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十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十六】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悕。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就像佛曾经说过,因地发心之时就要成就不生灭心,要让此心常住,那么,就要与所成就的佛果位相应起来才行。世尊,成佛果位中有七种果德,它们是: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罗摩识、空如来藏、大圆智镜。它们名称虽不同,却都是清净不染万德具足的,都是坚固凝结的,像金刚玉一样的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如果见和听等离开了明暗、动静、通塞等等尘相,就没有能知能觉的体性,就像思维著的意识离开了法尘事物就没有什么本体,那么,怎么可以用这些毕竟是断灭的根性,来做为修心的因地呢?这又怎么能够获得如来七种常住不灭的果位呢?世尊,假如离开了明暗,就没有了见,如果没有法尘事物,意识忆念也就消灭了,我前前后后来回究竟推求,觉得本来就没有我的心体,也没有我的心的安住之地方,那么,以什么来作为因地心去求取无上的觉见呢?如来说六根本来湛静精微圆常,但是,如果说话自相矛盾,就会成为儿戏的言说。倒底什么是如来的真实话语呢?我是越来越蒙昧无知了,恳请如来降赐大慈悲心为我阙示。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
如来告诉阿难:虽然你博学多闻,但是还没有得以漏尽、无烦恼,你心中只知道那些颠倒的宿因,而真正的颠倒现在面前,你又一点不能认识。恐怕你的诚心并不能使你服伏我对你说的道理,那么,我就用尘俗事物的道理来解除你的疑惑。如来佛即时就令罗侯罗敲一下钟,然后问阿难:你听到了吗?阿难和大众都说:我们听到了。钟声停止后,佛又问:你听到了吗?阿难和大众都回答:没有听到。这时,罗侯罗又敲了一下钟,如来又问:你听到没有?阿难和大众都回答:我们听到了。如来问阿难:你说什么叫做听到?什么又叫做没有听到?阿难和大家都回答说:钟被敲击发出声音,我们就听得到,声音停息了,我们就没有听到。如来又令罗侯罗敲钟,然后又问阿难:你们现在听到有声音吗?阿难和大家都回笞: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声音消散了,如来又问到:现在有声音吗?阿难和大众都回答说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罗侯罗又来敲钟,如来又问:你们现在有听到声音没有?阿难和大众都回答说有声音。如来佛间阿难:你说说,什么叫做有声?什么叫做无声?阿难和大众都回答说:钟被敲击有声音,就叫做有声,敲击停下来钟声散去,就叫做无声。如来对阿难和大众说:你们所说为什么是自相矛盾的呢?大众和阿难都立即问到:我们所说怎么是自相矛盾的?如来说:我问你们听见没有,你们就回答听见,我又问你们声音,你们就回答声音,在回答之中,将听见和声音混淆不清,怎么不是自相矛盾呢?阿难,声音散了没有声响,你就说听不到,如果真正是听不到,那么你的听闻就已经灭绝了,已经如枯木一般无知无觉了。当钟声又响起,你为什么又说你听到了呢?你知道有声、无声,都是来自声音尘物,你有时听见,有时没有听见,哪里就是你有时有听闻,有时没有听闻。你已经听见了无声却要说没有听见,什么是没有听见?所以说,声音在听闻中自己有生有灭,并不是因为听闻有时有,有时又没有。你还在颠倒之中,将声音误识为听闻,难怪你会迷惑昏昧,将常住真心误识为断灭之心呢,这确实是不应当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