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5)

  申五、受用境界

  次复受用境界,所谓色等,若可爱、若不可爱。

  这是第四科「增长位」。在「异熟摄」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自体辨」;第二科「约他缘辨」。「约自体辨」,就是按照自己来说;「约他缘辨」,就是出胎以后和父母的关系,「约他缘辨」是这样意思。

  现在这个「约自体辨」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入胎位」;第二科「住胎」;第三科「出胎」。现在是「增长位」。「增长」,就是出胎以后逐渐的长大了,说这一段的经过。这一段经过分成七科:第一科是「触生分触」;第二科「堕施设事」;第三科「耽着家室」;第四科「造作诸业」;第五科是「受用境界」。「受用境界」,就是渐渐的长大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成熟了,也在社会上能做事情了,那么他在色、声、香、味、触、法上要受用。「若可爱、不可爱」,或者可爱的境界、或者不可爱的境界,他心里面有所受。

  申六、受用苦乐

  受此苦乐,谓由先业因,或由现在缘。

  「受此苦乐」,他所享受的如意的境界、或者是苦恼的事情,不是无因缘的。「谓由先业因」,或者是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使令他受苦、或者受乐的。「或由现在缘」,或者是因为他现在的分别心──或者是一时的糊涂、或者是一时的聪明,他在所受用的境界上,或者是苦、或者是乐,就是有这样的差别的。有这样的差别,这可以看出来不全是过去世的业力,也有你现在的思想上的调伏、调转、转变的。

  申七、随缘转变

  随缘所牵,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最后一科「随缘转变」。「随缘转变」这一科,就是站在佛法的态度上说明这件事。前面说是他诸根成熟以后,他能够做种种的事情、做种种的事业。或者是受苦、或者是受乐;但是从重要的部分来讲,就是「随缘所牵」,随顺因缘牵引他到那去,他就到那去了。是什么因缘来牵引他呢?是两条道路:「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如果他是不相信因果,只要有利可图这件事就要做,那么他可能要到三恶道去了。如果有好心肠,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那么他可能是到人间天上去,走这条路。如果是遇见佛法了,那么「或向涅槃」,他若遇见善知识了,相信了佛法,修学戒定慧,那么他就到安隐自在的地方去了,到了佛、菩萨的圣人的世界去了,这是「或向涅槃」。

  这是总说众生在流转生死里面的方向,就是这样子。

  午二、约他缘辨(分二科) 未一、显缘相(分三科) 申一、标

  又诸有情,随于如是有情类中,自体生时;彼有情类,于此有情,作四种缘。

  前边那一大段是「约自体辨」,约他自己这一方面来说。现在是「约他缘辨」,就是约他的父母来说。这里边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显缘相」:他缘的相貌。先「标」出来。

  「又诸有情」,前边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现在又有不同的说法。一切的众生,「随于如是有情类中」,随顺他自己业力,他来到这样的有情类中,有情类当然是很多种类别的;但是,这里边是约人来说,还是约人类来说。约人类来说:或者是他是生到贫贱的家庭里头、或者是富贵的家庭里、或者是有学问的、或者是没有学问的,各式各样的情况。

  「自体生时」,他这个果报出现了以后。「彼有情类,于此有情,作四种缘」:「彼有情类」,就是他的父母、或者是他的祖父母。「于此有情」,于此新来的这个儿女。「作四种缘」,给他作四种帮助,作四种辅导──或者用现代人说话是这个意思。四种事情,这四种先列出来。

  申二、列

  谓种子所引故;食所资养故;随逐守护故;随学造作身、语、业故。

  就是这四种。这是「列」出来,这底下解「释」。

  申三、释(分四科) 酉一、种子所引

  初谓父母精血所引。

  第一种这「种子所引」怎么讲呢?「初谓父母精血所引」,一开始就是他的父母的精血为他做因缘,使令他可以得到这个果报。

  酉二、食所资养

  次彼生已,知其所欲,方求饮食而用资长。

  第二个是「食所资养」。第二个因缘就是彼有情出胎以后,他的父母知道他的所欲,依他所适合的、适合于他的。「方求饮食」,求他所适合的饮食。「而用资长」,用这个相适的、相应的饮食来资长他的生命。

