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戌九、清净爱语(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清净爱语?
爱语是「四摄法」之一,「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布施略去了,因为在六波罗蜜里边,布施波罗蜜已经说过了,所以一开始就说爱语,爱语有九科,现在是第九科清净爱语,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清净爱语?」下面第二科是标。
亥二、标
当知此语,有二十种。
有二十种爱语,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指。
亥三、指
谓二十种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爱语有二十种不同,那二十种呢?下面指,「谓二十种宣说正法」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二十种不同,这都叫做爱语。我们通常的思想,因为你说的话,对我有爱意,那就叫做爱语,现在这里说,是为你宣说、赞扬佛法的语言叫做爱语,一共有二十种不同。「应知如前力种性品」,前面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法有二十种相,现在这里说爱语有二十种,就和那里是一样的。
看《披寻记》:「当知此语有二十种等者: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应知。」你去看那一段文就知道了,(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页)。
酉二、利行(分二科)
戌一、总标(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利行?
爱语这一段说完了,现在第二段说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萨利行呢?这四摄法第一种是布施,就是用财布施给他,这样做呢!菩萨就和众生建立一个友谊关系,有良好的友谊,然后再为他宣扬正法,这是爱语。宣扬佛法之后,第三个行动是利行,就是劝他随顺佛法修学圣道,叫做利行。就是你真实的能成就对你自己有利益的功德,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得圣道,不是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在内,但是菩萨为你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得圣道、得涅槃、得无上菩提。你这样的修行能令你彻底的得到利益,那叫做利行。这个菩萨的利行,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指共相。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指共相
谓此利行,广如爱语,应知其相。
这里面说到利行的大意,详细说明的话,就和爱语说的一样,应知其相,他的相貌和爱语都相通的。这是指共相,就是爱语的相貌和利行的相貌是一样的,譬如为你宣说「六波罗蜜」,这是爱语,利行也还是让你学习「六波罗蜜」他们的相貌彼此是共通的,下面第二科说别相。
天二、说别相
于利行中余差别义,我今当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现在说这个差别义,「于利行中余差别义」,前面说利行的相貌和爱语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和爱语是不同的,于利行中其余不同于爱语的那个异相,「我今当说」,弥勒菩萨他现在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由一切品差别的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看《披寻记》的解释,「由一切品差别爱语者:前说爱语,略为二种」前面说爱语,简要的说:有两种不同,「一、随世仪轨语」,随顺世间上有礼貌的人,所说的语言,那么这叫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这爱里面有一种是不同于世间的,是随顺佛的正法,随顺佛的教导的语言,那是出世间的,胜义这一方面的语言,就是分这两类,是名叫做一切品。品者;类也,随顺仪轨语是一类,顺正法教语又是一类。「即于此中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名一切品差别」,这品里面还是有差别的。随世仪轨语里面也有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顺正法教的佛法的语言,也有这三类,所以叫做品类中各有差别。「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这位菩萨随顺众生的根性,也随顺佛法的胜义,就「彼彼趣义利行」,一样一样的,但总结来说其大义,不管是说那一种行,在佛法里面都是趣义利行,都是向前进步会得到涅槃,会得到第一义谛的那种修行,那就叫做利行。「饶益有情」,菩萨这样为众生说法来利益众生这叫做利行,这样等于是解释这利行的名,「利行」这是一个名,那是什么义呢?就是这样意思,能令众生成就圣道,那叫做利行。
戌二、别辨(分九科)
亥一、自性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总标,下面第二段是别辨,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利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这是征,下面那第二科就是解释。
天二、释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谓诸菩萨,不只是一位菩萨,由彼所说的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个爱语究竟是说什么语呢?「为诸有情示现正理」,为你开示佛法的胜义,那就叫做爱语。这个「示」是出,出入的出,这个「现」,是显现的意思。这个出是在外边,没有出的时候是在里边,这表示佛法的胜义,就在一切因缘所生法的事里边,现在菩萨将它说出来,就叫做「示」,所以叫做开示。「现」是显现,佛菩萨没有给你讲的时候,它隐藏在里边,现在把它显现在外边,这个示现就是开示的意思,也就是显现的意思,将隐藏在里面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他是用爱语的方式为你讲解。「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前面的「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是说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边用功修行,是修行什么?就是你能随顺胜义就叫做修行。就是有人骂你,在胜义谛上说:这骂不可得,那么你心里就不动了,这就叫做正理,就是你随顺正理了。这下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这是大智慧境界,菩萨是大智慧,能随顺众生的根性说相应之理,这就叫契机。契机而又契理,前面「示现正理」叫契理,「随其所应」叫契机,「于诸所学随义利行」于你所学习的佛法,前面为你说爱语,就是劝你学习佛法。「随义利行」,所学的告诉你「六波罗蜜」,告诉你「三十七道品」,你随顺法语的义去修行,就能得到利;或是这样随顺学习,就能得到出世间的义利。「法随法行」,这上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这是闻所成慧,「随义利行」,是思所成慧,你要常思惟,对于所学的佛法,才能认识的深刻才能熟悉,你若不思惟就忘记了。说这只是一句话,但是义你拿不到,要思惟才能拿到那个义。「法随法行」,这就是修慧,所学是「闻慧」,随义利行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就是闻思修。「法随法行」我们前面讲过,这个法,或说它是涅槃也可以,说它是第一义谛叫做法。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归依法是什么?那个「法」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离言相的,「离言相」这个事我们很难办到,离言说相我们不行啊!与我们的思想有距离,所以怎么辨法,才能达到那里去呢?「随法」就是告诉你「八正道」,告诉你「六波罗蜜」。这个是有文字相,有语言相,你从这里可以思惟,它不是第一义谛,但是随顺第一义谛,你这样学习用功修行,就能引导你到第一义谛那里去,所以叫做「随」,它不是逆;违逆的。「法随法行」,你按照随顺第一义谛的这些修行法门去做,这样的修行,就叫做「利行」,就是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的意思。
「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是名略说利行自性。」就是这样闻思修的行门,这些修行的法门,「安住悲心」菩萨为众生宣扬这样的法门的时候,不是用名利的心去宣扬,是用悲心,感觉众生苦,这样的修行可以解脱大苦,用这样的悲心,菩萨的心安住在悲这地方,「无爱染心」,没有其他的染污心,更无所求,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无相,没有这个染污心。「劝导调伏」,规劝这个众生,引导他,向这个方向来,不要向染污的地方去。「调伏」众生可能会接受,但是也可能不接受,说出种种反对的理由,菩萨有大智慧能调伏他不接受的心情。「安处建立」,安处就是有信心了,信心建立了,有了信心就肯学习、肯修行了。但是在虚妄分别里面,他没有戒定慧啊!没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啊!但是现在从这里建立起来了,由无而有,建立了圣道。
天三、结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简单的说其要义,利行的自性就是这样,利行它本身的相貌是这样,不同于其他法门的,所以叫做「自」。
看《披寻记》:「为诸有情示现正理等者:〈声闻地〉说随顺学法略有十种。」现在这是〈菩萨地〉,他常引〈声闻地〉,可见〈声闻地〉还是很重要。这〈声闻地〉那一大段文里面说:「随顺学法」,不是违背而是随顺佛陀慈悲的教法,随顺这教法「略有十种」,这十种是随顺教法,你学习佛法一共有十样随顺。「谓能对治十种违逆学法应知。」这十种学法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对治,有十种违逆学法的事情,违背学习佛法的障碍因缘,这些障碍因缘是不顺于学习佛法的,而现在这十种学法,能对治,能消灭那十种违逆学法,那就叫做十种随顺学法。(陵本二十八卷四页),那十种随顺学法在二十八卷四页那里。「是名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是针对那十种说的。「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闻思修,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这个利行不只是指意业,是包括身、口、意三业的,这身口意三业都是随顺于法的,「无倒随转」,没有错误,随顺佛法而行,叫做随转。再明白一点说,就是闻思修,就是对于佛法有闻思修,这就叫做「随义利行、法随法行」,「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就是这么意思。「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行随其所应示现四种真实道理」,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的行「随其所应」,这彼彼的行,就是彼彼众生的心行。行者;心也,每一个众生的心行、思想也不一样的,菩萨能够善巧方便的随顺彼彼行,「随其所应」,随彼心行所相应的示现四种真实道理,来开示这四种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是名示现正理。」这示现正理这么讲,《瑜伽师地论》常常提到这四种道理。
