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打亲家

卢贵清

打亲家,川东渠县方言,指两个家庭儿女婚姻、娃娃拜认干爹干妈,形成至亲关系,双方父母以亲家相称。男女婚姻而打亲家,属于姻亲。送自己儿或女,拜认可靠夫妻为干爹、干妈,属于干亲。

打亲家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如果男女婚姻,终生大事,更不能马虎,讲究的是门当户对龙配龙,凤配凤。在我们老家,打亲家第一步是看人。经媒人口头初步介绍对方基本情况,双方家长、年轻人同意后,约定时间地点,让双方见面。看人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是在赶场天的上午,男方做东,到场镇茶馆喝茶。双方家长、亲戚朋友和媒人摆家长里短龙门阵,在摆谈中初步了解对方。双方年轻人假装听龙门阵,眼睛、心思却用对方身上。

看人这一天,男方要准备一些礼物,一旦看上,就要表达心意,就要设宴盛情款待。只要一方看不上,男方不送礼、不设宴,女方不收礼、不赴宴,各走各的,婚事告吹。如果双方觉得基本门当户对、条件大致不差,互相看上了,就约定时间走第二步 :进屋,也叫进门看家,有的地方叫查人户。这主要是女方要去男方看家庭,去的人要多,人多眼睛多、主意多。当天,媒人带着女孩和女孩的家长(一般是女孩妈妈)、婶子嫂子、七大姑、八大姨、姐姐妹妹一大路,来到男方。一看男方地势条件好不好,是否旱涝保收?二看男方居住条件好不好,住房是否够住,赶场过街方不方便。三看男方家庭身世、开言吐词、为人处世、邻里关系等等。

这个环节,主动权在女方。女方如果不满意、看不上,就会当堂告辞,立即走人,婚事作罢,无论男方怎么挽留吃顿便饭再走,成不成无关系,一般都留不住。

也有个别留住了,席间摆龙门阵,互相了解更多情况,女方改变想法,离开时又接受了定情物,这门亲事又有十拿九稳了。到此,儿女婚姻而结亲告一段落,双方父母就可以亲家相称。

小时候,听到院子里堂兄堂嫂们,把山梁那边吴家院的男男女女,叫干叔干娘干哥干嫂,觉得奇怪,他们姓吴不姓干啦,就问大人为啥这样称呼?堂嫂赵麻雀儿又来奚落我,幺兄弟,这都不晓得。是因为他们一个个长得干干筋筋没有肉噻,哈哈、哈!显然她是乱说,听了大伯母解说,我才明白了。原来,我二伯小时候拜寄给吴家某人,我们卢家与他们吴家成为干亲,于是,相互之间称呼就是加一个干字,干叔干娘干哥干嫂……。

后来逐渐长大成人,才了解到打干亲是怎么回事。最普遍的情况,是家长为了孩子好带,少病苦灾难,就给找个保保,与爸爸妈妈一起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不消说,大多数都是找家庭条件殷实之家拜保保。也有找破败之家、落难之人,甚至是讨口子、叫花子拜保保结干亲,说这样孩子打得粗、放得泼,更好带。解放前,老家涌兴场有个贾讨口(姓贾,是讨口子),收的干儿干女就有二、三十个,过年过节收到干儿干女礼物一大堆,他就把庙宇里香客敬献的红布撕成条儿,打发干儿干女每人一根系在头上,保佑平安、成才。也有人打干亲,是以此攀亲结缘增添亲朋好友,多个人缘多条路。比如老家村子里赤脚医生陈老幺生个儿子,就拜寄了5个干亲家,全都在本村,每个都是不同技术的手艺人,木匠、泥水匠、裁缝,还有2个是身强力壮的种田能手。他家里有哪方面的事情需要帮忙,只要一叫,干亲家就会来巴心巴肠地做,做得巴巴实实。当然,干亲家们看病吃药,他也是认认真真的看, 一分钱不收。村里有人笑话他打干亲家高手,精打细算小亏大赚!还要有的打干亲是为攀高枝,方便自己或者家人、子女往高处走。更有的打干亲,是方便来往,或遮人耳目,做些见不得天的事,就不在这里摆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