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六)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阿难,像这样修行三昧正定,于奢摩他正修行路当中到达‘色阴尽’的人,能够亲见诸佛光明之心,就如同明镜当中显现出自己的影像一般。”

  【如明镜中显现其像】就如同明镜当中显现出自己的影像一般,虽然很清楚,但影像本身是无法运用自如的。

  所谓“见诸佛心”,正是亲见自性光明之心,也是亲见佛性,“色阴”已破尽的缘故,禅修前已经开悟“无生法忍”的缘故。但就此处来说,只相当于天台宗“六即佛”当中的“相似即”,也就是相似见佛性,而并非地上菩萨的真见佛性。

  问:假如禅修者不曾开悟“无生法忍”,仅凭世间三昧定力修持,是否可以到达“色阴尽”呢?他们是否能够“见诸佛心”呢?

  答:外道禅修者凭借世间禅定,同样能够到达“色阴尽”,也能够“见诸佛心”,只是,由于尚未开悟“无生法忍”的缘故,不具备甚深智慧,虽然“见诸佛心”而未必能够认识,往往会发生错认。例如错认为是“梵我”、“大我”、“宇宙本体”,等等,而不知其本是诸佛之心,本来无我。

  因此,菩萨与外道的差别,不在于禅修境界本身,而在于智慧观察,那就是“般若波罗蜜”,源于菩萨生生世世的经教熏习。

  在镜子当中“找到”自己,那虽然是自己,却无法运用自如,因为那只是影子。对此,世尊继续开示: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虽然好像有所证得,却还不能运用。就好比在睡梦当中遭受了梦魇压制的人一样,虽然手足四肢都健在,见闻觉知也都清清楚楚,但却因为心被外来的鬼怪邪神所压制而全身无法动弹,这叫做‘受阴区宇’。”

  【魇(音:演)】梦中受到惊吓,梦魇。

  【心触客邪】心被外来的鬼怪邪神所压制。

  为何“心触客邪”,即心被外来的鬼怪邪神所压制,而身体却动不了呢?因为,心与身体之间的纽带——“受”也被鬼神压制了。此“梦魇”就好比“受阴覆盖”。

  同理,为何禅修者亲见了自性光明之佛心,却还无法运用自如呢?因为还在“受阴”覆盖之下,这就是“受阴区宇”。禅修者从此继续深入禅观,继续微密观照,则必将会到达“受阴尽”: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禅修者继续深入观修,如果这个如同梦魇一般的‘妄受’停歇下来,则其离念精明心体就能够脱离色身,从虚空当中回头观察自己的脸,来去自由,不再被‘受’所障碍,这叫做‘受阴尽’。”

  “于是,这位禅修者便能够超越‘见浊’,再来观察所谓‘见浊’之根由,随‘妄受’而发生的‘虚明妄想’就是其根本。”

  【受阴尽】指“受”不再成为一种覆盖,而到达了“五根”自在感受“五尘”的境地。

  所谓“受”,本指“五根”领纳“五尘”,并随虚妄尘境而发生了“顺境”和“逆境”之虚妄明了,进而贪受顺境,拒绝逆境,苦乐烦恼因而发生,禅修者被“受阴”所覆盖。到达“受阴尽”之后,禅修者不再贪受“顺境”,也不再拒绝“逆境”,甚至完全没有了“顺境”与“逆境”的虚妄差别,于是,便不会再被“受阴”所覆盖,“受阴”转变为了自在感受,而并非完全没有了“受”。

  凡夫被“五蕴”所覆盖,故名“五阴”;而诸佛则化“五阴”为“清净五蕴”,不再有覆盖和不自在,故名“破尽五阴”,亦名“五阴尽”。只是尽除其覆盖,而不曾除去“五蕴”本身,原因何在?诸佛圆满法身当中,无一物可舍,亦无一物可得;无一法可舍,亦无一法可得。

  【见浊】“妄见”把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之色身,从无知变为有知,于是,一体灵觉便被分隔成了“六根”的虚妄觉知。此“妄见”与“四大”相互交织,见、闻、嗅、尝、觉、知混乱不堪,这就是“见浊”。(具体可参考《楞严经》卷四)

  【虚明妄想】即后文卷十“五种妄想”当中的“虚明第二妄想”,其内容就是众生随现前“五尘”境界而有所“执受”,纳受于顺境,拒绝于逆境,被“感受”之虚妄明了所主宰,其实质则纯属妄想,故名“虚明妄想”。

