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4)
亥九、清净静虑
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
静虑一共有九种,现在是最后一种,清净静虑。「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这是问,「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不同。
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
十种里面第一种,「由世间净」,就是超越了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成就了色界四禅,这叫做「世间净」,为什么称之为「净」呢?「离诸爱味清净静虑」,你成就了色界四禅,你能远离爱着,这个「味」就是执着的意思,爱着这个滋味。在欲界里边生存的人,对于欲有爱着,现在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远离了欲界的爱味,没有欲了,所以色界四禅,称之为清净的静虑。欲是染污,没有这样的染污,所以叫做清净静虑,这是一种解释。第二个解释,成就了色界四禅,对于色界四禅有爱着,那还是叫做「爱味静虑」。那这样子呢,也可以说是清净,就是没有欲界的欲,也可以称之为清净。但是对于禅有爱着,清净中还有个不清净,可是成就了这种禅的人,他有的时候也不爱味,那叫做净禅,有爱味叫做味禅。这两种禅都是有漏禅。现在这个文,「离诸爱味」,应该这两个意思都具足。没有欲界的欲,也叫离诸爱味,对于自己所成就的禅也没有爱味,这两种意,都是具足的。
二者、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静虑。
前面这第一种清净禅,是世间禅,这是凡夫境界。这个第二种「由出世净」,他成就了色界四禅,但是他是佛教徒,所以他在禅里面修四念处,就破除去这个禅的爱着,那就叫「出世净,无有染污」,对于禅没有执着心了。当然也没有我的执着,也没有爱的执着,就是爱见烦恼都清除了。这个时候,这个人,所具足的色界四禅,叫做「出世净」,不是「世间净」。为什么称之为净呢?「无有染污清净静虑」,因为没有爱,没有见的染污。有我、我所的执着也是染污,对于禅有爱着也是染污,这爱见的染污没有了,所以叫做出世净的清净静虑。
三者、由加行净,清净静虑。
这个清净静虑,就是你成就了色界四禅,叫清净静虑。成就禅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因,禅是果,由因而得果。这个由因而得果,这个因就是加行,那就是你成就了欲界定,你想要成就色界四禅,你要努力的,在欲界定为基础修未到地定,修这个未至定,未至定是得色界初禅的加行。成就了欲界定之后,就是九心住后边那个等持,这个候时你要努力的修这个近分定。未到地定也叫做近分定,也叫未至定,这个未至定,就是加行,由如是加行,才成就色界四禅,所以要有加行净,清净静虑。这个加行,是比欲界定更高了,程度更高深了,所以也称之为净。又有一个意思呢,这个未到地定,它本身还有欲,你成就了未到地定,你还是有欲的,不应该说它是清净,但是说它是清净的原因呢,就是它能成就色界初禅,它能令你成就色界初禅,色界初禅是没有欲的,是清净的,所以它也名之为净,所以「加行净,清净静虑」。
四者、由得根本净,清净静虑。
就是你,加行,特别努力的修未到地定,没有白辛苦,现在你得到了「根本净,清净静虑」了。说到根本呢,不但指色界四禅,应该包括无色界的四空定也在内了,所以称之为根本,这个根本的意思,就是它是个门,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它能为一切出世间无量的功德的门,所以叫做禅门。我们读这个《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常会说出有两句话,「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这个三摩地就指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它是佛教徒成就佛法的无量功德之门,所以叫着根本。这个根本是能生的意思,它能生出来无量无边的功德。从这个「门」字来看,从《大般若经》加上这个门这个字来看,我们佛教徒,不应该不修禅,不应该不静坐,就是你一定要得到这个门,然后才能够出生无量无边殊胜功德的,这里的根本也就是门的意思。
五者、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
这是第五种,「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就是你成就了这个根本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你不应该停留在这里,你要继续努力的向前进,这叫做胜进。向前进呢,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就是,修四无量心,你得到色界四静虑,四空定的时候,还应该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的人呢,得了初禅就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如果不是佛徒的话呢,他死掉了以后,他会做大梵天王,就是超过了一般的梵众,一般的梵天。现在这里应该不止于此,很多很多的功德,都可以在禅里面修,所以叫做胜进。
六者、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
