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9)

  地二、七种(分二科)

  玄一、征起

  云何菩萨七种精进?

  精进一共有九种,现在是第六种:「一切种精进」。分二类:第一种是六种精进;另一种是七种精进。六种精进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七种精进。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征起,「云何菩萨七种精进?」这句话是征起。下面第二科:列释,分二科,第一科:与欲俱行精进。列释,就是列出它的名称,然后加以解释。

  玄二、列释(分七科)

  黄一、与欲俱行精进

  一、与欲俱行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数于无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愿,随长养故。

  第一「与欲俱行精进」:「欲」就是愿,愿意精进,愿与精进同时活动叫做「与欲俱行精进」。像念阿弥陀佛这件事也有这样的意味,就是愿生阿弥陀佛国,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也有愿。「谓诸菩萨所有精进,数于无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愿,随长养故」:何谓「与欲俱行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各式各样的精进。「数于无上正等菩提」:「数」就是数数的,不断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在精进时候与无上菩提猛利的欲愿在一起。「随长养故」:因为有愿,你精进修六波罗蜜时候,它就特别猛利。愿也猛利,行也猛利,猛利的欲愿能长养菩萨道,菩萨道也长养愿,它们互相饶益这叫做「与欲俱行精进」。

  黄二、平等相应精进

  二、平等相应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令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不染污心,亦不缠心。由此精进,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

  这是先列出名字,然后再加以解释。「平等相应精进」这是精进的名字。这是什么意思呢?谓诸菩萨所有精进都有相同的作用。「能令随一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就是特别强烈的烦恼,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它能引发出很多的烦恼,所以叫做根本烦恼。「随一」:根本烦恼不是一种,主要是贪、瞋、痴,随那一个根本烦恼现行,活动了。「及随烦恼」:随烦恼是轻微的烦恼,它也是由根本烦恼流出来的。根本烦恼随顺不同的因缘就现出轻微的烦恼。譬如静坐时昏沈,昏沈是烦恼,它是愚痴烦恼的等流性;或者静坐时掉举,掉举是贪烦恼的等流性。贪、瞋、痴都有轻微的等流性,那就叫「随烦恼」。「不染污心」:根本烦恼那一种出来活动,或者随烦恼那一种出来活动时,就染污了心,使令心不清净。现在这位菩萨所有的精进,能令根本烦恼、随烦恼不染污心,烦恼不染污,就是不现行了。「不染污心,亦不缠心」:轻微一点的,正念一提起来就没有了,但有时不像说话那么容易,正念提起来它还是干扰你。现在菩萨精进的力量大,烦恼不缠缚心,叫它不要活动就能不活动,就是精进的力量大,也就是止观的力量大了。「由此精进,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这个精进的名字叫做「平等相应精进」。「平等相应」还没解释,只是说菩萨精进的力量,能令心清净,烦恼不活动。「由此精进」:由于有这样的力量,能使烦恼不活动、心清净。以此为依止,「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心里没有烦恼时,就能令菩萨对于很多很多的善法能平等的修习而住,就能达到这个境界;若是有烦恼时,想要做种种功德,它作障碍,就不能等习而住,达不到这里,不能安住在平等的-什么样的功德我都能做,那一定要心里没有烦恼才可以,心里有烦恼就做不到,所以先说菩萨的精进,令心清净,然后才能做种种善法,都能做得很满意。

  看《批寻记》:

  「平等相应精进等者:此中精进遍不定心及定心位。不定心位,由能念防护意,不令起贪起瞋起痴,是名能令随一根本烦恼不染污心。」这里面的精进不是一个单调的事情,它普遍于不定心及定心,两个阶级里面都有这种精进的。不定心位就是奢摩他没有修成功!心里面散乱不能明静而住,这是不定心位。这个时候也有这个精进。「由能念防护意,不令起贪起瞋起痴,是名能令随一根本烦恼不染污心」。没有得定,我怎么使令烦恼不活动呢?「由能念防护意」,这个念能够忆念正法,不忘失。你若有这样的功夫,也就能够防护、保护你的心不为烦恼贼所侵犯;能防护、能防止、能保护内心的清净。「不令起贪起瞋起痴」,就是根本烦恼能叫它不现起,这就是念心所的力量,或是你念佛也可以,心里面若起贪起瞋起痴,起种种烦恼的时候,你心里面念佛或者是念法,所以一定要把经论里边的法句背下来、要熟,随时能够在心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心就像这条道路只能过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个人的。我们的心念这所缘境的时候就不能念其它的所缘境。心里面念贪的时候,你若转变所缘境念佛,它就不念贪了;我念金刚经的法:「须菩提,菩萨于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佛于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你念这一段文,思惟这一段文的义呢,这贪瞋痴它就不活动。所以它能够防护意,使令你不起贪、不起瞋、不起愚痴。虽然没得定,也能使令你内心清净的。这方法就是你要善用念心所。「是名能令随一根本烦恼不染污心」。

  「于定位中,由能取彼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为过患想,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能令盖缠未生不生,已生除遣,是名能令随一彼随烦恼亦不缠心」。这是于定位中,修禅定的时候,不是说已经得定,是在学习止观、学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于定位中,由能取彼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为过患想」。前面是能令内心清净,用念心所的力量可以办到,现在修定的时候怎么样能令心清净呢?它的方法是什么呢?由能取彼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为过患想,就是这位修止观的禅师他能取到彼贪欲等盖,就是五盖: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举恶作、疑。取彼就是拿到,拿到贪欲等盖诸随烦恼的过患想。我若心里面修止的时候不修止,心里愤怒,瞋恚盖出来了,谁对不起我,想这个事情。或者是贪欲盖或者是各式各样的盖。你能够认识盖的烦恼若现行是有过患,使令禅定不能够成功,奢摩他不能成功、毗钵舍那也不能成功,那么也就不能得圣道了。不能得圣道好像不算什么,其实是很有事情的啊!不能得圣道,三恶道就随着你后面,随时可能到地狱去,到恶鬼道、畜生世界去。你这样思惟盖有这个过患!思惟这件事,取得这样的观想。修止观的时候你同时这样作观:我若不灭除这些盖就有很多很多过患的!

