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题库

电大《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题库

题目:SX公司招聘实录

宽敞肃静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21世纪人才报》为SX公司举办的招聘会正在这里举行。一进大厅就可以看到醒目的条幅:“SX公司招聘专场”,经过简单的时间安排介绍,招聘会正式开始了。

主考官经过一小时的单独面谈后,大家都聚集在大会议室内。正式的现场模拟活动启动。

第一回合:简介

当记者踏进会议室时,活动已经开始。坐在会议室里大概有20个应聘者,他们正在进行着自我介绍,每个人以最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结束以后,主考官提出一个问题:“介绍完后,谁能记住其中三个人的名字?”这个时候,只有两个人举手,然后把三个人的名字报了出来。“谁能记住两个?”此时又有三个人举手。“谁能记住其中五个?”没有人再把手举起来。这一回合就结束了。

但是记者却深深地被主考官吸引住了。这似乎不像是老调重弹的面试方式,其中充满了种种的杀机,关键要看应聘者是否有这样的素质。也许自我介绍是很多场合下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住刚才那个人说了什么,只是一心想着自己如何介绍自己更出色和吸引人。却不想,主考官要的就是这些反应。

第二回合:组织团队

当记者还在感叹不已的时候,下个环节又开始了。这个回合是要看大家的分工合作能力。

这个时候,大家被分为两组,在规定时间内,每个组要为自己的团队起一个名字,选一个队长,为自己谱一曲队歌,还要定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要甄别每个组合作的能力。这种游戏似乎让每个在场的人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第一小组有两个女生,第二组是清一色男生。

第一组按照分工,开始了行动,先是选出自己的团队的领导,然后讨论团队的名字,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个团队的人是来跟自己竞争职位的,而是融在了一起。一切定论后,开始探讨自己的队歌和口号。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队歌和口号更动人,这个组的队长先让一个人负责开始思考,口号大家一起来商谈。

但是男性小组似乎就有些令人诧异,他们两个一组,三个一伙的在探讨着各自的话题,也许他们讨论的是同样的话题,但是大家不是共同讨论,而是分散。记者惟一的感受:他们在面试,但是忘记了主考官要考的是什么,而恰恰是面试的东西:分工协作。直到主考官提醒他们为止。

正当第一组的人忘我地进行自己的队歌排练时,主考官拿出一张残缺的纸,问大家:“你们有谁注意到我的这张纸缺了一角?”

“我注意到了。”有几个人回答。

“我知道,因为你在面试我的时候把纸撕掉一角的。”其中一个男士说。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你们面试坐的椅子的腿边有个纸团,直到面试结束,都没有人把它拣起来。”

鸦雀无声。

“好了,你们继续吧。”

第三个回合:建立团队

工作在主考官的带领下,紧张有序并且乐趣盎然的进行着。随后进入的现场模拟是建立自己的市场部的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出所需要的职位,和职位功能,及适合这个职位的人所具有的素质。

看到他们的题目,记者想起自己在企业时所做的这个训练,即使工作了那么久,也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所在职位的功能和所具有的素质。但是对企业来说,每个职位都要起到一颗螺丝钉的作用,否则就是资源浪费。所以,这些工作在招聘的时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经理要做好,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主考官在题板上写了几个字: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是无限的。

这其中的道理,但愿他们都能明白。

讨论完毕,需要每个组的队长把自己的结构图画到题板上。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只有一支笔,谁先走到题板前,谁就先得到在题板上板书自己结构图的机会。

靠近题板最近的第一组却错过了机会。只好退下来。

第一组的队长只好口述自己的结构图。但是二组的人似乎并没有认真地听着对手的方案,他们也许认为是说给主考官听,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你们对第一组的机构有何问题?”主考官终于问到了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

众人无言。

第四回合:挑选产品

主考官把三种产品给了两个团队,让他们选择自己的产品,他们用自己的市场眼光,挑选出一种对市场更有冲击力的产品。结果他们挑选的产品都是相同的。随之让他们制定产品的方案。

