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 我们的地球也是之一(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包括能量))
天体是所有宇宙中星球的总称,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其中之一。宇宙是十分庞大的,地球人还不能完全了解到宇宙是有多大,宇宙到底是有多少天体,宇宙的存在是我们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本。那么天体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宇宙中的天体。
1.天体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例如恒星(包括太阳)、星云、行星(包括地球 火星)、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宇宙物质的任何集聚形成的各种天文研究对象。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 、紫外源 、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守宙火箭、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行星际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天体的位置 天体在某一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通常指它在赤道坐标系中的坐标(赤经和赤纬)。由于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平面(赤道面)和主点(春分点)因岁差、章动而随时间改变,天体的赤经和赤纬也随之改变。此外,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的天体的坐标也因天体的自行和观测者所在的地球相对于天体的空间运动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天体的距离 地球上的观测者至天体的空间距离。不同类型的天体距离远近相差十分悬殊,测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①太阳系内的天体是最近的一类天体,可用三角测量法测定月球和行星的周日地平视差;并根据天体力学理论进而求得太阳视差。也可用向月球或大行星发射无线电脉冲或向月球发射激光,然后接收从它们表面反射的回波,记录电波往返时刻而直接推算天体距离。
2.天体是怎样转动的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 由于天体不是质点,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自转离心力使得天体的形状和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产生变化,同时也对天体的自转运动产生影响。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主要是研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的形状和自转运动的规律。 在天体的形状理论中,通常把天体看作不可压缩的流体,讨论天体在均匀或不均匀密度分布情况下自转时的平衡形态及其稳定性问题。
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是地球的形状理论 ,建立了平衡形状的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等等地球模型 。近年来利用专用于地球测量的人造卫星所得的资料,正在与地面大地测量的结果相配合,以建立更精确的地球模型。天体的自转理论,主要是讨论天体的自转轴在空间和本体内部的移动以及自转速率的变化。
其中,地球的自转理论现已讨论得十分详细。地球的自转轴在本体内部的运动形成地极移动(见极移);同时,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取向也是变化的(见岁差,章动)。地球自转的速率也在变化,它既有长期变慢,使恒星日的长度每100年约增加1/1000秒左右,又有一些短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见地球自转)。
3.天体是有轨道的
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乖乖地绕着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转圈。其根本原因是力的作用。比如,太阳与地球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这个力对太阳没有太大影响,却足以把地球吸到太阳身边。“地球之所以没有被太阳吸走,是因为它绕着太阳旋转时,形成了离心力,跟自身引力加起来,就与太阳的引力达到平衡。于是地球可以在数亿年间稳定地绕着太阳转。”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质量和体积更加不起眼的小天体,大多数只能和八大行星一样,乖乖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即将在2018年再次飞掠地球的“骷髅头小行星”,就拥有椭圆轨道。它的轨道以太阳为中心,且与地球轨道存在接近点,所以被称为近地小天体。这种小天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拜访一下地球,有的甚至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介绍,在木星和火星之间,有个小行星带。这里是太阳系内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因此又被称为“主带”。绝大多数主带小行星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