这上面说,你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四空定,你是成就,但是你未必是入、住、出都是自在的。这个自在就是无障碍的意思。这个初开始成就,他不那么自在。你要入,还不是那么容易,你要住,你要在禅定里面住,有时候也还住不住,就要出定,有的时候想出定还出不来,有这些事情,就不自在,就是有障碍,你要时时的训练自己,那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呢,就是常常入定,常常的住,常常出,时时的训练呢,它就入、住、出都会自在了。「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你已经成就了这八种功德,你还要常常的训练它,使令它无障碍,所以那叫清净,叫做自在。我读《清净道论》上,《清净道论》我读一部份,还没有完全读,读到一段文说到:有个长老,他看见,这个龙王害怕,看见金翅鸟来了很恐怖,金翅鸟要吃它,要捉它,那么这位长老立刻的入定,就是保护了这个龙王,这个金翅鸟没能捉它。那一段文,说那个长老入定就是特别的自在,一下子就能入定,而不是很困难,就是很迅速的意思,也就是自在的意思。所以不是说是,你得到禅定,你同时就是自在了,也不是,那还要再用功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经论上看,这个出家人是很忙的。初开始,多静坐,修欲界定,未至定,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这还是有漏法,要用多少时间,用多少的精神,你才能成就,那有时间告假呢?那有时间做别的事情。这是「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这件事,不管是声闻种性、菩萨种性都是一样,这些功德都是要努力的修行,它才能成就的。不是说,我等着,我什么也不做,功德就来了,没有那回事情的。
七者、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
这个第七种,就是「舍静虑已」,「舍静虑」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从静虑里面出来。你从静虑里面出来呢,你心里面就是散乱的境界,所以就是没有静虑,但是成功了的人呢,随时还可以入。这个「舍静虑」,舍了以后,「复还证入」这个静虑,这叫做「自在净,清净静虑」。这段文和前面有什么不同呢?前面入住出,这个出也就是舍的意思。出来以后再入、住、出,就是不断的重复的入、住、出。那么第七是什么意思呢?我看这个《遁伦记》也就是,窥基大师的《略纂》吧,他说呢,譬如说是你成就了非非想定,成就了非非想定,你从非非想定里面出来,出来呢,入无所有处定,入、住、出,从无所有处定里面出来,入识无边处定,出来以后入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出来入色界第四禅,入、住、出,从第四禅里面出来,再入第三禅,这样子入二禅、入初禅,就是倒过来,就是逆,逆其次第,这样入、住、出,前面那个说是「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是你得到初禅,你要不断的入初禅,住、出,然后再入、住、出在初禅里面,在初禅里面不断的入、住、出,你得到二禅也是要不断的入、住、出,三禅、四禅都是这样子。现在这个第七不是,第七是逆,前面那个入、住、出,那是由浅而深,现在是由深而浅,那么由第四禅入、住、出,然后三禅,三禅、二禅、初禅,这样子,那么就和前面是不同了。这在《大品般若经》也有提到这件事。它还有那叫做超越的,初开始修习的时候,你从四禅里面出来,入三禅、入二禅、入初禅,但是熟悉了以后,从四禅出来,入第二禅,就超越这个三禅,你也可以由初禅出来,直接入第四禅,超越了两个禅。无色界四空定也是这子,那么再加上一个灭尽定,就是九次第定,如果不超越就是次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边定、非非想定,不超越,次第的向前入。那么回来的时候也是次第,非非想定、无所有处定、识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也是按照次第,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超越,非非想定里出来,直接入识无边处定、就超越了无所有,有的时候呢,譬如说是你由未到地定入初禅,初禅出来,直接入灭尽定,你看这超越很多,从灭尽定出来,一下入初禅。初开始呢是按照次第不超越,最后就超越了,这是,有的时候阿罗汉都做不到。这是第七,「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
八者、神通变现自在净,清净静虑。
这个是有神通了,神通呢,是要在禅里边修神通,成功了,有神通。有了神通的时候,当然也时常的要训练自己,现在这里面说「神通变现自在」,就是他在禅里边现神通,现神通是要色界四禅,在这里边。「变现自在」,他变现出来的事情是自在的,愿意怎么示现就怎么示现。这是自在静虑。
九者、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
前边我说的时候,加了一个灭受想定,灭受想定唯独圣人才可以,在这个十种禅里边呢,第一,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这是世间禅。第二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这是出世间的禅。由这个第三以后,一直到四、五、六、七、到八,这都可以说是世间禅。第九以下呢,就是属于第二,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就是无漏的了。「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这就是佛教徒,他在禅边面,离一切见,这个见对凡夫来说,这个我见是一切见的根本,由我见,然后才有边见、或者是断见、或者是常见、戒取见、见取见,这些见。「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在禅里面修无我观,就是远离了一切执着,这我、我所见,常、无常见、一切见取,那么使令你的禅就清净了。
十者、一切烦恼所知障净,清净静虑。
前面是见,这底下是烦恼。这个见也是有深浅,下面烦恼也有深浅,这是说两种烦恼,一个烦恼障,一个所知障。就是在禅里面修四念处,这上面说是「所知障净」,那是大乘的四念处。能破除烦恼障,又破除所知障。这时候使令你的禅是清净的,这叫做「清净静虑」。这个烦恼障,破除去,那是和阿罗汉是相等的。破除所知障清净,那是佛的境界了。所以从开始的世间禅乃至最后到了佛的境界,那么这叫做清净静虑。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43——谓此静虑略有十种等者:决择分说此十清净:
这十种清净禅,是什么意思呢?
