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菊花盛开的地方——长篇爱情小说《花葬》读后感(描写野菊花盛开时的样子)
《花葬》是兰州晚报社主任记者胡玉坤老 师倾情奉献给读者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读《花葬》这部42万多字的小说,我是用了较长时间的。也许是因为也曾经在大山深处的乡镇工作过的原因,小说中的许多场景和人物都是似曾相识的,相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也一定会在这部小说中看到曾经的自己或是朋友、同学的身影,对于作者所塑造的这些栩栩如生的、性格各异的乡村教师,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农家儿女等人物,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人,感觉会非常地亲切、接地气……
我读小说一直喜欢一口气读完,喜欢从头看到尾,不留悬念不留遗憾不留念想……可是,《花葬》这部小说却让我几次合上书页,不忍心一次读完……我知道,这部作品我不是用眼睛看完的,我是用心、用我全部的感念、感怀、感动和感激的情感读完的!
《花葬》用纪实手法描写的一些事情和人物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着的,坏人或坏事令人愤怒,好人或好事让人心疼……而一些发生在学校这块净土上的渣人或渣事让人觉得心寒,心生无限的感慨……中华民族向来是倡导尊师重教的民族,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花葬》之所以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教师队伍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是因为作者对自己曾经从事过的——太阳下最光辉事业还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寄予着美好的祝愿与期盼!
《花葬》描述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与长年坚守大山深处的教育工作者们的奉献与付出相比,主人公路舟的最终回归彰显了教育的意义与大爱,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
但不管是肖梅、宋娟、秋寡妇、杨晓英、秋日娜、佳欣,还是白鹭、徐丽丽等,路舟在与这么多女性的交往中,一直都是处在那种因为荷尔蒙的作用而欲拒还迎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与我对沈冰的所谓爱情来说,其实是一种亵渎、伪装与欺骗!
因为我以为一个心里有真正爱情的人是不可能对爱人以外的其他任何异性有那些亲昵动作或是行为的……九十年代的西北农村,大山里的人们封建思想还相当严重,我在学校里容留女学生在宿舍学习,在佳欣被闫志坚侮辱后的人流事件中,又不计后果的照顾流产后的女学生,特别是给学生佳欣洗内裤,夜宿秋寡妇家与其同床后的亲昵,和杨晓英的同床共枕,……我觉得这些情节真实但却似乎超越了传统和人性的底线,可以说都是离经叛道的、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还有路舟对肖梅的过分关心,也容易让读者产生反感——既然不爱,何必纠缠?甚至有点像是显摆……不是吗?
在当时乡镇书记可以决定乡镇学校教师命运的特殊时期,在宋书记一家人的热情款待下,我装醉故意对宋娟应聘英语代课老师的事不做表态,并且在英语代课老师面试时打平分,充分说明了我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傻瓜,我只是不想站队而已……这充分体现了路舟在面对世俗时的聪明与智慧,即使是在困境中也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面对爱情时,我欲擒故纵,把一次平常的水库游泳演变成了一场唯美的跳水表演,以此赢得了女主人公的芳心,堪称完美!
不得不说,作者在《花葬》这部歌颂爱情,纪念爱情的大篇幅创作中,是积淀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素材的,特别是在上门教训黄一毛事件的逆转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黄的老婆和黄的小市民嘴脸……
还有那场堪称专业水准的篮球比赛以及大羯羊领队的独特之处,不仅彰显了比赛的精彩,也不着痕迹地体现了作者长期从事体育记者的专业与敬业……… 以至冠军游街,小伙子收手绢 ……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让杨晓英这个爱笑爱脸红的女孩子深入人心,小说看到最后,我甚至觉得路舟心里最爱的人其实是杨晓英!
老鹰抓小孩鞑靼村狩猎 等事件虽然夹杂了一些唯心的细节在里面,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村人的诸多心理压力,通过这一系列有点荒谬的情节展现,倒不失为一种鞭挞或是激励……
宋书记逼婚, 悬崖挖菊花 ,雨天家访后夜宿秋寡妇家等事件的设置都非常让人揪心,特别是在夜猫惊叫羊驼大衣等事件中,个别人民警察的办案细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一些基层执法人员的霸道和仗势欺人,他们是基层执法者中的败类!
从督学不合格到发配边远山区教学,看似毫无波澜的一种述说,却反映出了基层一线部分官员假公济私、一手遮天的丑恶嘴脸……没有经历过这种非常遭遇的人,是永远也想象不到在世界的那个封闭的角落里,还有一个以戴罪立功的名义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更不可能相信作为人民教师的我还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
不得不说,《花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伟大的、知恩图报的、朴实善良的父亲形象。虽然全篇对父亲的着墨并不多,但却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场窑洞里的父子夜话,对沈冰前后态度的转变,从不同意婚事到同意……真实地反映了作为父亲想要儿子传宗接代的美好愿望,以及得知沈冰大义救我后应该知恩图报的心情与沈冰不能生育的矛盾心理!这个老实、淳朴、憨厚、重情重义的父亲在大事面前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性与睿智让人心生无限的敬意和尊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即将在教师节领奖的民办教师蒲盛林之死也让人觉得特别特别地难过……民办教师蒲老师一个月只领20元工资,却要维持家中6口人的生活,甚至连死后的棺材钱都是借的……可蒲老师的爱人——一个身穿打着补丁衣服的农村妇女,却将学校垫支的500元取暖费一分不动地还了回来……面对这样善良苦命的人,我的心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酸楚……这样的情节最是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诸多共鸣!
