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清明上坟俗语)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应该说,这种说法只是一些地方的说法,且不同的地方,说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祭扫之后不让做的事可能不只三件,有的地方祭扫之后不让做的事可能一件也没有。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本文就我老家所在的地,与周边地区的一些地方的清明扫墓祭祖习俗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这里为什么说:十里不同风,五里改规矩了。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这里的一些农村,有的地方从这个星期开始,已经上坟扫墓了。他们要赶在清明节之前完结。真正的清明节,他们的传统习俗,倒不能上坟扫墓了。

我的老家所在的小区域没有清明节前必须完成扫墓祭祖这种规矩。我老家清明扫墓祭祖,讲究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即清明节在农历三月时,一般来说要在清明节前,完成扫墓祭祖,而清明节在二月,则扫墓祭祖,一般要放在清明节以后的十来天。今年是二月清明,就是说,即便过了清明节,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可以扫墓祭祖。

我老家清明扫墓祭祖同时还讲究前三后四。也就是说,清明节的前三天(清时节前一天为寒食节,一般来说不能上坟扫墓除),及后四天是挂青最好的时间。

这些说法,就给农村人们清明扫墓祭祖,比较灵活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让人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我们老家清明扫墓祭祖正好与国家法定假期相吻合。就不像我家乡周边的一些地方,必须在清明节前完成清明扫墓祭祖,回家扫墓祭祖,不能在清明假期,不得不另行向单位请假,实在有点不太方便。

至于有的地方风俗习惯,清明节扫墓祭祖时,有很多禁忌,这是客观存在的地方民俗。我倒觉得我老家的清明节扫墓祭祖,与其他祭祀节日相比而言,算是禁忌的节日最少的祭祀节。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开放型的祭祖方式。地方禁忌习俗不多,人们在清明扫墓祭祖时,除了体力上比较劳累外(要给老祖坟砍青,是体力活),精神上都比较轻松愉快。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比如,我们周边一些的地方清明上坟时,按当地的传统习俗,男男女女不能穿鲜艳夺目的衣服,要穿素服,以示对祖先的尊敬。我们老家则没有这样的说法,随便你穿什么衣服都可以。家族挂青扫墓(称之为挂公青,家庭扫墓称之为挂私青)时,还要专请一对童男童女,穿着平时演戏的戏装,后面跟着三四个人也同样穿戏装,一路敲锣打鼓 ,后面的擎着各式的彩旗,可以有说有笑地走向坟山,是一种比较欢快的场景。家族挂公青如此,自家挂私青就更加自由和轻松。在扫墓祭祖那天的时间上,也没有上午、下午、傍晚的时间限制。

再比如,有的地方扫墓回家后,忌讳到别人家去串门。我的老家正好相反,扫墓回家后可以相互串串门,坐下来闲聊一会儿。主要形成原因可能与老家是很多地方(外地或外省)同族人的祖籍地有关。他们回祖籍祭祖扫墓后,到老家到处走走看看,包括看看老家人的生活情况,这就不免要深入到老家的住户看一看,走一走,这就是串门,其实也在外迁的人们的一种寻根。像这种情况,你难道拦住这些人家不准进门不成?这可不是老家人的待客之道。当地人对迁居外面回原籍扫墓的人,每进一家门,都要热情接待。如此一来,这里也就没有了祭祖扫墓回家后,忌讳串门的说法。

清明祭祖扫墓,一是缅怀祖先,知道自己的生命的源头,二是增强宗亲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了解,加深族人之间的感情。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我们周边还有一些地方,清明祭祖扫墓时,不管是嫁进来的女人,还是外嫁女不能到坟头上去,那天只能呆在家里给上坟的人准备饭菜,或者酒席。我老家则允许嫁进门的女人到坟头上去祭祖扫墓,她们往往是在坟头上做事的主要劳动力。按我们老家的说法,嫁进来的女人就是以后子孙后代的祖婆,她们有这个权力到祖坟上去。但我们老家也有一种陋俗,外嫁的女儿,如果有兄弟,是不允许回娘家祭祖扫墓的。不过,现在农村家庭的儿女都比较少,这种所谓的规矩已经不起作用了,很多外嫁的女儿也开始回娘家祭祖扫墓。

还有的人说,清明节祭扫回家后必须换衣服。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禁忌。清明扫墓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尤其是那些老祖坟比较多的人,砍掉坟头上的柴草,已是汗流浃背,柴草的毛刺沾满全身,让人身上痒得特别难受。试想,不换衣服和洗澡能做到吗?

