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说和儒家学说哪个是对的

十六岁,就现在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已经进入了叛逆期的孩子。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刘彻失去了父亲,登上了皇位。 我们无法考证刘彻在初登皇位时的所思所感,但从事后来看,当头戴皇冠,身披龙袍的少年刘彻,看着下面群臣跪伏于地的时候,他也许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 大汉立国一甲子矣。高祖皇帝雄才伟略,太宗皇帝继往开来,父亲孝景皇帝承前启后。到朕一代,亦当守社稷于祖宗,施功烈于百姓,创他一个万民拥戴、万国来朝的大汉盛世。 想干事就得有人才。可时至今日,跟随高祖的从龙之臣所剩无及,太宗时代的迎王之臣垂垂老矣,父亲也没给他留下什么治世之臣。于是,热血少年刘彻颁布了举贤诏,网络了董仲舒等一大批人才,又撤换了丞相卫绾等老迈之臣,换上了太皇太后家的窦婴,和太后家的田蚡执掌朝政,起用了赵绾、王臧等同道之臣。 其实,他想干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这这一系列人事调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尊儒”,这可就涉及到路线问题了。必竟,黄老之术才是大汉立国兴国的根本路线。 黄老之术是什么? 所谓“黄老之术”,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算是道家一脉。 黄老之术源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具体谁是发起人已不可考,似乎更像是集体的力量。也有人说是齐王田氏为了使政权合法化而组织人制定的理论依据,因为田氏源于陈国,老子是陈国人,同时黄帝又是田氏始祖——炎帝是姜姓始祖,黄帝胜炎帝而取天下,所以田氏压倒姜氏而取齐国,这是从老祖宗那辈都开始的传统。 当时稷下学宫中,修习黄老之术比较有名的包括赵人慎到,齐人田骈、接子,以及楚人环渊等。 黄老之术最大的特点是兼容并包,它吸纳了包括儒家、法家、墨家以及阴阳家等各门各派的思想学说。比如它推崇墨家的勤俭节约,主张法家的恩威并施,认同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强调儒家的教化和仁政等思想价值。所以说,相对而言,黄老学说在当时是极具开放性的一门学派。 而黄老之术自己的主张,则是“贵清静而民自定”,这似乎是什么也不要干,让老百姓自生自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这个思想的核心有个前提条件,叫做:因势利导。 简单来说,就是领导人定规则,然后让大家按规则办事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领导不要指手画脚,更不要朝令夕改。 而定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到老百姓到底想要什么。老百姓不想要的不能强让人家要,老百姓想要的,你不能不让人家要。 几千年后,有个叫亚当·斯密的外国人,在他的《国富论》中将其概括为人的“利己”思想。 也就是说,你只有尊重了人的利己思想,然后才能做到因势利导。正所谓法、术、势、利、力五字诀,学会了这五字口诀,就可以纵横天下了。 刘邦立国之后,他既没有完全照搬周朝的分封制,也没有完全沿袭秦朝的郡县制,而是将两者结合了起来——这种结合,其实就是黄老之术中“守雌用雄”思想的具体表现。 因为在理想中,他当然不希望有异姓王的出现。但在现实中,他首先有这么多异姓功臣需要册封;其次,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天下刚刚统一的大背景下,以及落后的通讯和交通环境,朝廷对燕、赵、齐、楚以及百越等地是无法形成直接有效的管控的,不如交由诸侯自治,更符合朝廷的利益。但关中周边地区,就必须采取郡县制,实施朝廷直管了。 同时,当时的天下经过数年无差别的清洗后,已经是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所以,急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恢复民生。 刘邦让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时,他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了“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的结论。再加上萧何、曹参及陈平等人也好黄老之术,所以,在汉初,黄老思想得到了政治上的极大重视。 于是,自刘邦起至今,在黄老之术的指导下,无论是谁主政,无不秉承了清净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等政治主张,在北方匈奴不断肆扰的情况下,为社会民生的复苏,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平台。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邦选择黄老之术作为治国的大政方针,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文景盛世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最著名的路线之争:黄老之术VS儒家学说,孰对孰错?

