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一幅常常悬挂在南方宗族世代聚居的老屋门口的对联,和其他逢年过节时恭贺喜庆的对联不同,这副对联并不着眼于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而是谆谆教导族人们要传承优秀的品格,永葆家族兴旺。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中国人没有较为壮大的宗教信仰,家族和祖先就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寄托。 这种现象尤以潮汕地区为甚。以言辞犀利闻名的郑强教授曾说: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说的就是潮汕地区盛行的宗族文化。 那么,为何在本来不是中原文化发源地的潮汕地区,却如此盛行宗族文化呢?
诉说历史的宗祠
在潮汕地区旅行,除了扑面而来的海风、本地人的闽南话、富有海洋风情的美食和随处可见的妈祖庙以外,最常见到的就是每家每户高高的家族祠堂。这些祠堂构成了潮汕农村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线。 而与之相配套的是,潮汕地区的人们生活中也格外重视宗族观念。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敬长辈,有的家族祠堂甚至有祖传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每逢年节家中族长便会组织大规模的祭祀。 平常的日子里,潮汕农村的宗族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散居,而是家族聚居在一个大院里。一个个小家庭之间鸡犬之声相闻,大家互帮互助,形成了十分紧密的宗族关系。 当地人几乎都十分看重家谱,家家户户都把修订家谱当做一件大事。既然有完善的家谱,就一定会有辈分,为了强化后人的宗族意识,他们经常把代表辈分的字(即字辈),用于给孩子们取名字上。 孩子们每天叫着含有自己字辈的名字,也知道父辈们名字中的字辈,又常常比较彼此字辈大小,来确认长幼秩序,潜移默化地就养成了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 对于一个典型的潮汕家族来说,除了修族谱,祭拜祖宗也是一件大事。逢年过节,族长就会率领族人们祭拜祖先,祈求祖先的灵魂保佑他们的家族瓜瓞绵绵、生生不息。 除此之外,每年的三元(指的是上元、中元、下元三个祭拜祖先的日子,上元即清明节,中元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元节,下元在南方又称为冬至),家族内部也会按时去祖坟祭扫。 祖坟被许多潮汕宗族视为本家族的根基。家族的祖坟风水好坏、是否有人祭扫、祭扫时是否礼数周到,都可能会影响祖先保佑家族的程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左右家族成员未来的运势。 祖宗在潮汕的宗族中,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潮汕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光耀门楣的话语,也被要求若有出息就要帮助族人。宗族就在互相提携中不断前进。 这样的格局,代代相传,已经绵延了数代人之久。有一些当地的大族,直系旁系加起来可有数百人,阵势浩大。这样独特而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成为了中国一处特别的文化景观。代代相传的风俗
或许一些人看到这里,会不解地发问:所谓宗族文化,不是中原文明的产物吗?那为什么如今在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已经渐渐看不到这样强烈的宗族认同了,它却能在远离中原的潮汕落地生根呢? 其实关于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并不鲜见。许多文化现象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等原因,在起源地渐趋衰落,却在他乡蓬勃发展。 例如,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传播它的阿拉伯人,因为阿拉伯人经商为生,需要大量使用数字记账;佛教起源于印度,在本土却被印度教排挤,却在中国和日本盛行一时。 我国的宗族文化,也似乎遵循了这样一条有趣的规律。 在原始社会时期,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重视宗族的。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人类文明早期,人们必须紧密团结、群聚而居才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因此,家族作为资源、安全和知识文化的传承载体,格外受到重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世界各地的人们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开始分化出不同的生活生产模式。 一些地方土地肥沃适合农耕,便演化出农村;一些地方草原辽阔适合放牧,便演化出游牧部落;一些地方孤悬海岛土地贫瘠,便演化出渔村;一些地方酷热干旱,便演化出绿洲农业。 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但造就了各地迥异的生活生产方式,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比如,潮湿炎热的印度是印度教等多神教的天堂,而干旱荒漠的西亚就会诞生出基督教等一神教。 西欧人因为多是游牧民族的后代,而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而犹太人由于生存环境严酷无法产生农牧业,只能以商业谋生,便具有聪慧、狡黠、排外的民族性格。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多样,各地气候条件迥异。在上古时代,由于黄河和长江的滋养,以及广阔的季风气候区的呵护,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诞生了历史最为悠久、最为繁荣的中原文明。 由于中原地区风调雨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当地多以农业为生。农业定时定点、年复一年耕作收获的生产生活形态,使得人们结束了漫长的流浪生涯,开始形成定居点。 农作物周期性的播种、灌溉、施肥与收割,也使得人们不得不聚居,在农忙时节彼此依靠进行耕作。长此以往,中原地区形成了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和家族。 在当时,远离中原而又靠近大海,气候过分炎热潮湿的潮汕地区。因为地理条件容易滋生疾病,并不适合人类居住,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汕人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将其建设成了能够容纳较大规模人居的地方。不过,由于海洋的影响,潮汕本土的文化还保留着强烈的海洋文明的色彩,崇尚开拓和冒险,不在乎家族关系。 中原地区发达的生产力天然地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们。潮汕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开始主动地向中原地区的人们学习当地的科学、技术、文化,使得中原重视宗族的文化也传到了潮汕。 自魏晋时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土地被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缓慢南移。大批中原人带着当地先进的生产力、文化和民俗来到南方定居,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唐宋时期。 潮汕也不例外。这些为了避难而来到南方的中原人,多数聚集在今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及广东省一带,为了自我保护和延续宗族文化,他们往往聚族而居,被称为客家人。 到了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塞北下江南晋商闯关东等,因为政治、经济等原因进行的人口大规模迁徙越发频繁,使得中原的文化进一步向边远地区散播,潮汕地区涌入了更多的中原人。 这些中原人在异乡依然坚守着自己安土重迁的传统,而潮汕较为和平的社会环境又使得文化传承不被外来因素打断。与之相对的河南一带,因为战乱、人员流动频繁,自己本土的文化气息反而不那么浓厚了。 正是这种变迁,才导致了郑强教授所说的中原地区的祖坟守不过4代,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这种现象。逝去的宗族传统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即使是祖坟能守40代的潮汕地区,近年来宗族文化也在逐渐淡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城市化的推进造就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城市的扩张使得农村规模缩小,农村人大批量涌入城市,在当地生根发芽。 在城市出生的两三代人缺乏对于故乡和祖先的文化认同,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是农村人。而成长于农村的一代人也在走向衰老与死亡,属于农村、属于宗族的记忆渐渐消失。 即使是依旧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愿意认同宗族文化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年轻人不理解宗族对于自身的意义,他们向往的是自由而开放的现代工业文明,甚至渴望摆脱宗族的束缚。 另一方面,一些人也开始反思宗族文化,认为传统的宗族文化过于保守、等级森严,与平等自由的时代精神有所冲突。 他们开始改变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渐渐取消了年节祭祖、修谱扫墓,也不再用字辈来为孩子们取名,甚至也弱化了长幼秩序。 科技的进步也为家族维系亲情纽带提供了新的途径: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微信群发祝福代替春节拜年,人们开始利用手机app修订族谱,网上祭祖、在线祭扫也成为新的时尚。 宗族传统正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肉眼可见地消亡。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时代会留下传统文化中美好的、进步的部分,而自动地摒弃落后的、腐朽的、过时的部分。★《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