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人体生理学》形考题库2
电大《人体生理学》形考题库2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维生素D
E. 氨基酸
2.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3.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
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4.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依赖于神经支配
B. 依赖于体液因素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D.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
E.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
5.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6.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数值约为200mOsm
B. 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与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 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7.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E. 生殖
8.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 体液调节
B. 自身调节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前馈
9.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10.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B. 输血时应该优先考虑交叉配血的主侧
C. 主侧不凝而次侧凝可以进行一次少量、缓慢地输血
D. 主侧凝集则绝对不能输血
E. 两侧均不凝集输血最为理想
11.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血浆激活物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C.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纤溶酶
D.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抗凝血酶
E.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肝素
12.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增高
13.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14.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
A. 1.9%尿素
B. 0.85% NaC1
C. 50%葡萄糖
D. 0.5%NaCl
E. 0.5%糖盐水
15.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E. 阈值
1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17.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
A. AB型人的血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
B. 有哪种抗原则无该种抗体
C. 无哪种抗原则必有该种抗体
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E. 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
18.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 血液
19.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20.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21.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22.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23.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24.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5.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 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 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 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26.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27.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28.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2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外流
C. K+内流
D. K+外流
E. Cl-内流
30.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A. 兴奋
B. 反馈
C. 兴奋性
D. 负反馈
E. 前馈
31.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B.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32.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33.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电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物理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34.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A. 被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35.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36.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7.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C. 反应较迅速
D. 作用部位精确、点对点
E.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38.内环境稳态是指( )。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9.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40.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A. 最适刺
B. 阈刺激
C. 阈上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电位
41.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42.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43.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 收缩
B. 分泌
C. 神经冲动
D. 电位变化
E. 分子运动
44.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协调性
E. 兴奋
45.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E. 肝素
46.28.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47.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血钾降低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
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
C. 静息电位与阈值的差值变大
D. 细胞兴奋性变小
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48.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49.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A. 动物实验方法
B. 慢性实验方法
C. 活体解剖实验方法
D. 离体实验方法
E. 人体实验方法
50.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B. Na+
C. K+
D. Cl-
E. HCO3-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2.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 血液
4.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5.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血浆激活物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C.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纤溶酶
D.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抗凝血酶
E.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肝素
6.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数值约为200mOsm
B. 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与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 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7.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8.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协调性
E. 兴奋
9.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10.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11.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12.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A. Rh阴性O型
B. Rh阳性O型
C. Rh阳性 AB型
D. Rh阴性 AB型
E. Rh阴性B型
13. 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血钾降低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
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
C. 静息电位与阈值的差值变大
D. 细胞兴奋性变小
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14.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15.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维生素D
E. 氨基酸
16.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纤维蛋白降解液化的过程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C. 其生理意义是保证血流畅通
D. 纤溶酶能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E. 与血凝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17.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外流
C. K+内流
D. K+外流
E. Cl-内流
18.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A. 被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19.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20.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A. 1.9%尿素
B. 0.85% NaC1
C. 50%葡萄糖
D. 0.5%NaCl
E. 0.5%糖盐水
21.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
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2.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23.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A. 体液调节
B. 自身调节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前馈
2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 收缩
B. 分泌
C. 神经冲动
D. 电位变化
E. 分子运动
25. 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26.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A. 血细胞比容增大
B. 血小板数量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糖浓度增高
E. 血浆白蛋白增多
27.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28.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29.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E. 生殖
30.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依赖于神经支配
B. 依赖于体液因素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D.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
E.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
31.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C.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E. 阈值即阈电位
32.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C. 反应较迅速
D. 作用部位精确、点对点
E.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33.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34.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B.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35.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36.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A. 阈值
B. 阈强度
C. 阈电位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37.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3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E. 阈值
39.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40.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41.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42.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43.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A. 兴奋
B. 反馈
C. 兴奋性
D. 负反馈
E. 前馈
44.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45.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增高
46.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电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物理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47.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B. Na+
C. K+
D. Cl-
E. HCO3-
48.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A. 动物实验方法
B. 慢性实验方法
C. 活体解剖实验方法
D. 离体实验方法
E. 人体实验方法
49.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50. 28.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纤维蛋白降解液化的过程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C. 其生理意义是保证血流畅通
D. 纤溶酶能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E. 与血凝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2.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A. 兴奋
B. 反馈
C. 兴奋性
D. 负反馈
E. 前馈
3.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4. 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 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血钾降低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
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
C. 静息电位与阈值的差值变大
D. 细胞兴奋性变小
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6.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
A. AB型人的血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
B. 有哪种抗原则无该种抗体
C. 无哪种抗原则必有该种抗体
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E. 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
7.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B.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8.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9.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10.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11.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协调性
E. 兴奋
12.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A. 1.9%尿素
B. 0.85% NaC1
C. 50%葡萄糖
D. 0.5%NaCl
E. 0.5%糖盐水
13.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14.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 血液
15.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16.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17.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18.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 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 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 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19.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0.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E. 阈值
21.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依赖于神经支配
B. 依赖于体液因素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D.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
E.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
22.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E. 生殖
23.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 收缩
B. 分泌
C. 神经冲动
D. 电位变化
E. 分子运动
24.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血浆激活物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C.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纤溶酶
D.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抗凝血酶
E.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肝素
