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该音频系AI合成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

明末清初,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风物正是《红楼梦》的写作参照地。

从建筑风格到饮食起居,明清时期江南居民的生活,通过文学的形式流传后世。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大观园里的红楼女儿。来源/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故事发生地:金陵

明末清初的南京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即便放到世界也是首屈一指。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称赞南京的繁华:

(南直隶) 是中国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的精华。它不仅把重要商品和制成品运往国外,似乎每个国家都没有资格分享他的精品。各种产品都很稀罕,超过其他地方的产品,如有人想把自己的货物卖个好价,就假称它产自南京,这样可用高价售出。

南京打破了唐时的里坊制度,一路上店牌招幌,商业街蜿蜒曲折。秦淮河上有龙舟、商船、乌篷船、竹筏……秦淮河畔搭建戏台供人观赏,又有文会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

一蓑烟雨,六朝繁华,只要身处南京,便可尽收眼底。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明)仇英《南都繁会图卷》(局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红楼梦》中的贾家也正是金陵世家。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曹雪芹。来源/网络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乳母,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出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曹家因此盛极一时。

生于繁华都会,长于官宦世家,良好的教育背景让曹雪芹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所涉猎。

繁华都市中贾府的兴衰沉浮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而《红楼梦》中沾染浓厚江南气息的南京方言,更增添了书中人物的灵动。

《红楼梦》里南京方言的词汇运用

曾有人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一共出现了1200多处南京方言,还有不少沿袭至今。要了解南京方言在书中的作用,首先要从相关场景入手。

辣子

小说第三回里,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向她介绍王熙凤,说的就是南京方言: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向她介绍王熙凤。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章太炎先生曾在《新方言》提到:江宁 (南京) 谓人性戾者剌 (辣) 子。

在南京方言中,辣子指的是一个人性情乖张、不讲情理。黛玉初见王熙凤时,王熙凤迟到了不说,表现也与身旁众人的敛声屏气截然相反,显得颇为放肆无礼。

在礼教森严的明末清初,王熙凤倒也当得上辣子这一绰号。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凤辣子王熙凤。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

嚼蛆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里,紫鹃心疼黛玉的痴情,骗宝玉说姑娘 (黛玉) 要回苏州了,害得宝玉发病,差点一命呜呼。后来经过紫鹃说明,宝玉才渐渐好起来。

紫鹃陪护了宝玉好几天回到潇湘馆后,跟黛玉提起件事,并称赞宝玉心实。黛玉责备道:

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回应黛玉说: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黛玉与紫鹃。 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

嚼蛆,就是胡说、瞎说的意思,这个用法不仅在南京,在江淮地区同样流行,乾隆年间吴县人 (苏州) 沈起凤,在评价吴县部分民间小调时用嚼蛆一词形容。彼时风靡江南的《笑林广记》甚至有一个段子就叫嚼蛆,其中的笑点就是嚼蛆的一语双关——

有善说笑话者,人嘲之曰:我家有一狗,落在粪坑中,三年零六个月,还不曾死。

其人曰:既然如此,他吃些甚么?

答曰:单靠嚼蛆。

灌黄汤挺尸

《红楼梦》中,也不乏日常惯用语式的口头禅,不断渗透到一段对话中,出现频率相当高。

第四十四回中,贾琏因与鲍二家的偷情被王熙凤发现,王熙凤和贾琏大闹一场,贾琏倚酒三分醉,还抄起剑吓唬王熙凤,贾母要求贾琏第二日前来赔罪,贾琏道歉以后贾母还说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贾母训斥贾琏。 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灌黄汤,在南京口语中是喝酒的意思,挺尸则是睡觉时所用,带有责备的语气。此时的贾母,活脱脱一个责骂子女的南京老太太形象。在南京方言的加持下,贾母的人物形象雅俗兼有,读者观之也更为丰满立体。

倒三不着两

南京话的口头禅,在《红楼梦》中也频频出现。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一章中,平儿评价探春的生母赵姨娘说: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奶奶原有些倒三不着两的,有了事就都就赖他……

倒三不着两念做dao (第四声) 三不zuo (入声) 两,南京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好不容易揽了三件事,有两件事都办不成的,明明白忙活一场,却还乐此不疲,落了个惹人讨厌。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赵姨娘。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书中的赵姨娘看上去工于心计,处处想算计别人,贪图蝇头小利。实际上,她却因为头脑简单,反而事事出丑,言行无一得体,惹得众人鄙夷。用南京话倒三不着两来形容倒也十分贴合人物。