  「从顺障法净修其心」,顺障法是什么?就是放逸,我不控制这一念心,随顺这些障碍的事情去活动,就是顺障法。障就是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恼障碍自己的止观不能成就,应该消除这些障碍,但是不,我随顺障碍,就是放逸嘛!现在说是从顺障法净修其心,我不随顺障碍、不随顺烦恼活动,「净修其心」:用止观的力量清净、庄严我的心,使令心不染污,净修其心。「能令盖缠未生不生」,使令这个盖,盖就是缠,未生的不生,若是已经生的就除遣,这个地方就是五停心观了。用五停心观的方法破除去这些盖障,未生的不生,已生的除遣,是名能令随一彼随烦恼亦不缠心。前面没得定的人,也就是不修定的人,他的方法就是转移所缘境。我心里面不在这个所缘境上活动,换一个所缘境,那当然心就清净了;修止观的人他怎么样让心清净呢?观察烦恼的过患,这样使令心清净,方法不一样。能知道烦恼的过患,实在是智慧啊!是名能令随一彼随烦恼亦不缠心。

  「由是能令菩萨住正念知及平等舍」,由于能够这样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能够观察这些盖障的过失,不要走错了道路,能够这样子做,继续这样修行,能令菩萨住正念知。正念、正知及平等舍,这是三个名词。经论的解释也不一样,现在这样解释:「正念」是不忘所缘境,数数地忆念所缘境就能明静而住,安住在正念,也就是安住在所缘境明静而住,那就是奢摩他成功了。奢摩他的境界现前了。「正知」呢?在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那叫正知。你若能够破除盖障,正念、正知就现前,因为没有障碍嘛!

  「平等舍」是什么呢?平等就是等持的等,心里面平等。平等对面是不平等。什么叫不平等?静坐的时候昏沈散乱就是不平等;怎么是「平等」呢?就是也不昏沈也不散乱,就叫平等。这个平等未必能达到舍的境界。舍与不舍有什么不同呢?就是现在你心里面也不昏沈也不散乱,心里面寂静住,明静而住。但是很容易就散乱了,很容易境界就失掉了,这个时候你要注意地保护它,叫这个境界相续地明静而住,要特别注意才可以,若不注意就没有了。这时候还没到舍的境界,到舍的时候就不需要保护,任运地相续下去,那叫做「舍」。七觉支的舍也就是这个舍。所以若能够破除盖障,于顺障法净修其心就能达到这个境界,心能正念、也能正知、也能平等舍,就达到这个境界;就是止也能成就,观也能成就。「是名于诸善法等习而住」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这样讲呢,那么就是正念也是善法,正知也是善法,平等舍也是善法,你若成就了正念正知平等舍,就会生出来很多很多的功德就都能成就,若是止观没有成就,其它一切殊胜的善法都不能成就。所以由此精进能令菩萨于诸善法等习而住。这是平等相应精进。

  黄三、胜进精进

  三、胜进精进。谓诸菩萨若为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染心缠心;为断如是诸烦恼故,精进勇猛,如灭头然。

  三、「胜进精进」。什么叫做胜进精进呢?「谓诸菩萨若为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染心缠心,为断如是诸烦恼故精进勇猛,如灭头然」。第三个胜进精进,「胜进」有强大力量叫胜。有这么大的力量向前进,所有的障碍不能障碍叫「胜进精进」。谓诸菩萨若为随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染心缠住缠缚你的心,「为断如是诸烦恼故精进勇猛」。这位菩萨他不愿意烦恼留在心上来染污心。有这样的愿都不容易,我心里面有烦恼了,我不喜欢,要把这个烦恼贼驱逐出去。我们正念没有力量的话,心有烦恼的时候,随顺烦恼去,那就是我们没有这个精进。现在这位菩萨为断如是诸烦恼故,精进勇猛地修学止观,要灭这个烦恼。「如灭头然」:就像消灭你的头上起火了啊!如灭头然。那个「然」是起火了。我头上有火在燃烧,赶快要把火灭掉,要有这样的思想。这样精进的要灭这样的烦恼,心里面有烦恼火出来了,就像我的头上起火了似地,要赶快把它消灭了。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说的这些话,没有一样不是修行的事情,都是要修行。

  黄四、勤求精进

  四、勤求精进。谓诸菩萨勇猛勤求一切明处,无厌倦故。

  前面是为断烦恼而精进。第四个是勤求精进。「勤」:不懈怠。去寻求。你要有所求,不努力能得到吗?「谓诸菩萨勇猛勤求一切明处」,勤求什么呢?就是一切的智慧。前面的文曾经说过,就是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就是佛法,都是智慧。菩萨勇猛精进地求一切智慧。求智慧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啊!你要无厌倦故,不厌烦,不疲倦,你要精进地求才能得到的。前面是去烦恼,第四个是求智慧。断烦恼也要精进,求智慧也是要精进的。

