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清净 华开见佛--净土法门概说
信心清净.华开见佛(一)
--净土法门概说
释尊的一代时教,自成道至灭道期间所说之法,于入灭后由迦叶尊者召集五百阿罗汉,在阿阇世王护持之下,于王舍城作第一次结集,由阿难尊者登座宣说佛说的话,然后由优婆离诵出佛说的戒律。阿难尊者诵出的经,优波离尊者诵出的律,经过憍陈如等各位长老结论,确实是佛陀所说,而建立成为后期的三藏、十二部,《阿含经》亦是在这时产生。这第一次的结集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五百结集。原始佛典经过结集、订正、确认后,成为圣典的权威,才以文字记录下来。在佛陀入灭一百年后,又有七百比丘,在毘舍离城聚会,以耶舍为上首,作第二次结集。这次结集名为「七百结集」,以律藏为主。佛涅槃后236年,又有一千比丘在阿育王护持之下,在摩揭陀国的华氏城内,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此次结集以经、律、论三藏为主,为三藏建立了雏型。当时,子帝须撰「论事」驳斥当时外道之邪说,及选派了一批发心布教的比丘到恒河以外地区及印度境外弘法。第一及第二次结集之说,在北方与南方皆有流传,但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在南方流传。此时期可谓是正式把世尊的一代教门拓展为八万四千微妙奥典。三次结集都是在印度举行,以后还有第四至六次结集,则是在印度以外地区进行。第六次结集是在1954年5月17日由缅甸政府赞助举办,名为「卫塞节」,目的在团结各部佛派的大小乘教徒。
以上略说三藏经典得以流传的起源。
我国大乘佛教自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传入之后,发展至今有八大宗派。八宗是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三论宗、密宗、净土宗、法相宗(法相宗又称慈恩宗、瑜伽宗、唯识宗等)。
八宗之密宗称密教,其它七宗称为显教,显密最大的不同是在修持上之传承与仪轨。显宗理论虽然有师承传授,但修持法门不一定要严格之师承及仪轨,例如瑜伽之五重唯识观,天台之大小止观等,可以无师自习;但密教之仪礼繁复,与显教之简易方便有很大差别。就教义而言,显教是应身佛说法,密宗则以法身佛说法。依显教修行者,认为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才能得证佛果;但密宗则认为仅修三密妙行,现生即可成佛。现姑且不谈密教,一般显教共通之义理教说,称为「通途」教义,唯有净土宗则以「念佛」便可往生西方净土,得不退转地。净土宗奇特之念佛法门,称为「别途」教义。
「通途」修习佛道要按次第,如《菩提道次第论》说有「三士教」。第一是先从人天乘入手,先归依三宝,相信因果业报,修十善业道,观无常与恶趣之苦,是为下士教。其次是中士教,即是二乘教,以观苦集灭道四谛、十二缘起理法,解脱烦恼、不犯律仪戒等。第三是上士教,亦即大乘教,发菩提心,修行布施等六波罗蜜、四摄事等。此外,循三十七助道品,方可次第趋于菩提,进入涅槃境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华严经》说修行大乘菩萨道有五十二阶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等。而天台圆教菩萨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阶位中,每阶位各断除一品无明,即共有四十二品无明,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二品无明破尽,才能到等觉位。等觉位又称为「有上士」,妙觉位是佛位,称「无上士」。
通途佛法说修行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要把尘沙惑断尽,才能得圆教初住不退转;但净土法门则是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夫,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位),然后在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说法,修普贤行,便得成佛。
天台智顗大师在《维摩经略疏》卷一举出酬报因业有四种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等四种。凡圣同居土是圣凡共住的国土,分有净土与秽土两种;方便有余土是修空观与假观,而断除见思烦恼,但未断除无明之圣者所居之国土,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之土。因为他们已断尽通惑,故称方便,但因为尚有无明未断,因此称为有余。而修真实法之中观,断除无明之菩萨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即是成佛者所居住之国土。
念佛法门的奇特是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往生极乐净土,行者毋须观四谛、十二因缘,毋须修行六波罗蜜、四摄法及三十七助道品,毋须破尽四十二品无明,毋须断尽见思尘沙烦恼,便能得见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乃至见阿弥陀佛.如此简单易行之法门,是十分令人难以相信的。
信心清净.花开见佛(二)
──净土法门概说