除此之外,江淮方言中习惯以一、二……十、百、千、万等数字来表达人们各类情状的语言现象,也被人们称之为数字俗语,这种简练、有趣又节省篇幅笔墨的特点,也进入了《红楼梦》里,为生动情节而服务,例如,一X一X这类词汇,就在书中使用颇多。

第四回——

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来,咱们这功夫反一窝一块的奔了去,岂不是没眼色了些。

一窝一块意为一家老小

第六回——

这刘姥姥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一心一计意思则是全心全意

平铺直叙中,穿插了数字俗语,读者阅读时的感受也更加直观。

仅仅以上数例,在老南京人读来已经备感亲切。随着南京方言一个接一个被写进《红楼梦》,非江南背景人物的言语交谈也越来越受到影响。譬如说,南京人将烧土灶用的树枝、秸秆称为柴火,字面意思上讲,就是柴禾、柴草。刘姥姥讲柴草时,一开始也是称做柴草,说着说着,在黛玉等人的影响下,聊着聊着,称呼也变成了柴火, 不知不觉中说出了南京方言的 口头禅。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里的南京方言单音字

词汇、口头禅之外,大量南京方言的单音字也在《红楼梦》中被娴熟应用。

第十四回——

宝玉听说,便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第十五回——

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在马上

第二十四回——

宝玉……便上身去,涎着脸笑道……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宝玉与凤姐。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以上所提及的猴字,在南京的方言里,是名词作为动词使用,意思是像猴子一样附着在某人或某物身上。即便在当今的老南京人中,形容衣服太短时,也会衣服猴在身上来形容。

第十四回——

凤姐正吃饭,见他们来了,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宝玉道:我们了……

第二十六回——

正说着,只见宝钗走进来道: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了我们。

在以上章节的语境里,偏字可不是作为语气副词表达偏偏、注重一方的意思,在老南京话里,偏是动词,不仅表达了吃的意思,还有先一步吃的含义。在宝玉面对凤姐、宝钗的情景里,用偏字而非吃字,故事情节也会更加生动。

第九十七回——

黛玉便拿那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处,说不上来,闭了眼。紫鹃道:姑娘歪歪儿罢。

这里的歪,在南京方言中是躺下的意思,歪歪儿,就是在床上歪一会、躺一会的意思。

第六十三回——

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你,你再过不去。

辣子、灌黄汤、挺尸……《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是什么意思?

袭人调侃宝玉。 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袭人说的硬话村你,若非熟稔南京方言的人,简直一头雾水,硬话好理解,就是直接、莽撞,而这里的村,念做cen (去声) ,指的是冒犯、用不好听的话伤人,这个用法,也是南京方言在书中的又一体现。

襟江带淮,地分南北:

江淮方言的一部分

南京方言属于江淮方言的一部分。江淮不仅是地理上南北地区的划分线,也是语言上的缓冲区。广义来讲,江淮方言和古代南北方的方言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国及西晋以前,江淮地区的方言更趋近于独立性较强的闽南方言广府方言,因而具有自已的语言特色。

随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北方门阀贵族大举南迁。跟随他们一并南迁抵达江淮的,还有北方民众和士族们的扈从。

因为人口过多,东晋不得不经常改变当地的行政区划管理,淮河长江流域本就水网密布,语言之间的交流也因此愈发密切。之后的时间里,在一波又一波南下江淮移民的浪潮中,江淮方言也逐渐形成。

江淮位置特殊,东晋南朝时作为边境与北朝接壤,此外,江淮东南与吴方言接壤,西南与赣方言邻近,还与以古楚方言为基础的西南官话连接。长期沟通下,各地的发音特点在江淮官话中的聚集也就不是巧合了。

江淮方言收拢了东、西、南、北各地方言的词汇,直到今日,我们在江淮方言中仍能看到各种不同地方方言词汇的混合运用。

南北两大汉语语音系统的碰撞,加上江淮独特的地理面貌,江淮方言形成了既兼容并蓄、又独特鲜明的方言体系。在曹雪芹笔下,江淮方言独有的魅力为《红楼梦》增添了几分烟火气,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李芳:《浅谈江淮方言的地域特点与地理归因》,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23卷第1期;

王健:《江淮方言三种动态范畴的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樊斌、朱凌:《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单音词》,江苏地方志;

周汉昌:《红楼梦中的江淮方言数字俗语》;红学论坛。

END

者丨湘桥蓬蒿人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排版 | 孙蔚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责任编辑:高飏 PN035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