  酉三、随逐守护

  次常随逐,专志守护,不令起作非时之行、及不平等行。

  这是第三个「随逐守护」。第三个,他的父母常随逐他,专心的来守护他。「不令起作」,不使令他造作不是时──不是那个时候的行为,这件事做是合道理的,但是现在不能做,那叫「非时之行」。「及不平等行」,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像前面所说的,这样子来守护他。

  酉四、随学造业

  次令习学世俗言说等事。

  渐渐长大了,渐渐的可以读书了,那么就叫他学习世间上「言说等事」──学习语言,也就是读书、学习世间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一般的说,就是指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几样事情。若学习孔孟之道也好一点,学习佛法是更好了。

  未二、明展转

  由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故;此复于余,此复于余。

  第二科「明展转」。前面显出来这四种因缘的相貌,这底下说展转的因缘。怎么叫做展转因缘呢?

  「由长大种类故、诸根成熟故」。这个「长大种类」,就是他逐渐的长大了,他的身心都成熟了。身心成熟了也是「诸根成熟」了,所以,他有这个能力可以去读书、可以在社会上做事了。那么他得到了父母的这四种因缘、四种的帮助,所以他能够可以逐渐的这样子生活下去了,可以独自的生活下去了。

  这件事是「此复于余,此复于余」,他本人得到父母的四种因缘的资助;那以后他又有儿女了,他也一样的给他儿女四种因缘,帮助他儿女,所以叫「此复于余,此复于余」,是这样意思。说是他得到他父母的这四种因缘;他父母也一样,也得到他的祖父母的这四种资助。这是向上推,向上去推求,每一个众生都是得到他父母的这种照顾;向下推,每一个父母也都给他儿女的照顾,所以叫「此复于余,此复于余」。

  子二、总显流转(分二科) 丑一、由阙胜缘

  如是展转,诸有情类;无始时来,受苦受乐;未曾获得出苦乐法;乃至诸佛未证菩提。若从他闻音,及内正思惟,由如是故,方得漏尽。

  这是第二科「总显流转」。前边一大科是「别辨死生」:这个第六意识有殊胜的功能;一共是十五科,那个第十四科是「辨死生」。「辨死生」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死生」,先说死,而后又说生,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总显流转」,总起来把这个死和生合起来,说这一切众生在生死里流转,不断的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

  前面「此复于余,此复于余」这两句话,就是向上推:父母亲的父母亲也是对他这样照顾;向下推: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照顾;所以说两句。

  「如是展转,诸有情类」,这个就是这样子:祖父母对于父母、父母又对儿女、儿女又对儿女,这样展转的流转生死,无穷无尽的下去,这件事要去观察一下。「诸有情类;无始时来」在生死里边,有的时候受苦、有的时候受乐。到天上去乐多;人间有苦、也有乐;三恶道里边苦多而乐少,而这件事都是不决定的。到天上去,也不是永久在天上;到地狱去也不是永久的,总是这样子流转变化。

  「未曾获得出苦乐法」,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没能够得到超出这种苦乐的法门,没有。没有得到这种事情,一直的在生死里流转,没有办法得解脱,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乃至诸佛未证菩提」,这件事可以看看佛菩萨的经验,就可以知道了。「乃至诸佛」,这话的意思就是声闻、缘觉。声闻、缘觉原来他们也是生死凡夫;「乃至诸佛」菩萨原来也是生死凡夫,他们没有证悟无上菩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生死流转的。

  「若从他闻音,及内正思惟」,后来为什么他们到涅槃的世界去了呢?或者是从善知识边听闻了佛法的法音。「及内正思惟」,他内心里边闻法以后,他能够审谛的去思惟佛法的道理。「由如是故,方得漏尽」,就是因为他有这两个力量:一个「从他闻音」、一个「内正思惟」。「方得漏尽」,他才能够断除烦恼、得成圣道的。那么「诸有情类,无始时来,受苦受乐,未曾获得出苦乐法」,原因也就在这里,就是没能够遇见佛菩萨,没能够听闻佛法、内正思惟,所以一直的流转生死,没有遇见这样的因缘,「由阙胜缘」,所以流转生死。