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娑论.易行品》中,把修行分为两种,修行通途的称为难行道,修行念佛法门求生净土的称为易行道。难行道是在无佛的五浊恶世中,求得阿鞞跋致是为难(阿鞞跋致是不再退转,至必能成佛之位,是菩萨阶位中,十住中之第七住,称为不退转住),此难有五种,一是外道相,外道的邪见邪说时常扰乱行人的心,令心生退;二是声闻人时常自利,没有利他的慈悲心;三是不信因果的人,不信有后世之报,无恶不作,这些恶人常作破坏及障碍行人;四是在漫长的修行路上,令人容易产生颠倒善果,令毁坏梵行;五是通途修行只靠自力,没有他力支持,而众生心多散乱,故容易退转,因此称为难行道.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故名难行道。易行道是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阿弥陀佛大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佛土,得大乘的正定聚,因此称为易行道.譬如水路乘船则快速。」
唐朝道绰法师在《安乐集》里,将自力修行悟道之法门称为圣道门,即龙树菩萨所谓难行道;仰仗阿弥陀佛誓愿力往生净土而悟道之法门,称为净土门,即龙树菩萨所谓易行道。
弥陀净土以忆念阿弥陀佛为宗义,以信、愿、行为导行,以心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国土。欲往生者必须具足内因、外缘,方可得生。心业内因是必须先发菩提心。何谓菩提心?蕅益大师说:「以真诚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就是菩提心了。」其次须发厌离心、欣求生净土心。厌离此世秽土、八苦煎迫、怨僧会聚,欣求净土清净、万福庄严、寿命无尽。除发菩提心外,复须发三心,即:(一)至诚心,众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须内外相应,真实为求生彼佛净土,不可内蓄名闻利养之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烦恼具足之凡夫,无始以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出离之缘;次信法:深信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专念彼佛名号,依彼佛加被护念,定得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自无始以来及今生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愿生彼佛国土。此三心少一不得往生。
要言之,修行净土除内因外缘需具足外,尚需正、助双修,持名念佛为正行,发菩提心是助行,正助双修,合而为一;更要集信愿行三资粮,修十善作基本,于世法无亏,复广修功德回向愿生,更慎临终一念,此皆净土行者不可或缺者。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得十信位后,受文殊教,遍访善知识,最初于德云比丘处闻念佛法门,证初住位,是为法身大士。自此到处参访,各有所证,最后到普贤菩萨处,由普贤菩萨导归净土。经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花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于此经文得知普贤菩萨尚且求生净土,求阿弥陀佛授记成佛。末世学佛,除阿弥陀佛外,复有何佛能为授记?抑等弥勒佛出生方求授记?或求自称佛王之凡夫代为授记?故修行净土非是愚夫愚妇所为,无大智慧者,不会相信净土。
净土宗成立之重要经论以《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与《往生论》,为正依经典,其余《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属旁依经典,而有关净土教之经论尚有二百余种之多。
凡是想仗弥陀本愿,今生得到「真实利益」者,则应正确了解「净土三经」之大意。
《佛说无量寿经》乃阿难利乐有情问,讲述法藏比丘因地修行时,向世自在王佛请求十方诸佛净土情况,并以五劫观察二百一十亿佛土之优劣、人天善恶、粗妙等。摄取所有庄严佛土后,再经圆满无缺思惟,发四十八弘愿,建立庄严极乐世界,成就庄严净土之因行,使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众,都能依念佛而得度。法藏果地圆满后,成为阿弥陀佛,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亦名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简称《观经》。此经乃佛陀于法华时,与《妙法莲花经》同期,是佛为阿难、韦提希夫人及五百宫女宣讲,主旨说明欲生西方极乐国土之众生,必修净业正因,并以十六观法,谛观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之佛身相、极乐净土相浮想心中,或以本愿力往生彼国,订立九品往生阶位,劝喻恶人临终十念亦可得生。
《阿弥陀经》乃释尊入灭前不问自说,是三部经之结经及释尊一代说法之结语。佛陀悲心无量,愍念有情,于涅槃前,说此经作归结,彰显出世本怀。藉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事相,劝说发愿往生;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引导半自力半他力之人入纯他力。此经经文较短,诵读容易,被列为修净土者定课或必诵之经典。
信心清净.花开见佛
──净土法门概说(三)
《往生论》原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或称《无量寿经论》、《净土论》,系印度天亲菩萨所著,以五念门修行之成就,令众生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
念佛法门,乃如来悲心,普度末法无力断惑之具缚凡夫即生成佛之极圆极顿法门,上中下三根均可念佛往生极乐。然,极乐设有,凡夫往生后悟道之差别,要视乎往生品位之高低,品位高低又随念佛修持功夫深浅而定,故虽云往生极乐乃仗他力,而品位乃仗自力,此为他力中之自力。另念佛能否得生,更要视乎信愿是否坚定,念佛是否恳切,临终一念是否心不颠倒。因此说净土法门乃以信愿行为主导。
1.立信
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但应从何入信呢?