「一、清净清净,」
现在这是本地分。决择分就是解释本地分。你看怎么解释的呢!这里第一个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那么决择解释的时候,是清净清净,这就是解释了。那这个怎么解释这句话?这样说呢,就是将才我解释就是这个意思,由世间净,就是你远离了欲界的欲,这是一个清净。你远离了欲界的欲,成就了色界初禅,举这个例,就这样说,成就了色界初禅里边有种种的轻安乐,你对于初禅的轻安乐也不爱着,又一个清净,这两个清净还不同,不一样了,所以第一个禅,就是清净清净,是这个意思,是这么解释。
「二、无漏精进,」
第二个「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静虑」,这是出世间禅,这是无漏,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这时心清净了。这么解释是浅白的解释,如果把烦恼障,把所知障也放在里边,那就是究竟的了。所以第二是无漏清净,「漏」就是烦恼的意思,无烦恼清净。
「三、根本方便清净,」
第三是「由加行净,清净静虑」,这个地方这样说呢,把这个根本在这里就用上了。根本的前方便也是清净的,那就是未到地定了。由加行净,清净静虑。
「四、证得根本清净,」
这个本地分说,「由得根本净,清净静虑」,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证得根本清净。你最初修未到地定成功了,进一步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你就证得根本清净了。
「五、自在方便清净,」
这个本地分第五,「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这个决择分的解释「自在方便清净。这个解释呢,和我将才解释的不一样。他这个意思,就是你入、住、出的自在,不是自然来的,你要采取行动,常常的训练,常常入、住、出,常常入、住、出。然才能得到入、住、出的自在清净,所以这个第五,是自在的前方便,那就叫做胜进。就是「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就是你常常的入、住、出来训练自己。
「六、住自在清净,」
第六是由入、住、出自在清净,「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你前面是胜进嘛,来训练自己入住出,最后成功了,就是安住在入住出自在的清净禅里边,你成功了。这是第六。
「七、引发神通自在清净,」
这个第七,「七者、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这一段,决择分这么解释,这是「引发神通自在清净」这么讲。
「八、成熟有情自在清净,」
这个八呢,就是「神通变现自在净、清净静虑」,这个第八的禅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成熟有情的自在清净,你有这种堪能,教化众生,能令众生的圣道得成熟,你有这个能力。这是自在清净。
「九、降伏外道自在清净,」
本地分的第九个是「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这是降伏外道自在清净,外道他主要的问题就是见,有邪知邪见。你能离一切见,所以能降伏外道。
「十、无上离系清净,」
第十,「一切烦恼所知障净、清净静虑」,这表示无上,没有比它更高尚的了,什么境界呢?「离系清净」,远离了烦恼障的系缚,所知障的系缚,
(陵本七十五卷七页)当知是此所说略意。
这一段文是决择分说的,决择分在什么地方呢?陵本七十五卷七页,那里讲的。「当知是此所说略意」,决择分这一段文,是这里的十种禅的略意,要意。
戌四、结
如是静虑无量无边,能得菩萨大菩提果,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这样的十种静虑,里边的禅是无量无边的,这个禅有什么作用呢?「能得菩萨大菩提果」,就是一切种智,无上菩提。
菩萨依此圆满静虑波罗蜜多,
菩萨没有成佛的时候,就是努力的学禅,就依据这十种「圆满静虑波罗蜜多」。
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
他对于所要成就的无上菩提,能很迅速的,「速疾」很迅速的,过去「已证」,未来的是「当证」,现在就是「今证」。这个静虑品说完了,下边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前边是静虑品,现在是慧品,第十四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酉六、慧度(即慧品)(分四科)
戌一、征
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
底下嘛,第六是慧度,分四科,第一科是征,就是慧品。怎么叫做菩萨的慧波罗蜜多呢?下边就是回答,先列出来这九种慧,先按这个嗢柁南颂列出来。
戌二、列(分二科)
亥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慧。
这六个波罗蜜,同样的名字,都是这九个名字,但是里边的意,可是不一样。这前面是颂,下边就是长行。
亥二、长行
谓九种相慧,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
菩萨成就的智慧有九个相貌,名为菩萨的慧波罗蜜多。那九种呢?
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难行慧。四者、一切门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种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乐慧。九者、清净慧。
这是长行,就是把这九种慧的名字列出来,下边第三科解释。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慧,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三、释
亥一、自性慧
天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慧?
