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

  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

  黄念祖老居士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前一品是第十七诸佛称叹大愿的成就,本品是大愿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愿的成就。此愿是从真实之际、真实之慧所生的真实之利。凡夫持名,横出三界,往生极乐、证不退转,决定成佛。这是众生离苦得乐,真实永恒的彻底利益,也正是诸佛无上悲智,度尽众生究竟方便的极致。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花瓶里插的花未尝不好看,但是无本之木插不了几天。本是什么?是大悲心。要成佛,佛就是觉悟。要觉悟就须要种觉悟的因,觉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至于所得的果实,是善巧普度一切众生。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极端便利的具体方法来救度众生,这个方法的彻底便利,就是落实度生大愿的究竟保证。方便成为究竟圆满的标志,这就是方便为究竟的涵义。

  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尊来度众生,所以说了弥陀本愿之海,三辈往生就是本愿之海的落实。我们要依靠弥陀本愿之海,而且让一切众生分享这个法益。求生净土的动机是为了最快最稳和最好的来实现度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个愿度众生的空愿,你自己还在苦海里头,脑袋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怎么能度众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发至诚心,愿意往生极乐国的,可共分为三辈。《观经》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为上生、中生、下生,称为九品。《无量寿经》的三辈与《观经》的九品,其中内容是否彼此对应,符合相通?还是各成一套,彼此无关?从古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赞成同的:昙鸾、净影、憬兴、嘉祥诸师。还有莲池大师说:“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本书继承昙鸾……莲池诸位大师的卓见。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上辈”。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类,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辈,所以包括的范围很广。《观经》每辈再分三品,于是成为九品。九品当然比三辈细多了,但是从实际来看仍不可能很细,实际上可分的品级是无量的。

  《观经》分品分得较细,彼经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经上辈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弹指之间往生极乐,得闻妙法,立即契悟无生法忍,在须臾之间,在十方佛前受记成佛,回到本地得无量的陀罗尼门。陀罗尼的功德超过三昧,一得永得,不再退失,这是上品上生,这是地上大菩萨的境界。我们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嘛?这个问题古时的说法认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达到的品级。幸在唐代善导大师广引经论,力破旧说,主张极乐九品都是浊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级位。只因众生所遇的因缘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别。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所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下三品是遇善法的众生所生,这类人因造恶业,本应堕落,但以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念佛是诸善中王,他既忏悔,又持名号,于是靠弥陀十念必生胜愿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得到往生。由大师的话可见极乐世界的上中下三辈,都是凡夫可以修到的。只是因缘各各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别。所以大师主张往生的三辈九品,总是为了“五浊凡夫”。虽然上品上生殊胜超绝,但是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凡夫,只要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到理一心,乘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上品上生极乐世界。不仅是这样,晋朝有一个穷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听到净土法门后,就闭关念佛,他对于尘世十分厌倦,所以一点没有留恋,只是一心老实念佛。他念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看见阿弥陀佛,并听到佛说法,于是就在人身得无生法忍。可见极乐三辈九品大家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

  海东(朝鲜)元晓师的《游心安乐道》说:“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因弥陀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所以极乐的九品莲池,品品为众生(旧说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显然这种说法不合佛心)。本经《菩萨往生品》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萨,只说名字,一劫也说不完。可见三辈九品实为一切凡夫兼为三乘(菩萨、缘觉、声闻)圣人。

  本段首先上辈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后说明所得的果。上辈往生,谁不羡慕向往,但须圆满上辈往生的因。因也可说成“条件”。这一小段的大意是:上辈往生的人,他们舍去世俗的家,丢掉陷人的情欲,出家为僧,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并修多种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上辈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就表示上辈往生的人都是出家众。但这显然同净土三经中的《观经》有了根本矛盾。《观经》上三品没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修行诸戒”,中品中生指出“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观经》中九品,唯有以上两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经恰恰相反,上辈指明出家,中辈也与《观经》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门”,也就是未能做到“舍家弃欲”。

  净土两经在上辈往生中出现这样的差别,首应圆融目前两说的对立。我国莲宗诸祖,慧远、昙鸾、道绰、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等等祖师都是上辈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经的。但《观经》中,王太后韦提希夫人“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弥陀)身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可见韦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现世悟入无生法忍,希有成就。还有韦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释迦牟尼佛)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经中又说,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顷(就像一念间的时候)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经宿即开。……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经于七日……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现五百侍女“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可见她们最低也是上品中生。这五百人是在家妇女,都是上辈生。在文字只是一笔,但在家往生的人数是五百人。

  还有上面指出的晋朝某穷人,闭关念佛,见佛闻法,证无生法忍,登菩萨位,然后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报恩论》中说:晋代庐山远公同社念佛的刘遗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见佛。在远公往生时,亲见刘遗民随佛来迎,向远公作揖致敬,并说“师早发心,何来之晚?”

  (就是说,师父您早就发心了,为什么晚来?)所以沈老居士说:“自当上品非出家也。”(刘遗民当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传》中还可找到上辈往生的居士,这里不列举了。

  窃按世尊所说并无定法,只是应病与药,热病则给清凉药,虚寒就给温补药,随宜而说,不可死于句下。孔门弟子问仁问孝,孔子的回答各个不同,也是这样。佛说本经时,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萨无量无边,乃一正规盛大的净宗道场。本经是净土第一经,故所说往生条件都是正宗典范。且听法对象又是出家大众,在这一法会上闻法往生上辈的人自然是比丘,于是契理契机所以指出上辈是舍家弃欲的沙门。至于《观经》则是一个特殊因缘,佛偕目连、阿难飞降王宫给禁闭中的王太后说法,听法大众只是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个在家妇女。这一会中能上辈往生当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门二字涵义甚深,经云:“识心达本,名为沙门。”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装)而看本质,识心达本的人才能上辈往生。这是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与心出家之别。这里有四料简:“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么虽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辈。是乃《观经》所说。身心都出家,当然上辈。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于比丘,也可上辈生。真实说来,心地是起决定作用的,“一切无如心真实”。心出家,识心达本才是沙门,都可上辈生,这是本经正宗的说法。于是本经与《观经》圆融无碍。必须是识心达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辈往生。至于形式上仪容衣服上所区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辈生。

  一、恩师在写《白话解》时提出三个指标:(1)此《白话解》不是把《大经解》翻成白话,而是在讲授《大经解》录音的基础上大删特删,力求精简,通俗易懂,中心突出。(2)虽然简明通俗,但不失《大经解》原有的深度。(3)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突破。

  二、《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乃恩师未竟之作,仅写至《三辈往生品》之上辈往生部分。至于本解未竟部分,某居士曾于恩师生前三日特就此事请问,恩师明确指示,“《大经白话解》写到哪儿就算哪儿,后面的听录音去。”恩师讲授《大经解》之录音(即《无量寿经讲座》全部七十盘)现已流通于世,可供学人参习。

  三、谨遵恩师慈命,此《白话解》文稿由抄稿者严格把关,并请某居士顺以标点。抄稿者于抄写过程中遇有个别字迹难辨等情况,第六品以前部分呈师裁决,其余则由在京弟子参酌而定。

  此书于恩师身后印行,特予申明。

  在京弟子等敬记于癸酉(一九九三)初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