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四)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四)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对于‘行阴’当中的无尽相续心念之迁流不息,生起了计度,这些人便坠入了‘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之外道邪见:”
【无尽流】指“行阴”当中的无尽相续心念之迁流不息,即“幽隐妄想”,它随着无始无明习气而不停地恒审思量,看似无穷无尽,实则起起灭灭,如梦如幻。
【死后有相,发心颠倒】即后文“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之省略,乃是“行阴境界”当中的第六种外道“狂解”。
论其含义,则指禅修者对于“行阴”当中看似无尽的相续心念之流发生了错认,误以为自己已经灭尽的色、受、想三阴,将会随着“行阴”的迁流不息而重新生起,且无穷无尽。于是,认为自己死后仍将具有五阴之相。
在“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之外道“狂解”当中,禅修者对于色阴、受阴、想阴和行阴之相分别发生错解,误以为死后仍有某一阴之相永久存在,并对每一阴发生四种错解,合计共有十六种错解。
其中,禅修者误以为死后仍具有“色阴”之相,有如下四种错解: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
“其中,有些禅修者坚固执着于色身,认为既然‘行阴’之流无穷无尽,则‘色阴’必然会随着‘无尽流’在死后无尽生起,‘色阴’无穷无尽的缘故,有‘我’存在于其内,存在于死后重新生起的色身当中。”
“或者,有些禅修者执着于‘我’是圆满的,遍布包含着十方世界之国土,而‘我’之‘无尽流’当中能够发生无穷无尽的‘色阴’,故死后仍有色身形成,‘色阴’在‘我’当中。”
“或者,有些禅修者执着于当前种种境缘都随着‘无尽流’之‘我’而轮回运转,认为‘色阴’属于‘我’,死后仍会有我的色身形成。”
“或者,有些禅修者执着于有个‘我’依赖于‘行阴’之‘无尽流’而相续不断,‘色阴’在‘行阴’当中,‘我’则在‘色阴’当中,‘我’属于‘色阴’,也属于死后仍将形成的‘色身’。”
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总之,这些禅修者都因对于‘无尽流’分别计度,而错认为自己死后还会有色、受、想、行四阴之相。像这样对于每一阴都有类似于上述‘色阴’的四种错认,总共便有了十六种死后有相之错解。”
这“十六相”,即十六种错解,分别对应于“五阴”当中的色、受、想、行四阴,源于禅修者错认为自己死后仍会有某阴之相,它们是:
禅修者执着于死后仍会有‘色阴’之相,即有色身,其中有四种错解:1、“色阴”当中有“我”;2、“我”当中有“色阴”;3、“色阴”属于“我”;4、“我”属于“色阴”。
禅修者执着于死后仍会有‘受阴’之相,其中有四种错解:1、“受阴”当中有“我”;2、“我”当中有“受阴”;3、“受阴”属于“我”;4、“我”属于“受阴”。
禅修者执着于死后仍会有‘想阴’之相,其中有四种错解:1、“想阴”当中有“我”;2、“我”当中有“想阴”;3、“想阴”属于“我”;4、“我”属于“想阴”。
禅修者执着于死后仍会有‘行阴’之相,其中有四种错解:1、“行阴”当中有“我”;2、“我”当中有“行阴”;3、“行阴”属于“我”;4、“我”属于“行阴”。
以上错解,乃是禅修者对于“幽清常扰动元”之“无尽流”发生了分别计度,错以为死后仍会随着“无尽流”而有“五阴”当中的色阴、受阴、想阴、行阴之相存在,细分则共有十六种死后之相。
在此基础上,有些禅修者还会衍生出以下分别计度: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从这十六种死后有相的错解当中,有些禅修者还会发生进一步的分别计度,认为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永远是菩提,烦恼习性和菩提觉性这两者并驾齐驱,都发源于‘无尽流’,都无穷无尽,因而各行其道,相互之间不会转化与交融。”
【两性】此处指“烦恼习性”和“菩提觉性”。
【各不相触】各行其道,相互之间不会转化与交融。
实际上,烦恼习性与菩提觉性本来不二,都源于众生当前的如如心性。一切烦恼之执迷,一切菩提之觉悟,当体也就是如如心性本身。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其中,“无明实性”就是烦恼习性,“佛性”就是菩提觉性。两者本来不二,只是显现不同。心如果执迷,便显现为无明烦恼;心如果不执迷,便显现为佛性妙觉。
如何是“执迷”?就是对于心念和境界进行分别执着,发生种种错认。如何是“不执迷”?当即觉了心境一如,本是光明法身之全体,法法皆心,法法皆是空幻自在。
乃至于,从破尽执迷的证悟者看来,一切众生的如幻如化之业报身,当体就是无相法身;或者说,色身乃是无相法身之显现,色身与法身一如,不一不异,无二无别。这并非某种玄妙的道理,而是实际状况,即实相。佛法之究竟实相如此不可思议,唯证乃知,远非种种外道“狂解”所能够企及。所谓“狂解”,就是一种执迷。
对于“行阴境界”当中的第六种外道“狂解”,世尊予以小结: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错认为自己死后仍具有‘五阴’之相的缘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这些邪见,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六类外道狂解: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既然禅修者认为死后仍有五阴之相,属于外道“狂解”;那么,认为死后没有五阴之相,是否就符合实际状况了呢?非也,那仍属于外道“狂解”。即:
“行阴境界”之第七种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对于先前已经灭除的色阴、受阴和想阴,生起了分别计度,陷入断灭见解,这些人便坠入了‘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之外道邪见:”
【死后无相,发心颠倒】即后文“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之省略,乃是“行阴境界”当中的第七种外道“狂解”。
论其含义,则指禅修者对于已经幻灭的色阴、受阴、想阴这三阴进行分别计度,认为既然前三阴曾有而今无,故同理可知,自己的行阴也是一样,必将今有而未来无。因此错认为自己死后将归于断灭无相。
有人问:禅修者像这样进行“分别计度”,其心念到底属于“想阴”还是“行阴”呢?