应依佛所说入信,深信释迦如来是真语者,不欺诳众生;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不虚枉;深信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七宝地,八功德水,依正庄严,皆弥陀愿力所化;深信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异口同音作证明劝信;深信散心念佛亦可得生;深信念佛能得佛保护,能灭一切罪;深信念佛不分男女道俗,临终定得佛来迎接,皆得往生;深信念佛往生得不退转地。
信为入道之初宗,非但要信,且不疑惑,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即见佛,念佛三昧,亦从深信生。信心犹如种果树于深土内,根深风便吹不动,得果实后,能济人饥渴,若无信心便难有所获,且容易退转。故经云:「十住菩萨一起信心念佛之后,纵遇恶缘都不退转。」如非佛力,十住位菩萨仍会退转。多如恒沙的净土圣者,都是当年深信阿弥陀佛之念佛人。一部《净土圣贤录》记载了一千二百多位圣者往生,而未列榜内者更不知其数。故释尊于《阿弥陀经》中,不厌其烦,四次劝信,并劝发求生净土愿。能成佛都是智者,亦只有智者,才肯相信佛说之话,只有依教奉行,才能成佛。
众生恶业无量,为何念佛便灭除业障,得往生净土?
恶业乃由心造,要灭除业障应从心起。故说有三种义能敌恶业。一者在心,罪由虚妄心所造,念佛是真实心,以实除虚,理所当然,如千年闭门暗室,阳光不能照入,忽然,门突然而开,阳光直透,千年暗室不能拒绝阳光透入,此比喻真心复现,虚妄即除。二者在境,造罪皆因生于颠倒境界,念佛是真实功德,以真除伪,自然而然。三者在净,造罪是心被污染,念佛是净心,污染经净水洗涤后,垢秽尽除,清净自然恢复,如刀能斩断千丈长之绳索,一星之火能烧万束之薪。是故念佛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八十亿劫罪灭除后,往生佛国,随心所欲。
念佛人除对阿弥陀佛深信不疑外,对自己往生亦要具足信心,千万不可怀疑,要信阿弥陀佛所发之念佛往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第十八愿是弥陀佛劝信,临终十念都可往生。但此十念并非平时不念佛,待临终才十念便得往生。如果平素不念佛,临终四大分散时,神识昏乱,那里还记得念佛,别说十念,就是一念都办不到,是故念佛法门以恒持为主。《阿弥陀经》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昏迷,神智清醒才能心不颠倒。十念往生是指平时不懂佛法,亦无缘听闻念佛法门,但因宿世善根成熟,临命终时有善知识劝他念佛,教他读大乘经典名字,行者闻法而大悟,实时生起忏悔惭愧心,并立即发起念佛之心,这时行者之心至真至切,与佛感应道交,是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以前有张善和,是个屠夫,不信佛法,命终前见数十牛头,作人声音说:「你杀我。」张善和告诉妻子:「赶快迎请僧人为我念佛。」僧人来到后,对张善和说:「佛经上说,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如能以至诚心,具足十念称念阿弥陀佛,则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法师说毕,叫张善和妻子往取香炉,张善和说:「地狱已经快到了,来不及拿香炉了!」说着即以左手举火,右手拈香,向着西方大声念佛。念未及十声,即急速说:「佛来了!已给我莲花宝座了。」说完便往生了。这便是佛说之「十念往生」。缘于张善和过去曾种远生因,故临终得善知识帮助,由此可知善缘之重要。
佛住世时,有一老人欲求出家,五百阿罗汉弟子以道眼观看此人从无善根,不肯为他剃度。老人来到佛所,佛即允许出家,弟子问佛因缘,佛说此人于无量劫前,入山采柴,被虎所逼,急爬上树逃避,虎绕树咆哮,老人急怖失声称南无佛,今善根成熟,值佛而得道。久远前事,二乘道眼不能看见,惟佛始知。故要信知念佛法门简易而直捷,勿视为易而不行。
信心清净.花开见佛
──净土法门概说(四)
2.立愿
信愿行虽以信为首,倘无愿无行不名真信,无行无信不名真愿,无信无愿不名真行,由信愿而持名号,是为信愿行。是故立信后便应立愿。
但该如何立愿呢?愿从心想生,想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要精进修行得生彼国,坐卧之间,要常面向西方。礼敬阿弥陀佛时,要诚恳发愿,想自身逼迫如身在牢狱,或是在刑场等着受刑,或为怨贼所追,或为水火所害,愿脱苦轮,速证无生,更愿绍隆三宝,誓报四恩。发愿后要如实修行,倘言行不一,信愿轻微,念佛无念念相续之心,时时间断,临终恐怕会被业障所遮,而善友难遇,四大分散时风火逼迫,正念不成,难得往生。何以故?因如今所作一切是因,临终是果,因实果则不虚,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成佛为自利之愿,念念中,想怨亲平等,心无憎爱,发利他愿。知三界众生如被困围城,欲出无从,故愿将修行功德,回给众生,愿信奉三宝者得道果,不信佛法者亦愿彼信而得生;不但愿持戒之人得生,亦愿耽酒说谎邪淫及常造十恶之人得生。故愿我与众生一同生往弥陀净土,得无生忍,得佛授记。