还有的地方,祭祖扫墓后,祭品不能在坟头上吃。这种禁忌在我老家也不存在。老家祭祀后,在坟头将熟食祭品分给参加祭祖的人吃,可以当场吃掉,也可以带回家。其说法是,吃了祭祖后的祭品,可以让参加祭祖之人身体健康,会得到祖先的荫庇。这倒有点古代祭祖的遗风,春秋战国时期,每次祭祖后,要将祭品分给族人。还有一些人扫墓祭祖时,因离家太远了,午餐在坟头上煮来吃,叫吃挂青饭。回家后再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叫挂青饭,可邀请外人来吃。

事实上,各种做法,只是地方风俗的差异而已。也许,有人说,那种嘻嘻哈哈地挂青,穿鲜艳衣服,是对先祖的不敬。其实,老家也有人笑过周边一些地方办丧事的场景。那些地方办丧事时,又是唱大戏,又是嘻嘻哈哈的大笑,把丧事当成喜事来办,没有一点失去亲人感到悲伤的表情。他们认为,那样做才是对先人的不敬。为此,两个风俗不同的地方人,相互交往中,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也没争出一个结果,谁也改变不了这种地方习俗。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对丧事和上坟有不同的认知,形成不同的风俗。

你说哪个地方的风俗是对的,哪个地方的风俗是错的,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来。只能说,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我们要相互尊重地域性的风俗。古人早就有入境问俗之说。《礼记·曲礼上》说:

入竟(同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这句话也就是说,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先要问清楚那里的地方习俗,以便能够很快地适应当地的情况,给人做事、与人说话,到别人家做客等,免得出现尴尬的情况,甚至出现因犯忌而被人驱逐等不愉快的事。

在我国古代四大祭祖节(后人称为鬼节)中,禁忌最多的就是中元节和寒衣节,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在家中祭祀,有些地方也上坟,如此的气氛自然就要求庄严肃穆,各种禁忌也就多些。

古代最早的时候,上坟扫墓是在寒食节,清明节主要是游乐的节日,也就是到野外踏青,玩一些游戏。即便是寒食节,古人除了禁烟火外,也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人们除了上坟外,还有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即现在的拔河)等游戏活动。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在一起过,随着民俗的变化,清明节倒成了上坟祭祖节,而一些地方的寒食节却不能上坟扫墓了,清明节已完全取代了寒食节。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今天一些历史学家也有说是三节合一的说法,即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三个节日内容相似的节日,被后人合在一起。古代这三个节日都带有郊游、娱乐性质,属于古代的野祭,也就是在山野祭祀,也就没有了家中,或祖庙中的那种庄严肃穆,也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也就因为如此,上巳节和寒食节自宋代以后,就逐渐在民间消失了。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两个节日的内容,都是在历史文献资料上看到的。

我老家扫墓祭祖,说完全没有禁忌,那也是不可能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不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上坟烧纸钱后不能提前离开。在烧纸的时候,参加祭祖的人必须要把所烧的纸钱围起来,要等纸全部化完后,变成灰烬了才可以离开。按迷信的说法,主要是怕所化的纸钱让别人家的祖先或者孤魂野鬼抢走。其实这里面的真实原因,是人们防范山火的一种有效措施。只要有人在现场,且确认所烧的纸无火星后才走,可以大大降低火灾发生概率。

现在提倡清明节文明祭扫,尽量不要烧纸钱,这种提倡是很正确的。如果因在坟头烧纸钱引发山火,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后果,那就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清明节还是文明祭扫的好,可降低自身的责任风险。

古代人的祭祖扫墓的民俗内容一直传承不变,但民俗事象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说,寒食节上坟祭祖,当时是禁烟火的,就是任何地方,包括家里和山野,都不能见到烟火,连吃的东西都是冷食,这与现在清明祭祖扫墓的情形不一样。只是后来社会发展了,我国的祖先发明了纸,也发明了鞭炮,寒食节的内容移到了清明节,才有了后人扫墓祭祖时点香焟和烧纸钱、放鞭炮的习俗。也就是说,我国古代扫墓祭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时期,上坟祭扫是禁止见到任何烟火的。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哪三件事不能做? 现在的清明扫墓祭祖,我们可以同样在保持民俗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让一些传民俗事象(即民俗外表形式)发生一些变化,可以用一些文明的办法来取代一些陋习。古代人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让民俗发生改变,我们现在的人,同样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在外表形式上有所改变。这也是现在社会提倡文明祭扫的原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