  丑二、由义难悟

  如是句义,甚为难悟。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我亦都非若分、若谁、若事。

  第一个原因:一切众生一直的在生死流转而不得解脱──第一个原因,没有遇见善知识,没有遇见佛见佛法。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由义难悟」,就是佛法不容易明白,佛法这个道理不容易明白,这是第二原因。「如是句义,甚为难悟」,说是「从他闻音」,就是所听闻的佛法。这个「句」就是文句,语言文字叫做「句」,它是能显示的;「义」,是所显示的。这样的「句义」、这样的佛法,有能诠的文、有所诠的义。这样的义「甚为难悟」,就是他听见了佛菩萨说法了;但是不容易明白,也不能够得解脱,也有困难。这个「句义」是什么样的呢?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就是这个句子、这样的句义不太容易懂。这里是两句话:第一句是「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第二句是「我亦都非若分、若谁、若事」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第一句话可以说是观察自已。第二句话,是观察他人,可以这样说。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这个「分」是什么呢?就是时间,时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是「分」。这个「谁」是约人说的,约人说,一切众生只是两类:一个是圣人、一个是凡夫。「若事」,「事」,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十八界这些事情。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这「如是句义,甚为难悟」,什么样的「句义」呢?「谓我」,就是我不可得;一切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就是因为执着有我,而实在这个我也是没有的。「若分」,若过去世、若现在、若未来都是没有我的,我是不可得的。「若谁」,约人来说,凡夫是无我,圣人也是无我的。「若事」,若在色、受、想、行、识上,在眼、鼻、舌、身、意上,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乃至十八界、一切法上,也都是无我,我是没有的,在这三个地方看不见有我。你若能观察无我,就了脱生死了;但是这种话不容易明白。所以「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

  「我亦都非若分、若谁、若事」,前面是观察自己,这一句话是观察他人,观察其余的一切众生也是没有我的,也是「若分、若谁、若事」、也是没有我可得的;只是在一切有为法上有生灭相,就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而已,并不是有我可得。一切众生里面有觉悟的,就修学圣道;有迷惑的,就是惑业苦流转,所以就有凡夫、有圣人了,而实在还是没有我可得的。

  这个「若事」,就是果报。你有这个乐着戏论名言的熏习,加上善业、恶业──善恶业的熏习,所以你就有果报了,只此而已,这个没有我可得;但是这种道理不容易明白。不明白,你不能觉悟也就不能修学圣道,那你就是在生死里流转,受苦受乐而不能得解脱。

  癸十五、坏成(分二科) 子一、结前生后

  如是略说内分死生已。云何外分若坏、若成?

  前面这一大段,就把那个意识的殊胜的作业──第十四科说这个「内分死生」说完了。

  「云何外分若坏、若成」,这是第十五科,意识最后的一科。意识的作业,最后一科是「坏成」。就是「内分」──就是人的正报,我们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有死、也有生,究竟怎么叫做死?怎么叫做生?是说完了,完全说明白了。

  「云何外分若坏、若成」,「外分」,就是我们生命体所生存的这个地点、这个世界。世界是我们有情的一切动物所居住的地方,「外分」。「外分」也不是永久常住的,这个世界也会坏,坏了也还会成就,成就了也会坏。我们人有死、有生,这个世界也是有坏、有成,也是有变化的,「云何外分若坏若成」。

  「如是略说内分死生已」,是把前面一大段文结束了。「云何外分若坏、若成」,是生起下一段文──生起这段文是「结前生后」,这一段,这是第一科。

  子二、标释一切(分二科) 丑一、广辨世间(分二科) 寅一、总标

  谓由诸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故。

  这是「标释一切」,把外分──器世间这个成坏的大意标出来。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广辨世间」。先「总标」,就是刚才说的这个。

  「谓诸有情所作能感成坏业故」,说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它也会坏、它也会成,什么原因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居住的有情,他所造作的业力,这个业力是「能感成坏业故」。「能感」,能感得。「感」者,得也,能得到「成坏业故」,能成立这个世界,也能破坏这个世界。你造了这样的业了,这个业若发生作用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有成坏,大意就是这样子。

  寅二、别释(分二科) 卯一、世间坏(分二科) 辰一、略辨(分三科)

  巳一、业感差别(分二科) 午一、标简

  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尔时便有外坏缘起,由彼外分皆悉散坏;非如内分,由寿量尽。