  此“虚明妄想”在,“受阴区宇”就在,“五浊”当中的“见浊”便得以显现。

  禅修者从“受阴区宇”到“受阴尽”的禅修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十种“受阴境界”,如果不能够善于识别,便会误入“受阴魔”。

  以下,世尊便具体宣讲十种“受阴境界”。

  “受阴境界”第一种,叫做“功用抑摧过越”: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蝱(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

  “阿难,这样禅修的善男子,‘色阴尽’之后,便在‘受阴区宇’当中得以发生广大光明,心光洞彻十方世界。”

  “其心开发明了,明见一切众生轮回之苦的缘故,而深深自责,责备自己未能早发菩提心,未能救度众生;如此自责太过分了,忽然在其自责心当中,发起了对于一切众生的无穷无尽之悲心,看待一切众生,乃至于一只蚊子、牛虻等等,都如同亲生孩子一般。对于众生之苦生起怜悯之心,忍不住流下眼泪,这叫做‘功用抑摧过越’。”

  【内抑】内省并自责。

  【蝱(音:盟)】“虻”的异体字,一种形似蝇而稍大的昆虫,雄虻吸食植物汁液,雌虻有时会吸食人畜的血液,即“牛虻”之类。

  【赤子】原指婴儿初生,身上的赤红色尚未退去。泛指如同亲生孩子一般。

  【功用抑摧过越】以有功用心,内省自责用力过度之境界。

  这不是圣者的同体大悲之心,其中掺杂有“情染”和“执着念”的缘故,仍旧“着相”的缘故,尚未充分觉悟“诸法空相”的缘故。

  圣者的大悲之心是自在的,无相的,不离空性的,不落情染的,没有做作的,随缘的。假如心地不能够如此自在光明,纵然有慈悲之心,也未必是正法修行人。请大家这样观察自己的修行,时常看看自己的心,是否能够与正法相应。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觉悟明了就没有过失,这并非是圣者证果之境界;只要及时觉察而不沉迷于其中,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消失。”

  在修行当中,即使发现自己的心境有问题,误入了“情染”和“执着”等等,也不要紧,只要随时看破,随时放舍,而不要沉迷于其中,就不会落入邪道。

  反之,如果不依经论而自以为是的话:

  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当做圣境来理解,就会有一类‘悲魔’趁机进入禅修者的心腑,于是,见到人就会悲伤不已,哭泣不停,这样就丧失了三昧正受,将来命终之后,便会随着业力而轮转堕落。”

  【正受】定慧平等一如之端正受用。

  所谓“正受”,不同于一般人的“感受”和“受用”,因具足定力的缘故,其心如如,可谓“受而无受”;因具足智慧的缘故,不落空寂,能够随缘受用一切境界,可谓“无受而受”。

  执着于“受”,贪爱于“受”,乃是凡夫俗子;执着于“无受”,乃是偏空外道。离开这两种偏执,名为禅修者之“正受”。就法理而言,明心见性之人即便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时常拥有“正受”,那是一种自在的受用,既不会沾染境界,也不会茫然无知,或枯寂不觉。

  “受阴境界”第二种,叫做“功用陵率过越”: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

  “阿难,又有一些三昧当中的善男子,到达‘色阴尽’之后,亲见‘色阴’覆盖已经消散,而‘受阴区宇’之虚明境界显得异常明白,且‘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相’之胜相现前,深知自心本是佛心,因而万分感激。感激过头了,忽然在感激心当中,生出了无限勇猛,他们的心变得无比猛利,其志向比肩诸佛,自以为成佛所需要的‘三大阿僧祇劫’只需要一念间就能够超越,这叫做‘功用陵率过越’。”

  【功用陵率过越】以有功用心,超越、争先过度之境界。

  学佛人必须要有“上进心”,但是不可过头,否则便会陷入自以为是的我慢境界。但就如今的人们来说,却普遍缺少“上进心”,多数人心甘情愿混日子,随着世俗浊浪而漂流。

  对于他们来说,修行,基本变成了一句口号。更有甚者,许多人还会安慰自己说:“生活嘛,就是一种修行”,或者“生活和工作都是修行”,等等。这固然有一些道理,只不过,对照佛经一看,就明白了,哦,原来,他们修的乃是“造业”之行。不离贪、嗔、痴的缘故,时常造作的缘故。