倘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使将此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一般,亦无得生之理。何以故?因无愿如船于大海航行无指南方向,不知该将船开往何处?念佛人无愿,不知为何而念佛?故要发四弘誓愿,愿度一切众生,愿断一切烦恼,愿学一切法门,愿生西方成佛,愿回入苦海,普度沉溺缘人。
释尊行菩萨道时发五百愿为修因,证果为释迦牟尼佛;法藏比丘以四十八愿而成阿弥陀佛;药师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众生所求皆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称为普贤王;观音菩萨悲悯众生,发千处祈求千处现愿,愿未满故,至今尚为菩萨;地藏菩萨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愿,地狱未空故,至今未能成佛。
澫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故众生当信愿切实,凡所作功德,悉皆发愿回向求生西方。
3.立行
有信有愿,但不念佛,愿不能满,信也非真。故言信为目,行为足,有目无足,难登彼岸;有足无目,如迷途羔羊,不知何去何从。
以愿导行,行是念佛。首先明白念佛之「念」字从今从心,非「念书」之念。「今」即「即」,乃「实时」、「随时」之意,随时随地用心想佛为之念,故念佛是以心念佛。忆佛,想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念佛法门大致可分四类。一者持名念佛,二者观想念佛,三者观像念佛,四者实相念佛,四种念佛方法都能往生。最简当便捷,又容易行持者莫如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应该源于《阿弥陀经》。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复云:「不可以少善根因缘得生彼国。」
闻而信,信而愿,然后执持,是谓福德。得闻佛名,是多生以前之善根成熟,赖此善根,即使是五逆十恶之人亦皆名善男女。闻说阿弥陀佛即闻慧,执持名号,念念忆佛是思慧,一心不乱即修慧,如是闻思慧具足,是为正行。
信心清净.花开见佛
──净土法门概说(五)
持名念佛,分有事持理持,事持是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虽然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决志愿求生,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名号,是为事持;理持是信彼佛是我,是我心所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而将系心之境,令不暂忘,名为理持。
念佛着重一心不乱,一心亦有两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名为事一心。又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名为理一心。事一心不乱则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乱则不为二边所乱,不为见思所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即得往生凡圣同居土或方便有余土等二种极乐世界。不为二边所乱,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即得往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二种极乐世界。
佛说念佛一日乃至七日,皆得往生,是故佛七以七天为克期取果。利根一日即得不乱,钝根七日方得不乱,中根或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能一日不乱。中根或六五四三二日不定。持至一心不乱便是修慧成功。而七日不乱是平时说,不是临终说。念佛七日不乱之后,不会再起惑造业,但佛号要持续不断,倘公事再忙,晨朝十念亦不可废弃,若无平时七日念佛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观经》所说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之人现世不曾修行,但宿因成熟,故感临终得遇善友开示,闻法便信愿具足,但此事是万中无一,决勿不预辨资粮,而存侥幸之心。