第五回合:市场推广

一套具体的市场推广方案,能体现一个市场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许今天的方案并不是很优秀,但是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市场基本功、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六回合:等待

12点到了,是大家午餐和休息的时候。主考官对他们说:“12:00——13:00是午餐时间,13:00正式开始。”

但是他对下面的服务人员说:“13:00——14:30之间,不允许给他们水喝,谁问都说不知道。就让他们等。”这是对应聘者进行的一种压力测试。

午饭回来后,看着一屋子坐着的人,一个都没有动,好像在等待着抽奖号码的公布。

第七回合:逐一面谈

14:30终于到了。

等待的结果是再等待。当别的人被主考官叫去面谈时,他们剩下的还是等待。直到下午17点才结束今天的招聘。

“这样的招聘会是我第一次遇到,感到在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还交了这么多朋友。很幸运参加这样的招聘会。”一个即将离开现场的应聘者说。

看完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从SX公司的招聘过程中,你认为员工招聘有何重要意义?

2、SX公司的人员招聘主要考察候选人哪些方面的素质?

3、为什么SX公司要采取面试等一系列心理测试方法?

4.面试的程序或步骤有哪些?

题目:大方公司对员工培训的需求

大方公司1996年成立以来发展很快,效益很好。公司领导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理念、知识的转变、更新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训。于是公司2000年就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总经理亲自监督,很快完成了培训中心的硬件建设,确定了培训中心组织机构、人员、资金、场地、设备,同时完善了公司培训工作制度,培训方针,编制了《员工培训流程指导手册》,详细规定了培训流程管理工作各环节的程序、控制点、责任边界,并且给出了适用于各个环节的制度、流程、表单等管理工具,在制度层面规范了公司及各部门主办培训班的具体流程,从调查需求、培训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经费管理、培训评估,一直到培训档案的管理及考核都做出了较为细致且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定。《指导手册》解决了大方公司过去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调查时间、进度随意化;表单不齐全,不规范;操作者的随意性强,不便于督导其过程和结果,并与十多家咨询公司建立了关系,使公司培训走上比较规范的道路,实现了培训流程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005年底,大方公司又到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的时间,人力资源部高度重视,按照ISO10015流程中的“培训需求确定控制程序”和“培训计划形成与确定控制程序”两个子流程,根据2001年制定的培训战略规划,花了三周的时间进行2006年的培训需求调查工作。首先人力资源部制定了年度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案,通过三种方式来获得需求:1、全体员工问卷调查。调动全员参与培训计划制定工作。经过动员,全体员工在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表》时积极性较高,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重视,经统计汇总分析后形成《06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报告》。2、高管需求访谈。设计访谈提纲,对高管和部门经理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对公司战略的理解、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课程的重点、对培训的期望等等,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后形成《06年度高管培训需求访谈报告》。3、集体研讨。在前面工作完成后,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2006年度的工作重点、绩效情况等制定初步的培训需求,召集部门经理和高管召开年度培训计划研讨会,对培训草案进行讨论,会后修正最终形成大方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大方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后,总结分析在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用工具获取培训需求分析的来源有困难。比如说要从企业战略目标、绩效考核、胜任素质、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等等来获取需求,这些来源基本上都很明白,可是在实际应用进行需求来源筛选分析时还缺乏相应的可量化工具,对重要的、紧迫的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各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太多太散。二是人力资源部严格按《员工培训流程指导手册》流程规定,花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填报、汇总的全体员工培训需求,其价值并不是非常大,无法较好地转化为培训计划;而对高管和部门经理进行的访谈结果,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指导手册》虽然明确界定了专业部室、直线经理、部门培训联系人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专业部门比较忙,加之觉得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事的观念不能一时改变,因此有些职责不能完全落实下去,有些岗位培训需求调查表应是由直线经理在沟通后负责填写,但实际上基本上由员工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填写,这样就导致培训需求较散,有些个人还随意填写,在培训需求的正确把握上给人力资源部带来了较多困难。而且员工个人在填写需求时站的高度较低,基本上都是来自本岗位的提升需求,如对运维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提升维护能力的,对营销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提升营销能力的,每年开展需求调查时几乎都出现雷同的需求结果。四是部门培训联系人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部门培训联系人作为人力资源部与部门的联系人,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流程虽然明确了培训联系人的诸多职责,但在实际运作中部门培训联系人基本上只负责发放、收齐相关表格,比如在部门内解释说明表格、分类整理和详细分析培训需求的职责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

看完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学习大方公司的案例后,请思考一般有哪些培训方法可供选择?