亥二、一切利行(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说利行的自性、自性的利行,是第一科。第二科一切利行,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菩萨一切利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
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二种,第二科是三种,现在第一科是二种。「当知此行,略有两种」,这个利行有两种不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没有成熟的有情,能成熟的利行,这个成熟在前面的〈声闻地〉里边说的非常详细。就是这个众生有善知识的引导,他能在佛法里面栽培,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善根,栽培是栽培了,但是还没有成熟。怎么叫做成熟?怎么叫做没有成熟?就是不能得果报,你是栽培信戒闻舍慧了,但是不能得圣道,这就叫做未成熟。怎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得圣道了,叫做成熟。像那苹果它是长出来了,但是你现在不能吃,就是没成熟,可以吃了,那就是成熟了。众生在佛法里面是栽培一点善根,他到佛寺里面来,烧一枝香,向菩萨低头表示一点恭敬的意思,那就是栽培善根了,「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菩萨劝导他,劝他采取行动,使令善根成熟,那这件事就很难说,说是一定是个大法师为他宣扬佛法吗?那不一定!可能菩萨给他做儿,然后有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到佛菩萨那儿去求一求,这样就栽培善根了,这个事情是很不可思议。成熟这件事,也不是一下就成熟了,是一点一点慢慢的成熟,可见这成熟的利行,按照我们说:他要读经,明白第一义谛,然后用功修学止观叫做利行,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是这样子。他用其他的因缘,使令他以前的栽培进一步的活动,使令那力量增长了,这也叫做利行,各式各样的情形。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第二种;这个众生他已经成熟了,他的善根很强,他这一生能得圣道,但是现在还不能得,要菩萨去给他善巧方便的教导,他才能得解脱。可见这个得解脱,从开始栽培善根,后来善根成熟得解脱,完全要靠佛、菩萨的教导,从这里看出一件事,说我不学习佛法,我就闭上眼睛在那里,可以开悟,这句话有问题!「已成熟有情,令解脱」,菩萨用善巧方便教导他,他才能得解脱。
玄二、三种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我们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的人,和那些在佛中有成就的人,就从对佛、菩萨问讯,这件事来看,不一样!我看仁俊老法师向佛、菩萨问讯的时候,看出来不一样,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对佛、菩萨的恭敬心强。这就是心,不是外相,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细致一点,不论是拜佛也好,向佛问讯也好,心要特别注意。譬如说我们,早粥、午斋念供的时候,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但是这个心要特别诚恳,要诚恳,不一样,完全都不一样的,有差别的。昨天智玄法师提出来的问题,那段文我就照那文顺一顺,好像意思还不太明白,但是讲出那个故事呢!就明白了。昨天回去我又把五台山志文殊菩萨灵验记,按出处:《三宝感应要略录、第二文殊化身为贫女感应》,把它又找出来看看那段文,我的大意没有说错,但是我说的不完全。是一个贫女,那个贫女先把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供养这个法会,然后她向那个主事的出家人说:「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分给我,我那一份」,四方有来者都有份,都给你饭菜,一人一份,她要求先给她,主事僧就给她了,但是她还带领了两个小孩,连她本人就是三份,那么主事人就给了她三份,但是她还说:「我的狗也要一份」,也就给了,她又说:「我肚子里有小孩也要一份」,这出家人就火了,肚子里的小孩还没生出来,他能吃饭嘛!把他闹的起烦恼了,这时候,这个贫女说出了几句话:「苦瓠连根苦 甜瓜彻蒂甜 是我超三界 却被阿师嫌」,三界无着处,没有执着,我现在这种境界是不值得执着的,你为什么要讥嫌我。这女人就说这句话,说完这句话,这个女人就飞到虚空里,一看是文殊菩萨。这个意思就是我们要注意,我们要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也不要用肉眼来看事情,不能用肉眼看,啊!你这个人不讲道理,不要这样看。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不能离开这个,要「恣其所求」都能够为他说悦意语,你要用凡夫心看,那就瞋心来了,这个是「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道理是一样的。这个贫女的表现是令你得解脱的境界,但是凡夫用肉眼看,就变成烦恼境界了,从件事能看出什么事呢?就是我们常常要训练自己的心,常常与道相应,常常与法相应,要常训练它,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你心不动,能与道相应,要常常这样子。当然文殊菩萨是因你们发心举办这个大法会,很难得啊!菩萨也来参加,同时也考验考验你,你光修福不行,这时候是大智慧境界,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上面说:「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当然我们按照次第说,种、熟、脱,开始栽培善根,然后令善根成熟,然后令解脱,种、熟、脱,分三个阶段。而每一个境界也都是种、熟、脱,种的境界也是解脱的境界,就看你的智慧。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这第二科,前面是分两类「第一个是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第二个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三种。「即此利行,复由三门」,又有三门的不同,「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不是将来是现在,现法也就是现在,现在你就能得到义利,这样的劝导利行。如果我们浅白一点说,譬如说:我劝你把《金刚经》背起来,那是现在可以做到的,不一定等到来生,现在可以做到的,劝导利行。如果说这个人根性利,现在能得无生法忍,那菩萨为他说法的时候,也就是现法利劝导利行,可以这么说,现在就能成就法利,但是由佛、菩萨来劝导他,你这样做,你就能成就。「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现在你做不到,但是现在可以栽培,将来你能得到法利,这个目的,菩萨为你说法,来劝导你的时候,菩萨心里有这样的观察,劝导你这样修行,将来能得到法利,不是现在,这就不同了。有现法、后法的不同,这个「后」就是将来,也就是你现在这个生命以后。「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是现法利、后法利劝导你,如果说你得圣道,从初欢喜地到第十地,那也不是一次能成功的,也属于现法也属于后法。当然有的众生他的善根的栽培,现在要栽培,将来也要栽培,那么这是三门利行的不同。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三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
现在第二科随释三种,分三科;第一是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是标出来,下面解释:「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这是一种,「谓正劝导」,菩萨 这样开示你、劝导你,开示什么?「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用法、业、德,去发财,增长世间的财富,世间的财富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呢?以「法」要用法,法是什么?就是专业知识,我做医生,学医就是个专业知识,或者是学会计、学建筑,各式各样的工巧,这法是专业知识。「业」就是你学好了以后,去从事,经营这件事,这是法和业去取得财富,菩萨让你发财的时候,不只是让你有法有业而还要有「德」,你做这件事的时候,要随顺道德,的轨范,不能说我随便的欺骗人,不可以。这样子没有过失,发财是发财没有过失,佛教徒应该是这样,非佛教徒就不一定了,因为你有法有业,而且还有品德的轨范,「招集守护」你就招集了很多的财,你就拿到了很多的财富,拿到了很多的财富呢!还要能守护不失掉,这个财不会被人欺骗失掉了,也不会被土匪抢去了而失掉,能守护。「增长」,而且财富继续的增长,就是财富越来越多起来。「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你要知道你若发财,就是现在能得到,这样可以发财,「劝导利行」。
黄二、释现乐
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
这是第二科,释现乐,现法乐。什么乐呢?「由此能令」,由于你能够合法的发财,而且有道德的轨范,能令你「从他获得广大名称」,你不但是得到了财,还有广大的名称,大家都赞叹你这个人了不起,「广大名称」。「及现法乐」也得到现在的快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当然这个乐,也是禅定三昧乐,不需要外界的因缘,不需要。但是现在不是得禅定乐,所以要有资具,为了身体健康要吃饭,令你心情快乐;或者是你写书法,写的非常好心情快乐,你弹音乐弹的非常好也心情快乐,这些欲乐的事情,因为这些资具的增上缘,使令你心情快乐。「摄受安住」,因为你有很多的财富,也有很健康的身体,你就摄受了种种的资具,心情得安乐住,这下边解释。
《披寻记》:「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者」,《披寻记》作者解释,「如理寻伺,是名以法」,这句话这么解释也好。「由自勤劬,是名以业」,你如理寻伺,就有这种知识了,然后你不怕辛苦、勤劳「是名以业」,这个业是勤劳这样做。「由工巧智,是名以德」,这就是你有专业知识的智慧,那叫做德。「由是方便于彼财位能令获得,是名招集」,「能善防护」不失掉,「是名守护」,「能令广大,是名增长」,这样解释。
玄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第一科解释完了,第二科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这就和前面不同了,那是世间的财富,这是出世间的圣道,这位菩萨劝导这位众生啊!「弃舍财位」,世间的财位不要了。「清净出家」,有圣道的意愿因此而出家,清净的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出了家以后,自己不生产,就得要接受佛陀的安排,行乞求行,向人乞食,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乞求这样做。「以自存活」,这样才能生存。「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出家修学圣道这是后法利,不是说你现在得圣道。
黄二、释后乐
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
这是第二科,释后乐「由此」,由于你现在出了家自己不生产,向人乞求生活,你就有剩余的时间修学圣道,而且要认真的修学圣道。「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你第二生呢!就能得到涅槃,能得到第一义谛,你前一生呢!栽培善根,第二生就出家栽培善根,第三生得圣道,三生得圣道就是这意思。「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不决定是这一生出家就得圣道,这是不一定的。