  对于这个“功用陵率过越”之境界,禅修者应当: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觉悟明了就没有过失,这并非是圣者证果之境界;只要及时觉察而不沉迷于其中,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消失。”

  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当做圣境来理解,就会有一类‘狂魔’趁机进入禅修者的心腑,于是,逢人便会自赞自夸,我慢无比。在他们心中,乃至于上不见有三世诸佛,下不见有芸芸众生,统统瞧不起,这样就丧失了三昧正受,将来命终之后,便会随着业力而轮转堕落。”

  本来,在无漏圣者的智慧当中,“上不见有佛道可成,下不见有众生可度”等等,也是如法的,证悟诸法空相的缘故。但必然同时证悟“自性空”,彻底解脱“人我执”和“法我执”,不会存有“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之大轻慢心,而必然怀有“一切法平等如幻”之智慧观察。其中差别相当微妙,请大家仔细体会。

  亲证“一切法平等如幻”,则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而终究不落于“空无”和“断灭”,那才是无漏圣者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只要还有丝毫轻视他人之心,就说明“我执”尚在,还需要踏实修学。对此,愿与大家共勉,共同努力,时常观察自心。

  “受阴境界”第三种,叫做“修心无慧自失”: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

  “又有一些三昧当中的善男子,到达‘色阴尽’之后,亲见‘色阴’覆盖已经消散,而‘受阴区宇’之虚明境界显得异常明白,此时,就其证量来说,往前尚未破除‘受阴’,暂时没有新成就;往后,则‘色阴’已经破尽,丧失了往日的依附之所。”

  “于是,他们便心生迷茫而变得智力衰微,落入了‘色阴’与‘受阴’之间的中间地带,竟然两头都看不到希望。在这样的心境当中,忽然升起了极度的枯竭与渴望,在一切时候当中,都沉湎于一种微细的忆想当中,要么回忆‘色阴’境界,要么渴望超越‘受阴’境界,如此忆想不停而不愿离开,并把这种微细忆想就当做是勤奋精进禅修之相,这叫做‘修心无慧自失’。”

  【中隳(音:灰)地】中间地带。“隳”:1、毁坏;2、通“惰”,怠惰。此处是“毁坏”之义。

  【修心无慧自失】禅修之心定多慧少,而自行迷失之境界。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

  “觉悟明了就没有过失,这并非是圣者证果之境界。(只要及时觉察而不沉迷于其中,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消失。)”

  在这里,汉语译文省略了“觉了不迷,久自销歇”一句,以下都一样,大约是为了行文简洁,此乃文言文特色之一,但其法义仍是必要的。

  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当做圣境来理解,就会有一类‘忆魔’趁机进入禅修者的心腑,从早到晚把心念撮弄成一团,悬在前后无着落之处,这样就丧失了三昧正受,将来命终之后,便会随着业力而轮转堕落。”

  【撮心】此处指撮弄心念,陷入了微细忆想当中,取舍不定。

  “受阴境界”第四种,叫做“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又有一些三昧当中的善男子,到达‘色阴尽’之后,亲见‘色阴’覆盖已经消散,而‘受阴区宇’之虚明境界显得异常明白,其智慧力超过了定力,慧多定少的缘故,反而失去了智慧之猛利,无力进一步修证。于是,便把所见之佛心与光明胜性等等,牢牢地怀抱于心中,甚至在心里怀疑自己就是报身卢舍那佛,因而不思进取,停留于此,得少为足,这叫做‘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以有功用心,因慧多定少而失去了恒常觉照,沉溺于法理知见之境界。

  问:为何“慧多定少”反而会失去智慧之猛利呢?

  答:“慧”者,觉知明了;“定”者,专注不散。只有足够专注,心之智慧才会猛利,才会有力量;一旦“定力”不足,心不够专注,则觉知明了的程度便会减弱,反而会失去智慧之猛利。

  因此,定慧必须平等一如,才能够发挥其智慧猛利之功效。假如“定多慧少”,便容易陷入“枯定”;假如“慧多定少”,便容易发起“狂慧”,落入知见当中,甚至错认为自己已经成佛,等等。

  所谓“恒审”,即恒常觉照,是指禅修当中自心本有的一种自然观察,并非刻意进行的。一旦禅修者“慧多定少”,便会陷入“狂慧”的虚妄分别当中,此时,自心本有的恒常觉照便会失去,被分别知见所代替。