执持名号虽然是简易直捷,仍不失至顿至圆,以一念相应即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不必观想亦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缺。上上根人,修行余道,终难踰出门限,而下下根人,因至诚执持名号而可出三界,故说念佛法门横该八教,竖彻五时。
法门殊胜,易行难信,如意大宝珠,被视为鱼目,是故释尊彻底悲心,不得不于涅槃前,作无问自说,与六方诸佛,同声赞叹阿弥陀佛功德。虽然如此,仍有不少自认为上根利智之人,认为净土法门是佛方便说.故有人怀疑临终佛现,怎知非魔?倘若修心、修观之人,不作阿弥陀佛观,而佛忽现,可以名为魔事;但念佛之人,见佛是感应,不能称为魔事,故毋疑虑。亦有人怀疑西方去此十万亿土,缘何可以立即得生?其实十万亿土并不出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佛力接引,即生何难?况一一佛号皆是六波罗蜜音。
澫益大师说:「真能念佛之人,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是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中略)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若果信不深,行不力,就算讲得如何漂亮,都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
古德云:「一句弥陀法中王,杂乱纷飞也无妨,万里浮云遮天日,人间处处有灵光。」初念佛者,难免妄想纷飞,但别因妄想而不念,祖师常说,不怕念起,最怕觉迟,能觉知妄心,便应寻找妄想根源以对治,渐渐地,妄想亦莫奈汝何。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作偈言:「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打妄想是正常现象,别因妄想而裹足不前。已往生西方净土的倓虚老法师教坐禅时处理妄想之方法,念佛与坐禅其理是一样。倓老说:「最初坐禅时,妄想直起,像海里波涛,前浪逐后浪,后浪逐前浪的不断涌现,抑制不住,心很着急,后来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究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有了,没了又起,起来再观,时间长久,慢慢妄想就不起了,心里也很恬静自然。从性地流露出来两句话:『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后来谛闲老法师印可说:『初观时,别怕起妄想,也不要急于除却妄想。如有妄想,可以去找妄想、观妄想之原因,如像抓贼一样,看看妄想究竟从何处来,去从何处去。因为妄是由真而起,无妄便无真,没真亦没妄,要求真,必须从妄中去求。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最初虽是一念妄心,观来观去,就成一念真心了,不然那里还另外有个真心,要知真心不离妄心,妄心不离真心。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忘念时,用能观智去观,这妄念就住了;同时觉照这妄心就是真心,并没离开妄心而另有个真心。』」
从祖师此段开示中,可试以行动体验其真理。所谓水澄静有光,心澄静亦有光,念佛念到心静如水,静下来之心是光明心,一片光明心与阿弥陀佛之光打成一片,是为功夫成片,不可思议之念佛功德悠然而生了。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心佛既亡,则万缘万境,都成为三昧了。
信心清净.花开见佛
──净土法门概说(六)
再说一则与谛闲法师有关之持名念佛往生公案,冀藉此增加持名念佛之信心。谛闲法师有位同乡,年近半百,贫苦无依,是个锅漏匠,替人修补破烂碗碟之工人,因感生活太苦,求谛老带他出家,老法师觉得他这年纪不宜出家了,唱赞不懂,讲经说法又不行,不如好好念佛,求生净土。于是安置他在一所古旧小庙里修行,为他剃头,但不授戒,并请一位念佛老太婆为他烧饭洗衣,嘱咐他甚么都不要做,只管念一句阿弥陀佛,念累就睡,睡醒又念,这样过了三年,一天,锅匠对老居士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当晚便下山往探望亲友。第二天,居士放心不下,还是跑上山去看看回来没有,只见他站在窗旁,面向西方,就这样往生了。怎么人可以站着死的呢?老居士吓慌了,于是慌忙跑去报告,老法师连忙往看究竟,因为交通不便,从观宗寺到小庙需要三天时间,三天后老法师抵达小庙时,只见锅匠仍站立不倒,一手拿着念珠,一手紧握着几个钱,这些钱大概是他替人补碗碟时赚来,留待身后之用,锅匠临死都不愿意负累别人。谛闲老法师赞叹地说:「你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许多名山宝剎的大方丈、讲经说法的法师都比不上你!」
目不识丁、不懂佛法之苦命补锅人,经过三年老实念佛,终得往生。何况莲友都是懂理懂法之智者呢?