  黄五、修学精进

  五、修学精进。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如应如宜,普于一切法随法行,能成办故。

  这是第五个精进:修学精进。「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对于所学的法,「如应如宜」:这个应和宜,宜也是应,就是契合的意思。那么契合我的心情,我欢喜嘛!我欢喜这样。我欢喜念佛嘛,念佛对我来说是契机的。但是不能只是契机就可以,还要契理的。这应和宜,就是一个契机一个契理。如果只是契机就可以,不合道理的事情我也欢喜,那么你可以做吗?所以要契机还要契理,契理还要契机。这样子这件事才有意义的。菩萨所学的法里面啊,当然学习佛教所说的都是合道理,但是有的不契机,又要契机又要契理。

  对于这件事所学的,「普于一切法随法行,能成办故」:普遍地一切的法随法行完全都能成办,都能够成功一切法随法行。法随法行怎么讲呢?「法随法行」,小乘的阿毗达磨论也有讲这个,大概地来说有两个解释:头一个解释「法」是涅槃,「随法」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随顺涅槃。所以若学习八正道,就能到涅槃那里去了,叫做「法随法行」。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法」是佛陀的教导的,所教示,佛所开示的一切正法就叫做「法」。「随法」就是随顺佛的教导去修行。这样子就叫做「随法」。这个是修学精进。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如应如宜,又契机又契理,这样子于一切法随法行,「一切」是什么?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时处都能够法随法行。「能成办故」:因为精进,你就能成功。懈怠就不行了。

  看这个《批寻记》的解释:

  「普于一切法随法行等者:法随法行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力种性品广说其相。(陵本三十八卷十八页)是名一切法随法行。」「普于一切法随法行等者:法随法行略有五种」,法随法行有五种不同。「谓如所求如所受法」:就像你所求的。「求」这个字有愿有行,合而为一叫做求。你有愿,还有行动,这样子去求法。我现在欢喜学习华严经,那么你愿意学习华严经这是一个愿,还要行-事实上去求:或者自己阅读,或者请人讲解,那就叫做求。「如所受法」:「受」是领纳在心。你学习好了!我欢喜《华严经》,我欢喜《解深密经》,我欢喜《瑜伽师地论》都可以。你心里欢喜而去学习,完全学习毕业了就是如所受法。「受」:领纳于心,就是毕业了。如所求如所受就是闻所成慧啊!就是闻。以后又怎么的呢?「身语意业无倒随转」,学习好了,然后要按照你所求的佛法,你所受的佛法,要实际上去修行啊!「身无倒随转」:随顺你所求所受的法这样用功这样修行。语、意都是这样,不要「无倒」:不要搞错了。身语意这三种,下面还有个正思、正修,加起来就是五种。

  「正思」就是学习佛法以后,你还要到寂静的地方专精思惟。专精思惟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以前学习的时候不大明了,现在因为思惟就明白了,能令你增长智慧;已经明白的呢,更会深入地明白而不忘失。这样地专精思惟啊,就是在闻所成慧的程度上又进了一大步。进了一大步以后呢,就容易成就修所成慧。如果只是闻,中间没有思所成慧,你想修还不行的,修不来。所以有的人名气很大,”我修止观修不来,要有人教我才行”,实在就是没有思慧的关系。

  「正修」:「力种性品广说其相」。我们现在这是精进品啊,前面这力种性品已经学过了。那里面解释这五种法随法行说了很多。陵本三十八卷十八页那边说的,「是名一切法随法行」。「正修」我们是讲过了,但那个地方说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有四种不同。第一奢摩他。奢摩他由九心住开始: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九心住是欲界定,但是不可以停留在这里,要进一步到未到地定,那才算是奢摩他成功了。若再进一步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更好。那么这里面就是以最低限度未到地定成就了,才叫奢摩他。第二种就是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就是观察苦集灭道四谛、观察十二缘起、观察世俗谛、胜义谛,就是要有所缘境观察。这观察在个力种性品,它说出了一个份际,说出一个范围来,第一,你要修奢摩他,第二,你要修毗钵舍那。是个别修。个别修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譬如说静坐,静坐前半小时你修奢摩他,过了半小时你修毗钵舍那了。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奢摩他没有了。为什么奢摩他没有?因为你那奢摩他就是在欲界定!欲界定从内住开始乃至到等持都是。你心里面一思惟观察的时候,奢摩他的力量没有,就是心里面散乱的境界了。这话的意思呢,你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没有奢摩他,你修奢摩他的时候也没有毗钵舍那,所以是各别修。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不是定内修观了。因为这时候没有定,欲界定不算定,所以情形就是这样子了。

  但是若进一步成就未到地定的时候,在未到地定里修毗钵舍那,那是怎么情形呢?这也还是有点分别,你这未到地定初开始成就不自在,不是那么纯熟。不纯熟的时候,在未到地定里修毗钵舍那,未到地定也可能失掉了。未到地定的定是比欲界定强,但也不是太有力量。要继续的修使令未到地定进步了,但是还没到色界初禅,可是未到地定进步的时候,这个时候没有问题。你若在定里面修毗钵舍那,这未到地定没失掉,还在。那么这叫什么?这叫双修,定慧双修,我们说是止观双运。这时候有一点双运的意思。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止还在,它还是有力量的。这时候叫做有修奢摩他,同时也修毗钵舍那了,这和前面不同了。这是第三个境界。若是你的未到地定纯熟自在了,或者是达到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更是殊胜了。是在定中修观了-定内修观。

