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还乡
1 清朝末期,盛京(今沈阳)城东有个村子叫如意村,村子不大,住着百十户人家。村里有个名士姓王,在家排行老五,人称王五爷,年已过半百。平时经常为乡邻操办事务,不论穷富,他都尽心尽力,很有人缘。两年前,他老伴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他有一个儿子,叫王兴德,二十出头,在京城一家皮货铺里当伙计,常年不在家。家里春种秋收、挑水做饭,全靠王五爷一个人操持。 这天,有人突然从京城给王五爷捎来口信:说他儿子王兴德,跟随掌柜的去河北办货,进入河北地界,掌柜的就被人杀死了,王兴德被判了谋财杀主的死罪。现押在昌黎府的死囚牢里,待呈文批下后就要开刀问斩,希望他去为儿收尸。 王五爷虽心胸开阔、性格豪爽,可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顿时老泪纵横。村里人想上门劝慰,却都被王五爷拦在门外了。他怕老伴知道这件事,一口气上不来,撒手人寰。 离王五爷家不远,住着一家姓牛的,户主叫牛财旺,三十多岁,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当初他受过王五爷保家活命的大恩,所以平时他对王五爷老两口多方面照顾,犹如至亲。如今,五爷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哪能坐视不管? 晚饭后,牛财旺把五爷请到家中,问道:“五爷,兴德兄弟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哎,是儿不死,是财不散!我既然摊上了这么不争气的儿子,还有啥话可说的,生死由命吧!”王五爷说话虽然口气很硬,但眼中那浑浊的老泪,早已滚落了下来。 财旺劝王五爷:“您老不是常跟我说吗,车到山前必有路。兴德兄弟为人厚道,我看他绝对不会做那贪财害命的事。您还是到昌黎府去看看,万一遇上个青天大老爷,或许能有救。家里的事,有我在您就放心好了。”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放到桌上,让王五爷路上用。王五爷一愣,问银子的来路。牛财旺没吭声,最后在五爷的逼问下承认把自家的牛卖了。五爷急得直拍桌子:“财旺你好糊涂!你把牛卖了,地怎么种,今后的日子还过不过?”财旺说:“我不糊涂,我家里除了这头牛,再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啦!这牛没了我将来还可以再买,兴德兄弟要是没了,就不能再活啦!” 在牛财旺和众乡亲一再劝说下,王五爷背起包袱上了路。(:/ 从盛京东如意村到昌黎府,有一千多里地。五爷舍不得花钱雇驴、坐车,徒步前行。到了晚上,找个避风处歇歇脚,第二天接着走,一连走了十多天。 2 这天傍晚,王五爷来到河北地界滦河店镇。镇西有座大庙,前有山门后是双层佛殿,并有东西配殿,规模宏伟。五爷就在山门下的台阶上,铺好破包袱皮就睡下了。本打算天亮就走,没想到一觉醒来,觉得眼冒金星,浑身跟散了架似的,几次想站起来都不行。 正在这时,庙门一响,出来一个小和尚,见王五爷横躺在台阶上,正堵着庙门,急了:“老头儿,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我们庙里要举行庙会,好多施主都要来进香,你是不是存心要搅我们的场啊?”五爷一听火了:“你这小和尚,说话怎么这么难听,要是能走我不早走了吗?”这一老一小话越说越多,正在争吵不休的时候,一乘二人抬的蓝布小轿来到庙前,轿后跟着一位管家和两名女仆。见小和尚跟一位老者在打嘴架,堵着门口难以进去,轿里的少妇打发管家去劝。管家连说带劝,把王五爷搀扶到一边坐下,回头请少妇进庙。这位少妇瞅了一眼王五爷,吩咐管家:“我看那老者很面熟,像我多年未见的一个表叔。你去仔细盘问一下,如果他姓王,排行老五,老家是盛京东如意村的,你就把他接到咱家去。有啥话等我回去再说。”说罢,她带着两名女仆进庙烧香去了。 管家按照吩咐,盘问王五爷,姓名地址丝毫不差,当场雇车就要把王五爷拉走。王五爷哪里肯去,一个劲说管家认错了人。管家一乐,解释道:“说我认错人,那倒没准,因为我从没见过您。要说我们东家奶奶,她当着好几十口子人的一个大家,哪能认错了?您就跟着我走吧!”管家不容分说,硬把五爷往车上搀。五爷心想:反正我也走不动了,去就去吧。 王五爷来到东家,往里一看,白墙灰瓦,深宅大院,院里人喊马叫,果然是个大户人家。管家张罗着给五爷洗澡、换衣服,安排他在客房住下。一日三餐好招待,管家作陪。王五爷几次要求见东家奶奶,管家都说不急。 掌灯时分,王五爷正坐在炕上纳闷,怎么也想不起有这门亲戚。忽听竹帘一响,管家道:“老爷子,我们东家奶奶看你来了。”五爷慌忙下地穿鞋,揉了揉昏花老眼,想看看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不大一会儿,竹帘一挑,那女人走进了屋。只见她年纪在二十八岁上下,细眉大眼,头上戴满了金银珠翠,上身穿翠绿色九丝罗小褂,下身穿湖蓝色绣花绸裙。五爷左看右瞧,只觉得这人面熟,想了半天,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谁。那女人见王五爷发愣,不由得脸上一红:“五爷,您不认识我了?大概您还认识牛财旺吧?”啊,是她!王五爷大吃一惊,差点喊出声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