答:“分别计度”通于“想阴”和“行阴”,其中的“微细连绵之思量”属于“行阴”,它就是“计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别执着”则属于“想阴”。由于禅修者已经破尽“想阴”,因此,其心念属于“行阴”,只有“微细连绵之思量”,而没有较粗的“分别执着”。
问:那他们对于自己“计度”的结果还会不会有执着呢?
答:毫无疑问,仍会有所执着,“计度”本身就有执着的含义,其内心深处的“执着”习气尚在的缘故,那就是“我执”和“法执”。只不过,破尽“想阴”的禅修者之“执着”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他们的“执着”更加微细。因此有的教派将这种“执着”称之为“耽着”,也就是那么一点儿“黏着”和“流连”。
问:那您用“分别”来阐释“计度”是否合适呢?
答:没有问题。用“分别”和“思量”来阐释“计度”都是合适的。其实,“分别”就是“思量”,“思量”也是“分别”。非要加以区分的话,“分别”粗一些,“思量”细一些;“分别”外显一些,“思量”深潜一些。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问:这样说来,“想阴”和“行阴”之间是否也不存在绝对界限呢?
答:是的。所谓“五阴”也只是对于一切万法的相似归类,大约划分而已,其中并无绝对界限。一切法相都是方便安立,一切名相都是方便称呼。究其根本,“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因此,学佛修行必须善巧理解经论开示,应当善于体会其中含义,而不可以执着于名词名相本身,也不可以执着于某种概念和道理。否则,便无法通达。
其具体分别计度之内容如下: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
“这些禅修者亲见‘色阴’已经灭尽,便认为色身再也没有了成形之因;观见‘想阴’已经灭尽,便认为心(此处指:意根)再也没有了所牵系的思维内容;了知‘受阴’已经灭尽,便认为色身与心意之间再也没有了相互连结。”
“前三阴的‘阴性’既然已经消散,则‘行阴’也是一样,必将归于消散。纵然现前仍有‘幽清常扰动元’之生灭理体存在,而禅修者已经没有了‘受阴’的知觉感受和‘想阴’的思维,变得和草木一样了。”
【连缀(音:坠)】连结,关联。
【阴性】此指“五阴”之根本特性,即“积聚之性”和“覆盖之性”。
【生理】指“行阴”当中的“幽清常扰动元”之生灭理体,乃是十二类众生的生灭根元。
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这些禅修者如此观察,自己现前的‘色阴’之形质已经幻灭,尚且了不可得,死后怎会再有种种色身之相呢?因而确定认为自己死后必然归于无相。”
“他们对于‘受阴’、‘想阴’和‘行阴’也同样进行观察,确定认为这四阴都没有生前之相和死后之相,于是共有八种无相之分别计度。”
【勘校(音:叫,校对)】勘察核对,予以确认。
【八无相】此处指禅修者对于色、受、想、行四阴进行分别计度,错认为其生前已然无相,死后更加无相,合计为“八无相”。它们是:
“色阴”已尽,生前色形已灭,生前无色相,死后也必然无色相;
“受阴”已尽,生前的色、心之关联已断,生前无受相,死后也必然无受相,即无知觉感受;
“想阴”已尽,生前已经心无所系,没有了想相,死后也必然无心想之相;
“行阴”依据前三阴的道理,其“阴性”也将消散,虽然生前似乎还有“生理”之迁流不息,但因为已经无感受、无思想,所以和草木一样,已经属于“无情”之物,了无行阴之相可得,死后也必然不会再有行阴之相。
禅修者如上分别计度,则今生后世的前因后果一并归于断灭无相,便会衍生出下面的究竟断灭之邪见: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从这生前与死后的‘八无相’之错解当中,有些禅修者还会发生进一步的分别计度,认为生前既然已经无有四阴之相,则没有了修行之因;既然死后更加无有四阴之相,则没有了未来的证道之果。于是,所谓的非生非灭之大涅槃,以及生生灭灭的因果业报,等等,一切皆归于空,徒有虚名而已,终究属于断灭。”
在这段经文里面,“涅槃”可以代表“出世间法”,“因果”可以代表“世间法”。禅修者如此计度,竟然认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切皆空,终究归于断灭,便陷入了“断灭见”之外道邪见。因而不再相信成佛之事,迷失了正法修行之路: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错认为自己死后不会再有‘五阴’之相的缘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诸佛无上菩提之妙性,一切众生都具备,那就是众生的如如心性。它不生不灭,非去非来,虽然空而无相,却又可以显现万法,终究不会断灭。
