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与为师之道──佛教《善生经》的启示

  传统教育与为师之道

  ──佛教《善生经》的启示

  近日,香港政府及教育局在筹备中、小学新必修科时,提出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实施,引起全港市民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意见,让教育工作者们对本港现时的教育体制及政策,不得不重新作出全面的检讨与反思。

  其实,所谓「教育」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由于学生们的未来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因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实在非常重要。

  这就是「为师之道」的问题。谈到中国传统教育的为师之道,相信无人不知道唐朝韩愈的《师说》;它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即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一个经典名句,经过千百年的磨练,依然是历久常新,发人深省。「求学」必须要有老师,这是古今皆然的事实。

  所以文中继续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我们必须知道,人并不是天生就能明白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请教老师,他的疑惑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出生在我们之前的人,他懂的道理本来就比我们早,所以我们应该向他请教;而出生在我之后的人,若是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由于我们所要学的是道理,又何须计较他年纪比我大或比我小呢?所以不论贵贱或年纪,谁懂得道理,谁就是我们的老师。可惜的是,从师问学的风气,已很久不流传了!想要没有疑惑是很困难的啊!

  接着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我们试想想,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学问、道德远远超出一般的人,尚且还要向老师请教;现在一般人,他们的道德学问远不及圣人,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可耻的。由于这个缘故,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吧?

  由此可见,韩愈所说的「为师之道」,其实也就是「为学之道」。人必须见贤思齐,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才能够增长智能。与此同时还要精勤努力、珍惜光阴;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如果只顾嬉戏玩乐,而不懂得发奋图强,用心学习,将来就会一事无成。

  这些虽然是古人的见解,但对今天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为师」与「为学」,仍然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影响深刻。

  而面对同样的问题,佛教又是怎么样的看法与处理方式呢?依佛法来说,为师之道,就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在《善生经》中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

  一、顺法调御,以爱教导:「顺法」是随顺或有序地依据所当修学的法理或方法;「调御」就是调教、教导。这是关于学识、道理的教授、教导,或是关于人品、道德的教诫、教训。人的接受教育,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智育」、「美育」的智识性传授;一是「德育」、「体育」,或加上「群育」的品行、技能的调教。而教授、教诫之道,就好像驯马一样,所以说为调御,此亦表示为师者传道、授业的爱心与能耐,如此才称得上是良师、明师。

  二、诲其未闻,增广见识:「诲」是教诲,就是讲说、授与弟子、学生未尝听闻的学识、道理或技艺,从而增加他们的知识。或是为师者,将自己所能的学识、技艺教授与弟子、学生,以达到他们求学的目的。

  三、随其所闻,令解善义:就是说,鼓励学生发问,随着学生所欲听闻、学习的问题,善为讲解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不再存有疑问,所以说为「善解」。

  四、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善友」亦可称为「善知识」,一指堪为良朋好友的益友,一指具有良好学德的明师。「示」是指示,意谓能够指示学生,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令其知所亲近,从而获得进德成艺的利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务必谨慎。

  五、尽己所知,诲授不吝:就是说,为师长者应该将自己所学所能的知识或技术,倾囊相授,尽心传授给学生,既不保留,亦不隐藏,希望学生们都能够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将来出人头地。

  以上《善生经》所提供的五种教学方法,如果为人师者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他的学生必能成材,他的教育亦必定成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