  定内修观这件事我以前是讲过,根据《摄大乘论》上讲的:「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各位同学都学过《摄大乘论》吧!这句话怎么讲?「此法流」就是在禅定里面,禅定里面它不只是定啊,它是修观的。那么也可能是在清净增上意乐-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法流有这个意思。「前」:是得无生法忍之前。得无生法忍之前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初禅。在此法流和此法流之前的时候,皆得见诸佛,能够在定里面见到佛,见诸佛当然也能见到大菩萨。你想要见弥勒菩萨,你一入定就可以见到弥勒菩萨。你要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能见到。《摄大乘论》我前后讲了三次。「前及此法流」就这文句前后讲了三次,还是迷迷糊糊地,重新温习,喔!是这样子,忽然间心里面才有深刻的印象。哦!是在得无生法忍之前,得了未到地定、初禅的时候,在这里面修止观的时候才能见到佛,我才有印象。《摄大乘论》后面偈颂也说到这件事。

  我们现在有什么问题你知道?譬如南传佛教说大乘非佛说,我们心里怎么回事?我们若是不能深入北传佛教的教义学习啊,我们心里就对北传佛教的信心会动摇,你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对北传佛教的教义深入地学习啊,信心增长了,心里不动摇。只是不动摇而已啊!但其它事你还不知道:譬如说有人讲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你若照经论上说的那个有七金山、须弥山、七重香水海,还有一个大的咸水海,四大部洲,按照这个说法和现在科学说的讲不过去。那我们就得变通说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就得这么讲才行。但是若有这个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若达到这境界,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大乘非佛说,你自然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若是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没有话好说,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看不能。他说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你有什么话说?你也不能否认这件事。

  不过我在《净土圣贤录》上看见一件事。就是《净土圣贤录》那个编辑者,彭二林居士(彭际清),他的侄子(按:其名彭希涑为《净土圣贤录》编辑者),他的侄媳妇也是信佛,学问还很好啊,能写诗的。从相信吕祖道教,常有扶乩这件事。扶乩那个人说是从阿弥陀佛国来了一位菩萨,说一些劝人念佛的事情,劝人念佛的事情。说完话这个菩萨就走了。有人把这话传给彭际清居士,彭二林居士。彭二林想是阿弥陀佛国来的人,难得啊!再要来的时候通知我。可能彼此距离不太远,果然又有一回又来了。马上这人就通知他,他就来了。就来了和这个菩萨说话,他就问啊:说是我的朋友某某人在生存的时候很精进念佛,他有没有往生阿弥陀佛国?这个菩萨说他没有。到哪里去了呢?到有福的地方去,没有往生阿弥陀佛国。问了多少人都没有往生。最后问他的侄媳妇,说是她怎么样?她往生了!哎呀,她在世的时候,毗奈耶这个戒不是太清净,她怎么能往生呢?哦,他说她临命终的时候心很诚恳,观世音菩萨接引她到阿弥陀佛国了。她现在怎么情形?她没有到阿弥陀佛国的中央世界,是在边地。边地情形怎么样呢?边地那个地方好像是两百年还是一百年等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昼夜;我们这里一劫是阿弥陀佛国的一昼夜。这是《华严经》说的话。这样说阿弥陀佛国的中央世界和那个边地不是一个太阳纟,不同。那这样说我们这世界也应该有这情形,就是我们住这个地方还有其他地方,并不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里面有很多的世界,应该是这样说。从那件事推测,我们的世界有这种情形。但这是推测来的,不是你得到「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不是这个境界。所以从《摄大乘论》上的开示、从这个《瑜伽师地论》上的开示,修定非常重要,修止观非常重要。他们那个地方请你作董事长可不要去,作方丈都不要去,你修定、修止观。

  修止观你能达到前及此法流这个地方,可以和阿弥陀佛见面,可以到阿弥陀佛国,你一入定,到阿弥陀佛国去,也可以到弥勒菩萨那去看看。好不好?我感觉到非常好。成就了这个境界是非常有意思的,达到那个程度,修习佛法也容易,譬如我们修学《瑜伽师地论》,我不要听妙境胡说八道,我去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你看那多好。我们到五台山去,就是看这是一个山,山都光秃秃没有树,后来我去看一个老法师,他说要发心种树,我拿多少钱给他,好!你种树。就是看见这个,看见一个庙,我们看见庙里面的出家人和我们都差不多这个样子,不看见什么殊胜境界。若是你达到未到地定,达到色界初禅,在这里面修止观的时候,你到五台山,还是这个境界吗?不是。文殊菩萨会招呼招呼你,最低限度给你茶喝,请你吃,最低限度有这个境界。你也可以入定,到五台山听文殊菩萨说法,这事都能办得到。到普陀山听观世音菩萨说法,能听见的,不是看见一个相在那里,不是这个意思,这件事有多好。但是我们不学。我说我自己,我若不学习这个《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我不知道这件事。当我知道以后,我心里面可是有点事情,可是有点感动,要努力呀。我刚才说:他请你做董事长,你不要去,做总统我都不去,就是要好好学习,努力静坐,要成就这个功德。

  这是〈力种性品〉,法随法行,我讲最后,正思正修,这个正修,奢摩他是第一,第二是毗钵舍那,第三是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第四是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应该念「药」,就是当欢喜讲,我好乐,我欢喜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地方和前面有什么不同呢?前面又修奢摩他又修毗钵舍那,那是开始,止观双运你还没能够成功,等到奢摩他毗钵舍那,修到什么程度了呢?任运的就相应,我看《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他说出了一个行相,这看出来宗喀巴大师有修行,他能说出这句话来,他说呢,你修奢摩他到未到地定,就有轻安乐了,当然到了色界初禅,更是有殊胜的轻安乐,有这件事。你初开始在定里边修毗钵舍那呢,不会因为毗钵舍那而有轻安乐,初开始没有,只是奢摩他的轻安乐,你要继续不断的这么修毗钵舍那观,就是修四念住,身受心法不可得,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毗钵舍那也会引起轻安乐,这个时候叫做止观双运。