  「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尔时便有外坏缘起」,前面是「标」,这里面是解释了。解释,先解释世间的坏;也是先「略辨」。「略辨」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业感差别」,能感得世界坏的这个业力还是有差别的。先「标简」,先简别一下。

  「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假设这个众生,他所造作的能感得世界坏、能破坏世界的这个业力出现了。

  「尔时便有外坏缘起」,这底下就说这件事。便有外坏的缘起,就是这个世界破坏的因缘就出现了。「由彼外分皆悉散坏,非如内分由寿量尽」,外边世界的破坏和我们人的生命体的破坏不太一样,不是那么一样的。因为这个业力出现了,所以外边的这个世界就被破坏;破坏这种境界出现的时候,看出来和我们人的生命在死亡的时候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由彼外分皆悉散坏」,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全部的被破坏了,下文有详细解释,就是大火──有三种力量来破坏这个世界,一个是大火、一个是大水、一个是大风,这种力量就把这个世界就破坏了。「由彼外分皆悉散坏」,由于彼外边的器世界,全部的被破坏了。所以「非如内分由寿量尽」,不像我们内里面这个生命体,只是寿量尽了就死亡了,比较简单。

  外边的世界,它结束的时候是很麻烦的;这个大火,下面有说要出来七个太阳,那么这个世界就起火了,起火了在燃烧,这个世界破坏了,这样子这种事情。像我们人──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有病了,所以他就会死亡了,其实这个事情从道理上说,有病也可能会死、也可能不死,人的死亡,究他的原因是寿量尽了、或者是福尽了死,而不是决定是有病而死。有的人大病、很苦;但是没死,病好了,等到临死的时候,很安闲的、很自在的就死了,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病痛。所以,前面说到生死的时候,说到死的时候,就是寿尽死了、福尽死了、或者非时而死;这个和我们居住的世界结束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所以:「非如内分,由寿量尽」。

  午二、释由(分二科) 未一、由恒相续

  何以故?由一切外分所有粗色,四大所成,恒相续住,非如内分。

  「何以故」?这底下就来解释这个原因。

  「由一切外分所有粗色,四大所成,恒相续住,非如内分。又感成器世间业,此业决定,能引劫住,不增不减」,这底下解释它的原因。原因里面分二个,第一个「由恒相续」。

  「由一切外分所有粗色」,因为外边的这个器世间,「所有粗色」,它是很粗显的。这个色法就是地、水、火、风所造成的、所成就的。「恒相续住」,这个四大,它是常相续存在的,外边器世间的地、水、火、风是四大,虽然它也有变化,但是「常相续住」。「非如内分」,不像我们这身体,身体里面的四大不是那么样的恒相续住,和那个不同。人的身体也是有变化,但是不是恒相续住,和外边的世界的恒相续住不一样,不是一样的。那么这是外边的四大所成的,「恒相续住」,常时相续的存在;就是比人、比众生的身体这个四大坚固了一点,有点不同。

  未二、由住决定(分二科) 申一、显器世间

  又感成器世间业,此业决定,能引劫住,不增不减。

  第一个原因是「恒相续住」。

  第二个原因,又感成器世间业,我们能够得到成就器世间的这个业力。「此业决定,能引劫住」,这个业力它是决定的。「能引劫住」,能引、能牵引这个世界、能安住一个大劫,能住一个劫,有这种力量。「不增不减」,不超过一劫,也不减少一劫,也不超过、也不减少,「决定能引劫住」,它这个有这样的不同。

  器世间这个「器」,就像譬如说是我们人的生活的习惯,用一个器去盛载什么样的东西。譬如说有苹果、有橙子,放在一个器里面盛载,装在那个器里面。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世界就是一个器。而这个世界对人的生存,我感觉这个关系还非常的密切。人说要「靠天吃饭」,这个世界上生产了很多的生存所需这些物质,然后我们才能够生存。所以这个器世间对于生命的存在,中间的关系还不止是像苹果放在一个碗里面、放在一个袋子里面那么的关系,不过可以这样子譬喻。

