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丧葬文化,丧葬文化由来已久,体现了古人对于逝者的哀思,对生命的尊重。

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中原大地,家家户户都会去祭拜各自的祖先,通过祭祖,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能增加整个家族的凝聚力。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别看俗话通俗易懂,但是言简意赅,俗话往往非常接地气,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俗话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涉及的范围广泛,自然也出现过一些有关丧葬文化的俗话。

再过几天,便迎来了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人们祭祖拜山的日子。

有这么一句俗话说道: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道理呢?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第一、坟头塌消子孙稀

俗话的上半句,比较容易理解,简单地翻一下,便是:如果先人的坟墓,出现塌陷的情况,则证明其子孙后代比较稀少

俗话往往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存在一定的逻辑的,人们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在扫墓拜山的时候,有时候会路过一些无人祭拜的坟头,由于常年没有人维护,出现了塌陷或者损坏的情况。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不会看到有人为坟墓增添新土、修理杂草的。

这难免会给人营造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人们不禁会问,他们的子孙后代去哪里了呢?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答案十分明显,古人认为,这些孤坟、荒坟的后人,是出现了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不能前来祭拜先人了,他们并不是不孝,而是子孙稀。

可见,俗话的前半句,是倒置关系的逻辑,既是先子孙稀而出现了坟头塌消,而不是坟头塌消导致的子孙稀

第二、坟上无草绝家资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俗话,往往有警示、训诫的作用,俗话的前半句告诫人们,要将先人惦记在心中,按时去祭拜先人,这不单单只是流于形式,可别先人的坟墓出现了坍塌、损坏也不知道,否则在古人眼中,便是一种不孝的表现。

再来看看俗话的后半句坟上无草绝家资,它告诫的是人们在为先人扫墓,拜坟时的注意事项。人们扫墓拜坟时,会除去坟墓周围的杂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可不能将坟墓周围的杂草,全部斩草除根。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如果将杂草连根全部铲除,则坟墓会显得光秃秃,没有生机,杂草的生命力顽强,代表着的寓意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延绵不绝。杂草应该是割除地上叶,这样经过一年,杂草又会长出来,到时候也就到了下一年的扫墓时节,则再次割除地上叶,这样年复一年,往复循环。

除此之外,杂草的根系,能够巩固泥土,避免坟墓水土流失,对于先人的坟墓而言,是有好处的。

总结:

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何意?有没有道理? 以上,便是俗话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的解释,可见,这句俗话还说有其逻辑和道理的,而这句俗话的核心精髓,是提醒人们,要怀念先人,尊重逝者,因为这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做人不能忘本,而先人便是后人生命的本源。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