玄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这是第三科,第一明劝导,「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菩萨的大慈悲、大智慧,他能够善巧的劝导你,令在家的人「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出家的人也,「渐次修行、趣向离欲」。这是说你这一生用功的修学圣道,你第二生,后法能得圣道,你若不用功修行,后法还是不能得涅槃,不能得圣道。现在是说第三种,在家者或出家者,就是接受菩萨劝导的人,劝他们怎么样用功修行呢?渐次修行,趣向离欲。《瑜伽师地论》它有一个特别的相貌。什么叫「特别相貌」?它就老老实实的说「渐次」,就是慢慢地,你就成功了,他是这么说,不说那么高。
「渐次修行,趣向离欲」,没有说「一下子就离欲」,没那么说。要渐次地修行,向于离欲。向于「离欲」这句话就是得了初禅,就是得初禅叫离欲。这未到地定和欲界定都不能离欲。要「渐次」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这时候离欲了。就是这样「渐次修行,趣向离欲」。
「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就叫做于现法后法利劝导你用功修行。这善根的栽培也是逐渐地,逐渐地栽培善根而后才能得解脱。这不是一生的事情。
黄二、释俱利
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这是第二科,释俱利,现法利、后法利。「由此能令于现法中」,由于你渐次地修行,修学戒、定、慧,能令你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这文的次第是先说身轻安、后说心轻安。在三十二卷后边那段文,说得轻安乐的次第,是先得心轻安,后得身轻安。怎么得心轻安呢?是我们心里有烦恼,有烦恼主要是欲,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粗重,就没有堪能得禅定,那就叫做「心粗重」。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没有堪能得禅定。而这样有欲的心在身体里面,这身体也受它影响,也就没有堪能性去得禅定,那叫故「身粗重」。现在你修不净观,在未到地定修七种作意,就是修不净观,把这个欲下了逐客令了,把这个欲驱遣出去了。心没有欲的时候,由欲而有的粗重也随着没有了。心里面的粗重没有了、心就轻安;在得心轻安之初,头上有重的感觉,然后心轻安现前。得心轻安之后,身体有风大充满,于是乎身的轻安乐来了。如是先得心轻安、而后得身轻安,「安乐而住」。
「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有二种可能:一、安乐而住,还是未至定,于后法当生欲界清净天;二、安乐而住,若指色界、无色界禅定而言,于后法中当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
「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或者此人于奢么他中,修四念处成功了,就得「无余依涅槃界」,就是把色受想行识都息灭了,就是没有剩余的有漏法,就在不生不灭那地方安住,所以叫「而般涅槃」。那个「般」中国话是个「入」。「而般涅槃」,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小乘佛法就是阿罗汉、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了。
《披寻记》p1456——
「令在家者至般涅槃者:谓受近事律仪,名在家者。」就是你禀受亲近承事三宝的律仪,就是五戒,受持五戒的律仪。「名在家者」,这时候你还不能离欲,所以叫「在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由于你有五戒的律仪,「渐令」、你常常受持五戒,同时也要修四念处。佛在世的时候,佛为在家居士传授这五戒,同时也劝在家居士修四念处的。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受出家的律仪,他也是修四念处,在家居士也是修四念处的。「渐令修离恶行」,杀、盗、淫、妄,这是恶事,你现在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就离恶行。「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你逐渐地进步,也能够远离一切的欲、也能离欲。有的在家居士受持五戒,修学四念处,后来出家做比丘了、做比丘尼了,所以他会向前进步,也能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句话就这么意思。「此增上力于现法中不造诸恶」,因为你听佛说的增上的教法的力量,你于现法中,你受了戒、就不造诸恶。「于后法中当生欲界清净天果」,你若没得禅定、那你就是生到欲界,后法中当生欲界的清净天果,「天」要比我们人间清净。人间的人能做种种恶事,所以他是不清净。天上的人、他们修十善法,唯独地居天还有点问题,空居天都是修十善法的,「清净天果」。「若受苾刍律仪,名出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及离欲行」,出家的戒,一方面离恶、一方面也能离欲,这就和在家居士不同了。「依世间道及出世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受出家律仪的比丘、比丘尼,「依世间道」,你初开始修禅定还没有断惑所以这个禅定是世间道,不是出世间道。「及出世道」,你修四念处,这是出世道。就是你先修世间道的禅定,后来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所以就是「世间道及出世间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也就能慢慢地离三界欲了。「依世间道而离欲者,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你若是依世间道修学禅定,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的时候就离欲了,那是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于后法中当生色无色界诸清净天」,这个得了禅定的人,他死掉以后,到后法中就生到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去了,当生「诸清净天」。「依出世道而离欲者,于后法中当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若是你在成就的奢摩他中,修出世道的四念住,远离了三界欲,就能入无余涅槃,不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国。
这是第二科「一切利行」讲完了。
亥三、难行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利行?
第三科、「难行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三种。
三种不同。分三科,三个解释。第一科,于无善因有情所。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于无善因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何以故?彼诸有情,难劝导故。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什么样的众生都会遇见到。就是遇见这个众生、他以前没有栽培殊胜的善根之因,没有栽培过。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菩萨对这没有善根的众生,能劝导他修学圣道,这是第一个难行利行,这是不容易。「何以故?」什么原因他是难行利行呢?「彼诸有情难劝导故」,这样的众生,你很不容易劝导他、令他修学圣道的,因为没有善根,这是难。但是菩萨难行能行,所以叫「第一难行」。
地二、于极放逸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有善因现前耽着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
第二科,于极放逸的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有善根因」,栽培过信、戒、闻、舍、慧的善根的人,这个人「现前耽着广大财位」,这个众生前一生、或者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他可能修过大庙、也供佛及僧、护持佛法的事情,今生的福报非常大。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是现前的境界「耽着广大财位」,他爱着广大的财富的境界。「众具圆满」众多的资生具他都有,他有居住的大宝楼阁、他还有很好的汽车、父母也是高贵的人、兄弟姊妹都是高贵的人、朋友也是高贵的人,「众具圆满」。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在这样的众生这里,菩萨能教导他相信佛法修学圣道,这是不容易。「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那个众生虽然有善根,但是他有广大的极放逸的境界,「迹」就是境界。在那个环境里面放逸、贪着五欲。「极放逸处,耽着转故」,他在那特别放逸的地方,他非常爱着这个境界,你让他放下、修学圣道,这不容易。
地三、于着邪见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诸外道着本异道邪见邪行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于正法律,憎背执故。
这是第三科,于着邪见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很多的「外道」,「着本异道」他执着原来那不同于佛法的道,有邪知邪见。「邪见」是在第六意识来说,「邪行」就通于三业。就是他的思想也是邪、他的行动也是邪。在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菩萨能教导他修学圣道,这是难。「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那个众生对于他自己原来信仰的宗教,特别愚痴执着,你叫他放下是不容易。「于正法律,憎背执故」,对于佛陀的正法律,他是「憎」、憎恶,「背」、违背佛的正法,他这个执着是很厉害的,所以你劝他、教导他修学圣道,是不容易。
这是三种难行利行。
亥四、一切门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门利行?
第四科、一切门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四种。
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于信圆满殷勤教导」,菩萨能殷勤的教导、能劝导他对佛法有圆满的信心,这是一个门。这「门」有出生的意思,能生出来种种善法,能生善叫「门」。「乃至建立」,能劝导他对于佛法有圆满的信心,最后是建立了、果然对佛法有信心了。
「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可能对佛法有信心,但是他戒不能受持,犯了戒。「于戒圆满」,菩萨内心希望他能够持戒圆满清净,而殷勤地劝导,乃至到最后成功了,这个众生能圆满具足持戒清净。
「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是第三种。「恶慧有情」、就是邪知邪见,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他的慧很恶邪,这样的众生。菩萨希望他能成就圆满的智慧、殷勤地劝导他,最后他成就圆满的智慧了。由此而有功德。
「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悭吝、他所有的财富,你让他布施出来可不容易,菩萨能殷勤的劝导他,他就能成就舍的圆满功德。最后是成就了,乃至建立。
这信、戒、慧、舍,就叫做一切门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善士利行?