  而这个意思,在《瑜伽师地论》也是有,但是若是我们不看宗喀巴大师的说法,我们看好像懂,又好像还没懂,就有一点迷迷糊糊的。就是,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叫做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是第四。正修,有这四个阶段叫做: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如应如宜,普于一切法随法行皆能成办。得圣道,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就是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这个时候,得圣道的。就是奢摩他毗钵舍那能达到任运自在的程度了。

  如果说,我们不修毗钵舍那,只是修奢摩他,你到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开始成就初禅,你不是定自在,不自在,不自在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还有点困难,是能入定,入、住、出,能入定、住定、从禅定里又出来,分出三个阶段,都能办到这三件事,但是不自在,就是有困难。有时候好像能入定,但是不是那么自在,要费一点力量才入定了,也可能没有费什么力量就入定,但是住定不容易,赶快要出来,就是有点不自在。说出定,说我现在要出定,不行,不能出定,也有这个情形,他就有点困难,那叫做不自在,几时到定自在,到自在的时候,入、住、出都很自在。我愿意入就入,愿意住就住,愿意出就出,没有困难。

  这个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也提到,而现在打禅七,有些人的境界也会说这件事,就是他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很硬,我想要不静坐了,不行,你这个身体不能自主,就是有这种事情。那就有问题了,当然更不能说定自在了,谈不到这个事情。

  所以我们在佛学院里面学习佛法,学习什么?就是学习修行的方法,就是这么回事。修行的方法,就是戒、定、慧嘛。但是定这个地方,我们多数没有学,多数在佛学院里没有学,这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就是很好了,我们可以这样学,那个佛学院用它作课本?我们不知道,不敢说没有,但是我们不知道。就是没有学定,没有学定你怎么修定呢?说请一个法师讲讲开示。他讲两个钟头,那就够了吗?这是不够的呀!不够。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这个〈声闻地〉,非常圆满了,能详细的说出来。说我不会修,我不会修定,你现在不可以说这句话,因为〈声闻地〉告诉你了。都详细的说出来,你不能再说我不知道,不能再说这句话了。所以要好好努力修止观,你要修止观呢,就是你要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同时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还是要读的。这两本书你要读了,静坐这件事,没问题,就都是可以做的。

  我们学习了这些法呀,你念阿弥陀佛也会好一点。你就念阿弥陀佛,其他经都不要读,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当然有的人可能可以做到,但是有的人还是不行,还是迷迷糊糊的。这上面说这是,「修学精进」。就是「谓诸菩萨于所学法」,先要学,然后你才能够法随法行。

  黄六、利他精进

  六、利他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于如前说十一种相,应知其相。

  这是利益众生精进,就是饶益有情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的精进,如前面所说,就是戒品里面说的,饶益有情戒有十一种相。现在呢?就是,利他精进,就是那十一种相,叫做利他精进。

  黄七、善护精进

  七、善护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

  这是善护精进。你善能保护你的精进,这个意思。什么叫善护精进呢?谓诸菩萨所有的精进,起正加行,起正加行就是精进。能发动,这个正是良好的,就是随顺佛教,随顺佛所开示的法语,这样努力的去修行,叫做加行。「善自防守」,你还能够保护你的精进,不要伤害了你的精进。「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因为功德没有圆满嘛,有的 时候会有错误,那么有所违犯,那么你如法的悔除,随顺佛所开示的仪轨,去忏悔,能除灭这个罪过。这就叫做「善护精进」。这个善护精进里面的意思还没有说明白,看这个《披寻记》就明白了。

  《披寻记》p1435—

  「起正加行善自防守等者:如说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时随行不放逸行,于戒品中别释其相。」(陵本四十卷六页)

  「如说」,如戒品说的。「具足成就五支」,具足了这五支,你都不缺少,五支,这就五条,你都能够安住,不犯,那么就叫做成就。这五条所说是,不放逸行,你不放纵自己。没有得圣道,心里都有烦恼,烦恼你能用正念控制呢,这就是不放逸。若放纵它,它就跑了,正念就没有了啊,那就是烦恼活动了,就是放逸。这五条是什么呢?

  「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前际俱行,这前际,就是以前,就是过去了,昨天在今天的以前,以前,已经过去了,所以这个前际就是过去的意思。「俱行不放逸行」,我过去的时候,我也是如法的精进,不放逸。但是我若在精进的时候,有时候有犯错误,我发露忏悔。那这就叫做「前际俱行不放逸行」。

  「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今天以后,以后就是明天了,就是未来了,未来的时候,我在学习圣道,修学止观,教化众生这些事情,我也不放逸,如果有错误,我也如法的发露忏悔,这叫做后际俱行不放逸行。

  「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就是现在,以前、以后的中间就是现在。「俱行不放逸行」,我在用功修行的同时,我也决定不放逸,如果有错误,我决定发露忏悔。这是说,前际、中际、后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若有错误,发露忏悔。

  「四,先时所作不放逸行」,先时所作什么意思,就是在你采取行动之前,这件事你还没做,但是要做了,你先就心里发愿,我决定,保持清净不放逸,你要有这样的愿,这叫做先时所作不放逸行。

