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定居城市(周易看去哪发展)
最近两周都忙到飞起,连最爱的滑雪都没时间去;但忙里偷闲看了本书,收获极大,很有心得,书名叫《你属那座城》,解决了困扰我12年的疑惑:
为什么我如此坚决地定居在北京?其实我是一个四海为家者,12年里,辗转过天津、北京、上海、苏州、常州、杭州、深圳、广州;其中天津、上海、苏州、深圳、广州更是生活过1年以上,不能说不熟悉。
我以前在IBM,IBM的名字其实是(I've Been Moved,我已经迁移了)
我也喜欢广深的气候美食,也喜欢苏杭的历史人文,也对天津有一定的感情,但最后,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扎根在了北京,而且是面对再多诱惑都毫不犹豫那种。
我曾以为原因是我喜欢北京,喜欢北京的人情冷暖,喜欢京城的春秋,还有帝都的历史文化;其实并不是。常见常聚的朋友只有两桌,每到春天花粉季还会严重过敏,博物馆音乐厅更是两年都不去一次——核心原因,是我确信我的机会在北京。
这也是《你属那座城》这本书的核心出发点:具备知识或才能的人,会自发或被裹挟着选择进入那些具有资本、财富和机会的城市,跟其他具备知识和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像民国时的上海滩一样,只有人才资本聚集的城市,知识分子才有更多的机会,而他们的后代,也会相对。
经济优势与地理优势,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三四线城市以下小镇做题家,跟家境优裕的来自一线城市的金汤匙同学相比时:
做题家的高中生活只有备战高考、星际、CS、魔兽;金汤匙的高中生活有乐队、主持、街舞、世界旅游;做题家的大学生活只有学生会、舞会、穷游、恋爱、兼职、补课;金汤匙的大学生活有留学、投资、跑车、Party;做题家毕业后,由于资本和认知上的不足,会错过很多投资机会;金汤匙毕业后,无论初始资本还是认知水平,都不会太差,他们会有先发优势。但是如果把小镇做题家跟来自贫困县的「全真七子」们进行对比,那小镇做题家又要比「丁真们」好上不少,至少做题家还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旅游的机会和资本,有钱接受补习,可以心无旁骛的全力参与教育竞赛,更不用像「全真七子」那样早早辍学。
至此,我对今时今日的情况,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你的出生/成长地,有可能决定你一生所能遇到的机会。而没有原始资本的我们,能否成为智力游牧民族,就是能否改变人生的关键。
现代青年同样可以简单的分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去寻找并迁徙到最能发挥他们才智的地方;而对于农耕民族,要么已经生活在膏腴的肥沃土地(北京人就不能来深圳打工了么?),要么是亲身体会到了「长安居,大不易」。
美国更是如此,如果把锈带州的居民(见《乡下人的悲歌》)跟纽约、加州的城市居民相比,居住地能够决定他们一生的机会;如果他们有能力变身智力游牧民族,那还能找到转机,如果他们无法变身游牧民族,那他们就彻底失去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美国游牧民族会迁徙到哪里?基本上是芝加哥、波士顿、西雅图、奥斯汀、纽约、亚特兰大或是华盛顿,因为在那些城市,他们能看到大量机会,会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还会能有很多朋友;他们绝对不会迁徙到北达科他州的法戈,或者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斐特——他们去那里干嘛?图啥?
从我的观察来看,目前,世界正在进行地理坐标上的人口重组:拥有高技能、高学历和高薪的智力游牧平民纷纷移居到超级城市,为顶层的资本家创造财富,自己在其中分一杯羹。你看杭州一地,造就了多少智力新富?深圳又生产了多少?
与此同时,传统的中低阶层不断从大都市的核心区迁出,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北京、上海这些年控制人口的行为和过程,从唐家岭拆除开始,加上禁止打隔断,城市核心区的廉价住所越来越少,收入低的平民开始住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智力迁移,能够吸引有才能的人的城市,属于智汇城市(智力汇集);智汇都市加上他所辐射的区域,就是一个有潜力的经济区,比如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大华中、川渝。
这些年有如此之多的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又去了哪里?是不是流向了各大城市?如果不是国家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拉动一批大学生去考公务员,或者推动大学生去当村官;没有体制保底的话,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智力平民会去贫困县,比如理塘?
乔治·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曾经说过,如果呆在家乡他很可能一事无成,因为他的家乡缺少能让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对于有才华和抱负的人来说,他们只有生活在智汇城市里,才有可能实现个人梦想,挣到足够的Fucking Money。聪明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时,会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增长的效应;这些年异军突起的知乎、头条、拼多多、快手、抖音都是明证。没有智力平民的聚集,就不会有激动人心的创新。
企业家、投资人、工程师、设计师和其他聪明有创意的人聚集之后,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就会自然碰撞出商业创意,这些创意被细化之后得以实施,而且如果可行的话,将会被通过互联网放大、推广、普及。人们越聪明,联系越紧密,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这就是智力聚集的倍增效应。
除了能够吸引聪明人,并发挥他们的创意,智汇城市相对其他地方还有一个更大更显而易见的优势:高起点。智汇城市里往往都有优秀的大学,也就能在早期积累起相对集中的人才。而人才聚集是有马太效应的,人才越多越有吸引力,而智力平民越多,意味着能创造的财富越多。
这些智力平民跟资本家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极高的收益,而且智力平民的收入增长同样很快,也正是这些人在持续推高房价,并且过上了远超普通中产阶级的高成本生活。y
所以现在的智力聚集情况,切断了过去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联系,现在,只要城市里智力平民不断增长,加上制造、物流的基础,上海一个特斯拉超级工厂就能带动多少经济增长?要不然前两年的西安,今年的上海为什么都开始抢人?
