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是什么
在心理疾病疗法的队伍里面有一名队员叫做行为疗法。这种治疗方法也是受到普遍认可以,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行为疗法不可能凭空而起,它是有着坚实的基础理论做支撑的。
那么行为疗法有哪些基础理论呢?主要包括条件反射理论、情绪理论、环境决定论、人格理论。
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
一、条件反射理论
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刺激到行为的反应,都可以简化为刺激-反应(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所谓刺激是指引起机体行为的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巴普洛夫提出经典条件反射。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其基本规律是:自发性行为在先,强化在后;行为表现的频率随该行为造成的结果而改变(效果律);取消强化物可使原已习得的操作行为消退(消退律)。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相比,操作反应是自发性的,虽有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但无明确的非条件反应出现。在行为主义看来,任何复杂的行为以及变态的行为都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的行为实践。
二、情绪理论
原始的情绪模式表现为恐惧、愤怒和爱,而其他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情绪反应可以归结为特定内脏变化的行为表现。
三、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且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变化的,否认遗传和本能对行为的作用。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不仅通过自身行为被强化而习得新的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完成的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
四、人格理论
认为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行为习惯系统,而所谓人格不过是诸多习惯系统中占有优势的习惯系统。行为主义看来,人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和行为而得以重塑。
这就是四个主要的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行为疗法对于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神经症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而一些对酒有依赖的患者,通过行为疗法的治疗也逐渐拜托了疾病的长期困扰。
好文推荐:
治疗记忆减退的八个小细节>>>
负面情绪需心灵排毒术救驾>>>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