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飞墓的史料记载也寥寥无几无证可考
大家都知道的,桃园三结义的大义凛然兄弟情的故事。但是其中一位叫张飞的英雄的张飞墓在哪里呢?现在在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附近的张飞墓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原张飞的墓,毕竟那个时期在成都发生的事迹比较少,史料记载也寥寥无几,无证可考。
1、张飞墓
在现代高楼的围逼之中,竟然存在这么一个土堆和汉亭,让人一下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联想到土堆所处位置,已被湮没的记忆忽然打开,莫不是儿时曾在此嬉戏过而被叫作皇坟的张飞墓?赶紧走拢。亭后坡脚矗立着一个厚大的红砂石碑,但碑面风化及其厉害,已看不清任何字迹。亭内则有一小石牌,上书成汉墓,标明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围墙外宿舍楼的门牌明明写着桓侯巷XX号、放生池XX号,也就是张飞墓所在地,咋会冒出个成汉墓?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疑疑惑惑地围着土堆转了一圈,不得要领。又走到成汉墓石牌前后看看,才看到牌后的简介。原来,这里的确就是大家认为的张飞墓,即张飞的衣冠冢,一九八五年经考古发掘后被认定为东晋成汉时期墓葬,张飞墓的说法只是一个误传而已。
2、陌生的成汉时期
可成都人对成汉时期确实陌生得很。就历史上曾在成都建立过割据政权的王朝来讲,不要说因有诸葛亮、刘、关、张而蜚声中外的三国蜀汉,就是名气差之千里的五代十国时期之前蜀、后蜀,亦因留下一座王建墓(今叫永陵)及在城垣上下遍植芙蓉而为成都人所知晓,甚至连盘踞成都前后不过三个年头的大西政权,也因为张献忠剿四川的暴虐而被成都人所了解,唯独对于成汉时期,恐怕十个成都人九个半都不知道。
照理说,成汉若从李雄成都称王算起,历时43年,不仅比前蜀王建王衍两代23年、后蜀孟知祥孟昶两代32年时间都长,而且不短于蜀汉刘备刘禅两代的42年,应该有些名气,可事实上知之者甚少。就连前面提到一九八五年对成汉墓的考古发掘,可能也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发现,只是认定了墓葬的时期而已。所以此墓虽然距今已有1600多年以上,也未见对其进行过什么大张旗鼓的宣传,甚至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连重点二字都未被冠上。可见成汉时期确实没有什么故事流传下来。
成汉时期名气小,故事少,其墓葬于何时,所葬何人,往事越千年,搞不清爽了应在情理之中,但为何偏偏被误传为张飞墓呢?网上有一个解释,说是因为张飞成事前杀过猪卖过肉,所以被屠宰业尊奉为祖师爷,清代屠宰行业在后来被称作桓侯巷的地方建祠祭祀,张飞身后追谥桓侯,故祠名桓侯,民间则直呼为张爷庙,小巷亦因此得名,久而久之,祠旁之无名大土丘就被误会成了张飞墓。
3、桃园结义之三兄弟
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即成汉墓早就被误认为张飞墓,屠宰业因之而傍墓建祠呢?据说桓侯巷有一座张桓侯的衣冠冢,成都县志等一些地方志早有记载,墓前刻有汉张夫子衣冠墓(一说汉大将军张桓侯之墓)的石碑亦为清代所立。因此建祠与修志、立碑孰先孰后,实在很难说清。若修志、立碑在前,屠宰行业诸公建祠在祖师爷墓近旁选址,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说了,成都是蜀汉都城,三国遗址及传说比比皆是,离此处不远即有武侯祠内刘备的惠陵,以及洗面桥旁祭祀关羽的衣冠庙,此三处如三角形三个顶点倚角而立,恰如桃园结义之三兄弟。
有惠陵有衣冠庙而无张飞墓,是说不过去的。因此,以刘、关、张之情谊,张飞死后身葬阆中,弄几件服饰行头回成都安葬,以资纪念,是再合理不过的推测。是故,把佚名的成汉墓误传为张飞墓,应是最符合民众情感逻辑的结果。当然,再合乎逻辑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究竟是墓以庙附名,还是祠傍墓而建,没有考证,也没有必要考证,把它作为一种佐料,在龙门阵中摆一摆,大家辩驳诘难一番,相视一粲,可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