菩萨的自性慧,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子。这个自性,就是此一法所特有的相貌,不共于他法的,所以叫做自。这一句话是征,下边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
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
那么这就是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谓这个菩萨有大智慧,他能够觉悟一切所知境的真实相,他能觉悟。「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这个已悟入,前面是能悟入,能悟入,那就是还要悟入,还要悟入,或者正在悟入,下面说已经悟入了,悟入什么呢?一切所知境,所知的境界,「拣择诸法」,所知的境界,要拣择,能够观察、分析,这是世间、这是出世间、这是慈悲喜舍、这是六波罗蜜、这是四谛,这是苦,怎么怎么地,集、灭、道怎么怎么地、能拣择诸法。
「普缘一切五明处转」,这拣择诸法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菩萨能普遍的观察一切五明处的道理,他那个智慧能在这里活动。譬如说是建筑师画图,造房子这件事,他那个智慧能在这里活动。我们没有学过的时候,我们就没办法,我们没有这个智慧,不能在这里去观察。现在这是说,这位菩萨有这个智慧「普缘一切五明处转」。哪五明呢?
一、 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
「一、 内明处」,这就指佛法说的,佛法是内。
「二、 因明处」,因明就是宗因喻,就是显示真理的方法,用宗因喻来建立你所要说的事情,所要表达所宣扬的真理。
「三、 医方明处」,医方,就是众生有病,要给他医疗,要有方法,这些事情也是智慧,没智慧就是做不来的呀!要知道病,要知道药,因病施药,这些都是智慧。
「四、 声明处」,声明里面也很多,其中就是文学,文学也是一种智慧。
「五、 工业明处」,譬如说你造房子就是工业,你造个机器、你种田,你也是工业处,这是工业明处。
天三、结
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这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说的这个五明,就是菩萨一切智慧的自性,加上前面说的。就是能悟入,及已悟入在内,这是一切慧的体性。看《披寻记》:
「谓能悟入一切所知等者:约俱生慧,名能悟入。约引发慧,名已悟入。」
「俱生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学习,与生俱来的,生来就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能悟入的。那么这个能悟入指俱生慧说的。下边那一句呢「约引发慧,名已悟入」,约引发慧,什么叫引发慧?就是经过努力的学习,你所成就的智慧。这是引发慧,就是在你的俱生慧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又引发出来更殊胜的智慧。那么这是「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这是指修得慧说的。前边是生得慧。这是《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窥基大师他们解释呢,又不这么讲。他说是,这个「能悟入一切所知」是无分别慧,「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那这就是后得慧,分别的智慧。或者说是,「能悟入一切所知」呢,就是缘第一义谛的智慧。「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这是后得慧,这么讲的,也是可以。
亥二、一切慧
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慧?
前边这是自性慧,分这么三科解释完了。下边是第二,一切慧,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萨的一切慧呢?下面第二科回答。这里就解释,第一科是标列种类。
天二、释
地一标列种类、
玄一、二种
当知此慧、略有二种。
这个一切慧是很多了,所有的慧都包括在内了。现在还是给它分类一下,就是一切慧里面分两种,一者世间的智慧,二者出世间的智慧。
一者、世间慧,
这个世间的智慧什么讲呢?什么叫世间的智慧呢?这个约深浅来说,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凡夫境界,出世间是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呢,也是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的情形,总而言之呢,就是有名有义,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义,在这上引起分别,有种种的戏论,那就叫做世间慧。就是没得圣道,你没得圣道的时候,你这些虚妄分别的境界都叫世间慧,但是其中有一样特别的地方呢,就是佛教徒学习佛法,也开始用功修行了,但是还没得圣道,这时候的智慧,也叫做世间慧。说我现修在四念处,我观一切法空,这也是世间慧,你修我空观,修法空观,那也叫做世间慧,因为你没得圣道,你还在戏论的境界里面虚妄分别。
二者、出世间慧。
二者、出世间的智慧,就是超越世间的智慧。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离一切名言相,进步到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是证悟真如了,那么叫做出世间的智慧。简单这么说就好了。
玄二、三种
此二略说、复有三种,
标列种类分两科,第一科是二种,有世间慧,出世间慧,这是标出来,下面第二科呢,标列三种,「此二略说」,这个世间慧和出世间慧,统一起来,把它合为一,又分成三种,三种智慧。
一、 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二、 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
三、 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