2、培训需求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3、从组织、任务、人员层面来看,你认为大方公司的员工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4、培训课程设计程序或步骤是怎样的?

题目:请你对一家组织的员工招聘或培训工作进行调查,然后撰写出报告。

内容包括:

(1)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模式、程序与步骤、开展工作的办法等;

(2)这方面的工作制度之作用;

(3)该工作制度的改进可能性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一、名词解释题

试题 1:招聘

试题 2:培训

二、判断对错题(答案在最后)

试题 3:如果企事业组织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则其招聘活动就会比其他企事业组织成功。

试题 4:有效的甄选会花更多金钱和大量的时间。()

试题 5:目前网上招聘适合所有国营企业或外资与合资企业。()

试题 6:培训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人才开发,二者在内涵和实质都是一致的。()

试题 7: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

试题 8: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仅靠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吃一辈子,都需要接受培训。()

试题 9: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培训效果评估计划。()

试题 10:培训项目的评估能否获得通过主要取决于能否和评估专家搞好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答案在最后)

试题 11: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主要表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哪一方面的工作内容?()

A. 人员的甄选与使用

B.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C. 培训计划的制定

D. 组织结构的设计

试题 12:制定员工招聘计划必须依据工作岗位说明书,其中应逐项说明具体工作内容是下面哪一项?()

A. 工作概述

B. 工作任务与职责

C. 工作条件与环境

D. 工作识别

试题 13: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是()。

A. 企事业组织形象

B. 法律的监控

C. 劳动力市场条件

D. 国家宏观调控

试题 14:人们常传诵的我国古代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哪项工作的重要性?()

A. 薪酬管理

B. 绩效考核

C. 员工培训

D. 招聘和选拔

试题 15:一般委托猎头公司的专业人员来猎取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时,企业的猎取费用原则上是被猎取人才年薪的多少?()

A.0.1

B.0.7

C.0.3

D.0.5

试题 16:一家电子公司录取的新员工需要岗位培训90天才能达到标准生产能力,而在这90天中的工资都是按标准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支付的。那么这部分工资与按其90天中的实际生产能力应得工资的差额即构成了哪种成本?()

A. 专业定向成本

B. 在职培训成本

C. 脱产培训成本

D. 上岗前教育成本

试题 17: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

A. 人员招聘

B. 职业管理

C. 员工培训

D. 绩效考核

试题 18:根据各种职业生涯设计读物所展示的方法,进行自我测定,自我评价,从而把握职业方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方法?()

A. 自行设计法

B. 生命计划法

C. 专家预测法

D. 评价中心法

四、多项选择题(答案在最后)

试题 19:招聘的渠道大致有()。

A. 人才交流中心

B. 校园招聘

C. 招聘洽谈会

D. 人才猎取

E. 传统媒体与现代网上招聘

试题 20:为了取得更好的招聘效果,企业的招聘会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 宣传材料的准备

B. 协调与沟通的准备

C. 设计招聘会的档次

D. 招聘人员的准备

E. 设备器材的准备

试题 21:与传统的招聘模式相比,网络招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 扩大招聘范围

B. 发布招聘信息

C. 降低招聘成本

D. 解除时空限制

E. 提高招聘效率

试题 22:员工培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A. 离岗培训

B. 技能培训

C. 岗前培训

D. 在岗培训

E. 员工业余自学

试题 23:教材认为培训评估影响因素有哪些?()

A. 人员流失

B. 测试手段

C. 时间

D. 抽样选择

E. 与撰写评估报告者的关系

五、简答题(答案在最后)

试题 24:员工招聘的原则是什么?