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五种。
五种利行。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
菩萨能劝导有情,怎么劝导呢?「于真实义」,就是佛法的第一义谛,用这样高深的胜义来劝导众生,能教化他。这是一种善士利行。「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不是第一义谛,随顺这时是合适的,这样为你说法是合适的,这样劝导有情。
《披寻记》p1457——
「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等者:谓若宣说超胜四种圣谛相应言论,是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苦、集、灭、道,苦不可得、集不可得、灭也不可得、道也不可得,这叫做超越四圣谛,这是般若波罗蜜的境界,这叫做胜义。「又若宣说初时所作无倒言论」,若这位菩萨为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是「初时」,初开始信佛时,所作的无倒的言论。是什么?是「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是初开始菩萨为众生说法,是说这样的佛法的。「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性」。施、戒、升天之论。「于诸欲中」,施是满足众生的欲,戒是劝众生离欲了,「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开示诸欲是有很多的罪过,能让他离欲「出离清净品性」,欲是有过患的,所以应该离欲。这个众生随顺菩萨的教导,就能从欲里面出来,使令他心里没有欲,「清净的品性」就是得色界四禅了。「是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是施论、戒论、升天之论。就是不能修学圣道的众生,劝他修学施,来满足世间的欲。若是戒论、升天之论,那就是从世间的欲里出来,往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离欲了、得了禅定的欲。这样说,世间的欲乐是一种,色界的禅定叫三昧乐。初开始劝导众生多行布施,是得世间的欲乐,然后又劝导众生修学禅定,弃舍欲乐得三昧乐。这两种乐都是属于世间。就是他不能修学圣道,菩萨这样教化众生。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前面这善士利行分两种,第一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第二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这下面又说三种。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对于这类众生,他有出世间的善根的,菩萨能够「引摄胜妙义利」,就是能得出世间圣道的,这样来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这个众生接受了菩萨胜义的劝导以后,有的时候也可能没成功,有时失掉正念的时候,就可能有错误了,有错误菩萨要呵斥他、要教诲他的时候,「柔软劝导」,说出的话非常柔和,是呵斥他,但是很柔和,容易接受一点。「于诸有情,慈心劝导」,柔和之外还有慈心,心里面爱护众生地来劝导众生。
《披寻记》p1457——
「于诸有情柔软劝导等者:谓若谏举罪时言不粗犷」,若这个众生、这个修行人,他犯了错误的时候,菩萨要劝谏他、揭发他的罪过,但是说话的时候、不粗犷,叫做「名于有情柔软劝导」。「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名于有情慈心劝导。」
亥六、一切种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
前面是第五科,善士利行。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种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当知此行」有六种不同,有七种不同,总集起来就是十三种。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分两科,第一科,六种。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种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诸有情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这是第一种。若这个有情应该用佛法来接引他,能接引他到佛法里面来栽培善根的,「正摄受之」,菩萨不会放弃他,就用佛法来接引他。「正摄受之」,这「摄受」应该说「接引」的意思。「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这个有情他做了很多恶事,贪瞋痴烦恼很盛、很勇猛的,这个众生应该用佛法来调伏他的烦恼,令他不要有烦恼,「正调伏之」菩萨就有办法很良好地去调伏他的烦恼的,这是第二种。「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是这个有情他不高兴佛教,他憎恶、违背佛教,一看见佛、法、僧,他远远地走了,他不接受。「除其恚恼」,除灭他的瞋恨心,他对正法不欢喜、有瞋恨心,菩萨能善巧地教导,叫他除掉这个不高兴。「若诸有情处中住者」,若这个有情,他也不是信佛,但也不是憎背圣教,在信不信之间的「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菩萨为他说法,使他相信佛法,这「入」就是「相信」叫「入」。「若诸有情已入圣教」了,「正于三乘令其成熟」,就是为他说三乘,那就是;应以何法得度者,即为说何种佛法了。佛法就是三种: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三种。令他的善根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他的信、戒、闻、舍、慧的善根成熟了,菩萨再为他说法教化,他就得圣道了,就解脱生死大苦了。
这是六种。下面有七种。分两科,第一科、征。
地二、七种(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七种?
怎么叫做七种呢?这是七种一切种利行。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不是全部的所有的众生,是众生里面的一部分,是菩萨所应教化的有情。把这一部分的有情安处在什么地方呢?安处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善资粮」,资粮就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就是「因」。「因」是什么?就是「戒」,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所有的沙门庄严,这就叫做「善资粮」、圣道的资粮。其实修圣道,主要是前五种,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这五种法、我看也不容易修,但这是圣道的前方便,想要得圣道、你先要学习这五种方便,这也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的出家人,不能得圣道,原因是:圣道的前方便都办不到。所以不容易。现在菩萨把一部分所化的众生安置在这个地方「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守护这五种善法,叫他继续增长。这个善资粮也有差别,「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下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不如无上菩提的大乘殊胜,称为下乘。「依下乘」于下乘的佛法里发出离心,先修圣道的前方便。「或复依于大乘出离」,这个人发无上菩提心,依大乘佛法出离生死苦海。同样的「善资粮守护增长」,但是有这两类不同,就是发心不同。就是一个发出离心、一个发无上菩提心,这两种发心不同。「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如」,就是「像」,像前面菩萨叫所化的众生「于善资粮守护长养」,这是一种。
黄二、例远离等(分二科) 宇一、列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净诸障、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
这是第二科,例远离等。前面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列出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这个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如是」就是把前面「资粮守护长养」这件事做好了。他进一步就开始修学圣道了,进一步「或于远离」,「远离」就是远离愦闹,要到阿兰若处住、寂静住,在那里修学圣道。「或于心一境性」,你想要得圣道,要选择一个住处,在远离处住。以后「于心一境性」,你心里要修学奢摩他、修学禅定。你前面,安住净戒、修根律仪…这五样法,你都修成功了,然后你找一个阿兰若处住,然后修禅定、心一境性。修这九心住,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这些事情。「或于清净诸障」,如果你修心一境性的时候不是那么顺,有的人善根深厚很容易就成功了、很容易他就能够寂静住。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清净诸障」,他心里有障碍。
有什么障碍?有这「怯弱障」,静坐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妄想,老师怎么劝,「哎呀!我业障重,我不行,我修不来。」怯弱,不敢承当「我能修行」,不敢这样说这句话,怯弱障。还一个「盖障」,就是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个「盖」很多,「盖障」。「寻思障」,你一定勉强我要去静坐,但是坐的时候,心里就是不能寂静住,就是想;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国土寻思、亲里的寻思,还一个不死的寻思,「我现在年纪很轻,我何必这么早修行呢?或者是我也才华很高、我也可以去作省主席,等我老的时候再修行。」是不死寻思。心里老是想这些事,就是「寻思障」。还有一种叫「自举障」,他没有前面这些障,一下子相应一点就高慢心来了,「自举」,高起来:「你们都不行,只有我行」高慢心来了,叫做「障」,有这些障。(陵本三十一卷十二页,《披寻记》一○三○页)。
「或于清净诸障」,若有这些障怎么办呢?要清除这些障碍。你要随顺佛菩萨教导,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你不要说「我现在不行,我一坐那里心里就是打妄想,不能寂静住」,能改变的,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事决定是这样的,你若改变因缘,所生法就改变了。「清净」,把这障要清除、清净它。
「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修习作意」就是「调练心作意」、「滋润心作意」、「生轻安作意」、「净智见作意」,〈声闻地〉说这些作意。(陵本三十一卷十七页,《披寻记》一○三六页)。修这些作意就成功了,你就能得禅定、得圣道的。「清净诸障,修习作意」,你就能得心一境性了。得心一境性,也就能得圣道了。「正安处之」,这个菩萨教化「所教化的众生」的时候,第一个让他安住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或者是小乘佛法的出离心、或者是大乘佛法无上菩提心;然后叫他进一步的,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正安处之」,就是把他安排到这个境界,叫他从这里逐渐逐渐地进步。
我们说「末法时代没有人得圣道」,这事实如此。但是说,若能得圣道,要怎么样?你要知道、要明白这个「道次第」。我是没得圣道,我若想得圣道应该怎么办?你先要「善资粮守护长养」,先做这件事,初开始应该做这件事。第二件事要「远离」。第三件事「修习静虑、心一境性」,若有困难呢?要「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样子就可以得圣道了,这么意思。
这是列出来四种;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四种。加前面善资粮守护长养,就是五种。下面,明安处。
宇二、明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菩萨有道种智,所以他能观察这个人是声闻种性、是独觉种性,能观察、能看出来。菩萨「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就把他安处在这里,他是声闻种性、就安排在声闻种性、声闻乘佛法里面;独觉种性的人、就安排在独觉乘佛法里面;「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若是这个人有佛性,那就是安排在最上乘的佛法中。这意思呢,一切众生的根性不一样。
《披寻记》p1458页:
「安处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谓于五处如应安立,是名安处」,这安处,前面说那五种,「是名安处」。「云何五处?一、护养定资粮处」,定资粮处、就是「善资粮守护长养」,就刚才说的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那五种,这是「定资粮」。
「二、远离处」,就是第二段那第一是「远离处」。第三是「心一境性处」。第四「障清净处」。「五、修作意处」。这五种在「〈声闻地〉中别释其相」,这五种在〈声闻地〉里面有解释,(陵本三十卷五页)那里有解释。「此说于善资粮守护长养,乃至或于修习作意准彼应知」要准〈声闻地〉去解释。「然此安处唯说所化有情,为简非化,故言一分」,众生有的可教化、有的不能教化,所以可教化是一部分。「由彼非化无有种姓定不堪任故」,由于那个种性不可教化的,是他没有种性,不能堪任佛菩萨的教化,所以只好暂时不要动他,以后再说吧!
刚才说这一段,这是说修学圣道、想要得圣道的次第,你一定先准备这五种事情,然后才能得圣道的,不然是不能得圣道的。
戌九、清净爱语(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清净爱语?
爱语是「四摄法」之一,「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布施略去了,因为在六波罗蜜里边,布施波罗蜜已经说过了,所以一开始就说爱语,爱语有九科,现在是第九科清净爱语,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清净爱语?」下面第二科是标。
亥二、标
当知此语,有二十种。
有二十种爱语,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指。
亥三、指
谓二十种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爱语有二十种不同,那二十种呢?下面指,「谓二十种宣说正法」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二十种不同,这都叫做爱语。我们通常的思想,因为你说的话,对我有爱意,那就叫做爱语,现在这里说,是为你宣说、赞扬佛法的语言叫做爱语,一共有二十种不同。「应知如前力种性品」,前面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法有二十种相,现在这里说爱语有二十种,就和那里是一样的。
看《披寻记》:「当知此语有二十种等者:力种性品说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应知。」你去看那一段文就知道了,(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页)。
酉二、利行(分二科)
戌一、总标(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利行?