就是这位菩萨,他的大悲心、大智慧,他能做出来一种非常好的事情,什么事情呢?「一切有情义利慧」,教化一切众生,使令他们能成就三乘圣道,有这种智慧。这个「义利」,怎么讲呢?现益名义,现在得到的功德,就是这一生的努力,你成就佛法的功德叫义。来生得到佛法的功德叫做利(按:当益名利),这样在时间上这么讲。或者说是得的福德叫义,得的智慧叫做利,但这上面都应该指圣道说的。这是列出来这三种智慧的名称。下面第二科嘛,随释三种。随顺所列的名称,再加以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地二、随释三种
玄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悟时、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下面解释,「若诸菩萨」这是有智慧的人,这个智慧是谁呀?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这个智慧有所缘境,他缘的什么境界呢?离言说的法无我性。言说法性,还有离言说的法性。现在说这个法无我性,是离言说的。「法无我性」这句话呢,也是言说嘛。就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为这个「离言说法性」,假立种种的名言来表达,这「离言说的法性」众生是根本是不懂了。不懂了,也非要假立名言不可,不假立名言,众生还是不明白嘛。这假立名言,叫做法无我性,是这个意思,就是「离言说法性」也要假借名言来表达,「言说法性」,当然众生日常生活就是言说法性。现在这个地方,这个智慧,「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他是通达离言说法性,能通达离言说的法无我性,这个离言说的法无我性,我们在真实义品是讲过了。我不知道你们记住吗?怎么讲的?我们现在学的不是《中观论》,这是〈唯识论〉。〈唯识论〉的讲法呢,和《中观论》说的不一样。
《中观论》说的法无我性也容易啊!只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切因缘生法都是自性空的。自性空里面一切法不可得。你能作如是观,能证悟,那就是法无我性。但是唯识可不这么说,它说的和《中观论》说的有点差别,于一切法你能觉悟无自性性,那叫做法无我性。这和《中观论》的不同,不一样的。在真实义品是讲过的,现在要讲就是再重复讲一下。重复是对不对?重复这句话呢,我已经知道了你不要重复,你重复我讨厌。有的人是这样子啊!也有的人是我不懂,我以前是学过,但好像没学似地,那你再说一遍。这是一种人。也有的人呢我懂,但我愿意再说一遍。再说一遍他不讨厌,那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有人讨厌,有人不讨厌?
《法华经》上好像有一句话:「菩萨闻诸法空,生大欢喜」。这就是他听过。他听佛说过这话,佛再重复他心里感到欢喜。这什么意思呢?就是他随文入观了,他依据文义作如是观。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超越一切戏论,能悟入到无戏论的境界去,他心情快乐。若我们不作如是观的时候,我们不修法无我性的止观,那你不能超越戏论。不能超越戏论,你就尝不到无戏论的境界。这个味道你尝不到,所以就可能你不欢喜。若尝到这味道呢,再说一遍他欢喜。当然也有的人,我想写文章,文章不会写你再说一遍也是可以。这目的就不同了。
「于一切法能悟入无自性性」叫做法无我性。什么叫做无自性?无自性性,两个性字,什么叫做无自性?刚才《中观论》说一切法因缘生法无自性,就是空的。它是因缘生法无自性。但是唯识上它用的不是那个句子。不是「因缘生法」这四个字。它说是「言说法性」,言说法性就是假借名言表示这件事。这件事是无自性的。这个事情非如言说有自性故。
我说是「树」,不管是松树柏树都一样。「树」是一句话,是一个名字。但是名字有所表示那件事。「那里是有棵树」我这句话不是那棵树,但是这句话是表示那棵树。有能诠、有所诠。现在说名言所诠的一切事是自性空,是没有的。我们能听懂这句话吗?我看也是不容易懂的,不容易明白这句话。我们总觉得:那是有一棵树嘛!你怎样说自性空呢?若说树是因缘所生法,它是自性空的,我们可能会容易懂。但是你也要用点劲儿的,用点心力去观察才知道这句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才能认可这件事。如果你若不去思惟啊,没看见注解解释啊,你就能明白这句话是空的?树是空的?我看也不容易。不容易的。
唯识上说言说,言说就是名言,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组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嘛,话所表达的事情都是自性空的。我看和那句话应该是一样。《中论》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句话你若看看注解你可能会懂。唯识论上说的假借名言所表达的一切事都是自性空的,也是需要看注解才能明白,不然就不懂。我还是多说几句好。如果说是把这个文顺一顺我这样就够了。我想还是多说几句好了,希望能明白,是不是明白又是一回事。我举一个例子,其实我是讲过的。我讲真实义品是讲过。现在我们这里重复,不过我们可以多举一个例子。
或者我的眼睛不好,我看到那个地方有条蛇,有蛇盘在那里。我嘴说「有蛇」。「有蛇」这两个字是一句话,表示那里有蛇,蛇是这句话所诠显的、所显示的。我说名言所说的蛇,名言所诠释的蛇是自性空的。这话很难,我们很难同意。但是你眼睛好嘛,你眼睛比我好,一看去没有蛇,那是一条绳子,是个绳子在那里盘,可能是粗的绳子盘在那里。我眼睛不好,我看到是蛇,就嘴里说出来「那里有蛇」。但是你眼睛好,那你一看是绳子没有蛇。我说「蛇」这句话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是空嘛,就是空的意思,就是这句话是骗人的。实在没有蛇。这是譬喻这件事。
在法上说:不管我们说什么话,这是房子、这是灯、这是花、这是草、这是树、这是人、这是老虎、所有的一切语言、你写的一篇文章,所有的都是能诠显的名言。能诠显的、所诠显的完全都是蛇-我的眼睛不好,看到,但都是空无所有的。就是这么意思,「无自性」:言说所表示的一切事情都是空无所有的。现在这句话可以听懂了,但是这件事你认同吗?我感觉那是蛇,说是有蛇,我看是有蛇;我说有树,那是有树,怎么说树那是空的呢?那是两回事。这句话的意义要明白。但是你要能认同还要用点劲儿,再用点心力去思惟观察才可以,不然你不能懂。我们从这里看出一件事,这古代的圣人啊,他话就这么一说,若有智慧的人听懂了他写注解,我们可能看看注解才可能懂。不然的话我们不懂。可见我们同那些圣人距离得多远啊!智慧距离得很远啊,不容易明白啊!