试题 25:培训的作用有哪些?

试题 26:培训方法中单独脑力激荡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六、案例问答题(答案在最后)

试题 27:FACEBOOK公司的招聘案例

随着Facebook的不断发展,马克·扎克伯格不再担任编码工作,转而担任公司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招聘工程师。应聘者不仅要精通程序设计,而且要接受Facebook尊崇的黑客精神。

Facebook不同于谷歌(Google),这一点对希望进入Facebook工作的工程师们来说是一大福音。Facebook无需应聘者拥有斯坦福大学(Stanford)或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计算机科学学位;或者拥有博士学位以及近乎完美的平均分;或许连学术能力评估考试(SAT)成绩单的复印件也不需要。毕竟,Facebook是由大学中途辍学、热衷黑客精神的学生、而不是致力于研究海量网页相关性等看似复杂难题的博士生们创办的。不好的消息是:不需要上述各种资历证明,并不是说就可以轻松获得Facebook的工程师职位。

随着Facebook的不断发展,马克·扎克伯格不再担任编码工作,转而担任公司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招聘工程师。应聘者不仅要精通程序设计,而且要接受Facebook尊崇的黑客精神。许多人成功地通过了Facebook繁复的招聘流程,而其招聘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知名学府。Facebook技术总监乔斯林 戈德费恩称:相对于斯坦福大学排第30名的学生,我们宁愿选择德克萨斯大学(U.T.)或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头名毕业生。招聘人员无法前往的大学,Facebook设计了编程难题,学生们可以尝试给出解决方案,从而得到Facebook的关注。

接下来,有幸通过首轮筛选的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展现自己的黑客才能:第一次面试将会涉及到编码,而不是20世纪90年代由微软公司(Microsoft)首先使用的智力测试题。戈德费恩称:编码测试会让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展露无遗,因此,对我们重点考察的候选者来说,这是第一个立竿见影的测验。

通过编码测试的应聘者将受邀到Facebook公司,参加四轮紧凑的结构化面试。毫无疑问,应聘者将接受更多的编码测试。戈德费恩称,其中的两场面试是纯粹的编程测试。另外两次面试则主要针对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解决棘手的问题和技术问题。面试官将至少利用其中的一次面试,从行为学角度判断应聘者解决、分析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谷歌CEO拉里·佩奇会审核每一份《入职通知书》;与谷歌公司不同,扎克伯格通常不会参与《入职通知书》的审核事宜。但是,有关面试的详细报告将会提交至(由Facebook顶级技术专家组成的)招聘评审委员会。戈德费恩表示,应聘者被淘汰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过关。

但是,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绕开整个招聘流程:那就是成立一家初创公司,并用产品和发展速度来吸引扎克伯格或其他高管的注意,当然黑客精神也依然必不可少。近年来,Facebook收购了28家以上的公司,主要原因便是觊觎它们的工程师资源。多数情况下,Facebook会放弃这些初创公司的产品。硅谷给这种传统并购的变异体命名为:员工收购(acqhire)或人才收购。

虽然这种代价高昂的招聘活动并不是Facebook的首创,但是它在Facebook的制度化程度无人能出其右。而且,在有些人才收购中,被收购企业的员工最终发展成为扎克伯格最得力的副手。事实上,在扎克伯格五位负责关键产品领域的直接下属中,有两位便是在各自企业被收购时加盟Facebook:前谷歌员工、社交聚合网站FriendFeed联合创始人布莱特 泰勒,以及扎克伯格就读哈佛大学时的哥们、文件共享服务提供商Drop.io创始人萨姆 列森。扎克伯格在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发掘热衷黑客精神的企业家型人才,这种招聘方法绝对物超所值。他说: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实现卓越,跟那些表现出色的人相比,他们的优势可不止一点点,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看完该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校园招聘流程是怎样的?

2、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你认为人员试用期间企业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