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有什么道理吗?其实这里大有讲究(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老规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上坟作为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是每逢清明时节非常重要严肃的仪式。关于上坟习俗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是有关上坟的很多规矩和忌讳依然流传至今。
比如:不得穿戴大红大紫等鲜艳的服饰、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上坟三不带,后代福气来等等,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年过七十不上坟。那么为何到了七十岁就不能祭拜祖先呢?这个说法其实。
祭祖乃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是慎终追远的人伦孝道的体现,拥有悠久强固的历史传统。在20世纪的时候,经历社会变革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曾遭到批判、破坏。但是中国人固本寻根的思想是无法被影响的,20世纪末,祭祖传统再度兴盛,重建态势并发展至今。 中国历朝历代均以西安、北京等地为王朝都城,这些城市的祭祖习俗更具体系化。清朝时期,就有在寒食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冬至这几个日子进行祭祖的传统。 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中元祭扫尤胜清明。可见节日祭祖传统有深远的文化根基。节日与祭祖文化往往是分不开的,人们在过节的时候也会想到逝去的亲人,在为生活祝祷美好的时候,也期盼着祖先的保佑。 至于祭礼举行的地点,大型的祭祖仪式多在家庙、祠堂等地,这两处是家族祖先的安身之所,是家族的标志性建筑。 祭之以祠,是朱熹在《家礼》中提出的首要原则,古代凡是家族稍有势力都会建立祠堂,祠堂可以妥先灵,隆享祀,我们在影视剧中也总能看到,家族中的长者会在家祠商讨家族事宜,在祖先立下的规矩面前处理家族事务、维持家族秩序。 在当代上坟祭祖的过程中,更偏向于墓地这样的公共空间。墓地是祖先的死葬之地,也是哀悼亲人的神圣空间。只有在祠堂、墓地这样的地方举行祭礼,才会有切实的身份认同感,感受到血脉延续,生命可贵。新丧的上坟祭奠
在现代生活中,亲人一旦断了气,我们的丧葬活动就开始了。上坟则在逝者入土后开始的,下葬之后的坟,起初仅仅是堆起来的小土丘,葬后三天,亲人们会戴上祭品重新整修坟墓,民间称为圆坟。这里要注意的是,新坟一旦整修完成,三年内不能再次动土,否则的话会视为不吉利。同时这三年不能张灯结彩,过年不能贴对联。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头七,烧七习俗起源于民间传说:人死后七天之内会续缘投胎,七天之内没有转世的魂魄需要家人祭奠得以慰藉,再以七日为期寻求生缘,直到七个七日终结。因此最后一个七日是死者最后一个托生的就会,祭奠也是最隆重的。 死者去世后的一百天,也是要上坟的,这个日子主要是死者的直系儿女跪拜吊唁,亲属们也会备上薄礼送到主家。周年祭礼则是在死者的忌日举行,一般都要大操大办,家族的亲友都会准备祭品,中午之前就会完成上坟祭奠,之后主家会设宴招待,一年内完整的上坟仪式也就结束了,之后每逢节日进行简单的扫墓、烧纸以纪念死者。 烧纸是全国都非常普遍的习俗,通常无需等待特定的日子和地点就可以为亲人烧纸,告诉逝者后人来给您送钱,没有忘记您的功德,希望逝者保佑自己的后代健康平安。但是烧纸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禁忌就是在纸钱没有焚烧殆尽之前是不可以离开的。 如果纸钱没有烧没,也就意味着逝者还没有收好自己的钱,这时候自然是不能离开的。其实很多迷信之说是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这种说法的流传也是因为以前上坟在大多在农田中烧纸,如果纸钱尚未充分焚化可能会引燃周围的庄稼或是树木,引起火灾,所以这条忌讳的真正用意则是杜绝烧纸引起火灾的发生。那么人过七十不上坟其中的讲究又是什么呢?人过七十不上坟,忧思过重易断魂
年过七十已经是古稀之年,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是很少的。逝者已去,留给在世的老人唯有孤独二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身体虽死,但亡魂并不会消失,之后找到新的归宿后才会离开这个世界。因此很多人与死者的生辰八字不合,是不能上坟的,怕会冲撞到死者,很多时候便不会让体弱多病的老人去祭奠死者,以免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 另外,埋葬死者的地方一般都在荒山野岭,让年过七十岁的老人来回奔波是非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的,而面对自己亲人的坟墓,更容易产生忧思,老人身体各项机能都已经衰退,过于忧思忡忡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休息以及日常的精神状态,是非常不好的。 众所周知,阳气足的地方才是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而坟墓所在之处,都是阴气特别重的地方,阴冷潮湿,也容易让抵抗力下降的老人感染风寒。 所以,年过七十不上坟并不仅仅是迷信,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爱重长者,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而流传出来的上坟禁忌,老人若是想祭奠死者则可以由子女代劳。结语
以植树祭祀的方式祭奠死者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方式,这棵树就是生命树,不仅代表着家族蒸蒸日上,更代表着枝繁叶茂、子孙兴旺。 亲人们也可以在树下为死者上坟祈福,在树枝上挂上写着寄语的丝带,有着乘沐祖先恩泽之意。这种树葬的方式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待祖先、逝者的祭奠方式也更加的理性和睿智。因为用何种方式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传承的信仰和身份的认同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