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遍满 祈福福至──佛教的香供养

  心香遍满,祈福福至 ──佛教的香供养

  农历辛卯年正月初二日,西方寺满园绿意,百花盛放,橘树含芳。一年一度的新春祈福法会,于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举行,约五、六百余信众参与,善信们清早即满怀欢喜来到山上,一片诚心,礼佛参拜,希望为家人许愿祈福;法堂内,庄严殊胜,四众齐集,法喜充满,诵经念佛之声,和谐悦耳,气氛融洽。方丈宽运大和尚,祝愿与会信众,佛光护佑,常随佛学,身心自在,智慧开启,增福增慧,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所求顺遂,如意吉祥。并为大众开示「香供」的意义,现刊录如下,以飨读者。

  「供养」,又称供施,是以香花饮食等各种物品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供香,既是对佛菩萨的恭敬,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修持;香代表清净,能净除一切污染垢秽,令行者烦恼止息,得到清净自在。

  礼佛中的供香,也称「上香」、「拈香」、「烧香」,是香事中的一种。最早焚香之举,是与印度的地理气候有关,当时,夏季的印度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疾病较多;人们为了祛病和净化空气,需要点燃一些香草木料,特别是在听经或打坐的时候蚊子较多,需要燃香驱蚊、洁净空气,以便能够保持平心静气。

  之后,佛教即形成焚香的习俗,据《贤愚经》载: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侯,有一个名叫富奇那的长者,建了一所佛堂,准备礼请佛陀前往说法;他手持香炉,登楼遥望袛园,并焚香礼佛。这时,香烟袅袅,飘往袛园,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长者的心意,即赴其佛堂说法。后来,印度成为产香的大国,出产的香料品种极多。

  我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传佛教香事发展的由来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当时大规模开边,产自西域的「香料」传入我国,使香事繁盛起来,檀香、沉香、龙脑香等香品以及香炉等香具应运而生。但是,当时香的使用还只限于宫廷、贵族之间,民间百姓尚未流行。直至隋唐时候,香事方慢慢得以普及,并影响到祭祀文化,形成广泛的以香作为供养的习俗。而焚香烹茶、焚香读书,成为文人墨客优雅生活的表现。对于佛教而言,焚香逐渐向仪式化发展,成为信众敬仰佛、菩萨并与之交流的一种途径。

  佛教有所谓「六供养」以喻「六波罗蜜」;涂香比喻持戒、花鬘比喻布施、香水或净水比喻忍辱、烧香比喻精进、饮食比喻禅定、燃灯比喻智慧等。

  香,又代表五分法身,也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及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即自心无所攀缘善恶,亦不可沉空守寂,且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五分法身」的观念来自原始佛教。当时舍利弗尊者涅槃后,他的弟子非常伤心,便前去请问佛陀:舍利弗灭度之后,大众将何所依恃?

  佛陀慈悲地告诉他们:舍利弗虽然灭度了,但是他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还存在着。这就是五分法身的由来。虽然舍利弗经己灭度,乃至一切诸佛、一切圣者均已灭度,但是他们的五分法身仍永远存续着,永远令人崇仰。而从五分法身所散发出来的香,非世间的香,而是心香。所以说,心香一瓣,遍满十方,一切诸佛悉能闻此。如《水陆仪文》中说:「香从心生,心由香达,不居三际,可遍十方。是故,诸佛闻之而加护,群生于此已蒙熏。」

  依照佛教的说法,佛前供香,一支或三支即可,代表礼敬佛、法、僧,或代表去除贪、瞋、痴。不过,我们要知道,敬三宝,戒三毒,均在心上,并在平时的修行之中,而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为要;佛教讲随缘、随顺,礼佛、敬佛方法众多,献花、供果、合掌、顶礼、诵经、坐禅、转经、绕塔均可,不必过于执着,以虔诚的心意、平和的心态焚香礼佛才是最重要的。

  经中常以香比喻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有顺风时得闻其香。当时佛弟子阿难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于是请示佛陀。佛陀告诉他,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无势、顺势的影响,且能逆风而走,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的。这说明了严守戒律、广修善行是如何的重要。

  由此可见,焚香礼佛的意义在于:一、表示上香者虔诚供养三宝之意;二、表示传递诚恳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三、表示燃烧自身,无私奉献,普香十方。而其根本意义在于表达对佛菩萨的尊敬、感激与怀念──有形的敬香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比形式上的敬香更为重要,故称「心香」。因此,经中亦常以心香供佛来比喻精诚的供养;所谓「回熏反闻」就是要将有相的供香,递升到无相的境界;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才是真正的供养。是故古德有云:「愿我身清净如香炉,愿我心如智慧火,念念戒定真香,恭奉十方三世诸。」所以,在供香之时,我们不妨将身心沉静下来,让香成为我们与佛菩萨之间,最真诚寂静的交流方式──我心如烟,心香一瓣,虔奉至诚,如此敬佛,自然福慧具足、善根增长。

  唯愿与会善信,发清净心,念念不忘三宝,心心趣向菩提,如是心香遍满,自然祈福而福至,念佛而佛来,所求顺遂,一切如愿,这就是祈福法会之最胜妙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