在物质世界来说,科学家们发现了“物质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就意味着物质和能量不会断灭。但这些只是局部真理,一旦拓展到心灵世界层面,诸佛等觉悟者们发现了更加深奥与本质的真理:“万法唯心所现”。于是,物质乃是心之物质,能量乃是心之能量,世界乃是心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心。无论现象界如何起起灭灭与变化无常,你我的心性如如常在,空而不灭。
物质尚且不会凭空消灭,被誉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心灵怎会在身体死后就归于断灭呢?
此类禅修者虽然破尽了色阴、受阴和想阴,其禅定功夫相当深入,但智慧观察不够,因而发生此类“狂解”。
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这些邪见,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七类外道狂解: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既然禅修者认为死后有五阴之相,或者没有五阴之相,都属于外道“狂解”;那么,有些禅修者把这两者都否定了,是否就符合实际状况了呢?不见得,那仍可能落入“有无俱非”的外道“狂解”当中,即:
“行阴境界”之第八种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对于‘行阴’尚存,而色、受、想三阴已灭尽,生起了分别计度,同时计度‘有相’和‘无相’,并自相破斥,因而陷入‘非有相非无相’之颠倒见解,这些人便坠入了‘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之外道邪见:”
【双计有无】对于“行阴”尚存,计度为“有相”;同时,对于色、受、想三阴已灭尽,则计度为“无相”。
【自体相破】用自己的“行阴”之“有相”来破斥自己色、受、想三阴之“无相”,用自己色、受、想三阴之“无相”来破斥自己的“行阴”之“有相”,因而陷入自相矛盾的“非有相非无相”之见解,叫做“自体相破”。
【死后俱非,起颠倒论】即后文“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之省略。
论其含义,则指禅修者对于“行阴”尚存,而色、受、想三阴已灭尽,进行分别计度,并相互破斥,认为自己死后之五阴,既非有相,也非无相,自己的未来际属于昏昧无知而不可说。因而陷入外道“狂解”。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色、受、想、行、识“五阴”,正是每一位禅修者自己的身心全体,并非别人与它物。对于其中的一部分计度为“有相”,对于另一部分计度为“无相”;甚至还用其中的“无相”来破斥其“有相”,用其中的“有相”来破斥其“无相”。
这样的计度看似巧妙,实则荒谬。这些禅修者因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非有相非无相”之癫狂见解。生前如此,死后更加如此。
其“狂解”之具体内容如下: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
“这些禅修者从已经幻灭的色阴、受阴、想阴的角度,来观察‘幽清常扰动元’之行阴,认识到行阴的‘有相’并不真实,它终将和前三阴一样归于‘无相’,因此,便计度行阴乃是‘有相而非有相’;再从行阴恒常迁流的角度,来观察已经幻灭的色阴、受阴、想阴,认识到前三阴幻灭之后的‘无相’也不真实,它们仍隐含在行阴的恒常迁流当中,因此,便计度已经幻灭的色阴、受阴、想阴乃是‘无相而非无相’。”
【有非有】有相(即:非无相)而非有相。
【无不无】无相(即:非有相)而非无相。
归根结底,“有非有”和“无不无”最终是一致的,可以共同表述为“非有相非无相”,或“非无相非有相”。只是前后次序不同,内容完全一致。于是:
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禅修者像这样循环观察,穷尽了‘五阴’当中他们能够观察到的前四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而得出了八种俱非之相。于是,他们随便举出某一阴为例,都会计度其在死后属于‘非无相非有相’,或‘非有相非无相’。”
【有相无相】即:非无相非有相。也可以理解为“非有相非无相”之省略。
禅修者尚在“行阴区宇”当中,还没有观察到“识阴”,因此,只会对于前四阴发生分别计度。得出所谓的“八俱非相”,即:
已经破尽的色阴、受阴、想阴各有两种俱非之相:非有相、非无相;还未破尽的行阴也有两种俱非之相:非无相、非有相。四阴各有两种俱非之相,合称为“八俱非相”。生前如此,死后同样如此。
