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千脚蛇,分开为虫/合则成蛇
在湖北省境内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奇妙的怪蛇。。最奇妙的是一种断了可续的:‘脆蛇’。一条一尺多长的青黑色蛇从石坎上摔下来,断成三节,大约过了一两分钟,三节断蛇竟慢慢蠕动,重新连接成一条完整的蛇。据说这种蛇是接骨,解肿毒,去伤痨的良药,其价值若金。还有一种蛇,用棍子打它,它就分成数不清的小虫,过一会,也能自动组合成一条完整的蛇,人们称它为‘千脚蛇’”。
在我国神秘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有一种能分解组合的蛇。当地人叫它“千脚蛇”。1970年的一天,神农架野生动物考察队队员在神农架玉儿沟,发现在一块大石板上爬动着一条长约17厘米的暗红色蛇,他折下一根树枝,慢慢地拨弄它,没想到它却被树枝分解成许多节。每一节都变成一只小虫,爬向不同的方向,在石板上分布着。待考察队员停止了拔弄,这些小虫又跳动着向蛇头靠拢,最后重新组合成一条蛇,向草丛中溜去了。据当地老人讲,这种虫就叫千脚虫,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泡在酒里服用,对跌打损伤等病奇特疗效。
千脚蛇究竟属环节动物还是节肢动物,属哪个科目,目前还未探明。茫茫无边的神农架,似乎是个专门出怪事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发现了至今无法证实的野人,这消息吸引着各种各样的考察队。70年代的一天,一支考察队来到了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他们不是为了考察野人而来,他们是为一条将要修建的公路来测定路线的。这一天,胡振林拿着标杆,在山林里穿梭似地忙碌着。恰巧路边有一条小溪,清泠泠的溪水流淌着,吸引了胡振林的视线。
咦?那边的石头上,趴着一条什么样的东西呀?胡振林走过去仔细看了看,好像是一条蛇。这条蛇是暗红色的,身长约17厘米左右,静静地趴在那里,好像并不怕人。胡振林本来就是研究野外生物的,对奇特的动物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靠了过去,想看个仔细。胡振林走近石板,细看那条颜色古怪的小蛇。这条蛇像没有知觉一样。趴在石板上一动不动。人走过来的声响它毫不理会,只管晒它的太阳。
胡振林拿起一根细棍,轻轻扒拉了它几下,这下可坏了,这条完整的“蛇”立刻就分散开来,变成了许许多多条小虫子,看起来足足有好几百条,密密地在石板上爬成一片。从没见过这种怪物的胡振林吓坏了,他尖叫一声,丢下手里的小棍,快步跑到一边去喊那些远处的伙伴们。“快来!快来看这里!”胡振林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队长陈兰馨听到队员的喊声,以为发生了什么危险,快步冲了过来。“什么事?出了什么事?”陈队长关切地问。“你看,那里是什么?”胡振林心惊肉跳,指了指不远处的石板。
陈队长回头望去,他看到的是好几百条小虫子,没头没脑地在石板上爬动。过了一会儿,这些小虫子竟自动合拢来,组成一条新的蛇,又弯弯曲曲地爬走了。陈队长也被古怪的东西吓得说不出话来。他们两个看着这条古怪的蛇慢慢爬到了树林里,消失了。有了这次经历后,胡振林就很注意这种古怪的蛇。他想,再次见到这种怪蛇时,一定要捉住它做标本。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直到这次测量工作结束,胡振林也没有再看到这种可以分开又合拢的怪蛇。
这条古怪的蛇给胡振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又过了几年,胡振林再次来到神农架,还是为了公路测量工作,他深入到神农架的密林里。这一天,胡振林和伙伴们在一处山崖下测量,在他们身后,就是一处陡立的大石壁,上面附生着一些藤葛类的植物,随风簌簌而响。听到身后传来“叭”地一声响,胡振林回头看去,陡立的石壁上有一条花蛇猛地落了下来,狠狠地摔在胡振林的身边,花蛇已摔成了好几节,正在胡振林的身边蠕动着。
胡振林吃了一惊,下意识地摸摸头:“差点摔到我头上!”但他细看脚边那条丑陋的家伙,心里又有点幸灾乐祸:“谁让你不抓牢,摔死活该!”胡振林用脚踢了踢那断成几节的蛇身。哪想到,接下来的事让胡振林震惊不已:那断成几节的蛇并没有死去,它的每一节身体都在跳动,努力地向蛇头靠拢去。仿佛蛇头有磁力那样,吸引着蛇的躯体。不一会儿,蛇的身体已合拢起来,摔断的蛇又重新排列在一起,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那样,花蛇再次爬动起来,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他意识到,这条怪蛇和他上一次看到的蛇属于同一类型,它们像蛇又像虫,具有奇特的分解组合能力,分解后成虫,合拢后成蛇,这样它们就可以应付各种不同的环境,即使摔断了也不怕,还能够很快活过来。这也许是一种人们还没认识的奇特的动物。胡振林向当地的老人请教这种奇怪的蛇的来历,老人们告诉他:这是当地被人称做千脚蛇的东西,神农架的百姓早就知道它,也早就在利用它治病。
它是一味能治跌打损伤的中药,用酒泡过后能内服。人们如果在森林里遇到这种蛇,无论它有多少节,只要捡走其中的一节,这条千脚蛇就活不了了。等它死僵后,再把死蛇一节节捡回来泡酒,疗效还真不错呀!至于这种怪物是虫还是蛇,现在谁也说不清,只有将来捉到了它,交给动物学家好好研究研究,也许才会有答案的。看来,神农架的秘密真不少,它真称得上是一座大自然博物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