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五行属性
在我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跟现代相比是非常的不一样的,其中十天干就是古人用来记录时间的符号,那么十天干代表的五行属性有哪些呢?
命理就是五行和阴阳二气的组合造就,天干地支之间阴阳不同产生的吉凶也不一样,因此初学者对十天干五行属性要熟悉。
十天干内容
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且还知道了甲乙的五行属性是木,丙丁的五行属性是火,戊己的五行属性是土,庚辛的五行属性是金,壬癸的五行属性是水。
天干五行属性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十天干五行合化歌诀
甲己化土正中合,稼穑一带绕梁歌,
乙庚从革化金象,丙辛润下水成河。
丁壬化木自为林,戊癸南方火焰多,
天盘合得秀气在,地盘局里论功德。
十天干五行属性详解
1、甲乙木
甲属于纯阳木,居于东方。有參天之势,甲木生于初春,得火方能发荣,这时候因是萌芽,不宜金克之;甲木生于仲春的时候,由于是旺势极,适合宣泄菁英,此时用衰金克之反而能够旺木,木坚金缺。甲木在秋是不容土的。
乙木属于阴木,居于东方。是花草灌木,乙木是柔木,生于丑未月的话,因丑土是湿土,能够培育乙木的跟,乙木根固后克柔土就绰绰有余了。
2、丙丁火
丙火非常猛烈,居于南方。是纯阳之火,太阳之精,并不惧怕水克,且顽固的庚金也能够煅毁。遇到比较柔的辛金就会合而反弱。遇到壬水更是形成对峙之势。
丁火,也是离火,居于南方。内阴外阳,故说丁火柔中,也类似于灯烛之火。
3、戊己土
戊土是阳土,居于中央。是高亢之土,比己土高厚刚燥,非常固重。
己土是阴土,居中央。是田园之土。且其卑湿、中正含蓄。卑湿的土能够培木之根,遇甲木能够合而有情,遇到水则纳而能蓄。
4、庚辛金
庚金是阳金,居于西方。其性质刚健,又带有秋天的肃杀之气,如刀斧之金。
辛金是阴金,居西方。有着清润之质,比较相似珠玉之金。
5、壬癸水
壬水是阳水,居北方。是昆仑之水,江河之水,壬水生于申,申又是在坤位,故壬水能够泄西方肃杀之气,故有刚中之德。
癸水为阴水,居北方,是纯阴之水,也是壬水的归宿。其性弱,至静,似雨露之水。
天干与化属性
1、甲己化土
根据前述约定,甲为阳木,己为阴土。注意这是一个阳木与一个阴土的组合。
则甲己合化之物构为木上土下。且阳木为生活之木,阴土为寂死之土。则知在上之木,应为有生命之木,此木有保护水土之力,则其下之土为不易流失之土,则其物象为:土上生长活木稼穑。众所周知:古谚云叶落归根。
则土上之木生生死死,岁岁枯荣。归根之叶渐腐为土,枯死之枝干亦渐腐为土。则甲己化土必是对这一自然规律的必然写照。故,我们能够明了,古人所谓五行八卦各论,实际上是对自然科学的一种真确表述。只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原因的影响,才使本来科学的意义失落而蒙上某种神秘文化的色彩。
2、乙庚化金
亦如前述,乙为阴木,庚为阳金。注意,这是一个阴木与阳金的组合。
由乙庚合化之物构为金上木下。且阳金为生活之金,阴木为寂死之木。此木被金制,且上金又据活动之象,则使我们很易想到:熔岩覆盖了森林,又经历古不息的沉积活动,则地下之木化而为石即金。生成现今我们所使用的煤炭。则乙庚化金必是对这一自然规律的真实写照。
3、丙辛化水
丙为阳火,辛为阴金,则丙辛合化之物构为火上金下。注意这是一个阳火与一个阴金的组合。
且阳火为生活之火,阴金为死寂之金。此金被火,使人们很易想象得到:岩石为火锻炼化而为水,如钢水、铁水等类。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显示,任何物质在高温下都是可以融化为水的。是知,丙辛化水必为对此类自然现象的真实写照。
另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高空俯瞰云海,恰如凝静不动,连绵起伏的山脉。另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构成云海的物质多为冰晶、雪粒,实为固象。而云海之上永为朗朗晴空,阳光灿烂。而古人称阳光为丙火。此亦如阴金在下,阳火在上,合化成雨水。很多人当然会疑惑古人何以能够高踞云海之上观察物象。一如当今人类疑惑只有在高空才能看到的古人在地面上描绘的种种图案一样。
4、丁壬化木
丁为阴火,壬为阳水。则丁壬合化之物构为水上火下。注意这是一个阴火与阳水的组合。
且阳水为生活之水,阴火为死寂之火。此水具流动之象,此火具不动之象。则使人很易联想到,具有适宜温度的流动的水。
其中必然生长植物乃至动物。故,丁壬合化必指动植物之繁衍生息。是为丁壬化木。难怪古人称丁壬合化为淫合。
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认为,宇宙中任何某一星球之上,存在生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川流不息的水——阳水,适宜的温度——阴火。可见,中国古人关于丁壬化木的理论实在是对自然规律的真确描述而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决不象某些江湖术士所渲染且被一些不负责任者指斥为封建迷信的东西。
5、戊癸化火
戊为阳土,癸为阴水。则戊癸合化之物构为土上水下。注意这是一个阳土与阴水的组合;阳土克阴水,故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