在上述“八俱非相”之外,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深入观察一切诸法之迁流变化,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别计度: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在如上穷尽了四阴的‘八俱非相’之基础上,有些禅修者进一步计度一切诸法之迁流不息,认为其法性迁流不息,故虚假不实。他们于是从心里发生了通彻的悟境,计度一切诸法都是非有相非无相,非虚假非真实。”
【诸行】一切诸法之迁流不息。
【迁讹】迁流不息,因而虚假不实。“讹”:欺骗,虚假。
【虚实失措】或虚假或真实,没有了结论。也可以表述为“非虚假非真实”。
像这样的“通悟”,实乃邪悟,不是正悟。因为,一切诸法虽然迁流不息,但其法性不曾迁流,其性空而不断灭。
世尊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里的“诸行”并不仅仅指“行阴”,而指的是一切万法之迁流不息,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生生灭灭,所以说它无常。但是,诸法虽然无常而毕竟不断灭,故世尊又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寂灭之性就是诸法之法性,亦名空性。它空而不断灭,远非迁流不息的生灭假相可企及,且本自安乐;因此它也就是众生的心性,亦名觉性。一切诸法本来就显现在众生当前的心性当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才是世界的真实状况。
有人问:生灭未灭之时,此“寂灭之性”何在?它还安乐吗?
答:妙哉此问。此乃世尊付嘱摩诃迦叶尊者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也。此“寂灭之性”不随生死而生死,不随烦恼而烦恼,当前即在,横遍十方,纵贯三世,普现一切法而不随一切法。它就是一切众生之心性,《楞严经》称之为“妙净明心”、“妙明真心”等等。它也就是波斯匿王自小到老身心当中的“不生灭性”,不随年龄而变,不随皮肤皱纹而皱。识得它,明见它,则当下契入不思议最上乘妙法,名为“见性成佛”,亦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亦名“悟无生忍”。
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世尊云:“若悟己身心性者,即‘见性佛’。我今授记此人,来世不久当成‘果满佛’。”又云:“摩诃迦叶亦复如是,虽今日未实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受未来当成佛记,名‘见性佛’。”
这是关于“见性成佛”最有说服力的经典记载。虽然有人质疑该经之真伪,那就如同许多人质疑《楞严经》和《圆觉经》之真伪一样,只要深入学习其中法义,便会明白,根本无容置疑。因为,非世尊无人能够开示如此真实微妙了义之法。
谁能够明心见性,谁就是“见性佛”,而无论凡夫与圣者;他也就得到了世尊的授记,未来不久将会成就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果满佛”。
如您所问:生灭未灭之时,此“寂灭之性”何在?它还安乐吗?答:请向您的“发问之处”观察体会,仔细找找,到底是谁在发问?乃至于尚未发问之际,尚未起心动念之时,您的“心性”何在?它有何不安与不乐?
假如能够现量觉察此“心性”,您会发现,它就是“寂灭之性”,是它显现了一切生灭念和生灭法。即便在生灭未灭之时,此“寂灭之性”依然安在,它没有任何不安与不乐,常自如如而无丝毫形相可得。
如果找不到,如果无法觉察,那就说明您心思混乱,道力还不充足,需要慢慢参寻,同时积聚福慧资粮。只要坚持不懈地参寻,人人都可以明心见性,因为人人皆有此性,且当前即在。
但这些禅修者却错解了“法性”与“心性”,因而陷入外道“狂解”: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错认为自己死后,既非有相也非无相,既非虚假也非真实,认为未来际乃是昏昧无知而不可说的缘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后际】未来际。
【昏瞢无可道】昏昧无知而不可说。指前文的“有无俱非,虚实失措”,因而无有结论,昏昧无知而不可说。
诸佛无上菩提,名为“正遍知”。其中,没有对立分别而透彻了知,叫做“正知”;周遍十方三世而完全了知,叫做“遍知”。此类禅修者虽然具有甚深禅定,但却对于死后的未来诸法计度为“有无俱非,虚实失措”,持有“昏瞢无可道”之见解,即“昏昧无知而不可说”之见解,因而与诸佛无上菩提之路背道而驰,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这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八类外道狂解: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行阴境界”之第九种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