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核心思想
1、佛教的起源、目的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释迦牟尼出生在2500多年前,原本是古印度一个享受荣华富贵的快乐王子,后来看到人们为生老病死所苦,便想找出帮他们脱离苦海的方法,因而离开了皇宫,到森林里去苦修。六年后,他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释迦牟尼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讲经论法,后来佛法也一直在人间流传下来。佛教,意思就是“成佛的教育”,他的教义正是教人们如何彻底解除生老病死的烦恼和痛苦,并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古印度梵文(Buddha-s)的音译,“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对于宇宙人生事理、因果彻底通达明了的人称作“佛”。也可以说,“佛”不仅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还帮助他人也觉悟,是在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佛”是人不是神,这是与其它宗教最大的差别。除了佛教之外,其它宗教的教主是以超人的“神”来自居的,无所不能的“神”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则认为,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来自于自己的行为善恶和努力与否,没有谁能提拔人上天堂,也没有谁会把人推入地狱。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利他积福,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智慧通达,境界圆满地修证成“佛”。
2、两个事实:苦与无常
佛法提示我们许多真理,第一条就是苦谛,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苦的。很多人由于还很年轻健康,或拥有金钱、权势,所以并不感觉到苦,但人生的事情经历多了,一转眼三、五十年过去了,或为情所困,或事业不顺,或年纪老了、生病了,就会慢慢体会出“苦”的事实来。其实,人从出生开始,便一直在走向死亡,苦苦追到的财富、地位,终究会像梦幻一般地变成了泡影。人生是很多变的,当我们荣华富贵到了巅峰状态时,也可能瞬间就坠入悬崖谷底;当我们在灰心痛苦的时候,佛法却可以带我们找到快乐的通道。
在佛法中,还有通过对万事万物观察后所得到的另一条真理,那就是“无常”。所谓“无常”,就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无常”看起来似乎是人生的苦因,正是因为变化无常,人生才不会一直幸福美好、年轻健康。但是,“无常”也有积极的作用,这意味着凡事可能变得更坏,也可能变得更好。因此,只要通过学佛修行,我们完全可以改善所面对的事物、自身的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
3、众生的基本状态:六道轮回
人乃至所有众生到底处于何种生命状态?对这一点,佛法提出了“六道轮回”的概念,即把生命状态按习性和所处的环境大致分为六大类。这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天道”是快乐最多、烦恼最少的一道,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仙界、天堂,也可想象成欧美的高级度假区如夏威夷、普罗旺斯⋯⋯。而“人道”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在这一道,可说苦乐参半,要忙于工作,也有闲暇的时间。“阿修罗道”是一个充满争斗意识的地方,常常勾心斗角、争战不休,可想象成海湾地区的战争国家。“畜生道”,就是动物世界,它们的智慧较低,饱受更高级生命体的欺凌、压迫、奴役、打杀,可想象成在恶劣环境中被迫劳动的奴工。而处于“饿鬼道”的众生欲求很高,但所得却甚少,经常活在欲壑难填的痛苦之中。有些经文描述,典型的饿鬼形象是肚子大、脖子细,终日感到饥饿无比,再好的食物放入细脖子也如火烧一般难以下咽,非常痛苦,可想象成处于饥荒中的难民。至于“地狱道”的众生,因为在前世做了种种重大恶事,因此坠入地狱遭受惩罚,有些经文就描述过,活在那里面的众生就得接受类似割舌、剖腹、火烧、刀床等等酷刑,可想象成监狱里的犯人或战争中被虐待伤害的俘虏。
4、谁决定你的环境?因果业报
六道之中,较好的三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较差的三道(三恶道)则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一个生命体该投生到哪一道中,取决于他这一刻之前所作所为的综合结果,这就是“因果业报”。
“业”是佛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名词,是构成因果关系的基本元素。在佛法的认知里,并没有一个“上帝”或“主宰一切的神”来决定我们当下的人生境遇以及死后的何去何从。究竟是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我们与其它众生之间的相处情况而定。在“物以类聚”的条件交互影响之下,我们就会转生到某一道中,去经受相应的快乐或痛苦,所以我们的环境是由我们自己的行为决定的,佛法称之为“因果业报”。“业”是主导轮回的因,而且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在不断消长变化,所以“业报”不单指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
5、苦的根源:我执
前面提到“生命的本质是痛苦”,那痛苦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佛法认为,是由于“我执”的作祟,也就是说,执着于自己的观念、感觉;执着于自己所认知的人、事、物等等意识。当我们被太强的自我意识紧抓不放,以致被它束缚的时候,就会烦恼不断。这就是“我执”!