我在银州误入欢场,看似是因为生活所迫,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我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游弋……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年轻人犯了错,连上帝都会原谅的!值得庆幸的是,我最终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离开了那个灯红酒绿的地方,开启了靠智慧和辛勤劳动赚钱、改变命运的精彩人生!
成功后的路舟一开始就关照了他生命中所有的人,王朝、马汉甚至包括那个自甘堕落的女学生佳欣,但却唯独对沈冰不闻不问……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很不正常,但却好像又很正常,因为曾经的爱人已嫁做他人妇了,老死不相往来更符合现实情况!
如果这样的话,沈冰的悲剧其实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只能说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自以为用她一生的幸福婚姻换取路舟的自由非常伟大,但其实我觉得这才是她悲剧的根源!一个为了所谓的爱情和面子而违反财经纪律,私自挪用公款的人民教师是不值得同情的,更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是的,路舟从一开始的情感就是盲目的。从一个天之骄子到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是不甘心的!即使离校前他与肖梅的情感已然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但他在遇见小镇上的冰美人时,那种男人的与生俱来的征服欲望还是让他欲罢不能……在得到了美人的芳心后,他们对待感情的方式也让人唏嘘——
在山上,在所谓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毫无遮拦地做爱,甚至是在医院的病床上……俗语说的好:人不作就不会死!也许是我太保守了,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男人真正爱一个女人的话,他一定会让这个女人活得特别有尊严,他会把爱变成改变现实生活条件的动力而努力奋斗,而不是打着爱情的旗号随处随时消费圣洁的情感,透支彼此的耐心(指路舟辞职前的状态)!
我把新房盖在了第一次与沈冰肌肤相亲的四季洞房,看似是对沈冰感情的珍惜,还不如说是对少女时代的沈冰的留恋……此时此刻的沈冰,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婚姻的女人,再怎么优雅的人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啊!何况我已然不再是曾经那个阳光、单纯、善良、执着的大男孩!在城市喧嚣中的商海里沉浮过的路舟之所以还要选择回到小镇,一方面是成功人士反馈社会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他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对曾经不甘心的爱情的一个收买!
是的,路舟用大手笔的投资和教师奖励基金换取了沈冰的自由,迎来了貌似事业上的飞跃和爱情的成功。但世事难料啊——
三场大火烧焦了我对沈冰的情感,烧毁了我对沈冰最后的承诺……火葬的其实不是爱情,而是我蓄谋已久的对沈冰的恨——是那种因爱而生的恨!
说实话,作为一个旁观的读者,我对沈冰的爱情观并不欣赏,对于她的这个悲剧的结局,我一点都不想同情,我甚至觉得她是咎由自取!不管是在和廖军的交往以至结婚的事件中,还是在和田少德的相处甚至婚姻中,我认为沈冰是极其随便、自私和残忍的!她对路舟的所谓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已,是她无聊生活中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对于两个已经没有了爱情却要以爱情的名义在一起的人来说,他们的婚姻注定是不会幸福的!与其这样背负沉重的枷锁在一起,那么婚礼后的火灾其实就是一个升华,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放在了熊熊的大火之中,包括曾经的爱情……
《花葬》的女主人公沈冰最爱的花是菊花,甚至在宿舍里也栽植了满屋的菊花。菊花是一种秋天开放的花,人们非常喜欢它,不只是因为它形状多种多样,色泽非常艳丽,而且是由于它在百花凋零的寒霜之中开放,不媚俗,不同世俗同流合污……这也像极了我心中的爱人沈冰的性格特点!
作者之所以对菊花用了大量的笔墨,是因为菊花象征着素质高雅,品德优良;菊花象征着隐逸超脱,淡泊名利;菊花象征着锐意进取,坚贞不屈;菊花象征着一种坚守不弃,知恩图报,还象征着一种憔悴忧虑,悲伤愁苦……由此可见,路舟对沈冰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在那野菊花盛开的地方,这场凄美的生死之恋堪称爱情的最高境界!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人对自己看得明白,有信心,是很不容易的事。人若想有所得,必须有忍受和坚持的准备。播下种子的人,未必可以看到种子长成树,开花,结果,但你知道这事是好的,那就去做。有些事是立竿见影的,有些则不是。但做了,你心安…………
我祈祷:《花葬》的作者胡玉坤老师的所有美好愿望都能如期而至,祝愿他接下来的新作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更多的惊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