(三)散善三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一教阿难修习净业三福,可得往生,佛二教阿难修习十六观亦可得往生。
以散心修习三福,称为散善,以定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是定善。
佛劝修之净业三福是: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世福)。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行福)。
三福第一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世福,又名世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世俗本来应有之孝悌忠信善法,是敬上行。善导大师云: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佛住世时,因天下饥荒,三天空钵不得食,有比丘不忍,变卖三衣换得一饭供佛,佛对比丘说:「三衣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其尊贵,极其恩重,你今变卖而得此饭,我领你好心,但不能消受。」比丘怪而问佛:「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您不能消受,谁能消受呢?」佛说:「你母可健在?可拿去供养你母亲。」比丘说:「佛尚且不消受,我父母又岂能消受呢?」佛说:「可以消受。父母生你身,于你有大重恩,可以得消。」佛又问比丘父母信佛否,比丘答不信。佛说:「你以此饭送他们,他们定当心生欢喜,此后定会发信心,但你先教受三归依,方能消受此食。」由此可知,父母恩大,必须孝养。「慈心不杀」是慈下行。
王日休居士之《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四云:「全持斋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中略)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净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若又不能持五戒,岂可以不戒杀生乎?杀生为五戒之首,亦为十戒之首,亦为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杀则为大善,杀则为大恶。(中略)若止能持此不杀之一戒以修净土,已不在下品生矣。不肉食是为大善。若因疾病而食三种净肉时,须对所食众生,念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四十九遍,以祈彼等往生极乐。此一说法,为明代以后居士行法之轨范。」「慈心不杀」外,尚要「修行十善」,「修十善业」是止行。何谓止行?止行是止善与行善之并称,是止恶修善,远离犯罪,是消极之止善。勇猛精进,是积极的行善。不杀生之人,非单止杀生之恶,并兼行放生之善。止杀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佛教称为止行。身除杀盗淫三邪,口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言四过,意断贪瞋痴三恶是行十善。此第一福是凡夫世福,是往生之基本条件,如不兼修第二福及第三福,只得人天福报。
第二劝「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戒福,又名戒善,是小乘善。受持三归,是归依佛、法、僧,三归是入道之初门,五戒、八戒是在家戒;沙弥所受之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是出家戒,又名众戒,不犯四重(四重是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全称四重禁戒,违犯得四重,得四波罗夷罪。四重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指与人或畜牲行淫事之不净行。(四)妄语。)名众戒具足。(欲受具足戒者,当身体强健,诸根具足,盲聋残疾不能受戒)。
弘一大师尝慨叹今之僧界,常为世人所诟病,原因是颇多比丘不守戒律,乃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后则专弘南山律宗。大师操行至苦,常跣足芒鞋,孑然一担,云游各处,讲经弘法,不求名闻利养,不别众食,堪为当今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之楷模。威仪者,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按《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说大比丘舍离烦恼,日常应守威仪规矩,离一切杀盗淫等、离余遮过、离一切饮酒,名为不犯威仪。三千是形容数量之多,实则总数不过一千三百八十余条,而威仪三千之名可能是袭用我国《中庸》:「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戒是诸佛之源,行菩萨道之本,故持戒亦可往生,但要发大乘菩萨心。
第三劝「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行福,又作行善,是大乘善。劝凡夫起大乘自利化他之心,这大心发起后,便会明白善恶因果皆由我自心所做,于是畏慎,愿种菩提怕种因,此云深信因果。经云:「始发菩提心,能动无边生死大海。」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是自利,再将所知所学回给大众,是利他。众生闻法智慧即开,省悟厌离生死,欣羡涅槃。另读诵大乘经典亦被认为可以祈福消灾。《梵网经》卷二云:「若疾病国难贼难,或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灭之日,当于四十九日内,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东晋以后,遇旱魃之际,多读诵《海龙王经》而祈雨;唐武则天曾下令各州于各寺读诵《大云经》,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请不空三藏讲诵《仁王经》,为崇护国家祈愿。
劝进行者是法布施,法如甘露,甘露能使含灵受润。财施能令人脱贫,食施可济一日之命,法施则令人出世,功德不可比伦。财施如灯,可令一室通明,法施则如日,能遍照世界。故经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以最大之财宝供佛菩萨及声闻缘觉圣者,得福不及劝人念佛,便知法施为诸供养之最。《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其意是:「真正有仁德之人,想要自己立足于社会,先要顾虑别人利益,协助别人也能立足社会;想自己能通达有前途,就要想到帮助别人也通达有前途。能就近取自身做例子,为别人设想,可以说是行仁之路径与方法。」此语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异曲同工,此为孔夫子劝进行者之说。十六观中佛菩萨迎接往生行者时,以赞叹方式劝进行者,是故当知欲劝人先赞叹。吝法而不劝修,将堕黑暗地狱,推己而行化导,现生即是弥陀。劝进行者又可引申为劝募化物资以造寺、建塔、造像等,劝人舍财布施,把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向涅槃道,亦是利他之大乘菩萨行。故说净业三福乃往生净土之正因。
(全文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