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灭绝之谜,一口咬碎猎物颅骨(被人类灭绝)(袋狼是什么时候灭绝的)
袋狼长得很像狼狗,但是它和袋鼠一样有一个育儿袋,身体上还有和斑马一样的斑纹,脸长得很像狐狸。袋狼曾经居住在澳大利亚,被怀疑是偷袭羊群的元凶,如今已经被人类灭绝,最后一只袋狼也因为管理员疏忽暴晒而亡。
一、袋狼生活习性
袋狼肩高约58厘米,体长约180厘米,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体重30千克。体型瘦长,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袋狼经常潜伏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颅骨咬碎。袋狼的背上布满条纹,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袋狼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袋狼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经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会飞的鸟类为猎取出目标。它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袋狼往往是一口咬住猎物的头使猎物结束生命。
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动物。袋狼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
二、袋狼灭绝之谜
袋狼第一次出现距离现今约400万年。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000年前,澳洲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澳大利亚的土著首次接触袋狼,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
但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袋狼因为被怀疑袭击羊群,所以被牧民所痛恨,然而多数事件的元凶其实是澳洲野犬。移民们把袋狼视为敌人,认为其为“杀羊魔”,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加上狗的引入和人类侵占其栖息地,使其近乎绝迹。当政府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情况已无法挽救。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本杰明,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1936年因管理员疏忽曝晒而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1936年后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但却无法证明袋狼确实仍存于世。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发现腐烂的动物尸体,经专家证实确为袋狼尸体,但对其是否为新鲜尸体或是多年前留下的干尸科学家看法分歧。袋狼是否已经灭绝,不得而知。但如今科学界普遍认为袋狼已经灭绝。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