  感成器世间的业,「此业决定,能引劫住」,这个「业」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业,是所有的众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共同的业力所造成的这个世界。我们的身体也是业力所成;但,是你个人的业力造成的。你个人的业力造成你这个生命体;但是也有一点分别,就是属于共业。譬如说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有共业,有共业,那么这个身体也有共业,这个身体也互相有共业。所以,当然说我们人与人之间有爱,父母、儿女、夫妻都有爱,而他的生命体也是共业,也有共业的关系;但是,只是这少数几个人,和世界当然还是不同。世界的确是很广大的、很多的众生的业力所成。那么大体上说,还是指这样说:我们的生命体是别业──你个别业力所成就;这个世界是共业所成。共业所成这个业力「决定能引劫住」,能够引、能够扩大这个世界存在的时间到一个劫,也不超过一个劫、也不减少一点,就是「不增不减」,这个业力有这样的力量。

  申二、简有情数(分三科) 酉一、标

  若有情数,时无决定。

  这是说我们这个正报的身体的情况,和这个世界不一样。若我们有情识的──「情」就是识──有了别性的这个范围内的众生,他的命运「时无决定」,那个时间是不决定的。这是「标」出来,底下「问」。

  酉二、征

  所以者何?

  那个所以的原因是什么呢?

  酉三、释

  由彼造作种种业故,或过一劫、或复减少,乃至一岁。

  「由彼造作种种业故」,由于那个众生他所造作的业力,各式各样的情形,不一样的。他所造的业,或者是造罪业、或者是造善业、或者是造不动业;不动业也各式各样的、善业也是各式各样的、罪业也是各式各样的。

  「或过一劫、或复减少,乃至一岁」,这个业不同,由这个业力所引的寿命,或者能够超过一个劫。譬如说是毁谤佛法、毁谤般若波罗蜜的人的罪过,他若在地狱里受苦就不止一个劫;这个世界坏了,他到他方世界去,还是要受苦,那超过一劫。乃至到天上的人,也是超过一劫,在天上享福,寿命特别长。「或复减少」,不过、不足一劫,乃至到一岁,乃至到他的寿命不能超过十二个月,或者寿命只是一个月,或者寿命只是一天,都包括在这个一岁里。这个寿命各式各样的长短的不同,有的众生还没出胎就死了,这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所以和外面的器世间不一样,不是一样的。

  巳二、坏缘差别(分二科) 午一、出三灾(分三科) 未一、略标

  又彼坏劫,由三种灾。

  前边说这个世界的成坏,由业感的差别。这底下说坏缘的差别,破坏这个世界的因缘,也是各式各样,也是不同的。分二科,第一科「出三灾」,三灾底下「略标」。

  「又彼坏劫」,又彼器世间在破坏的时候。这个「劫」,就是时间的意思──破坏的时候;下面还有各别的意思。「由三种灾」,由三种灾难来破坏这个世界的。是什么呢?

  未二、列释(分三科) 申一、火灾

  一者火灾,能坏世间;从无间狱,乃至梵世。

  「一者火灾」,火的灾。「能坏世间」,它能破坏这个世间。「从无间狱,乃至梵世」,都被火所烧了。大火燃烧起来就不得了,乃至到梵天都被烧了。

  申二、水灾

  二者水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二静虑。

  「二者水灾」,第二个是水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二静虑」。前面说梵世,就是初禅天。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有三种天。这是火灾能从无间地狱乃至烧到初禅,都烧坏了、都破坏了、都变成灰尘了,灰飞烟灭。

  第二个灾难就是大水,「能坏一切,乃至第二静虑」。它能够破坏这一切世间,不但是把从地狱乃至到欲界天、到梵天、到「第二静虑」天──第二静虑天就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三种天也都被破坏了。

  申三、风灾

  三者风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三静虑。

  「三者风灾」,第三个灾就是大风。这个风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三静虑」──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也都被大水破坏了。

  未三、简非

  第四静虑,无灾能坏。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第四静虑无灾能坏」,色界天一共是四层,这个第四层:「第四静虑」。「第四静虑」一共是九层天,是「无灾能坏」,没有灾能破坏它。