爱语这一段说完了,现在第二段说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萨利行呢?这四摄法第一种是布施,就是用财布施给他,这样做呢!菩萨就和众生建立一个友谊关系,有良好的友谊,然后再为他宣扬正法,这是爱语。宣扬佛法之后,第三个行动是利行,就是劝他随顺佛法修学圣道,叫做利行。就是你真实的能成就对你自己有利益的功德,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得圣道,不是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在内,但是菩萨为你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得圣道、得涅槃、得无上菩提。你这样的修行能令你彻底的得到利益,那叫做利行。这个菩萨的利行,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指共相。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指共相
谓此利行,广如爱语,应知其相。
这里面说到利行的大意,详细说明的话,就和爱语说的一样,应知其相,他的相貌和爱语都相通的。这是指共相,就是爱语的相貌和利行的相貌是一样的,譬如为你宣说「六波罗蜜」,这是爱语,利行也还是让你学习「六波罗蜜」他们的相貌彼此是共通的,下面第二科说别相。
天二、说别相
于利行中余差别义,我今当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现在说这个差别义,「于利行中余差别义」,前面说利行的相貌和爱语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和爱语是不同的,于利行中其余不同于爱语的那个异相,「我今当说」,弥勒菩萨他现在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由一切品差别的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看《披寻记》的解释,「由一切品差别爱语者:前说爱语,略为二种」前面说爱语,简要的说:有两种不同,「一、随世仪轨语」,随顺世间上有礼貌的人,所说的语言,那么这叫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这爱里面有一种是不同于世间的,是随顺佛的正法,随顺佛的教导的语言,那是出世间的,胜义这一方面的语言,就是分这两类,是名叫做一切品。品者;类也,随顺仪轨语是一类,顺正法教语又是一类。「即于此中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名一切品差别」,这品里面还是有差别的。随世仪轨语里面也有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顺正法教的佛法的语言,也有这三类,所以叫做品类中各有差别。「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这位菩萨随顺众生的根性,也随顺佛法的胜义,就「彼彼趣义利行」,一样一样的,但总结来说其大义,不管是说那一种行,在佛法里面都是趣义利行,都是向前进步会得到涅槃,会得到第一义谛的那种修行,那就叫做利行。「饶益有情」,菩萨这样为众生说法来利益众生这叫做利行,这样等于是解释这利行的名,「利行」这是一个名,那是什么义呢?就是这样意思,能令众生成就圣道,那叫做利行。
戌二、别辨(分九科)
亥一、自性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总标,下面第二段是别辨,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利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这是征,下面那第二科就是解释。
天二、释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
「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谓诸菩萨,不只是一位菩萨,由彼所说的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个爱语究竟是说什么语呢?「为诸有情示现正理」,为你开示佛法的胜义,那就叫做爱语。这个「示」是出,出入的出,这个「现」,是显现的意思。这个出是在外边,没有出的时候是在里边,这表示佛法的胜义,就在一切因缘所生法的事里边,现在菩萨将它说出来,就叫做「示」,所以叫做开示。「现」是显现,佛菩萨没有给你讲的时候,它隐藏在里边,现在把它显现在外边,这个示现就是开示的意思,也就是显现的意思,将隐藏在里面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他是用爱语的方式为你讲解。「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前面的「为诸有情示现正理」,这是说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边用功修行,是修行什么?就是你能随顺胜义就叫做修行。就是有人骂你,在胜义谛上说:这骂不可得,那么你心里就不动了,这就叫做正理,就是你随顺正理了。这下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这是大智慧境界,菩萨是大智慧,能随顺众生的根性说相应之理,这就叫契机。契机而又契理,前面「示现正理」叫契理,「随其所应」叫契机,「于诸所学随义利行」于你所学习的佛法,前面为你说爱语,就是劝你学习佛法。「随义利行」,所学的告诉你「六波罗蜜」,告诉你「三十七道品」,你随顺法语的义去修行,就能得到利;或是这样随顺学习,就能得到出世间的义利。「法随法行」,这上面说「随其所应于诸所学」,这是闻所成慧,「随义利行」,是思所成慧,你要常思惟,对于所学的佛法,才能认识的深刻才能熟悉,你若不思惟就忘记了。说这只是一句话,但是义你拿不到,要思惟才能拿到那个义。「法随法行」,这就是修慧,所学是「闻慧」,随义利行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就是闻思修。「法随法行」我们前面讲过,这个法,或说它是涅槃也可以,说它是第一义谛叫做法。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归依法是什么?那个「法」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离言相的,「离言相」这个事我们很难办到,离言说相我们不行啊!与我们的思想有距离,所以怎么辨法,才能达到那里去呢?「随法」就是告诉你「八正道」,告诉你「六波罗蜜」。这个是有文字相,有语言相,你从这里可以思惟,它不是第一义谛,但是随顺第一义谛,你这样学习用功修行,就能引导你到第一义谛那里去,所以叫做「随」,它不是逆;违逆的。「法随法行」,你按照随顺第一义谛的这些修行法门去做,这样的修行,就叫做「利行」,就是闻思修得无生法忍的意思。
「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是名略说利行自性。」就是这样闻思修的行门,这些修行的法门,「安住悲心」菩萨为众生宣扬这样的法门的时候,不是用名利的心去宣扬,是用悲心,感觉众生苦,这样的修行可以解脱大苦,用这样的悲心,菩萨的心安住在悲这地方,「无爱染心」,没有其他的染污心,更无所求,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无相,没有这个染污心。「劝导调伏」,规劝这个众生,引导他,向这个方向来,不要向染污的地方去。「调伏」众生可能会接受,但是也可能不接受,说出种种反对的理由,菩萨有大智慧能调伏他不接受的心情。「安处建立」,安处就是有信心了,信心建立了,有了信心就肯学习、肯修行了。但是在虚妄分别里面,他没有戒定慧啊!没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啊!但是现在从这里建立起来了,由无而有,建立了圣道。
天三、结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是名略说利行自性」,简单的说其要义,利行的自性就是这样,利行它本身的相貌是这样,不同于其他法门的,所以叫做「自」。
看《披寻记》:「为诸有情示现正理等者:〈声闻地〉说随顺学法略有十种。」现在这是〈菩萨地〉,他常引〈声闻地〉,可见〈声闻地〉还是很重要。这〈声闻地〉那一大段文里面说:「随顺学法」,不是违背而是随顺佛陀慈悲的教法,随顺这教法「略有十种」,这十种是随顺教法,你学习佛法一共有十样随顺。「谓能对治十种违逆学法应知。」这十种学法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对治,有十种违逆学法的事情,违背学习佛法的障碍因缘,这些障碍因缘是不顺于学习佛法的,而现在这十种学法,能对治,能消灭那十种违逆学法,那就叫做十种随顺学法。(陵本二十八卷四页),那十种随顺学法在二十八卷四页那里。「是名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是针对那十种说的。「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闻思修,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这个利行不只是指意业,是包括身、口、意三业的,这身口意三业都是随顺于法的,「无倒随转」,没有错误,随顺佛法而行,叫做随转。再明白一点说,就是闻思修,就是对于佛法有闻思修,这就叫做「随义利行、法随法行」,「是名于诸所学,法随法行」,就是这么意思。「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行随其所应示现四种真实道理」,菩萨为诸有情于彼彼的行「随其所应」,这彼彼的行,就是彼彼众生的心行。行者;心也,每一个众生的心行、思想也不一样的,菩萨能够善巧方便的随顺彼彼行,「随其所应」,随彼心行所相应的示现四种真实道理,来开示这四种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是名示现正理。」这示现正理这么讲,《瑜伽师地论》常常提到这四种道理。
亥二、一切利行(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利行?