  「五,俱时随行不放逸行」,就是在,采取行动了,我现在开始做这件事了,是同时的,所以叫俱时。「随行不放逸行」,随你在用功修行的时候,你一定保持身心清净,我不放逸,那么这就叫做「俱时随行不放逸行」。

  「于戒品中,别释其相」,这五条不放逸行,在戒品里面,一条一条的解释它的相貌的。(陵本40卷6页)。

  「依彼后二不放逸行,此说起正加行善自防守,依彼初三不放逸行,此说若有所犯,如法悔除。」

  「依彼后二不放逸行」,就是「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俱时随行不放行」,指后两个不放逸行,「此说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这里的文就是这句话,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这两句话就指戒品说的那个「后二不放逸行」说的。

  「依彼初三不放逸行」,就是前面的前际、后际、中际不放逸行。「此说若有所犯」呢,「如法悔除」,这里的文呢,说「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就指前面那三种说的。前面是五支,这里就是这两句话,这样意思。

  天四、结

  如是菩萨十三种精进,名一切种精进。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十三种包括了很多的精进,所以叫一切种精进。

  亥七、遂求及二世乐精进(分二科)

  天一、指

  菩萨所有遂求精进,此世他世乐精进,如忍应知。

  「菩萨所有遂求精进,此世他世乐精进,如忍应知。其差别者,彼说堪忍,此说菩萨精进勇悍。」这是第七,遂求精进,及二世乐精进,在九种精进来说,就是遂求精进是第七种,二世乐精进,是第八种。这两种精进合为一科。亥七,遂求及二世乐精进,

  天一是指。

  菩萨的所有遂求精进,这个遂就是成就了,你所求的成功了叫遂求,这个「遂求精进,此世乐他世乐的精进,如忍应知。」如前边说那个忍品里边,和这说的意思一样。这个遂求精进有八种,就是那个遂求忍有八种,二世乐的忍有九种,这里的两种和前面一样。

  天二、辨

  其差别者,彼说堪忍,此说菩萨精进勇悍。

  其差别的地方是什么呢?彼说堪忍,叫遂求堪忍,此世他世乐堪忍,此说菩萨精进勇悍。就是这个名词上有点不同。

  亥八、清净精进(分四科)

  天一、征

  云何菩萨清净精进?

  这是九种精进里面最后一个。在科上是第八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清净精进呢」?

  天二、标

  谓此精进略有十种。

  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是列。

  天三、列

  一、相称精进。二、串习精进。三、无缓精进。四、善摄精进。五、应时修习精进。六、通达众相精进。七、不退弱精进。八、不舍轭精进。九、平等精进。十、回向大菩提精进。

  这是列出来十种精进的名称。下边第四科解释,分十科。

  天四、释(分十科)

  地一、相称精进(分三科)

  玄一、标

  若诸菩萨或为彼彼诸随烦恼极所逼切;为断彼彼随烦恼故,修习种种相称对治。

  第一科解释「相称精进」,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若诸菩萨或为彼彼诸随烦恼极所逼切」,若诸菩萨或者是为彼彼,就是一样一样的诸随烦恼,这个随烦恼,刚才我们说过,就是轻微的烦恼。但是根本烦恼,也名为随烦恼的,所以是轻重两个都包括在内了。「极所逼切」,这个烦恼现前的时候,使令这位菩萨心情很苦恼,「为断彼彼随烦恼故,修习种种相称对治」,所对治的烦恼和能对治的法门,彼此是相称的,相适合的,如果不相合,你不能对治。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玄二、释

  谓为对治诸贪欲故,修习不净;为欲对治诸瞋恚故,修习慈愍;为欲对治诸愚痴故,修习观察缘性缘起;为欲对治诸寻思故,修习息念;为欲对治诸憍慢故,修界差别。

  「谓为对治诸贪欲故,修习不净。」说这个菩萨他有贪欲的烦恼,为对治这个贪欲的烦恼,那就修习不净观,修习不净观呢,正好能对治贪烦恼。所以「相称的精进」。

  「为欲对治诸瞋恚故,修习慈愍」。修慈愍心呢,就能对治内心的瞋烦恼,就不瞋怒了。

  「为欲对治诸愚痴故,修习观察缘性缘起」。什么叫做愚痴?就是不明白一切法是缘起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做愚痴。现在对治这个愚痴呢,就得修习这个观察。这个修观察,习观察,这个修和习有什么不同?初开始叫做修,继续不断的修就叫做习了。你修习什么?观察什么?观察缘性缘起。这个缘性缘起我们前面讲过的。你们记住吧!这是什么意思?

  缘起就是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都是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性是什么呢?就是缘起里面的道理。就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但是十二缘起里面,多数是指增上缘说的。可也包括因缘、次第缘、所缘缘的。观察这个缘性缘起呢,就能对治你内心的愚痴。你就会开智慧。啊!诸法是因缘有。我不欢喜到三恶道去,那你不要作恶。我想要成圣道,那么你修学八正道,修四念处。就是各有各的因缘。你可以选择,你有选择的自由,这是通达缘起的好处,可以改变自己不如意的事。我现在对于我自己,我不满意,不满意,你也会成功的,你会重新创造一个你满意的生命。这缘起法的好处就在这里。现在我的身体不好,我身体常常有病,你们都很健康,我常常有病,是缘起呀!我再不要造罪,它就没有病了。我想要得法性身,它也是缘起的。这个臭皮囊我再不要了,你也能成功。这是缘起。