智力游牧民族的迁徙,把世界分割成两种经济前景截然不同的地区,一小部分智汇都市将吸引绝大多数四海为家的高技能人士,他们将像荣国府、宁国府的门人那样,要么依附着资本发财(如BAT),要么自立门户创业成为新贵(如PDD),他们聚集的区域,收入和房价都会攀升,比如北京的西二旗,上海的张江,杭州的下沙,深圳的南山。而其他区域则会变成商品倾销地、原料供应地和制造加工地。
美国已经清晰出现了社会的撕裂,人们更愿意与有相同教育、经济和背景的人沟通,比如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者之间的撕裂,还有城乡居民之间的撕裂。在美国,因为收入之间的差异,人群中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隔离问题。
超级区域除了超级智汇城市之外,世界还有若干个聚集了上亿人口的超级区域,这些超级区域一直以智力为基础,持续进行创新,而且也切实带来了全球绝大多数的科技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当今的超级区域行使的职能和过去的大城市的功能有些相似—将人才、制造、创新和市场聚集在一起,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不可逆全球化的态势下,超级区域这个更大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单元已经取代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的真正引擎。
超级区域已经成为新的自然经济体。它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像民族国家或者国家的省份那样是人为的政治边界,而是创新、生产中心和消费市场聚集的产物。今天的超级区域,实质上是邻近的城市和它们的郊区的聚合,它们的范围大大超出了单个的城市和它们的内陆区域。
1957年,经济地理学家琼·戈特曼(Jean Gottman)首先使用了”超级都市(Megapolis)“这一术语来形容新兴的经济枢纽—波士顿-华盛顿走廊。这一词语源自希腊文,意思是「很大的城市」。
讲到这里,就是本文的核心思路:如果你有能力成为智力游牧民族,那么无论是从生活丰富度、交友难易度、经济富足度,还是未来想象空间,早点选择一个「智汇城市」落脚,在里面建立广泛的弱联系人脉圈,并且慢慢找到毕生的爱人和朋友,是最正确的选择。
伦敦大学经济学家那塔乌德·鲍德哈维的最精华理论是这一句:要获得更高的收入或者是维持与他人稳定的社会关系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每个人的投资决定都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比如金钱或者是友谊,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会对他们的幸福产生更好的影响。
你命中属于那座城?现代社会的商品和服务已经充足,我们基础的的生活需求在完全可以得到极大满足,所以我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活品质」上面,也就是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这会让我们身心愉悦、充满意义、丰富多彩、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
你在哪座城市能找到这样的生活,这座城市就是你的应许之地。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应许之地就是北京。我的知心好友大半在北京;我的客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都在北京;我的弱联系人脉在北京;给我投广告的各路爸爸们也在北京。
更重要的,是北京有海量杰出的人。以北京的人口基数和人才密度,有很多聪明人会在未来可能成为我的朋友、我的人脉、我的甲方爸爸、我的合作伙伴、我的竞争对手;我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论坛、聚会、活动去认识这些人,最终相互促进,相互碰撞,实现小领域的微创新。
这些因素在各大城市都有,但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排名前三甲,广州甚至都比不上这三座城市。广州的人才很多,但他们更加本地化,我很难跟他们建立联系。
比如我去年派驻广州的时候,我完全不愿意去探索这座城市,我做的,是一次次周末回到北京,跟朋友吃饭,聚会,舒缓紧绷的神经;那时候我在广州,完全没交新朋友,也只是跟老朋友聚了几次,生活只剩下工作。
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那塔乌德·鲍德哈维(Nattavudh Powdthavee)用调查的数据来估算经常见到朋友和亲人的货币价值。研究表明,每天见朋友和亲人的价值几乎比6位数的额外收入还多。
按我的亲身体验,华东地区的人情关系一直很淡薄,大家维持着一个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商业关系;可能走进江浙沪人民的心里,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心力——但我又忙又清高,我也不会多次的主动往前走几步——我在华东整整五年,也没交上几个好朋友。
所以,大家选择城市的时候,除了发展空间和人才密度之外,重点是你的性格跟这座城市是否匹配,你能否在这座城市迅速找到朋友,找到同好,找到稳定收入,找到归属感,那这座城就是你的第一座城。
如果你要离开这座城市,那就必须有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在另外一个城市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更好的家、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将过去一笔勾销重新开始的希望,如果远方有更好的未来,那还可以做出选择。
但是,请尊重这个智力人才不断聚集的大趋势,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家可以再品味一下这个对话:「你逃避了,你将来的孩子也得重走一遍你的老路」。
Assemble,Talent!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