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第86集
六祖坛经讲记(86)
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磨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 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指的就是:「五祖的旨意什么人得?】就像《景德传灯录》的公案常常会问祖师西来意,祖师指的就是达摩。〔黄梅意旨〕指的是佛法大意。【师云:会佛法人得。】〔会〕就是领会。你真正的领悟了吗?领悟佛法的人得!得什么?得无所得!你真的以为有什么东西让你得吗?【僧云:和尚还得否。】那六祖大师您得不得?【师云:我不得。】无法。要注意,为什么不得?诸法空寂,何法可得?所以《心经》说无智亦无得,所以说:「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奇怪,你不是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吗?你为什么不得呢?【师云:我不会佛法。】[不会]是什么意思?比如说,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太极拳,学到最后,「无忌啊,我教你的太极拳你还记得吗?」「我已经忘了。」〔不会〕,是指无心,连那个「我会佛法」的心都已经没有了。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因为尊重传承,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清澈的泉水。【忽有一僧来礼拜,】这一段又是神迹,很多人看不懂。【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特殊在此。南天竺就是南印度,他昨天还在南印度,而且还见到已经圆寂的达摩大师。南印度,那么远。有人看到这里会质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里面的〔昨〕不一定是昨天,应该是之前,这样解释就合理,也就是他可能也去云游四海,云游到南印度那边。这里面的〔见〕有几个可能:一是梦中见到;第二个是定中见,我们在梦中见到圣人,自古以来就有,定中也一样;第三个〔见〕最殊胜,就是示现。有很多念佛的人曾看见过阿弥陀佛示现在他的面前,要这样解释才合理。这代表方辩跟达摩祖师有因缘,所以达摩祖师才会指示方辩来参访六祖。【嘱方辩:「速往唐土!】达摩祖师交待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中国。【吾】指释迦牟尼佛。【传大迦叶正法眼藏】法。〔眼藏〕指的是智慧。〔正法〕能够开你的智慧,不是像人家所讲的第三只眼。为什么用〔眼藏〕?〔眼〕才能够看清楚,〔藏〕就是深奥,一般人不明白不知道,所以才有个名词叫如来藏。【及僧伽梨,】衣。【见传六代】第六祖。【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年代比较久的指释迦牟尼佛,近的指达摩。【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要注意〔攻〕这个字。我们常讲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两个意思:一,你专门修什么法门?二,你有什么特长,有什么能耐?【方辩曰:善塑。】善于雕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很慎重地跟他讲:「既然你善于雕塑,那你塑塑看。」我们一般人真的不会听,我们听六祖大师叫我去雕塑,我就去雕塑。事实上这里是点化他,说:「那你塑塑看。」但是方辩听不懂。【方辩罔措。】很多高人跟你讲话,表面上讲得很浅,却有很深的意思,你听不懂。他根器不够,所以不知道六祖大师什么意思,也不敢问。【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如果是你,你也会笑。大师的意思又不是这样,你误会了,问题是你也这样的用心去雕塑。这句话你们要有所感慨,也是在讲我们。你们每个人一定有特色有专长,我常讲,会煮菜的人,他会变化,会插花的人也会变化,不见得一定去买花来插花,他可能去植物园走一趟就有了,也就是在他的专长里面他会通权达变,知道应该怎么变。但换成佛法你就完全不会变,意思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换一个你就不会了?就像:「既然你这么会雕塑,那你为什么不雕雕你这一尊佛呢?你雕雕你这一尊佛给我看。」这就是六祖大师的意思。你要有所感慨,世间的真理是一样的,名相不一样,换汤不换药。你只要懂一个东西,一窍通,窍窍通,你一定要会「闻一知十」,如果你真懂,它一定是通达的。所以说不要〔只解塑性〕,看到外相,却不了解自己的〔佛性〕,那不是可惜吗?【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六祖大师也给他肯定,说他因为雕塑这座像,会得到很大的福报。为什么?一,你读《法华经》,无论是用泥土或木头所刻的佛像或画的像,当你塑那个像就有很大的福报。第二,因为你塑那尊像,让人家膜拜而学佛,福报更大。这样说起来也可惜,已经遇到六祖了,而且这样给他点,他还是不通。所以还是需要因缘具足。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有个僧人曾经听到〔卧轮禅师〕的偈。【卧轮有伎俩,】〔有伎俩〕就是有招,有法,就是有为法。你不要觉得你有什么,也不要讲你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人。【能断百思想。】用他的方法来断他的妄想,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对治。