  「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这个第四静虑没有灾难能破坏它,什么原因呢?「由彼诸天」的身体和所住的宫殿是「俱生俱没」,这个诸天的身体生的时候,宫殿也就出现了;等到死亡的时候,这身体没有了,宫殿也就没有了,这是「俱生俱没」。这样子来说,他们在这个灾难来了的时候是没有可破坏的。这三灾,这是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只是破坏这个世界,而不是破坏众生,不是破坏有情的。因为灾难来之前,这有情走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众生了,地狱的众生也走了。地狱、恶鬼、畜生、乃至人天,这个火灾来了的时候,由地狱到初禅天里面所有的众生都不在了,都已经走了。说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的确是可以空的,是空了。这个时候,人都是好人,都是不恶人。说是欲界天的人和人间的人都不做恶事了;不做恶事嘛,他不到三恶道去了,这三恶道没有了;人又修学禅定,离开了欲界到初禅天上去;初禅天的人又修行到二禅天以上,都走了。所以,由地狱乃至到初禅,没有有情在这儿里居住了,这时候这个火灾才起来,把这个世界都破坏了。乃至到初禅、二禅、三禅都是这样子。到四禅那里,四禅那里根本没有灾难,也没有火灾、也没有水灾、也没有风灾,没有灾难。

  这个小三灾,下面有说小三灾。小三灾是破坏人的,破坏众生的;有情有了灾难,很多人都死亡了,有这件事。

  这个灾难的来,在《大毗婆沙论》上有解释。这个欲界火灾出现的时候,就是像这里说,由从地狱乃至到初禅天,原因当然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的众生有烦恼,就是有谄诳心。谄媚的「谄」,欺诳的「诳」。有谄诳心、心里面有寻伺。寻伺有欲寻伺、恚寻伺、害寻伺,这是这个范围内的众生有欲,有欲心,所以就外面有火灾,有火的灾难来。可是这个事情说起来,初禅是没有欲了;但是初禅天为了对治这个欲,也要修这个寻伺,修出离的寻伺,就这样子,所以也就是被火烧了,那个地方也就破坏了。

  二禅天是被水灾破坏,就是因为他有欢喜心,二禅天有欢喜心。这个喜:欢喜的喜。内里面是喜,外面感来的灾难就是水;喜和水有关系,这件事是这样。

  三禅天是被风灾所破坏了。当然,这个水不是单独破坏三禅天,也就是破坏了从地狱乃至到三禅。《大毗婆沙论》说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三禅天,他内心里面有乐:快乐的乐,他还有呼吸──出入息,出入息是风。他内身里边有两件事:一个是乐、一个是气息的呼吸,所以外边有风的灾难。这个乐与风有关系,所以有这些灾难,有灾难的破坏。

  到第四禅天没有这些事情了,它也没有寻伺、也没有谄诳、也没有喜、也没有乐、也没有气息这个息,没有呼吸了;第四禅天没有呼吸、第四禅天以上的人都没有呼吸。所以「无灾能坏」,内里面没有灾,外边也就没有灾了,「无灾能坏」。

  「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没有能破坏他的因缘法。外边没有能破坏的,他自己破坏,它还是要死的,第四禅天以上的人也是要死。

  午二、明彼顶

  复有三灾之顶,谓: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前边说出了三种灾;这一段说「三灾之顶」。

  「三灾之顶」就是:火灾的上面就是二禅天,火灾一直的烧到初禅,初禅上面就是二禅天。这在《大毗婆沙论》也有讲,初禅天和欲界一样大小,在横方面来说,初禅天和欲界是一样大小。一千个初禅天的大小等于一个二禅天,这个二禅天这么大,等于一千个初禅天。一千个二禅天等于一个三禅天,这个三禅天是更大了。一千个三禅天等于一个四禅天大,它的空间就这么大。那么这就是这个「三灾之顶」:第二禅天是火灾之顶,就是火灾烧不到二禅天,只烧到初禅就停下来,烧不到二禅天。《大毗婆沙论》说到一件事,这火烧到初禅的时候,这个大火是不得了!那二禅天的人看见了,初来到二禅天的人,看见了大火心里头有恐怖;但是,以前早来的二禅天的人就告诉初来的这个天人说:「不要怕!以前有过这种事情,它没有烧到这里它就停下来了。」有这种事,这是这个火灾之顶,就是第二静虑。这个水灾,它能够破坏二禅天,不能破坏第三禅,这第三静虑是水灾之顶。那么第四静虑,就是风灾之顶。这个风灾只能破坏三禅天以下,不能破坏第四禅,所以第四禅是风灾之顶。