但是,顶层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那些权贵,资源的掌控者也是那些权贵。所以,百姓每富一分,权贵就能富十分。百姓之富,温饱而已;权贵之富,富可抵国。 而农民是脆弱的,任何天灾人祸,急政暴赋都会导致一个小康之家破产。到了景帝后期,大汉帝国水、旱、蝗、地震等天灾频频,最后不得已,景帝只得下诏禁止用粮食喂养马匹,可见歉收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 但这种天灾从来只影响百姓,不影响权贵。所以,随便发几场大水,百姓就只能继续卖田卖房;随便再来几场蝗灾,百姓就只能接着卖儿卖女。 当时的贫富差距大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劳作,能节余几百钱,就算是盛世了;可同时,身为长公主的刘嫖,养了个董偃作小白脸,每天给他的零花钱是多少呢? 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汉书》 意思很简单:每天黄金不超过一百斤,钱不到一百万,帛不够一千匹,就随他取用。 富人凭钱财横行不法,兼并土地;豪强之辈,作威乡邻,横行霸道;权贵之流,争权夺利,奢侈无度。 所以,刘彻登基时所面临的真实情况是:历时数十年的千古盛世已经走到了极限,一双双从地狱深处伸出来的黑手,已经掏烂了盛世的根基。 用政治课本里的话来讲,这些权贵世家不事生产,却通过购买破产农民的田宅,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势兼并农民的田地,进而成为了帝国最大的地主。 然后就是农民苦死,政府穷死,权贵富死。匈奴来了,上阵打仗的是没有免除徭役权限的农民,花钱办理各种军需物资的是政府,而他们保护的却是权贵的财富。 所以这些权贵根本不想打仗,匈奴来了,他们只想继续延续之前的和亲政策。反正嫁的不是他们的闺女 ,花的不是他们的钱。 所以这些权贵希望刚登基的刘彻继续以民为重,休养生息。必竟仓库有粮,国库有钱,有个水旱灾害的,该免税的免税,该赈济的赈济。反正不用他们出半毛钱。 可以说,如果刘彻继续采取休身养性、无为而治的政策,其结果必然是持续壮大权贵的势力,最终,要么是他自己,要么是他的继承人,必然会被权贵势力吞噬。 所以,黄老之术和儒家学说并不仅仅是两种学术的争论这么简单,其本质上是治国方向上的竞争,其核心是权力的竞争,其实质是利益的竞争。 黄老之术的政治团体构成很具体,他们包括皇族刘氏,外戚窦氏、王氏家族,还有开国之初以及文帝登基之时受封爵位的功臣世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权贵。 他们信奉黄老之术并不仅仅因为这是帝国的基本国策,而是因为,黄老之术强调的是清静无为,垂拱而治,君逸臣劳,宽刑简政……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只管大政方针就行了,具体的操作和执行由“下面人”去干。 那干活的“下面人”是谁呢?当然是那些权贵世家了。所以,黄老之术的利益点在于:顶层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权贵,底层资源的掌控者也是权贵。至于皇帝,强势如刘恒,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任用贾谊;而弱势如刘盈,干脆被吕后彻底掌控。 而信奉儒家学说的政治团体构成就比较复杂了。他们通过孝文皇帝开启的举贤良方正一途进入朝堂,一般担任博士、大夫等职位;在朝堂之外,他们以名士的身份在各地讲学,或成为地方官吏的幕僚。 换句话来说,他们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无孔不入,甚至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历史上最著名的路线之争:黄老之术VS儒家学说,孰对孰错?

在文帝时期,儒家代表贾谊几乎就成功地说服刘恒进行礼制改革,但当时刘恒刚刚即位不久,条件并不成熟,所以没有采纳。 但现在,在做太子期间就已经被儒家思想武装头脑的少年刘彻,却没有他爷爷那样的政治智慧。他们只管兴冲冲地建明堂、改历法、更服色、定礼制、开放关禁、令列侯归国……但却都忘掉了一个关键人物:太皇窦太后。 他们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终文、景皇帝两代,所有在朝的儒家博士都只是有衔而无权,没有一个得到重用的。就连名士贾谊,也只能在藩王处担任个太傅之职。 如果他们稍加注意,就会知道,太皇太后是黄老之术坚定的拥趸,在她眼中,黄老之术作为大汉立国的基本路线,是不容有任何改变的——因为这个路线代表着以她为首的权贵阶层的直接利益。 刘彻虽然已经举行了成人礼,按理来说可以直接亲政。但再怎么说,他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孩子,登基不过一年;而他奶奶太皇窦太后则已经干政了十余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政治实力,他爹孝景皇帝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得不顺着她的意思来。更何况,刘彻实施的新政,直接得罪了太多有实权的权贵阶层。他如果再对抗下去,那就只能是鱼死网破了——不,以他当前的实力,只会鱼死,不会网破。 所以,窦婴、田蚡被解职;所以,赵绾、王臧入狱自杀;所以,少年皇帝刘彻也得暂时收起他昂扬的斗声,在太皇太后面前,继续充当一个好孙子的角色。 太皇窦太后去世后,刘彻再次亮出独尊儒术的宝剑,终其一朝,斩尽了所有的世家权贵。到最后,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放过。在他去世时,环顾左右,再无任何世家权贵能把持朝政。然后,他放心地把皇位交给了没有任何权贵外戚依附的刘弗陵。 回过头来再说儒家学说。 虽然儒家学说作为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思想体系,也不能以一句所谓“封建礼教”所能概括,因为这里面也包含一定的法治思想。比如他在给刘彻的奏疏中,提出君王要想达到终极王道的境界,应该是“……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所谓“正”,就带有“整肃”的意思。 而儒家学说也并不是在刘彻时代就完成了治国理念的统治。刘彻只是在表面上“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上升到官学的地位,但却并未像刚刚登基时,无条件的采纳儒家的一切礼制。 针对百姓,他宣扬儒道以统一思想,强调了君权神授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加强思想上的集权;针对官员、权贵,他强管制,重刑罚,实施更为严苛的律法,加强行为上的集权——这算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外儒内法的实用之术。 也就是说,儒家之术的学说虽由孔子创立,由刘彻开始发扬光大,但具体的解释权,却是在历代帝王手中。 儒家学说一直要到隋唐时期,才彻底确立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但综观此后的宋、明、清等朝,对儒家学说的解释其实并不尽相同。 所以,黄老之术和儒家学术并无对错之分。有人说如果中国一直坚持黄老之术的学说,发展到现在就如何如何。其实完全是臆想。只能说,当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与之相配套的理论依据必须适应和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黄老之术只适应刘邦创立天下时,给治事之人以足够利益和权力的需要;而儒家学说则适应了承平日久时,帝王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