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何一定要祭扫先人?网友:读完本篇我的困惑都有了答案(清明节一定要放鞭炮吗)
寒食清明又飞花,人生何处 水之涯?
真知堂国学馆:清明节到了,除了祭扫祖先坟墓,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也享受到了国家公祭的待遇。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直系祖先,从黄帝开始,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再到帝禹之子夏后氏启建立夏朝,遍观世界历史,只有中国有这么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文化,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作为华夏子孙,黄帝后人,你知道除了黄帝以外,到底还有哪些祖先,是我们要祭,要敬的吗?作为普通人,就算不能参加公祭黄帝,为什么一定要祭祖扫墓呢?这事,还真的非常重要。
炎黄三祖,黄帝后裔
真知堂国学馆:说到黄帝,不可不说的首先是炎帝。 炎帝神农氏,据说是黄帝之前的华夏族先祖。 根据《史记》记载,炎黄二帝本是兄弟,其父名为少典氏。少典氏娶妻于有蟜氏,生了炎黄二帝。二人长大后分处于不同的部落,炎帝是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来炎帝和诸侯之一的蚩尤氏发生冲突,蚩尤乃逐帝,炎帝于是求助于黄帝,炎黄二族联盟,经过多次大战,最后在逐鹿之战彻底打败蚩尤。 蚩尤战败被杀,尸体分成好多部分,所以后世有多处蚩尤陵。 蚩尤死后为神,后世多以蚩尤为兵主,也就是战神。春秋战国时期出兵攻战,多要祭拜蚩尤,祈求蚩尤保佑,大获全胜。到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时候,汉高祖刘邦起兵也祭祀蚩尤。这事,记录在《史记》里:《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厅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此可见,对蚩尤的祭祀很早就出现了。 蚩尤 真知堂国学馆:而对炎帝的祭祀,则更早于蚩尤。《国语》记载:
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唯能厘举嘉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国语·周语下》这段话很长,为什么要录全文给大家看呢? 因为这段话很重要! 它除了说明华夏族都是黄炎之后裔以外,还涉及到我们后人为什么要祭祀先祖的关键问题。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就是战争之事,为国之大事没有问题,为什么祭祀这件现代人不看重的事,在古代那么重要呢?这是因为: 祭祀这件大事,关系到你的血脉,你的宗族,你的传承。 这话说来话长,我们还得从国家的起源说起。 最早的城市国家是从部落联盟开始的,部落之前是游群。这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埃尔曼·塞维斯(1915-1996)的《国家与文明的起源》(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一书确定的新进化论学说,古代社会的进化模式分为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个阶段。 真知堂国学馆:游群社会,就是典型的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族群壮大后,一个家族逐步形成了氏族,也就是共同的祖先的部落。 在远古时代,部落的形成标志就是得姓,所以《史记》记载,黄帝生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共十二姓。 夏后氏建国后,得姓者也有十几人,分别是: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史记夏本纪》只不过这时候已经不是部落形式,最起码达到了酋邦(另一种说法叫城市国家)阶段了。 所以说,最早的城市国家是从氏族公社向宗族公社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上古时代,一姓就是一国。祭祀先祖,也就是延续这一姓氏的血脉,留住自己的根。 作为后人,即《国语》说 的有胤在下,保持对先人的祭祀,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是守祀不替其典, 这就是中华民族和古中国能够延续四千年文明不衰败,反而越来越强盛的根本所在!也是你的家族繁荣兴盛,一代比一代强的核心关键所在! 现代人提出的中华三祖之说,其实远远不能涵盖中华民族的各姓之祖。最早的根要去哪里寻找呢?答案在《史记封禅书》中。
《史记封禅书》与祭祀五帝
真知堂国学馆:作为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很多人已经不再遵循古礼,也不懂古礼。把很多传统习惯视为封建迷信。 其实这些目前还保留在中国乡村的风俗习惯,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周礼,并不是封建迷信。 公祭黄帝的做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型了。不过,除了黄帝,当时还祭祀其他四帝,也就是青帝,炎帝,白帝,黑帝。 春秋早期秦公鼎 真知堂国学馆:最早的记录于史册的公祭对象是白帝少昊氏,文献记录中最早祭祀白帝的,就是陕西的秦人。 《史記·封禪書》首先记录了秦襄公作西畤,祠白帝,其後十六年,秦文公東獵汧渭之間。。。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史记封禅书》文献记录得很清楚。秦在建国之初,就祭祀白帝少昊氏,因为他们自认为是白帝少昊氏的后人,所以要祭祀白帝。整个秦国时期,一共为白帝建立了三个畤。 秦国后来又开始祭祀青帝,也就是太昊伏羲氏,因为少昊氏本就是太昊氏的后裔。
作鄜畤後七十八年,秦德公。。。用三百牢於鄜畤。作伏祠。。。 德公立二年卒。其後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史记 封禅书》德公立二年卒。其後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即太昊伏羲氏)。 真知堂国学馆:秦国祭祀青帝,是在祭祀白帝少昊氏百年后开始的。 秦国开始祭祀黄帝和炎帝,又比祭祀青帝晚了二百五十年。
其後百有餘年。。。其後百餘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史记封禅书》 裴駰《集解》:徐廣曰:‘凡距作密畤二百五十年。’秦国最后建立的一个畤,还是白帝畤。 後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秦始與周合,合而離,五百歲當複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 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 真知堂国学馆:《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献公嬴师隰死于少梁之战同年,享年62岁。秦献公嬴师隰死后,其子秦孝公嬴渠梁继位。这些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说得很清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所以,秦人一直把白帝少昊氏视为先祖,随着后来祭祀少昊氏之祖太昊氏,也就是青帝。再往后250年,秦灵公才开始祭祀黄帝和炎帝。 秦灵公为什么要祭祀炎黄二帝,这事实在是不好解释了。但联系到秦灵公的谥号为灵,以及古代对于谥号的说法,乱而不损曰灵。意思是搞乱了国家但还没有伤害到根的国君谥号为灵,以及同时期的的晋灵公,楚灵王,齐灵公,郑灵公,蔡灵侯,陈灵公,卫灵公,赵武灵王等都是荒诞不经的诸侯之事,我们可以认为: 秦灵公建畤祭祀黄帝和炎帝之事,或许并非秦人全族的本意。 黑帝颛顼氏和秦人实在没有什么渊源,颛顼是夏后氏之先祖。所以秦人就没有建畤祭祀黑帝颛顼。其他国家是否有祭祀颛顼的,这个应该有,但因为秦王焚书,没有史料记载传下来。 我们从这些事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上古时代国家公祭应该是公祭五帝的。这个五帝,并不是司马迁说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而是最早的宗神(青帝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白帝少昊金天氏,黑帝颛顼高阳氏)。
小结
真知堂国学馆:文章到此就基本结束了。作为后人,我们要祭扫先人的坟墓,主要就是为了把血脉一直传承下去,留住我们的根。 作为国家,对先祖进行公祭,不应该厚此薄彼,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五位直系先祖进行公祭。也就是在清明时期,同时祭祀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这才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国家公祭传统。 真知堂这点浅见,诸位君子以为如何?欢迎留言大家探讨,交换意见。★《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