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祭祖?(人们为什么要清明祭祖)
中国人真的很重视祭祖。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这四个节日肯定要隆重祭拜一番。
还有就是冬至、大寒、寒衣节、下元节……中国人好像一年365天都在祭祖。
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有什么法力,让子孙们如此惦记?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
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
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至于祭扫的日 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清明的习俗中,要数古代流传下来的扫墓习俗,对后世影响最大。
即使在那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该习俗也没有被忘记、被破除。
那么,扫墓是指什么呢?所谓扫墓,是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的简称,不是真的要人们去打扫墓穴。
这样的习俗,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形成。
比如,《汉书·严延年传》就有扫除墓地的记载,不过并没有确定时间就是清明。
秦汉以前,多是有墓无坟,葬死者的棺木,离地表面很近。
因此,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时,除了打扫卫生让墓地保持干净外,还要用土填补地面的洞穴,防止狐鼠野兔等进入。
后来,墓之上堆土形成了坟,但是,堵洞添新土的做法仍然没有改变,扫墓的说法亦流传了下来。
古人选择的墓地,一般说来地势都比较高,于是到墓地去就是往上走,即产生了上墓的说法。
无论是扫墓还是上坟,其日期较早是被确定在寒食期间,而不是清明时节。
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
关于寒食作为一个纪念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
根据这种说法,寒食与纪念死去的人确实有关。
但是,从汉代到南朝,不少著作都记载了寒食那天的习俗是禁火,未特别提到扫墓。
到了唐朝,情况有了变化,寒食上墓不但成为习俗,还被纳入了礼的范围。
普遍用祭品来祭祀祖先,既流行于百姓之家,皇家也同样遵守。
对此,《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寒食扫墓后为何变成了清明扫墓?原因之一是寒食仅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和清明期间在时间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原因之二是寒食禁火只是民间习俗,历代王朝没有硬性规定,有的还不让百姓这样做。
加之寒食期间北方还比较寒冷,不宜吃冷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禁火的习俗,吃起热食来了。
寒食不禁火又吃热食,就很容易被淡化、被遗忘。
清明是不能忘记的农历节气。
特别是农民,他们通常都忘不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因此,越到后来,人们越是记住了清明以及清明扫墓,慢慢地忘掉了寒食上坟。
经过历代变迁,清明扫墓的内容逐渐定型,包括给坟墓添新土、挂青(实为挂白幡),烧钱化纸和上祭品等等。
清明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
此处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
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过两天即是清明,不少人赶赴老家,加入到大的小的祭祖队伍。
我们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却又真的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
冯友兰说,人理智上知道亲爱的人死了就是死人。
可是人心情感上,我们希望死人能够复活,希望有个灵魂会继续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
有时祭祖就像写诗,给死亡这件事加上了一个诗意的仪式,好让心里那份怀缅、感恩得以安放。
有了姓名,我们才成为了自己
人最初没有故乡,所谓的故乡,不过是祖先漫长流浪的最后一站。
他们把定居下来的地方名作为自己的姓,有的将让自己生存的职业作为姓。
于是,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家族,有了自己的亲人。
我们学会了用祭祀的方式,感恩先人给了我们今天这个家。
幸福地活在这片故土上,是祖辈们对我们的最好祝福。
前联合国执行局主席特委叟·莱特说: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记得小时候跟着长辈们踏青扫墓时,他们总会领着我去到这个那个墓碑前,讲着先人们的故事:这是你高祖父的二哥,中过榜眼;
你太爷爷是香港卖茶叶的富商,当年抗战给国家捐了不少钱,建国那会儿就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
以前只觉得那些传奇的故事有趣,但也不懂大人为什么要讲。
后来离开家,到了很远的城市生活。
换了好几次工作,每天也还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慢慢就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每天讨好上司、应酬形形色色的客户、奔波在各种社交场合,有时我会忘了自己是谁。
城市很大很繁华,但始终找不到一个能容下我的地方。
下班后只能躲回自己的出租屋里,吃着一个口味的外卖,看着大同小异的综艺节目。
常年漂泊人容易忘了自己从哪来、可以回哪去。
这些时候却会想起那些故事。
现在每当自己的姓名被喊到时,心里总会充满力量,因为这个名字带着祖先的祝福;又会感到有种使命在召唤自己,因为不想让祖先的期盼落空。
不是祖先有法力,而是他们的爱在我们心中
《麦兜我和我的妈妈》里有句话我记在心里很多年。
麦兜的妈妈去世前跟他说,我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我的人心里。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
网友她说,每年清明给外公扫墓,旁边那一家的坟,草总是长得比墓碑高。
她外婆会让舅舅给那家的坟清干净草,拿用剩下的红漆顺手涂一下碑上的字。
走之前,外婆会把带来的花送到旁边那家坟上,在点上一炷香。
她问外婆为什么要这样做。
外婆说,如果你外公在的话,他也会这样做。他总想看到每个人都好。
中国人祭祖,或许相信的不是鬼神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所以就算去世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了,还是希望自己的亲人在别的地方活得好。
怀缅先人,珍惜眼前人
祖先最早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跟他们生前一样,对我们有时严厉、有时疼爱。
从前的人相信,不诚信祭拜,祖先会用厄运惩罚后人;对祖先好的话,家族才会兴旺。
所以每年祭祖,人聚得特别齐,例如春节也未必能见到面的亲戚,好久没联系的儿时玩伴……这一天再忙,大家都回来了。
在丰子恺记忆中,他幼时每年祭祖就是一件盛大的事,清明三天都去上坟。
第一天上自家村里的杨庄坟;清明正日,同族五条村,租上两条大船,上大家坟;最后一天才是他们一家几口上私家坟。
他和其他小孩都不太懂祭祖的意义,觉得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乐事。
他说别人借佛游春,自己是借墓游春。
可以一整天在乡下游玩,一路采桃花、偷蚕豆,最快磕上头的小孩,大人会奖他一个鸡蛋,晚上跟大伙在船上吃上坟酒。
有时候会想,祭祖也许在慢慢失去最初的意味,但我们依然不问究竟地一年一年地坚持回家祭祖,相聚在祖先前聊着家长里短,嘻嘻笑笑地分吃着祭拜完的贡品。
这不就是先人们想看到的光景吗?家族和睦、子孙满堂。
仿佛并不是祖先的灵魂在保佑我们,而是一代传一代的信念,让我们生生不息地生活在这片故土上。
其实祭祖,除了给冷清了一年的祖坟添件寒衣,更是想趁着难得的机会,陪一下还在身边的亲人。
每年我在奠酒时
总会想起那句诗,一滴何曾到九泉
鼻头会感到遗憾、眼眶会有伤感在打转
当我放下空酒杯、抬起头
可爱的亲戚围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
心又暖了
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