  这种恒常觉照,也就是自心随时的反观内省,反省自己是否已经陷入了“分别”和“执着”当中,是否已经陷入了“烦恼”当中,等等。它是极为可贵的内省智慧,需要大家通过禅修和学习来逐步显发它,培育它。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觉悟明了就没有过失,这并非是圣者证果之境界。(只要及时觉察而不沉迷于其中,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消失。)”

  诸如此类的境界,该如何觉悟?就是要发挥“恒常觉照”之内省智慧,随时反观内省,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心,而需要依据佛经的开示来衡量自己的证量。因此,禅修之前的系统经论之学习不可缺少。否则,到时候很难自行觉悟。

  假如大家把《楞严经》仔细学清楚了,未来,无论在禅修当中遇到什么境界,都将能够及时觉悟,这就是如来教法无形当中的加持力,也是阿赖耶识内在的熏习、储藏之功能。

  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当做圣境来理解,就会有一类‘下劣易知足魔’趁机进入禅修者的心腑,逢人便自言自语说:我已经得到了最无上的第一义谛,已经成佛,等等。这样就丧失了三昧正受,将来命终之后,便会随着业力而轮转堕落。”

  像这样自作圣解,自称已经得证第一义谛,等等,都属于“大妄语”的范畴。“大妄语”之过失是很严重的,因此而造下的罪业通常将是无间地狱之罪,修行人对此必须谨慎,再谨慎。况且,即便是真正的无漏圣者,真正的佛陀,一般也不会自行标榜,除非是为了启发弟子们的信心,方才会偶尔流露。

  “受阴境界”第五种,叫做“修行失于方便”: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

  “又有一些三昧当中的善男子,到达‘色阴尽’之后,亲见‘色阴’覆盖已经消散,而‘受阴区宇’之虚明境界显得异常明白,由于‘受阴’未破,尚未到达新的证悟境界;‘色阴’已尽,过去的心境已经消亡。如此前后观察,两头没有着落,自己误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地。于是,心里面忽然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忧愁,犹如坐在铁钉床上面,也犹如喝了毒药一般,内心痛不欲生。时常会央求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便尽早获得解脱,这叫做‘修行失于方便’。”

  【修行失于方便】修行当中失去了智慧觉照之方便,而发生的境界。

  一切修行,无论是禅修还是平日修学经论,等等,最根本处在于智慧观照。因此,在菩萨“六度万行”当中,世尊独标“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蜜”,足见“般若智慧”之观照乃是学佛之根本。

  佛法当中所言“智慧”,都指“般若”,而不同于人世间的“聪明智慧”;前者重点在于“明了”,后者特点在于“分别”。

  有人问:“不分别”怎能够“明了”呢?

  答: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是“不分别”,而是要学习“善分别”,虽然分别,却不应当执着于分别的结果,以为就是那样。对于老修行来说,即便“不分别”,也能够“明了”,心本来具有如此功能,不假思维分别,直接明白,那便是般若智慧的初步呈现。

  此类“修行失于方便”的禅修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修行的难能可贵,已经远远胜过了一般被“色阴”所覆盖的凡夫众生;也没有认识到修行乃是多生多劫之事,绝非一生之事,因此需要发长远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未来终究会获得圆满解脱。

  他们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地,甚至心生无尽忧愁而痛不欲生,这都是缺少“般若智慧”的表现。需要及时醒悟,否则很容易发生自杀、自残,等等悲惨行为。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觉悟明了就没有过失,这并非是圣者证果之境界。(只要及时觉察而不沉迷于其中,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消失。)”

  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如果当做圣境来理解,就会有一类‘常忧愁魔’趁机进入禅修者的心腑,于是,他们便会手拿刀剑,自己割自己的肉,欣然向往死亡。或者时常忧愁不已,独自躲进山林,无法忍受与人打交道,等等。这样就丧失了三昧正受,将来命终之后,便会随着业力而轮转堕落。”

  真正的修行人不惧怕死亡,但也不会期盼死亡;不攀缘一切众生,但也不会厌烦与人的正常往来,更不会厌恶一切众生。所谓“正受”,必然合于“中道”,而不会落入任何偏执。因为,所有的“偏执”都是一种“着相”,都是心有所住,都与修行背道而驰。

  证得“三昧正受”的禅修者应当没有忧愁,也没有狂喜,其心如如,非生非灭,不变不迁,那才是本来心的显现。

  “受阴境界”第六种,叫做“轻安无慧自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