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辩证地分析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历史主意与辩证主意分析)
蒋方舟被热议,事件的源头在日本外务省请中国人去旅居,那就先认识一下日本是怎样的国家。
一、从地理人文上看:
日本是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几乎没有体会过被他国侵略的感觉。历史上只有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发兵侵略日本,但都没能成功,还因突遇台风而损失惨重。由此可知,日本人没有体会过被他国侵略蹂躏是什么滋味。相反,日本因为资源匮乏,经常侵扰中国,从明朝的倭寇,到清朝的中日甲午海战,再到民国时期的全面侵华战争。如此可见,日本的侵略意识是由来已久的。对于日本牵头搞的这次旅居行动,中国人应该在心理上有一道防线。更多地展示中国的大国气势,民众团结向上的局面,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一点,蒋方舟没有做到。
二、从政治变革上看:
日本是个改革意识很强的国家,孝德天皇时,通过大化改新,向当时强盛的唐朝学习,较顺利地从奴隶制国家过渡到封建制国家。十九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成功地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如果用惯性推演,日本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就不一定要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这个民族已经尝到了主动变革的甜头,会成为整个民族的记忆。由此可见,日本搞的这次旅居活动,充满了对中国的好奇与探索。如果他们发现中国的社会制度的确是比日本当下的制度要好一些,他们会主动学习。这种学习与变革的精神也是日本人骨子里就有的。遗憾的是,当日本人对中国在防疫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表示赞同,对自己的制度产生怀疑的时候,蒋方舟表示通过突发事件的表现,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优劣,是非常危险的。蒋方舟实实在在地说了句浅薄的话。她不是帮助了中国,也不是帮助了日本,而是帮助了美国与欧洲的资本主义顽固派。一个足够聪明的日本人,对蒋方舟不会认可,甚至会失望和轻视。
三、从日本的进步力量上看。
日本人不是铁板一块,就像中国人中有英雄也有败类一样。日本也有进步的作家。小林多喜二就是优秀的无产阶级代表,因为揭露日本法西期的罪恶,遭到逮捕,被活活打死,举世震惊。鲁迅也代表中国文学界发表了看法,表示愤怒与哀悼。
日本共产党人尾崎秀实、西里龙夫、中西功,在反法西斯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利用在日本军政中的职务,向世界反法西斯战线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中西功第一个透露了日本会奇袭珍珠岛的消息。电视剧《智者无敌》就是以中西功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中西功、西里龙夫和尾崎秀实被日本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们据理力争,继续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指出日本法西斯必亡。雄辩的口才和充足的证据,使法庭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似乎是他们在审判法官。而法官就像学生一样记了厚厚的笔记。
直到今天,日本还有一些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他们还建设了共产主义农庄,从进行探索和实践。
中日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性质是中性的,并没有人盯着蒋方舟一定去哪里。但是蒋方舟对日本的进步力量缺少认识,没有去走访共产主义农庄,没有去参观日本共产主义者留下的遗址遗迹,也没有去了解日本民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在什么层面上。她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四、从日本的科技、工农业与商业上看。
日本的轻工业、重工业都非常发达。这一点不需要多讲,大街的跑的汽车已经是每天都能看到的。日本的农业也非常先进,被称为东亚模式。以农业协会、株式会社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在良种研究、产品质量上控制得非常好。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在经营管理上有很高的成就,他们的思想在影响着日本企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企业经营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日本的工业、农业、商业都有许多有价值的成就,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蒋方舟对这些方面的内容,涉及的不多,也没有主动去探索。只是像个傻傻地贪玩儿的孩子一样。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和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蒋方舟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女子,不是久经磨砺的老油条。过重的批评和扣大帽子,就在批评的过程中表现得不人道。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敢于批评上,还体现在批评的尺度上。是为了关心而批评,为了教育而批评,为了引领而批评,而不是表现为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锤,落井下石。
列宁曾经说过:朝正确的方向哪怕多走半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是对的,但是拿捏不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就会变成被批评的对象,被修理和纠正,这也是很正常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