“我执”会产生“贪”、“嗔”、“痴”这三种病毒。“贪”就是欲望很强、难以知足;“嗔”是指当事情不如意时所产生的怨怒;“痴”是指痴迷于错误认知。简单地说,就是贪婪、嗔恨、痴愚这“三毒”使众生不断地做出傻事来,因而不断地在六道轮回中沉沦受苦,无时不在上演“因果业报”。
6、消除痛苦的两个步骤:教法与证法
既然痛苦的根源是我执,那么要消除痛苦,就需要破除我执;只有破除我执,才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到底如何破除我执呢?佛法特别提出了两个步骤,就是:教法和证法。
什么是教法?例如你想去北京,首先应向你介绍北京的基本情况、有些什么特色和好风景,让你形成对北京的印象,这就是“教法”。教法很重要,如果不讲明白的话,你很可能会跑错方向,以为杭州是北京了。举“我执”为例来说,教法就是描述“我执”的结构、破除“我执”后的状态。
而“证法”呢?就好比尽管已经告诉了你北京的特征,但你如果没有亲眼看见,说得再生动,你还是想象不出北京的实况。
“证法”除了告诉你北京应该如何到达,还要帮你在途中不出任何意外,最后真正到达北京。证法就是要身体力行去实践,要靠自己上路到达目的地。如果仅是听人说如何前往、如何坐车,而不去“实践”,仍只是“教法”。
所以,综合说来,破除我执需要教法,也需要证法,两者都很重要。
7、必胜的法宝:空性
佛法以“人无我”、“法无我”两门主要的教法来破除我执,“无我”就是“空性”。“人无我”的“人”指的是“自我”;“法无我”的“法”在这里不是指方法,狭义地说,是指你所认知的事物,广义地说,是指自我以外的万事万物。
“人无我”,是指我们的“自我”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你说自己的身体是“我”吗?科学证明,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一直在更新,即使是骨骼中的元素也是一样。从年幼到年长,再从年长到年老,从物理角度来说,我们的身体状况一直在变化,即使细分到你身体中的能量,也一直处于与外界的流通互动中,在物质世界里没有哪个东西是不变的“自我”。然后,我们从“自我”意识的层面进一步来看,你的意识、观点、知识是固定不变的吗?不,其实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发展起来的。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能经常发现自己思想的成长或变化。换句话说,我们在“意识”里,也一样找不到一个固定不变的“自我”!所以“人无我”是真相。
认识“法无我”之前,我们不妨先打个比方,例如你面前的这个茶杯,它是固有不变的吗?肯定不是!它只是靠某些原料加工、组合而成的,将来一定也会分解掉,只是此一瞬间暂时呈现目前的样子而已。再举个例子,例如这只手,它是固有不变的吗?其实你找不到一个本来就叫做“手”的东西,这只手是手指头、手掌、手臂等各部分组成的;而本来叫做“手指头”的固有东西也没有,只是由骨头、皮肤、指甲等所组成。同样的道理,也并没有一个本来就叫做“骨头”的东西,它是由钙、碳、氧等原子组成的,而这些原子也不是本来就固有的,因为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分析下去,将会发现这些东西又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组成的,而这些微粒又是更小的各种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还可以继续分解下去,分解成更小微粒及能量、磁场等组合。所以,当我们看起来眼前似乎有这一只手,却找不到它真正固有的实体,于是佛法就把这种现象形容为“空性”或“无我”。这就是“法无我”的真相。
现在,结论来了。“自我”和其它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都不是“实有”的或“固有”的,而是依前面我们所说的各种综合条件来“缘聚缘散”,这就是佛法解释万物存在的真理:缘起性空。“缘起”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依此刻之前的综合条件而成立的;而“性空”就是“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真相。我们要破除我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体悟“空性”的真理,只要体悟了“自我”和万事万物的“空性”,那么“我执”就容易破除了。
8、两大理论:中观与唯识
至于如何解析“空性”的真理,在佛法中,可分为“中观”和“唯识”两派。谈到这两派的理论,自古以来研究的著作很多,这里仅稍作解释:
