认干娘,干闺女要给干娘做一条新裤子,干娘则要给干闺女做一套新衣服,还给红包。

这种非血缘关系的认干亲,在民间很普遍的,解放后还延续了一段时间。

1962年,我妻子因胃溃疡住二院做手术,同室病友张大娘也做手术,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张大娘非常喜欢我妻子,要认她当干闺女。其实张大娘已有四个闺女,无子,但她非要再认一个干闺女不可,出院以后,就作为一门亲戚来往了。

徐州风土人情:认干亲 出院后的第一个春节,张大娘委托大闺女(婆家姓王,住统一街北头)到我家送礼。干姊妹见面非常亲热。我家的孩子小,还不懂事,未等干亲走就打开食品袋拿糕点吃,弄的我妻子很不好意思,干姊妹说:没有关系,我家的孩子也是这样。过后,我送去妻子做的油炸绿豆面丸子、胡萝卜及粉丝做的素饺子馅,张老先生(慕康)可高兴了,径直带我到他夫人的卧室见大娘,而不是在外间客厅接待,这就说关系非同一般。张老时任云龙区副区长,是一位工商业家。

认干亲,就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爱心的传递,也是缘分。我小时候也认过干爷,1928年时任铜山县长刘炳晨,与我家是世交,我家亲戚少,父亲让我认刘炳晨为干爷。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我于次年结婚,干爷还接我们到他家过了一天。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