前面这一段是说利行的自性、自性的利行,是第一科。第二科一切利行,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菩萨一切利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玄一、二种
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
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二种,第二科是三种,现在第一科是二种。「当知此行,略有两种」,这个利行有两种不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没有成熟的有情,能成熟的利行,这个成熟在前面的〈声闻地〉里边说的非常详细。就是这个众生有善知识的引导,他能在佛法里面栽培,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善根,栽培是栽培了,但是还没有成熟。怎么叫做成熟?怎么叫做没有成熟?就是不能得果报,你是栽培信戒闻舍慧了,但是不能得圣道,这就叫做未成熟。怎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得圣道了,叫做成熟。像那苹果它是长出来了,但是你现在不能吃,就是没成熟,可以吃了,那就是成熟了。众生在佛法里面是栽培一点善根,他到佛寺里面来,烧一枝香,向菩萨低头表示一点恭敬的意思,那就是栽培善根了,「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菩萨劝导他,劝他采取行动,使令善根成熟,那这件事就很难说,说是一定是个大法师为他宣扬佛法吗?那不一定!可能菩萨给他做儿,然后有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到佛菩萨那儿去求一求,这样就栽培善根了,这个事情是很不可思议。成熟这件事,也不是一下就成熟了,是一点一点慢慢的成熟,可见这成熟的利行,按照我们说:他要读经,明白第一义谛,然后用功修学止观叫做利行,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是这样子。他用其他的因缘,使令他以前的栽培进一步的活动,使令那力量增长了,这也叫做利行,各式各样的情形。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第二种;这个众生他已经成熟了,他的善根很强,他这一生能得圣道,但是现在还不能得,要菩萨去给他善巧方便的教导,他才能得解脱。可见这个得解脱,从开始栽培善根,后来善根成熟得解脱,完全要靠佛、菩萨的教导,从这里看出一件事,说我不学习佛法,我就闭上眼睛在那里,可以开悟,这句话有问题!「已成熟有情,令解脱」,菩萨用善巧方便教导他,他才能得解脱。
玄二、三种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我们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的人,和那些在佛中有成就的人,就从对佛、菩萨问讯,这件事来看,不一样!我看仁俊老法师向佛、菩萨问讯的时候,看出来不一样,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对佛、菩萨的恭敬心强。这就是心,不是外相,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细致一点,不论是拜佛也好,向佛问讯也好,心要特别注意。譬如说我们,早粥、午斋念供的时候,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但是这个心要特别诚恳,要诚恳,不一样,完全都不一样的,有差别的。昨天智玄法师提出来的问题,那段文我就照那文顺一顺,好像意思还不太明白,但是讲出那个故事呢!就明白了。昨天回去我又把五台山志文殊菩萨灵验记,按出处:《三宝感应要略录、第二文殊化身为贫女感应》,把它又找出来看看那段文,我的大意没有说错,但是我说的不完全。是一个贫女,那个贫女先把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供养这个法会,然后她向那个主事的出家人说:「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分给我,我那一份」,四方有来者都有份,都给你饭菜,一人一份,她要求先给她,主事僧就给她了,但是她还带领了两个小孩,连她本人就是三份,那么主事人就给了她三份,但是她还说:「我的狗也要一份」,也就给了,她又说:「我肚子里有小孩也要一份」,这出家人就火了,肚子里的小孩还没生出来,他能吃饭嘛!把他闹的起烦恼了,这时候,这个贫女说出了几句话:「苦瓠连根苦 甜瓜彻蒂甜 是我超三界 却被阿师嫌」,三界无着处,没有执着,我现在这种境界是不值得执着的,你为什么要讥嫌我。这女人就说这句话,说完这句话,这个女人就飞到虚空里,一看是文殊菩萨。这个意思就是我们要注意,我们要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也不要用肉眼来看事情,不能用肉眼看,啊!你这个人不讲道理,不要这样看。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不能离开这个,要「恣其所求」都能够为他说悦意语,你要用凡夫心看,那就瞋心来了,这个是「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道理是一样的。这个贫女的表现是令你得解脱的境界,但是凡夫用肉眼看,就变成烦恼境界了,从件事能看出什么事呢?就是我们常常要训练自己的心,常常与道相应,常常与法相应,要常训练它,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你心不动,能与道相应,要常常这样子。当然文殊菩萨是因你们发心举办这个大法会,很难得啊!菩萨也来参加,同时也考验考验你,你光修福不行,这时候是大智慧境界,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上面说:「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当然我们按照次第说,种、熟、脱,开始栽培善根,然后令善根成熟,然后令解脱,种、熟、脱,分三个阶段。而每一个境界也都是种、熟、脱,种的境界也是解脱的境界,就看你的智慧。
「即此利行、复由三门」,这第二科,前面是分两类「第一个是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第二个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三种。「即此利行,复由三门」,又有三门的不同,「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不是将来是现在,现法也就是现在,现在你就能得到义利,这样的劝导利行。如果我们浅白一点说,譬如说:我劝你把《金刚经》背起来,那是现在可以做到的,不一定等到来生,现在可以做到的,劝导利行。如果说这个人根性利,现在能得无生法忍,那菩萨为他说法的时候,也就是现法利劝导利行,可以这么说,现在就能成就法利,但是由佛、菩萨来劝导他,你这样做,你就能成就。「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现在你做不到,但是现在可以栽培,将来你能得到法利,这个目的,菩萨为你说法,来劝导你的时候,菩萨心里有这样的观察,劝导你这样修行,将来能得到法利,不是现在,这就不同了。有现法、后法的不同,这个「后」就是将来,也就是你现在这个生命以后。「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是现法利、后法利劝导你,如果说你得圣道,从初欢喜地到第十地,那也不是一次能成功的,也属于现法也属于后法。当然有的众生他的善根的栽培,现在要栽培,将来也要栽培,那么这是三门利行的不同。
地二、随释三种(分三科)
玄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三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
现在第二科随释三种,分三科;第一是于现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是标出来,下面解释:「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这是一种,「谓正劝导」,菩萨 这样开示你、劝导你,开示什么?「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用法、业、德,去发财,增长世间的财富,世间的财富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呢?以「法」要用法,法是什么?就是专业知识,我做医生,学医就是个专业知识,或者是学会计、学建筑,各式各样的工巧,这法是专业知识。「业」就是你学好了以后,去从事,经营这件事,这是法和业去取得财富,菩萨让你发财的时候,不只是让你有法有业而还要有「德」,你做这件事的时候,要随顺道德,的轨范,不能说我随便的欺骗人,不可以。这样子没有过失,发财是发财没有过失,佛教徒应该是这样,非佛教徒就不一定了,因为你有法有业,而且还有品德的轨范,「招集守护」你就招集了很多的财,你就拿到了很多的财富,拿到了很多的财富呢!还要能守护不失掉,这个财不会被人欺骗失掉了,也不会被土匪抢去了而失掉,能守护。「增长」,而且财富继续的增长,就是财富越来越多起来。「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你要知道你若发财,就是现在能得到,这样可以发财,「劝导利行」。
黄二、释现乐
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
这是第二科,释现乐,现法乐。什么乐呢?「由此能令」,由于你能够合法的发财,而且有道德的轨范,能令你「从他获得广大名称」,你不但是得到了财,还有广大的名称,大家都赞叹你这个人了不起,「广大名称」。「及现法乐」也得到现在的快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当然这个乐,也是禅定三昧乐,不需要外界的因缘,不需要。但是现在不是得禅定乐,所以要有资具,为了身体健康要吃饭,令你心情快乐;或者是你写书法,写的非常好心情快乐,你弹音乐弹的非常好也心情快乐,这些欲乐的事情,因为这些资具的增上缘,使令你心情快乐。「摄受安住」,因为你有很多的财富,也有很健康的身体,你就摄受了种种的资具,心情得安乐住,这下边解释。
《披寻记》:「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者」,《披寻记》作者解释,「如理寻伺,是名以法」,这句话这么解释也好。「由自勤劬,是名以业」,你如理寻伺,就有这种知识了,然后你不怕辛苦、勤劳「是名以业」,这个业是勤劳这样做。「由工巧智,是名以德」,这就是你有专业知识的智慧,那叫做德。「由是方便于彼财位能令获得,是名招集」,「能善防护」不失掉,「是名守护」,「能令广大,是名增长」,这样解释。
玄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
「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前面第一科解释完了,第二科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两科;第一科明劝导。「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这就和前面不同了,那是世间的财富,这是出世间的圣道,这位菩萨劝导这位众生啊!「弃舍财位」,世间的财位不要了。「清净出家」,有圣道的意愿因此而出家,清净的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出了家以后,自己不生产,就得要接受佛陀的安排,行乞求行,向人乞食,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乞求这样做。「以自存活」,这样才能生存。「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出家修学圣道这是后法利,不是说你现在得圣道。
黄二、释后乐
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