  「为欲对治诸寻思故,修习息念」,你想要对治你内心的散乱,这个寻思,是散乱的意思。不寻思,就是不散乱。可见这个经论上,用这个寻思,它的含义不完全是一样的。所以说「为欲对治诸寻思故,修习息念」,用息作所缘境,你常常的忆念这个息,你心里面就不散乱了,能对治这个散乱。

  「为欲对治诸憍慢故」,这个憍是自己高大起来,叫憍;慢是瞧不起别人,现在我不要这样子呢,「修界差别」。你修这个界差别观,就能对治这个憍慢,就不高慢了,人人都是平等的。

  玄三、结

  如是等类,是名菩萨相称精进。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这叫「相称对治」。如果说是你内心的贪烦恼很大,你修慈悲观,糟糕,那你这贪烦恼不能断了,所以要得相称。能治,所治要相称才可以。

  地二、串习精进

  若诸菩萨非唯成就始业初业所有精进;谓为住心教授教诫,非不亦由串习加行、积习加行;是名菩萨串习精进。

  这是第二个串习精进。「若诸菩萨,非唯成就始业初业所有精进」,若诸菩萨,非唯不是唯独是成就了始业、成就了初业的精进,那就叫做精进,那样是不够的。要串习,这个串,是连续不断,叫做串,你要连续不断的精进,你才能成就的。你只是精进了七天,以后就不精进了,那怎么能成就呢?这个始业和初业,其实这个始也就是初嘛,为什么要重说呢?它也有个意思的。

  「谓为住心教授教诫」。这底下解释这句话。「谓为住心」,就是你的目的是为什么要精进呢?为「住心」,安住其心,使令它不散乱,使令它明静而住,我要想得定,我目的是要得定,「为住心故,教授教诫」,所以我请我的师长来教授我住心的方法,我要师长来教诫我,来警告我,不可以这样做。

  「非不亦由串习加行积习加行」,你得到了师长的教授教诫。这就是始业初业,但是这就够了吗?这不可以的呀!「非不亦由」,这个非和不,就抵消了,等于这两个字没有用了,「亦由串习」,你学习了,你的师长对你的教授教诫的住心法门,你还要串习,连续不断的学习,而且还要加行,还要努力的修行才可以。「积习加行」,你努力了七天,还不够的,还要再七天,再七天,积聚你的学习,继续不断努力,就是这样。这样子努力修行,你才能成功的呀。「是名菩萨串习精进」。我们看这《披寻记》讲得详细一点。

  《披寻记》p1435:

  「非唯成就始业初业所有精进等者:声闻地说:谓有二种初修业者:一于作意初修业者,二净烦恼初修业者。云何于作意初修业者?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安住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

  「非唯成就始业初业所有精进等者:声闻地说:」声闻地,就是从二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一共十四卷。「谓有二种初修业者:」这里面说始业初业,就表示有两类不同,就是两类的初业。这上有两种初修业的人,初开始修行的人。那两种呢?一、「于作意初修业者」,二、「净烦恼初修业」,「云何于作意初修业者」,这解释这句话。「初作意」,这个「作意」这句话怎么讲?「作」是警觉的意思。警觉自己的心,叫作意。我们心的活动,也要有个作意心所,这个心才能活动,不然它不动。要作意,若不如理作意,那就生出了一个贪心来。如理作意呢?生出来一个智慧来。就是这个作意,来控制这一念心的。是这么叫做作意。现在这地方说作意是什么呢?是指未到地定说的。你常能够控制这一念心,来整理它,来修正它,达到未到地定叫做作意。这是「初修业者」,「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初开始修禅定的这个人,「安住一缘」,你的心呢,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你要选择一个所缘境,把这个心住在那里,安住一缘。

  「勤修作意」,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以后,你要精进的修行作意,常常的呀,观察这一念心,叫它不要放逸,安住在所缘境。安住在所缘境,是什么呢?就是常常忆念所缘境,你要常念这个所缘境,你心里面就不会散乱,不会掉举了。你常忆念这个所缘境。我现在,我忆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这个相貌就现出来了。我若不忆念,这相貌就没有了。你这个安住所缘境,也是要忆念它。常念这个所缘境,那么这个所缘境一直的显现在你心里面。你若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没有,就丢掉了。你想要静坐的时候,没有杂念的方法,就是忆念所缘境,就是这个方法,很简单。念这个所缘境,一直的忆念它,就没有杂念。就是这么回事。

  「勤修作意」,你要精进的警觉你这一念心,一直的忆念所缘境,这样做,你就成功了。「乃至未得所修作意」但是,你这么做,今天也做,明天也做,一直到你还没有得到未到地定,那都叫做「初修业者」。初修业者就是这个意思。

  「未能触证心一境性」,你没能够接触到这个定的境界,没有接触到,就是没成功。就是没有得未到地定。这都叫做「初修习」。如果是以初禅来说,就是修七种作意。初开始是了相作意,那就是初修作意。了相作意,属于「初修业瑜伽师」。第二个是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五个作意,叫做「已习行瑜伽师」,有三个瑜伽师,这是第二个已习行瑜伽师,第三个瑜伽师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师」,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由七种作意去得到初禅。得到了初禅的时候,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那个时候,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师。分这么三个。这是修定的时候这么说。

  「云何净烦恼初修业者?谓已证得所修作意,于诸烦恼欲净其心,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名净烦恼初修业者。(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