我再说一个譬喻,也可以说举一个例。举什么例呢?譬如说今天吃面条,今天是吃的饭,不是吃面条。今天吃面条,法师面条做得很好,很合口味。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还想这面条做得好。你心里一想,这面条出来了,一想就出来了。我就说「面条很好吃」,这句话就是名言。面条是名言所诠显的。在法上说:名言所诠显的面条是无自性、是空无所有的。但我们可能会在想:我吃这一碗面,这是有嘛,怎么说是空的呢?这是有点问题,什么问题啊?我说到这里你们懂吗?能知道这意思吗?因为我嘴里说面条好吃,我心里面现出这一碗面我说面条好吃不是吃饭的时候是现在,现在我心里想有碗面,我说那碗面很好吃,这碗面是空的。这没有嘛,只是心里想嘛,实在没有这碗面,这碗面是空的。所以名言所显示的那件事、那个境界是无所有的。
如果说是名言所显示的,就是心里所想的那碗面是有体性的、不是空的,那我不想的时候,应该有碗面。可以懂这意思吗?这样就分出来,我心里想的这碗面是遍计执,那位法师做的那碗面是依他起,懂这意思吗?还是分别了。唯识学者说中观学者不可以说依他起是空的。那碗面是有嘛!遍计执是空的,依他起不是空的,依他起是有。你做的那碗面在吃的时候是依他起,我现在心里所想的这碗面没有。这碗面是空的。这样可以明白这个意思。
譬如说我想我的母亲。我一想我母亲的面貌就出来了。我一不想面貌就没有了。我想我母亲这个事一定要有名言,不然你不能想。没有名言的时候你心不能动。「茶杯」这是名言。如果没有立名言的时候,你看见这东西你心里不能说。是什么?没有名字,不可以讲,离言说相的。你若不立名言的时候,没有名言的时候,你看到它心里面不能动。有名言的时候心才能想。心里面有一碗面,「面」是个名言,用这个名言表示那件事,心里面才动-面很好吃,心才这样分别。假借名言,心里面这样想的时候,那境界就现出来了,一想就现出来了。这个名言所现的是毕竟空的,是空无所有。「我想我母亲」也是名言,「母亲」这是名言。然后你再想,我想我的叔叔、想我的哥哥。不同的名言有不同名言的境界,一定要名言,不然境界不能出现。所以说名言所表达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也就是心所变现的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
唯识学者说依他起你不可以说它是空的,它是有啊!像我们说这碗面是有嘛,怎么说是空呢?但是还是有点不同。唯识《摄大乘论》上说依他起的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实的,可是有!虽然不真实可是有,我们不知道是如幻如化的。我们不知道。我们通过名言、通过内心的分别,我们不知道是毕竟空的。现在佛菩萨告诉我们:你心所想的,假借名言所表达的是毕竟空的。这一部分是没有的。但是依他起的那件事,如幻如化是有的,不可以说没有。
你静坐的时候思惟这件事,心里思惟这意思。你要把经论上现成的文句记住。「非如言说有自性故」这句话我感觉很美啊!不像那句话所说的有真实性,不是的。那话说出那件事好像真的似地,实在是没有的、是空无所有的。你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心里一分别就是遍计执了。这都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在事实上,说我现在看这一棵树,我眼看这棵树,我嘴讲这是树。这个名言所表达是毕竟空的,我们还不容易体会、不容易认可。但是你若想,我想我的母亲,这时候这件事你容易认可,比较容易懂。我想我的母亲,我母亲的面貌就现出来了。我不想就没有了。如果我想的我母亲的面貌是有体性的,那你不想她应该在这里啊!但是不想没有了,就表示它没有体性,它是自性空的。所以这是两回事。
这都是在名言上虚妄分别执着,我们认为这是真实的。你若常常这样想呢,慢慢地你就能忍可这件事。我心里面一想就都是假的、空无所有的。我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心里就马上取像,想是什么?就是取像,取着这个像,一取那都是假的,不是依他起了,是毕竟空的。你常常这样观察。常常这样观察的时候,遇见可爱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里取像,你立刻知道这是假的、是空的,你爱的实在这件事没有,没有可爱的境界。那依他起的境界没有名言,你心里不能动,离一切戏论。但是佛菩萨告诉我们,这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
你常常这样观,时间久了在日常生活它就发生作用。我们学习的佛法怎么能在日常生活里面能运用?我这么想,这句话非常好。你能在现前的事情上用上可不简单。你要常常修止观才能用上,不然的话你用不上。你不修止观没有用,你看见境界不是贪就是瞋,这个烦恼还是来的。若是你能通达名言所诠显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你要常常这样思惟观察,事情出现的时候,你这个智慧就出来了。出来就是空的,这个烦恼就不强,就软弱一点,容易调伏。你若不思惟不行,不思惟没有用。