这是第二科,释后乐「由此」,由于你现在出了家自己不生产,向人乞求生活,你就有剩余的时间修学圣道,而且要认真的修学圣道。「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你第二生呢!就能得到涅槃,能得到第一义谛,你前一生呢!栽培善根,第二生就出家栽培善根,第三生得圣道,三生得圣道就是这意思。「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不决定是这一生出家就得圣道,这是不一定的。
玄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分二科)
黄一、明劝导
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
这是第三科,第一明劝导,「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菩萨的大慈悲、大智慧,他能够善巧的劝导你,令在家的人「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出家的人也,「渐次修行、趣向离欲」。这是说你这一生用功的修学圣道,你第二生,后法能得圣道,你若不用功修行,后法还是不能得涅槃,不能得圣道。现在是说第三种,在家者或出家者,就是接受菩萨劝导的人,劝他们怎么样用功修行呢?渐次修行,趣向离欲。《瑜伽师地论》它有一个特别的相貌。什么叫「特别相貌」?它就老老实实的说「渐次」,就是慢慢地,你就成功了,他是这么说,不说那么高。
「渐次修行,趣向离欲」,没有说「一下子就离欲」,没那么说。要渐次地修行,向于离欲。向于「离欲」这句话就是得了初禅,就是得初禅叫离欲。这未到地定和欲界定都不能离欲。要「渐次」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这时候离欲了。就是这样「渐次修行,趣向离欲」。
「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这就叫做于现法后法利劝导你用功修行。这善根的栽培也是逐渐地,逐渐地栽培善根而后才能得解脱。这不是一生的事情。
黄二、释俱利
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这是第二科,释俱利,现法利、后法利。「由此能令于现法中」,由于你渐次地修行,修学戒、定、慧,能令你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这文的次第是先说身轻安、后说心轻安。在三十二卷后边那段文,说得轻安乐的次第,是先得心轻安,后得身轻安。怎么得心轻安呢?是我们心里有烦恼,有烦恼主要是欲,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粗重,就没有堪能得禅定,那就叫做「心粗重」。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没有堪能得禅定。而这样有欲的心在身体里面,这身体也受它影响,也就没有堪能性去得禅定,那叫故「身粗重」。现在你修不净观,在未到地定修七种作意,就是修不净观,把这个欲下了逐客令了,把这个欲驱遣出去了。心没有欲的时候,由欲而有的粗重也随着没有了。心里面的粗重没有了、心就轻安;在得心轻安之初,头上有重的感觉,然后心轻安现前。得心轻安之后,身体有风大充满,于是乎身的轻安乐来了。如是先得心轻安、而后得身轻安,「安乐而住」。
「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有二种可能:一、安乐而住,还是未至定,于后法当生欲界清净天;二、安乐而住,若指色界、无色界禅定而言,于后法中当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
「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或者此人于奢么他中,修四念处成功了,就得「无余依涅槃界」,就是把色受想行识都息灭了,就是没有剩余的有漏法,就在不生不灭那地方安住,所以叫「而般涅槃」。那个「般」中国话是个「入」。「而般涅槃」,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小乘佛法就是阿罗汉、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了。
《披寻记》p1456——
「令在家者至般涅槃者:谓受近事律仪,名在家者。」就是你禀受亲近承事三宝的律仪,就是五戒,受持五戒的律仪。「名在家者」,这时候你还不能离欲,所以叫「在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由于你有五戒的律仪,「渐令」、你常常受持五戒,同时也要修四念处。佛在世的时候,佛为在家居士传授这五戒,同时也劝在家居士修四念处的。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受出家的律仪,他也是修四念处,在家居士也是修四念处的。「渐令修离恶行」,杀、盗、淫、妄,这是恶事,你现在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就离恶行。「渐令修离恶行、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你逐渐地进步,也能够远离一切的欲、也能离欲。有的在家居士受持五戒,修学四念处,后来出家做比丘了、做比丘尼了,所以他会向前进步,也能远离诸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句话就这么意思。「此增上力于现法中不造诸恶」,因为你听佛说的增上的教法的力量,你于现法中,你受了戒、就不造诸恶。「于后法中当生欲界清净天果」,你若没得禅定、那你就是生到欲界,后法中当生欲界的清净天果,「天」要比我们人间清净。人间的人能做种种恶事,所以他是不清净。天上的人、他们修十善法,唯独地居天还有点问题,空居天都是修十善法的,「清净天果」。「若受苾刍律仪,名出家者。由是律仪渐令修离恶行及离欲行」,出家的戒,一方面离恶、一方面也能离欲,这就和在家居士不同了。「依世间道及出世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受出家律仪的比丘、比丘尼,「依世间道」,你初开始修禅定还没有断惑所以这个禅定是世间道,不是出世间道。「及出世道」,你修四念处,这是出世道。就是你先修世间道的禅定,后来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所以就是「世间道及出世间道」。「而趣离欲,名渐修行趣向离欲」,这样子也就能慢慢地离三界欲了。「依世间道而离欲者,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你若是依世间道修学禅定,得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的时候就离欲了,那是于现法中得安乐住。「于后法中当生色无色界诸清净天」,这个得了禅定的人,他死掉以后,到后法中就生到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去了,当生「诸清净天」。「依出世道而离欲者,于后法中当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若是你在成就的奢摩他中,修出世道的四念住,远离了三界欲,就能入无余涅槃,不生色界、无色界清净天国。
这是第二科「一切利行」讲完了。
亥三、难行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利行?
第三科、「难行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三种。
三种不同。分三科,三个解释。第一科,于无善因有情所。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于无善因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何以故?彼诸有情,难劝导故。
「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什么样的众生都会遇见到。就是遇见这个众生、他以前没有栽培殊胜的善根之因,没有栽培过。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菩萨对这没有善根的众生,能劝导他修学圣道,这是第一个难行利行,这是不容易。「何以故?」什么原因他是难行利行呢?「彼诸有情难劝导故」,这样的众生,你很不容易劝导他、令他修学圣道的,因为没有善根,这是难。但是菩萨难行能行,所以叫「第一难行」。
地二、于极放逸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有善因现前耽着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
第二科,于极放逸的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有善根因」,栽培过信、戒、闻、舍、慧的善根的人,这个人「现前耽着广大财位」,这个众生前一生、或者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他可能修过大庙、也供佛及僧、护持佛法的事情,今生的福报非常大。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是现前的境界「耽着广大财位」,他爱着广大的财富的境界。「众具圆满」众多的资生具他都有,他有居住的大宝楼阁、他还有很好的汽车、父母也是高贵的人、兄弟姊妹都是高贵的人、朋友也是高贵的人,「众具圆满」。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在这样的众生这里,菩萨能教导他相信佛法修学圣道,这是不容易。「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那个众生虽然有善根,但是他有广大的极放逸的境界,「迹」就是境界。在那个环境里面放逸、贪着五欲。「极放逸处,耽着转故」,他在那特别放逸的地方,他非常爱着这个境界,你让他放下、修学圣道,这不容易。
地三、于着邪见有情所
若诸菩萨于诸外道着本异道邪见邪行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于正法律,憎背执故。
这是第三科,于着邪见有情所。「若诸菩萨」对于很多的「外道」,「着本异道」他执着原来那不同于佛法的道,有邪知邪见。「邪见」是在第六意识来说,「邪行」就通于三业。就是他的思想也是邪、他的行动也是邪。在这样的诸有情所「能行利行」,菩萨能教导他修学圣道,这是难。「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那个众生对于他自己原来信仰的宗教,特别愚痴执着,你叫他放下是不容易。「于正法律,憎背执故」,对于佛陀的正法律,他是「憎」、憎恶,「背」、违背佛的正法,他这个执着是很厉害的,所以你劝他、教导他修学圣道,是不容易。
这是三种难行利行。
亥四、一切门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门利行?
第四科、一切门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四种。
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
「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于信圆满殷勤教导」,菩萨能殷勤的教导、能劝导他对佛法有圆满的信心,这是一个门。这「门」有出生的意思,能生出来种种善法,能生善叫「门」。「乃至建立」,能劝导他对于佛法有圆满的信心,最后是建立了、果然对佛法有信心了。
「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可能对佛法有信心,但是他戒不能受持,犯了戒。「于戒圆满」,菩萨内心希望他能够持戒圆满清净,而殷勤地劝导,乃至到最后成功了,这个众生能圆满具足持戒清净。
「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是第三种。「恶慧有情」、就是邪知邪见,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他的慧很恶邪,这样的众生。菩萨希望他能成就圆满的智慧、殷勤地劝导他,最后他成就圆满的智慧了。由此而有功德。
「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这个众生他悭吝、他所有的财富,你让他布施出来可不容易,菩萨能殷勤的劝导他,他就能成就舍的圆满功德。最后是成就了,乃至建立。
这信、戒、慧、舍,就叫做一切门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善士利行?