表面上好像很快,但是他只能够除烦恼,不能够真正断烦恼,就像把一个石头压在草上,把草压着,但草还是会从旁边长。所以,你不需要刻意用你的方法来压制你的妄想,妄想本无,你不知道吗?菩提本有,你知道吗?妄想为什么不用除?因为它本来没有。菩提为什么不用去找?因为它本来有。这是个很重要的知见,这个知见你不懂,修行是很困难,你会修得气喘吁吁。不是断不断,而是知不知。知道了,就无所谓,也无碍,不会害怕它,就像你现在不会害怕天上的云飘来飘去,但害怕车子跑来跑去,因为害怕它不小心会撞到你,你知道那些云对你无碍。你想一下,天空的云就像你的妄想,你怕什么?你也不要看到天空有乌云,就马上开飞机,要把乌云驱除。我们的内心真的自己看不清楚,没有办法真正看清楚,所以把天空的乌云变成自己,所以很讨厌那块乌云,一定要硬生生把它驱赶走,这是陷阱。说乌云也是假的,因为它是因缘和合,它短暂、无常,你干嘛要赶它走?你觉得学了方法,要去对治你的烦恼。一般来说一百个人这样学,九十九个人都会困扰、痛苦,所以常常学到最后会退道,是被自己打败的,因为根本断不了。我常常讲:「接受!」无论你遇到什么,顺境逆境,好跟坏,净跟乱,心情好与不好,身体现在的状态怎么样,贵人恩人仇人,什么人都接受。接受是个很单纯的做法,而且不抵抗、不对待,每个人都听得懂。但是,你的潜意识做不到,会排斥,不然就是追逐。一样,中道嘛,排除跟追逐都不执着,不就中道,解脱了吗?【对境心不起,】这样不是形同枯木吗?遇到境界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哪有说遇到境界心不起?你不要以为你〔对境心不起〕,你会被别人笑。就像一位阿婆护持一位禅师,那位禅师已经修行了一段时间。这阿婆拜托她的女儿:「你今天中午送饭给禅师,看到他,你就过去抱着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她女儿听她的话,送饭时就抱住那个禅师,问:「禅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禅师跟她说:「如同冬天的枯木。」有人以为他坐怀不乱,是柳下惠。请问,柳下惠有没有开悟?没有。她女儿回来就跟阿婆讲:「那位禅师,我抱他,他回答说他如同冬天的枯木。」阿婆听了很生气,去跟禅师讲:「我不护持你了。我护持你干什么?修到像木头一样。」就把他轰出去。你们误会,以为这种人有修。阿婆境界很高,觉得那位禅师没有修,把他赶出去。有没有修?有啦,修错了而已。对跟不对,你看不懂。你说:「只要我坐在这里,所有的女人都离我五公里。」你有修吗?你一定死掉啦!自己去体悟。禅的东西,佛法的东西,活活泼泼,自然界的东西,哪一项不活泼?现在已经搞得乌烟瘴气,搞得每个人都像在雕塑一个东西,卧轮禅师的这首偈代表有人这样修。所以古德讲一句话:「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也是邪。」意思是说,如果你一心想要驱除你的妄想、烦恼,你的痛苦反而会更深。很多修行人就是想要摆脱,结果他越修越苦。一般就是知见不正确,所以十个九个差,九个走错路。「趋向真如也是邪」,求一个真理,求一个佛性,你一直起这样的概念也是邪。不用你求,我就跟你讲,不求自得,你要清净,清净不要你求,你放下心,不就清净了吗?就像六祖大师所讲的「正邪俱不用」,才能【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绑住了,越修越辛苦,被错误的知见所绑了,还不知道。【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无为。真正的大乘佛法是无为法,所以《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断百思想。】为什么〔不断〕?何必断呢!知妄即离,离妄即觉。一切都是幻化,知道幻不就好了吗?你为什么要想怎么样呢?【对境心数起,】就是随缘,你要随着因缘,物来则应,所以跟一般人一样,只是心境不一样。做事情当然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出坡就出坡,该接待客人就接待客人,该用功的时候就用功,该睡觉也要睡觉,不是说修行就一定叫你不要睡觉。常常有人问我︰「师父,您一天吃几餐?」我说:「吃几餐很重要吗?你只要能够开悟,一天吃几餐由你决定。」「师父,我知道,吃越少的越容易开悟。」那厌食症的修得最好,睡得越少的越容易开悟。有严重失眠的已经很久没有睡了,有的还是精神病患。「吃得越少,睡得越少,越没有钱的,穿得越破的…越容易开悟。」那你去公园看看,满街都是济公活佛,都有修,我没有那个功夫。跟平常人一样啦,「和其光,同其尘」,平凡的人就好了。【对境心数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叫你干活你就去干活,叫你去睡你就去睡,就这么简单。【菩提作么长。】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断地历练,智慧不断地增长。你要去做嘛!修行讲的是实践,空头说白话没有效。前面那首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跟这首偈的境界不一样。六祖大师前面讲的那首偈原则上是见空了,所以五祖弘忍跟他讲「亦未见性」。但后面这首偈见到「有」,境界完全不一样。这首偈和前面那首偈你们都要懂,都很重要,境界不一样,有时候讲前面那首偈,有时候讲这首偈;对执着「有」的人就讲「本来无一物」那首偈,对执着「空」的人就讲后面这首偈来破他。这一品的公案已经讲完,《六祖坛经》最深的部分就在这里,有十二个公案,你懂了,你就真的懂了。这就是考试的题目,你能考过关吗?不要以为你前面已经懂了,或是你听我讲已经懂了。你不要看笔记,试着跟其他人解释,就知道自己懂不懂;有时候连讲也讲不出来。你懂了只是懂了,重要的是就看你悟不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