  「云何净烦恼初修业者?谓已证得所修作意」,就是你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或者成就初禅了,你这个奢摩他达到这个程度了。「于诸烦恼欲净其心」,这个时候,你不愿意继续的修定,这时候你得初禅了,不想去得二禅、三禅、四禅,你现在就想要清净你的烦恼。「于诸烦恼欲净其心」,想要从你心里面排除去一切的烦恼,这个时候呢。「发起摄受正勤修习了相作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就和前面修定的时候不同了。你就要发动,「摄受」呢,就是成就,你要发动,要成就,或者说学习,学习正勤修习了相作意,这个了相作意是什么?就是要明白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这四个,四个所缘境。你用小乘四念处也可以,用大乘的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也是可以。那么,你先要明了这个四念处的相貌,那么,这就叫做:净烦恼作意的初修业瑜伽师。这个初修业瑜伽师先要学习。先要学习呀,你有善法欲,想要断烦恼这个人,那这个人一定是要出家了。善法欲就是要出家了,这个时候叫做「初修业瑜伽师」。那一天你达到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就是内凡位了,这个时候叫做「已习行瑜伽师」。这是〈声闻地〉说的,你得到初果了,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师」,分这么三种。。「名净烦恼初修业者」,(陵本28卷13页)。前边这一段文是那上说的。

  此说精进,于彼二种随应当知。从他听闻相应所缘种种方便,名为住心教授教诫。

  声闻地说:初修业者,虽于相应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诸盖数数现行,身心粗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陵本三十一卷六页)由是此说非不亦由串习加行积习加行。

  「此说精进;于彼二种随应当知」。这里说的这个精进,那两种,是属于那一种?「若诸菩萨,非唯成就始业初业所有精进,谓为住心教授教诫」。那这个就是头一种,「于作意初修业者」。就是这一种,不是净烦恼。如果说是净烦恼也是可以。

  「从他听闻相应所缘种种方便,名为住心教授教诫」,从别的人听闻到相应所缘,种种方便。就是你现在是贪烦恼,要修不净观,你是瞋烦恼修慈愍观,你的我慢,我很高,那么修界方便。叫做相应所缘种种方便,名为住心的教授教诫。「声闻地说:初业者,虽于相应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诸盖数数现行」,你虽然是欢喜静坐,但不是贪欲盖,就是瞋恚盖,再不然就是昏沉睡眠盖,再不然就是疑惑。你有这些事情了,怎么办呢?诸盖现行,「身心粗重」,身也粗重,心也粗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能得定。什么叫做身粗重?心粗重?我们说心粗重,你坐那里,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就是心粗重。身粗重呢?你心里面昏沉散乱,你打瞌睡一顿,你醒了,瞌睡完了的时候腿疼。这是粗重,你要不打嗑睡不昏沉还能多坐一会,一打瞌睡,就不行,就腿疼。就是这样子,就坐不住,就要起来,这叫身粗重。而这个身的粗重,心的粗重,如果被排遣以后呢?轻安乐就来了,就是得定了。得定了的时候,那个身体完全不同。你感觉轻,好像有若无的样子,那就是没有粗重了。我们不感觉到有若无,那就是身粗重,感觉到有五百磅。粗重,有身粗重,有心粗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很快得定,不能得未到地定,不能得初禅。( 陵本31卷6页)「由是此说非不亦由串习加行,积习加行」。这样子你才能成功的。

  地三、无缓精进

  若诸菩萨亦非唯有串习加行积习加行,为住其心教授教诫;然此始业初业菩萨,于此加行、不缓加行、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萨无缓精进。

  这是第三个,无缓精进。「若诸菩萨、亦非唯有串习加行,积习加行」,不是只有这两种加行就成功了,不是的。「为住其心教授教诫」,为了使令心得定,要去学习你的教授教诫。就是,你只是有这个串习加行,积习加行还不够。「然此始业初业菩萨、于此加行,不缓加行」还需要这个加行,不缓加行。这位初开始修止观,修定的这位菩萨,「于此加行,你还要努力的学习这个不缓加行,才可以。什么叫做「不缓加行」呢?「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萨无缓精进」。无间加行就是不间断。「殷重加行」,殷重呢,就是周备的用功,说我只是静坐,我不持戒,我就只是静坐,那不能成功。我只是天天念经,念一段经,念经不能得定。就是要各方面都要配合,你才能得定的。这叫做「殷重加行」,是名菩萨「无缓精进」。我们还是没有明白这「无缓精进」怎么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p1436

  「于此加行不缓加行等者:声闻地说:云何名为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乃至广说。(陵本三十一卷七页)此应准知。谓即于此串习加行积习加行无有缓慢故。」

  「于此加行不缓加行等者:声闻地说;云何名为不缓加行呢?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有无间的方法,无间的行动,有殷重的行动,「勤修观行,乃至广说」( 陵本三十一卷七页)。「此应准知」。这一段文,应该按照〈声闻地〉的道理,我们才明白的,「谓即于此串习加行积习加行无有慢缓故」。所以我们还是没懂,但是要看〈声闻地〉那个地方就懂了。它的意思是说,你能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但是你还是有事情要做,就是,有病了要去看医生,你这个不能不做,譬如你师父有事情,下命令你去做事,你也不能不去做,就是还有很多的事情,你不能不去做的,那怎么办呢?你还要去做这个事,做事的时候,你的心里面还挂念着,我要去静坐。我赶快把这件事做好,我去静坐去,你要这样努力,你要有这样的心情,不然的话,我为我师父做事,我不能去静坐嘛,就是用这个做借口,就不去静坐了,那这样不叫做「不缓加行」,那叫做缓加行了,不缓加行是这个意思。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