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略有五种。
五种利行。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
菩萨能劝导有情,怎么劝导呢?「于真实义」,就是佛法的第一义谛,用这样高深的胜义来劝导众生,能教化他。这是一种善士利行。「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不是第一义谛,随顺这时是合适的,这样为你说法是合适的,这样劝导有情。
《披寻记》p1457——
「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等者:谓若宣说超胜四种圣谛相应言论,是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苦、集、灭、道,苦不可得、集不可得、灭也不可得、道也不可得,这叫做超越四圣谛,这是般若波罗蜜的境界,这叫做胜义。「又若宣说初时所作无倒言论」,若这位菩萨为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是「初时」,初开始信佛时,所作的无倒的言论。是什么?是「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是初开始菩萨为众生说法,是说这样的佛法的。「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性」。施、戒、升天之论。「于诸欲中」,施是满足众生的欲,戒是劝众生离欲了,「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开示诸欲是有很多的罪过,能让他离欲「出离清净品性」,欲是有过患的,所以应该离欲。这个众生随顺菩萨的教导,就能从欲里面出来,使令他心里没有欲,「清净的品性」就是得色界四禅了。「是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就是施论、戒论、升天之论。就是不能修学圣道的众生,劝他修学施,来满足世间的欲。若是戒论、升天之论,那就是从世间的欲里出来,往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离欲了、得了禅定的欲。这样说,世间的欲乐是一种,色界的禅定叫三昧乐。初开始劝导众生多行布施,是得世间的欲乐,然后又劝导众生修学禅定,弃舍欲乐得三昧乐。这两种乐都是属于世间。就是他不能修学圣道,菩萨这样教化众生。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前面这善士利行分两种,第一种「于真实义,劝导有情」,第二种「于应时宜,劝导有情」。这下面又说三种。
「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对于这类众生,他有出世间的善根的,菩萨能够「引摄胜妙义利」,就是能得出世间圣道的,这样来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这个众生接受了菩萨胜义的劝导以后,有的时候也可能没成功,有时失掉正念的时候,就可能有错误了,有错误菩萨要呵斥他、要教诲他的时候,「柔软劝导」,说出的话非常柔和,是呵斥他,但是很柔和,容易接受一点。「于诸有情,慈心劝导」,柔和之外还有慈心,心里面爱护众生地来劝导众生。
《披寻记》p1457——
「于诸有情柔软劝导等者:谓若谏举罪时言不粗犷」,若这个众生、这个修行人,他犯了错误的时候,菩萨要劝谏他、揭发他的罪过,但是说话的时候、不粗犷,叫做「名于有情柔软劝导」。「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名于有情慈心劝导。」
亥六、一切种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
前面是第五科,善士利行。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种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当知此行」有六种不同,有七种不同,总集起来就是十三种。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分两科,第一科,六种。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种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诸有情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这是第一种。若这个有情应该用佛法来接引他,能接引他到佛法里面来栽培善根的,「正摄受之」,菩萨不会放弃他,就用佛法来接引他。「正摄受之」,这「摄受」应该说「接引」的意思。「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这个有情他做了很多恶事,贪瞋痴烦恼很盛、很勇猛的,这个众生应该用佛法来调伏他的烦恼,令他不要有烦恼,「正调伏之」菩萨就有办法很良好地去调伏他的烦恼的,这是第二种。「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是这个有情他不高兴佛教,他憎恶、违背佛教,一看见佛、法、僧,他远远地走了,他不接受。「除其恚恼」,除灭他的瞋恨心,他对正法不欢喜、有瞋恨心,菩萨能善巧地教导,叫他除掉这个不高兴。「若诸有情处中住者」,若这个有情,他也不是信佛,但也不是憎背圣教,在信不信之间的「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菩萨为他说法,使他相信佛法,这「入」就是「相信」叫「入」。「若诸有情已入圣教」了,「正于三乘令其成熟」,就是为他说三乘,那就是;应以何法得度者,即为说何种佛法了。佛法就是三种: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三种。令他的善根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他的信、戒、闻、舍、慧的善根成熟了,菩萨再为他说法教化,他就得圣道了,就解脱生死大苦了。
这是六种。下面有七种。分两科,第一科、征。
地二、七种(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七种?
怎么叫做七种呢?这是七种一切种利行。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举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
「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不是全部的所有的众生,是众生里面的一部分,是菩萨所应教化的有情。把这一部分的有情安处在什么地方呢?安处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善资粮」,资粮就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就是「因」。「因」是什么?就是「戒」,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所有的沙门庄严,这就叫做「善资粮」、圣道的资粮。其实修圣道,主要是前五种,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这五种法、我看也不容易修,但这是圣道的前方便,想要得圣道、你先要学习这五种方便,这也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的出家人,不能得圣道,原因是:圣道的前方便都办不到。所以不容易。现在菩萨把一部分所化的众生安置在这个地方「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守护这五种善法,叫他继续增长。这个善资粮也有差别,「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下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不如无上菩提的大乘殊胜,称为下乘。「依下乘」于下乘的佛法里发出离心,先修圣道的前方便。「或复依于大乘出离」,这个人发无上菩提心,依大乘佛法出离生死苦海。同样的「善资粮守护增长」,但是有这两类不同,就是发心不同。就是一个发出离心、一个发无上菩提心,这两种发心不同。「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如」,就是「像」,像前面菩萨叫所化的众生「于善资粮守护长养」,这是一种。
黄二、例远离等(分二科) 宇一、列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净诸障、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
这是第二科,例远离等。前面第一科,举善资粮守护长养。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列出四种。
「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这个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如是」就是把前面「资粮守护长养」这件事做好了。他进一步就开始修学圣道了,进一步「或于远离」,「远离」就是远离愦闹,要到阿兰若处住、寂静住,在那里修学圣道。「或于心一境性」,你想要得圣道,要选择一个住处,在远离处住。以后「于心一境性」,你心里要修学奢摩他、修学禅定。你前面,安住净戒、修根律仪…这五样法,你都修成功了,然后你找一个阿兰若处住,然后修禅定、心一境性。修这九心住,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这些事情。「或于清净诸障」,如果你修心一境性的时候不是那么顺,有的人善根深厚很容易就成功了、很容易他就能够寂静住。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清净诸障」,他心里有障碍。
有什么障碍?有这「怯弱障」,静坐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妄想,老师怎么劝,「哎呀!我业障重,我不行,我修不来。」怯弱,不敢承当「我能修行」,不敢这样说这句话,怯弱障。还一个「盖障」,就是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个「盖」很多,「盖障」。「寻思障」,你一定勉强我要去静坐,但是坐的时候,心里就是不能寂静住,就是想;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国土寻思、亲里的寻思,还一个不死的寻思,「我现在年纪很轻,我何必这么早修行呢?或者是我也才华很高、我也可以去作省主席,等我老的时候再修行。」是不死寻思。心里老是想这些事,就是「寻思障」。还有一种叫「自举障」,他没有前面这些障,一下子相应一点就高慢心来了,「自举」,高起来:「你们都不行,只有我行」高慢心来了,叫做「障」,有这些障。(陵本三十一卷十二页,《披寻记》一○三○页)。
「或于清净诸障」,若有这些障怎么办呢?要清除这些障碍。你要随顺佛菩萨教导,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你不要说「我现在不行,我一坐那里心里就是打妄想,不能寂静住」,能改变的,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一件事决定是这样的,你若改变因缘,所生法就改变了。「清净」,把这障要清除、清净它。
「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修习作意」就是「调练心作意」、「滋润心作意」、「生轻安作意」、「净智见作意」,〈声闻地〉说这些作意。(陵本三十一卷十七页,《披寻记》一○三六页)。修这些作意就成功了,你就能得禅定、得圣道的。「清净诸障,修习作意」,你就能得心一境性了。得心一境性,也就能得圣道了。「正安处之」,这个菩萨教化「所教化的众生」的时候,第一个让他安住在「善资粮守护长养」这里;或者是小乘佛法的出离心、或者是大乘佛法无上菩提心;然后叫他进一步的,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正安处之」,就是把他安排到这个境界,叫他从这里逐渐逐渐地进步。
我们说「末法时代没有人得圣道」,这事实如此。但是说,若能得圣道,要怎么样?你要知道、要明白这个「道次第」。我是没得圣道,我若想得圣道应该怎么办?你先要「善资粮守护长养」,先做这件事,初开始应该做这件事。第二件事要「远离」。第三件事「修习静虑、心一境性」,若有困难呢?要「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样子就可以得圣道了,这么意思。
这是列出来四种;远离、心一境性、清净诸障、修习作意,这四种。加前面善资粮守护长养,就是五种。下面,明安处。
宇二、明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
「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菩萨有道种智,所以他能观察这个人是声闻种性、是独觉种性,能观察、能看出来。菩萨「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就把他安处在这里,他是声闻种性、就安排在声闻种性、声闻乘佛法里面;独觉种性的人、就安排在独觉乘佛法里面;「若有如来种性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若是这个人有佛性,那就是安排在最上乘的佛法中。这意思呢,一切众生的根性不一样。
《披寻记》p1458页:
「安处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谓于五处如应安立,是名安处」,这安处,前面说那五种,「是名安处」。「云何五处?一、护养定资粮处」,定资粮处、就是「善资粮守护长养」,就刚才说的安住净戒、修根律仪、于食知量、修觉寤瑜伽、正知而住,那五种,这是「定资粮」。
「二、远离处」,就是第二段那第一是「远离处」。第三是「心一境性处」。第四「障清净处」。「五、修作意处」。这五种在「〈声闻地〉中别释其相」,这五种在〈声闻地〉里面有解释,(陵本三十卷五页)那里有解释。「此说于善资粮守护长养,乃至或于修习作意准彼应知」要准〈声闻地〉去解释。「然此安处唯说所化有情,为简非化,故言一分」,众生有的可教化、有的不能教化,所以可教化是一部分。「由彼非化无有种姓定不堪任故」,由于那个种性不可教化的,是他没有种性,不能堪任佛菩萨的教化,所以只好暂时不要动他,以后再说吧!
刚才说这一段,这是说修学圣道、想要得圣道的次第,你一定先准备这五种事情,然后才能得圣道的,不然是不能得圣道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