《显扬圣教论》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略本,《瑜伽师地论》是广本。略就是文少了。文少我们很容易把这段文看完,就可能容易懂一点。它上面说出一件事来。我们刚才把因缘所生法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言说法性,一个是离言法性。依他起是离言法性,圆成实也是离言法性,分成两部分。我们日常生活是在言说法性这里活动,我们都是这样子。离言法性、依他起是怎么一回事?《显扬圣教论》说因为我们在言说法性上面虚妄分别的时候熏习了,在阿赖耶识里熏习了种子。虚妄分别是谁?就是你的心啊!主要是第六识,要通过前五识这样分别,里面有执着,执着这件事。你用执着心这样虚妄分别,就熏在阿赖耶识形成种子了。你眼一见也是熏习,耳闻,眼耳鼻舌身意一动就是熏习,熏习了种子。这个种子一动就变现一切法,根身器界,这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这么来的。
简单的说:由遍计执熏习成种子,由种子变现出来依他起。依他起是这么来的。但是这和我们平常说有惑业苦还是相合的。若是我们现在学习了佛法,我不熏习了。我观察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我不执着,不那么执着,常常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毕竟空寂是智慧啊!这个智慧成就了,再不为虚妄境界所迷惑了。心里就不动,就是圣人了。它就是这么回事。这样说呢,这依他起是靠不住的,也可以不现,可以转变的。我们现在现出一个毒蛇的像,就是你瞋心的熏习嘛!有这个果报。我用慈悲心去熏习,用无所得的智慧和慈悲心来熏习这一切法,那就没有毒蛇这件事了。这个人是菩萨啊!譬如说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那是一个大自在的境界啊!到佛菩萨的境界的时候,他愿意现就现,不现就不现,那是大自在的境界。不像我们凡夫现在现出这么个身体来,你说不现,不行。这个业力在那里,你不现也得现。快乐的事情我欢喜,不快乐的事情我不欢喜。不欢喜你也得受着,你不能改变的。因为你没有这个力量,你不能转变它。
现在我讲这个「无自性性」:你觉悟了言说的一切法是无自性,是毕竟空的。但是依他起、圆成实是圣人的无分别智境界,不可否认,它是有的。第二个「性」「无自性性」,你不可以否认那件事。「无自性」是言说法性是毕竟空的。至于这个毕竟空呢,离言法性还是有的,你不能说没有。「法无我性」,你要通达一切言说法都没有真实性,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我。离开了一切言说法,言说法是毕竟空的,远离了一切虚妄戏论,虚妄分别的戏论,那时候就契入了圆成实的境界,是离分别相的,离一切戏论相的,你能这样证悟的时候叫做「法无我性」。这个地方和《中观论》上说的是一样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无差别的。《中观论》是说,就是龙树论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所生法,你观察这个所生法的自性不可得,是毕竟空的,但是因缘所生法还是在的,还是宛然而有的,那么刚才说这个无自性性,不是一样吗?无自性是毕竟空,还有一个性,还是宛然而有嘛。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不是一样吗?是无差别,是一样。但是有一个问题呢,就是初开始修诸法空观的人,你偏于空,这句话是我说的。你就是只是观空,不要观它有,那个依他起,这时你不要管它。不要管它,遍计执是毕竟空。偏于空,你这样子呢,你这个贪、瞋、痴没有根据地了,因为有一朵花,我们才有爱,这个花没有了,没有办法生起爱着心,没有这个花,这个恨也没有了,能断烦恼。我们这个时候的执着心很重啊,执着心很强,你一提到有,它就执着。就是观我们执着的有,观它是毕竟空,没有办法执着了,就是能调伏烦恼。你先这样修,等到修到一个程度的时候,这个烦恼不动了,你再观,一切法自性空,还是宛然而有,这样修。那么修唯识观也是一样,观察一切法,你心所变现的,也就是名言安立的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样观,观察到一个程度时候,还有一个无自性性,还有一个性的,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不是一样吗?唯识和中观是一样的。并无差别。
现在这里说呢,这第一个,「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你对这里能够证悟,那就叫做.智慧。就是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前面这句话是标,下面详细解释。