25. 28.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26.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27.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28.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29.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
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30.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31.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2.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A. Rh阴性O型
B. Rh阳性O型
C. Rh阳性 AB型
D. Rh阴性 AB型
E. Rh阴性B型
33.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34.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B. 输血时应该优先考虑交叉配血的主侧
C. 主侧不凝而次侧凝可以进行一次少量、缓慢地输血
D. 主侧凝集则绝对不能输血
E. 两侧均不凝集输血最为理想
35.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A. 血细胞比容增大
B. 血小板数量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糖浓度增高
E. 血浆白蛋白增多
36.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维生素D
E. 氨基酸
37.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38.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C. 反应较迅速
D. 作用部位精确、点对点
E.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39.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40.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E. 肝素
41.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A. 最适刺
B. 阈刺激
C. 阈上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电位
42.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C.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E. 阈值即阈电位
43.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44.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外流
C. K+内流
D. K+外流
E. Cl-内流
45.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增高
46.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47.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48.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数值约为200mOsm
B. 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与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 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49.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B. Na+
C. K+
D. Cl-
E. HCO3-
50.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A. 阈值
B. 阈强度
C. 阈电位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外流
C. K+内流
D. K+外流
E. Cl-内流
2.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3.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4.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E. 生殖
5.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B. Na+
C. K+
D. Cl-
E. HCO3-
6.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7.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依赖于神经支配
B. 依赖于体液因素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D.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
E.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
8.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9.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B.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10.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11.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12.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A. 阈值
B. 阈强度
C. 阈电位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13.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14.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纤维蛋白降解液化的过程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C. 其生理意义是保证血流畅通
D. 纤溶酶能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E. 与血凝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15.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A. 体液调节
B. 自身调节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前馈
16.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17.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A. 兴奋
B. 反馈
C. 兴奋性
D. 负反馈
E. 前馈
18.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电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物理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19.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血浆激活物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C.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纤溶酶
D.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抗凝血酶
E.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肝素
20.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21.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22.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23.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增高
24.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5.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E. 肝素
26.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 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 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 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27.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维生素D
E. 氨基酸
28. 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血钾降低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
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
C. 静息电位与阈值的差值变大
D. 细胞兴奋性变小
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29.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E. 阈值
30.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A. Rh阴性O型
B. Rh阳性O型
C. Rh阳性 AB型
D. Rh阴性 AB型
E. Rh阴性B型
31.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2.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33.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
A. AB型人的血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
B. 有哪种抗原则无该种抗体
C. 无哪种抗原则必有该种抗体
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E. 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
3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 收缩
B. 分泌
C. 神经冲动
D. 电位变化
E. 分子运动
35.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C.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E. 阈值即阈电位
36.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37.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协调性
E. 兴奋
38.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A. 被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39.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
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40.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41.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42.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43. 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4.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B. 输血时应该优先考虑交叉配血的主侧
C. 主侧不凝而次侧凝可以进行一次少量、缓慢地输血
D. 主侧凝集则绝对不能输血
E. 两侧均不凝集输血最为理想
45.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C. 反应较迅速
D. 作用部位精确、点对点
E.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46.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A. 动物实验方法
B. 慢性实验方法
C. 活体解剖实验方法
D. 离体实验方法
E. 人体实验方法
47.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 血液
48.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数值约为200mOsm
B. 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与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 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49.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A. 1.9%尿素
B. 0.85% NaC1
C. 50%葡萄糖
D. 0.5%NaCl
E. 0.5%糖盐水
50.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A. 血细胞比容增大
B. 血小板数量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糖浓度增高
E. 血浆白蛋白增多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A. 兴奋
B. 反馈
C. 兴奋性
D. 负反馈
E. 前馈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4.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5.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6.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物质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C. 反应较迅速
D. 作用部位精确、点对点
E.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7.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8.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E. 肝素
9.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依赖于神经支配
B. 依赖于体液因素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D.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
E.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
10.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A. Rh阴性O型
B. Rh阳性O型
C. Rh阳性 AB型
D. Rh阴性 AB型
E. Rh阴性B型
11.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B. Na+
C. K+
D. Cl-
E. HCO3-
12.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13.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 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D. 它是个稳定的电位
E. 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
14.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电刺激
B. 化学刺激
C. 物理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15.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
A. 1.9%尿素
B. 0.85% NaC1
C. 50%葡萄糖
D. 0.5%NaCl
E. 0.5%糖盐水
16.28.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 )。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17.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 收缩
B. 分泌
C. 神经冲动
D. 电位变化
E. 分子运动
18.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B.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C.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D.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1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B. Na+外流
C. K+内流
D. K+外流
E. Cl-内流
20.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维生素D
E. 氨基酸
21.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A. 被动转运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出胞作用
22.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
A. 血钾降低时,细胞外K+浓度快速降低
B. 静息电位负值加大
C. 静息电位与阈值的差值变大
D. 细胞兴奋性变小
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23.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24.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A. 动物实验方法
B. 慢性实验方法
C. 活体解剖实验方法
D. 离体实验方法
E. 人体实验方法
25.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26.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
A. AB型人的血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
B. 有哪种抗原则无该种抗体
C. 无哪种抗原则必有该种抗体
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E. 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
27.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组织液
E. 血液
28.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
A. 体液调节
B. 自身调节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前馈
29.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友病
D. 小细胞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30.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31.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32.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变化率
D. 反应强度
E. 阈值
33.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
E. 神经兴奋性增高
34.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
A. 阈值
B. 阈强度
C. 阈电位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35.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协调性
E. 兴奋
36.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E. 神经调节
37.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A. 最适刺
B. 阈刺激
C. 阈上刺激
D. 阈下刺激
E. 阈电位
38.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9.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E. 生殖
40.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血浆激活物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C.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纤溶酶
D.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抗凝血酶
E.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肝素
41.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42.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
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43.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44.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4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46.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A. 血细胞比容增大
B. 血小板数量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糖浓度增高
E. 血浆白蛋白增多
47.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48.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49.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50.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B. 15%-20%
C. 20%-40%
D. 45%-50%
E. 50%-60%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