首先,什么叫“中观”?当你执着于某一观点时,它就不再是佛法真理。人易于认定某一种观点,其实所认定的每个观点都是一个“极端”。例如,有观点认为人是由上帝、造物主创造的,这是一个极端;如果反过来,你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无序、无规律、随机而有的,这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认为万事万物是实有、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那也是一个极端。反之,如果你认为这一切都是想象的、不存在的、彻底虚空的,那也不对,又走入了极端。走极端容易,而中观派修行者则是在各种极端之间找到“无限空间”。所以,在未证悟前,对于你所认知的佛法乃至宇宙人生的“真理”,从更高层次看,都是一种“极端”的观点,或偏左,或偏右。“中观”不是一种机械僵化的“居中平均”的观点,当你以为抓住一种中道时,其实又陷入了另一种偏差。中观不偏唯物、不偏唯心,只有真正把握中观,才能领悟“空性”的真理。
其次,再讲“唯识”。“唯识”不等于唯心主义,也不能简单归纳为唯物主义。以前在中国大陆,唯识被归属唯心主义。事实上,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哲学界至今还存在着争论,尤其是以往唯物与唯心被泛政治化,使这个问题更趋复杂化。其实,唯识学并不主张把认识的东西视为意识的创造物。唯识学主张,你能感知一个东西,是因为你以往的思想、行为等综合条件造成你能感知到这个东西。这些久远以来的思想、行为的积累和它们未来将会产生的作用,统统可称为“业”。
“业”能推动、影响着下一刻和未来将发生的事物,所以叫做“业力”。同时,业力又可以影响你的思想系统,使你带着偏见与执着的观点看世界,且对认识的结果继续执着、偏见下去,进而在“意识”中又留下了能左右未来的新偏见种子,就这样延续无尽。
我们所有认识的东西,其实是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就像手心和手背,并不能简单地说是谁先、谁后、谁是第一性。如果你认为看到一个茶杯,以为它就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个茶杯在蚂蚁眼中,就与我们所见迥然有异,即使把蚂蚁变得像人一样大,昆虫所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见仍然是天差地别,因为它的“意识”系统与我们不一样,它的“业力”与我们更不一样。
“唯识”把“识”分成八类: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你能看到一个东西,是因为它和你的眼睛的功能可以互动,但如果是红外线,你眼识的功能和业力就未必能看到,就像我给你一个U盘,你的计算机不一定能读出来,你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才能读出其中的档案。所以“唯识”意味着你的“识”具备了多少功能,才能解读多少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是你固有的、不变的东西,这是用唯识来解说“空性”。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年轻貌美,这只是你的“识”与“对境”互动出来的结果;即使你拥有一颗钻石并觉得很珍贵,它也只是你的“识”的反应。
以 “唯识”讲解“空性”,也要时时提防落入两个极端:一是“断灭空”的极端错误,“空性”不等于说什么都没有,也不等于说什么都是幻觉;二是把“识”当成灵魂,以为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轮回、投胎。
9、实践“三部曲”:戒、定、慧
前面讲过了教法,现在我们来讲证法。证法告诉你离苦得乐、破除我执、脱离六道轮回的目的地怎么到达。证法可分为戒、定、慧三部曲。
第一步是“戒”,守戒律的“戒”。“戒”指明做什么会增加烦恼痛苦,做什么会增进幸福和智慧。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避免由于造恶业导致痛苦和修学的障碍。“戒”并不意味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它只是让你不做干扰正道、正行的事情,避免造恶业。“守戒”是给你寻找真理的空间和时间。这就好比是你想去北京,却因为自己喜欢吵架或与人斗殴,结果行程被别人缠住而无法顺利成行,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步是“定”,指“禅定”。把心从忙碌、散乱的状态中拉回来,摆脱各种干扰、刺激,让心安静下来,开始听自己的指挥,让自己真正做自己思想意识的主宰。我们练“定”时有一项基本功叫数息法,即数自己的呼吸。刚开始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并不听话,刚坐下不久就会杂念丛生,这时用“数息法”把杂念统一到呼吸上,等熟练之后再把“念呼吸”这一念也去除,达到“定”或“清净心”。“定”就是“止观”法门的“止”。