  巳三、劫量施设(分二科) 午一、此世间

  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

  这底下说到「劫量」的「施设」,就是安立这个劫的数量。第一个说「此世间」。

  「又此世间」,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这地面上。「二十中劫坏」,前面说是三灾能破坏这个世间,破坏要经过多少时间呢?要经过二十个中劫,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是完全破坏了。「二十中劫坏已空」,若空的时候,没有这个世界了,这个时候是空的、是个虚空。这时候,虚空是多少时间?也是二十中劫。

  「二十中劫成」,过了二十个中劫的空,以后这个世界又成立了。成立的时候,要经过多少时间呢?二十中劫。「二十中劫成已住」,成立了以后,可以在上面居住了,居住的时间有多久?也是二十个中劫。但是,《大毗婆娑论》上说「二十中劫成已住」,这二十中劫怎么计算的呢?就是一增、一减为一个中劫;一增、一减为一个中劫;一增、一减为一个中劫;下面有解释。这是这世界上有人居住了,这时候,寿命和其他的享受的物质逐渐地减少,一直从八万岁、或者无量寿,一直减到人寿命十岁;由十岁再增、增、增到无量寿、到八万劫──就是一增一减、一增一减,一共二十个增减就叫二十个中劫。这个计算法:一增、一减算一个中劫,二十个增减,就是二十个中劫。这在「住」的时候,有增、减的差别,就可以计算出来数目,是:二十个增减就是二十个中劫。其他的时候,譬如说是「成」的时候、「空」的时候、「坏」的时候,比照住劫的二十个劫也说为二十中劫,是这么回事、是这样子成就的。「如是八十中劫」,现在,这四个二十就是八十个中劫;假立为一个大劫数,就是一个大劫,这样子计算。

  午二、梵世间(分二科) 未一、总摄

  又梵世间寿量一劫,此最后坏,亦最初成;当知此劫异相建立。

  前面是说我们欲界有成、住、坏、空,一共是八十劫算一大劫。「梵世间」就是色界天,色界初禅他们称之为「梵世间」,他们认为他们是清净的,这叫「梵」;说我们欲界不清净,对着我们欲界不清净,他称之为「梵」,这样意思。他们的寿命,梵世间的人的寿命是一劫。这个一劫怎么计算法呢?下面说。

  「此最后坏,亦最初成」,最后破坏它,但是也最初成。这个话怎么讲呢?譬如这个大火生起来,我们人世间这个地方先破坏,大火从这里面起。这个大火一直延烧、延烧,烧得厉害了,烧到初禅,初禅是最后被烧坏了的,是「最后坏」。「最初成」,等到世界成立的时候,初禅天先成立了。成立了,那么二禅天、三禅天的人死了、四禅天的人死了,就生到初禅去,这样子。初禅成立以后,这欲界天辗转的、由高向下,这样逐渐成立,成立到这个须弥山成立了,然后四大洲就都成立。

  其中有一件事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就说到须弥山这个事情。须弥山成立了以后,最初有众生在那儿居住,是谁呢?是阿修罗,阿修罗在那儿住的,在须弥山上住的。他住了以后,释提桓因的这些天人才来。来到了须弥山的时候,到这儿来的时候,天上的天人对阿修罗说:「此非我类!此非我类!」这不是我们同类的。那么这阿修罗就烦了;烦了,就撤退了,就走了!就跑到大海边上、海里面住。这阿修罗就是不高兴:「我们住的地方,怎么你可以霸占去!」就是要有战争,但是释提桓因这天人说:「我们和平解决,不要战争!」这件事啊!我认为、感觉到:你把人家的地方占领了以后说:「我们和平,不要打仗!」这件事真是也是很妙,也是很妙!当然,经论上的说法总是赞叹天上的人和平、友善,而阿修罗是好斗的;可是从这件事的经过来说,阿修罗还是有道理的。这个地方是我先来住的嘛!你占领了以后,说:「我们不要战争。」这件事情有这么一段经过的。

  这个世界的成立:从梵世;然后欲界天;然后又到人间;然后人间的人做恶事,才有三恶道的世界,这是这样的次第的。

  这上面说:「梵世间寿量一劫,此最后坏,亦最初成」,在火灾来说,这初禅天是最后坏,而是最先成立的。「当知此劫异相建立」,他说他的寿量一劫,这和我们这个世界的劫不一样,当知此梵世间的寿量异劫,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劫的建立,是另有一个因缘来说它的劫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