「或于真谛将欲觉悟」,这个真谛就是法无我。法无我这个地方没有欺诳性,也就是圆成实性,就是第一义谛。「将欲觉悟」,就是我们佛教徒,修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时候,将要明白了,就是还没有明白,但是要明白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还没见道,没入圣位,在入圣位之前,入圣位之前是什么境界?就是加行位。就是前面是资粮位,后边是加行位,再进一步是见道。「或于真谛将欲觉悟」,这一句话一说起来,就这么几个字,但是我们做起来,多少时间啊?这要经过资粮位,要经过加行位。资粮位,就是我们到佛学院去学习,这都是资粮位。学习,学习、准备,准备这件事。「将欲觉悟」,你准备的时候,这还没有觉悟,这是闻所成慧。闻所成慧,这不算觉悟,还要经过一个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我们还没进行这件事,有闻慧、有思慧以后,正式修止观的时候是修慧,这个时候是加行位。在加行位的时候,这暖、顶、忍、世第一。我们北传佛教这个位次是这么讲,南传佛教不是这么说。但意思也是这个,但是安立的名言不同,不一样,但事实里边的事情还是应该是一样的。
「或于真谛正觉悟时」,那就是你在加行位的时候,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你很用功,你不告假,你这时候常常的静坐,常静坐,一天早晨起来,三点钟静坐,相应了,「或于真谛正觉悟时」,就是那个法无我性,这时证悟了。那就是那个四如实智,观察一切法的,名、义、自性差别,都是毕竟空的,都是虚妄分别,这时候,你就证悟了。
「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或者这个时候,你已经见道了,可以这样说,已经开悟了,以后,这分三个阶段,一个「将欲觉悟」一个阶段,「正觉悟时」是一个阶段,「觉悟已后」,这三个时间。
「所有妙慧」,就是将欲觉悟的所有妙慧,正觉悟的时候所有妙慧,觉悟以后的所有妙慧,这个妙慧是什么回事?
「最胜寂静明了现前」,这个明了现前,应该说是正觉悟的时候,这个正觉悟的时候,不是散乱的境界,是在奢摩他里边,所以不可不修奢摩他,但是你只修奢摩他,不修毗钵舍那也没这回事。觉悟的时候,不是散乱心,是在奢摩他里面,所以那个慧,寂静,「最胜」最殊胜的寂静。
「明了现前」,而你那智慧在寂静中现前,就是觉悟法无我的那个智慧,现前了。
「无有分别,离诸戏论」,这个时候,你观察这个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没有名言了,没有名言的时候,你还能分别吗?自然心里无分别。「离诸戏论」就是远离了一切我的执着、法的执着,都是戏论。我们所有的执着都是毕竟空寂的,没有那么回事,但是我们执着是真实有,所以叫做戏论。
「于一切法悟平等性」,这个时候,于一切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到这是涅槃、这是菩提、这是佛、这是众生,这一切都是无所有的,都是毕竟空寂的。这个「平等」呢,就是所缘、能缘都是平等,所缘不可得,能缘也不可得,叫平等。
「入大总相」,这时候你的无分智现前了,就契悟了法无我性。与法无我性合而为一了,所以叫做「入大总相」。这个法无我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是别相。这个法无我是一切法的平等相,所以叫总相。
「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这个时候,你究竟的通达了一切所知的边际。这个边际,就是到了最后,没有剩余的,还有所不知,没有这回事了。
「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远离增益,增益是什么?就是我们看见的这些境界,这都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这个法是毕竟空的呀,无有少法可得的呀!但是我们认为是有,是真实的,就是你增加上去的,那件事本身是什么也没有,你执着了,就是增加了。「损减」是什么呢?就是离言的依他起性和那个圆成实性,是离言性,但是我们看不见,不知道。不知道,我们就说,没有,没有这回事,「损减」;它有,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没有的我们认为是有,所以有增益、有损减。增益是一边,损减是一边。「顺入中道」,我们远离这两边以后呢,你就真实的、正确的契入了那个法无我性的中道。你不能思惟它是有,也不能思惟它是无,两边你都远离了。
「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这就叫做菩萨,这位菩萨他经过资粮位、加行位、到见道了,能于所知的真实,就是那个法无我性,说是真实,「随觉」,随顺觉悟,通达他的真实义的智慧,现前了,成就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