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讲解 菩萨行品第十一(1)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

  两位大菩萨说法完毕,要去见佛印证了,其念力先在释迦牟尼佛那里现出瑞相。其地广博严事,是说地面变得宽广,并且有种种庄严,一切都成为金色。维摩诘更现神力,将其室中数百万菩萨及天人等众,都置于右手掌中,拿到佛所。“持”是拿着的意思。

  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见佛的礼节都是这样:顶礼佛足、右绕七圈、合掌而立。其它菩萨,及帝释、梵王、四大天王等,也都从座位上下来礼佛绕佛,合掌而立。“避座”就是从座位上下来。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

  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唯,然,已见。”

  “于汝意云何?”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佛慰问了诸菩萨,让他们各各就座,然后问舍利弗:你见到菩萨大士的自在神力了吗,有何感想?舍利弗回答说:见到了,我不能理解、不能测度菩萨的神力为什么这样不可思议。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阿难言:“此所从来?”

  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阿难闻到从未闻到过的异香,请问佛是什么香,佛回答说是从维摩诘室中来的诸菩萨毛孔中散发出的香气。舍利弗等声闻毛孔中也出此香,告诉阿难:这香气来自维摩诘从香积佛国取来的佛所食的剩饭,在他室中吃到这饭的,全身毛孔都出此香。

  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

  曰:“此饭久如当消?”

  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阿难问维摩诘:这香气能维持多久呢?回答说保持到所吃的饭完全消化,这饭完全消化,一般须七日。但声闻人未入正位的,吃了这饭,到入正位才能消化,已入正位的吃了这饭,得心解脱才能消化。“入正位”指证得声闻极果阿罗汉,亦称“无学”,谓已经卒业;未入正位,指声闻的初果至三果,亦称“有学”,谓尚未完成学业。心解脱,亦称定解脱,能够成就四禅八定、灭尽定。只是断尽烦恼的阿罗汉称“慧解脱”,还未必成就禅定;成就四禅八定称心解脱,断尽烦恼并成就四禅八定、灭尽定及六神通,称“定慧俱解脱”,简称“俱解脱”。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未发菩提心者吃了香饭,到发了菩提心才能够消化,“大乘意”,又称“道意”,即菩提心,“发意”即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吃了香饭要到得无生忍才能消化,得无生法忍,一般指七地以上。已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吃了香饭,要到一生补处才能消化,“一生补处”意谓于今生便会成佛候补佛位,是十地以上的等觉菩萨。唯识学说从八地到一生补处,须修行一大阿僧祗劫,那要无量劫都不用吃饭了。

  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就像一种叫“上味”的神药,服药者到身中的一切毒素都消失尽,然后才消化,这香积佛国的香饭也是如此,享用之后,要到一切烦恼毒灭除尽净,然后才消化。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告佛:这真是未曾有啊!一种香饭竟然也能作佛事。佛事,意谓佛利益、度化众生所做的种种事。佛告诉阿难:诸佛作佛事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行住坐卧及一切动作言语,无非在作佛事,饶益众生、庄严国土。诸如光明、化人、菩提树、衣服卧具、饭食、园林台观、相好、佛身、虚空,及以梦幻泡影等比喻、音声语言文字说法,或现清净佛土,或无言无识无作无为等,都是作佛事。“以光明而作佛事”指的是放光,以放光说法,放光除灭众生痛苦,加持众生开悟。“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树也可以说法,如西方极乐世界的树林就发出声音、音乐说法。这些佛事,统称“方便”,《大日经》说“方便为究竟”,成就诸多利益度化众生的方便,是佛最大的价值所在。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四魔,指阴魔(五蕴)、病魔、烦恼魔、鬼神魔或天魔。众生的烦恼非常多,八万四千是约数,意谓非常多。四种魔和八万四千烦恼,驱使众生奔波疲劳,受尽折磨,诸佛即以这四魔和众多烦恼来作佛事,说除魔断烦恼之法,这叫做“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菩萨若入于一切诸佛法门,与诸法本来平等的法性相应,等视一切,见净土不喜不贪不骄,见秽土不忧不碍不没,不没,谓不沉溺其中。只是对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了知诸佛自证的功德平等不异,诸佛自受用的净土也都是同样的庄严,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佛为教化众生而现的佛土才有种种不同。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

  就像诸佛国土地面有多种,而虚空无异,诸佛的色身、威仪、五分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及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等功德,悉皆平等无异。所以诸佛都叫做正等正觉、如来。“三藐三佛陀”意译正等正觉,谓完全正确的大觉者;“多陀阿伽度”意译如来,谓从真如中出现或“乘如而来”。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得念总持”,这个“念”是记忆的意思,阿难的记忆力特别好,佛所说的他全部都能记忆。总持意谓总摄、整体把握。这里佛开示:诸佛所说法及菩提、智慧、辩才皆无量无尽,不可思议。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阿难自谦从今以后不敢承当多闻第一,佛安慰他说:我只是说你在声闻弟子中是多闻第一,不是菩萨中多闻第一。佛赞叹菩萨的禅定、智慧、总持、辩才等功德,皆不可测量,不可限度。就像这位维摩诘居士一时间所现的神通力,一切罗汉及辟支佛尽力变化也达不到。罗汉、辟支佛只有六通,其神变通远远不及菩萨。这里所说菩萨,指超过罗汉、缘觉的大菩萨,即天台宗所判三乘通教中第九菩萨地,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菩萨,即所谓菩萨摩诃萨、大士。

原标题:《维摩诘所说经》讲解—菩萨行品第十一(1)

文章转自:陈兵教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