第三步是“慧”,就是要在“定”的基础上加以证悟,这需要高明的老师来教你如何打开智慧之门,也就是“止观”法门的“观”。通过修“观”,可让你和圆满的佛慧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后面讲述的“菩萨道”,最终达到你就是佛,佛就是你。当你听说有哪一个修行者已经“证悟”了,也就是证“空性”了,就意味着他已经彻底破“我执”,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之苦了。
10、两种选择:小乘和大乘
当你理解了“教法”,实践了“证法”,认证了“空性”,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后,可以有两种选择:小乘和大乘。“乘”是“船”的意思,证空性就可以脱离六道,然后就看你的发愿了。如果你的发愿限于自己脱离烦恼,为己离苦得乐去修行,这就属于小乘佛法,即“罗汉”的级别。假若你虽证空性,回头却发现很多众生,他们在无数世轮回中可能都曾经做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就会不忍心他们还处于愚痴苦难的状态中,还要遭受生生世世的轮回痛苦,你会想去帮助他们彻底离开痛苦得到真正的快乐。如果你是这样的发愿,就是修大乘佛法的人。这样你的级别就更高了,应该被称为“菩萨”。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意译为“觉有情”。“觉”就是证空性,“有情”就是指愿意救度六道中的芸芸众生。选择“菩萨道”,就表示你打算要帮助无数众生像你一样地觉悟、脱离苦海。
以上所说,这是破除“我执”之后我们所能选择的两条路:成为罗汉或菩萨。
11、成佛之道:福慧双修
前面我们讲的比较消极,因为生活中有烦恼痛苦,所以要解除它。但释迦牟尼告诉我们,光是除掉烦恼痛苦是不够的,你还可以找到快乐,而且是极乐。极乐的代表者就是佛。你虽然脱离了六道,但还有更好的目标,就是成佛,也就是走上“大乘佛教”的成佛之路。成佛之前有10个阶位次第,称为10地菩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10个年级,修学完10年级的菩萨道之后就能成佛了。
成佛的关键是要发菩提心,我们已经历了无数次轮回,众生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感受到他们将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受苦,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彻底解脱轮回之苦,但自知能力有限,甚至连自己的烦恼都解决不了,因此了悟到只有成佛才有最大的能力,可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基于这种目的发愿学佛修行,就是“发菩提心”,也是“大乘”佛法的发心,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基础。
发菩提心之后要修菩萨道,10个年级的菩萨道有六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就是“六度”,前面所述证法的“戒、定、慧”,是其中的三项。
“六度”是使人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极乐境界的六项工作:
第一是布施。就是说,你要尽可能帮助周遭的人甚至是一切众生。
第二是持戒。持戒也可以说是守戒律,就是要戒掉伤害和可能伤害众生的一切行为,进而去做能利益众生成佛的事情。
第三是忍辱。就是当你发愿帮助众生解脱六道轮回之后,你必须要到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众生,这就要考验你的耐心和毅力。
第四是精进。就是你在菩萨道上,不能懈怠、慵懒。不论你智慧或福报有多高,都应兢兢业业地去做。轮回是战场,菩萨是勇士。在人间有各式各样的“战况”,你要随时“准备应战”,面对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并高效地工作。
第五是禅定。就是要练习定力、保持清净心,如前所述的“定”。
第六是智慧。你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圆满自己的智慧。
以上这六种必修课,也常被归结为“慈悲”与“智慧”两大类,或说“福慧双修”。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佛需要“利益众生”来积累巨大的福报资粮,另一方面,佛之所以为佛,关键在于他有圆满的智慧。修福不修慧,只会获得今生、来世的好福报;修慧不修福,一样无法成佛、无法达到终极的智慧和喜乐境界,所以学佛要慈悲与智慧双修,两种条件都应具备。成佛之道,就是彻底离苦得乐的妙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