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疗法治疗抑郁症 贝克疗法理论

贝克认知疗法,是在抑郁症的研究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一种认知疗法。贝克疗法认为,认知影响的将会是情感上,情感上的认识相应的就会导致人的行为上产生问题,这些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贝克认知疗法主要目标是协助当事人克服认知的盲点、模糊的知觉、自我欺骗、不正确的判断,及改变其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治疗者透过接纳、温暖、同理的态度,避免采用权威的治疗方式,引导当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决的历程中。

理论背景

认知治疗的基础理论来自于信息加工之理论模式,认为人们的行为,感情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所影响和决定。例如,如果人们认为环境中有危险,他们便会感到紧张并想逃避。人们的认知建立在自己以往经验的态度和假设基础之上。

Beck指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或有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在缺乏事实或根据时的推断:夸大,过份夸大某一事情(事件)和意义。牵连个人,倾向将与己无关事联系到自己身上;走极端认为凡事只有好和坏,不好即坏,不白即黑。

他还指出,错误思想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例如:抑郁症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都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对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焦虑症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因此认知治疗重点在于矫正患者的思维歪曲。

认知歪曲的形式:

独断地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指没有充足而相关的证据便骤下结论。

选择性的偏差推论(Selective abstration)。指以整个事件中的单一细节下结论,而失去整个内容的重要性。

过度类化(overgeneralization)。指把某件意外事件产生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环境中。

扩大与夸张(Magnification and exaggeration)。指过度强调负向事件的重要性。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是一种使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作这种联结。

极端化的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释事情时用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极端地将经验分类,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都分为“好或坏”。

适应范围

对轻至中度的抑郁症及非精神病性抑郁最为有效。

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伴发的抑郁状态也有较好的疗效。

内因性抑郁或精神病性抑郁,需配合药物治疗。

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恐怖性强迫症、酒瘾、药物成瘾等。

偏头痛、慢性疼痛等心身疾病。

对多动性行为障碍,冲动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也有较好疗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