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城市管理学(市政规划与管理)》形考题库3
电大《城市管理学(市政规划与管理)》形考题库3
115、城市环境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城市环境的国家标准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包括:①污染物控制指标管理;②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它包括对污染物和污染源两方面的控制管理;③城市环境总量结构控制管理。
⑵制定城市环境发展战略;⑶城市环境规划管理;⑷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16、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答:①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落后。②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③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④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117、城市环境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②本地区的环境状况和改善环境的要求;③经济技术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水平。
118、城市环境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答:①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目标的确定是编制规划的中心环节;
②掌握城市区域的环境现状、特征、主要环境问题与制约因素,主要是进行调查以及收集整理、监测分析城市环境的基础资料;
③进行人口、资源、环境预测,为了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是一个关键环节;
④提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在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时,要着眼于区域背景下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1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内涵和目的各是什么?
答: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120、为什么说我国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落后于城市坏境保护发展的需要?
答: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理论、规划、工作程序、效果评价等还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法律化、程序化与定量化。各城市间综合整治的进展也不平衡;②市长负责制,部门参加,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的综合整治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各部门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
123、如何理解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答:①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②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③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124、简述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
答:①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
②法制手段,包括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
③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
④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
⑤教育手段,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127、如何理解循环经济中3R原则的排列顺序?
答:①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②人们必须认识到再生利用存在的某些限度;③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131、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①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②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
③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发展速度大为降低,进入平稳阶段。
132、简述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脉络。
答:①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保持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
②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③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在这整个期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④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一个健康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1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答:①地域型市的出现;②市管县体制的广泛推行;③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
134、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答:①城市和乡村的空间交界地带——城市边缘区中存在的众多经济、社会问题;②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城中村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③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135、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①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③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④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136、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答:①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②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③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④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⑤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⑥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137、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②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③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④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138、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①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②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③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④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⑤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140、城中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答:①城市整体环境的恶化;②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远期更新成本的增大;③社会问题的滋生。
141、简述城中村的生命周期。
答:城中村并非永久存续的现象,其发展有自身的阶段性,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四阶段:
①聚落形成阶段:传统农村居住聚落,也可称为“前城中村”阶段;
②城市边缘区阶段:城乡接触;
③城中村阶段:城乡冲突;
④城中村瓦解阶段:完全城市化;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城中村完成了从形成、发展到消失的过程,因此,也称为城中村的四阶段“生命周期”。
143、城中村村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村民教育水平低,即使“农转非”也不能改善他们在城市谋职难的处境;②农村户口可满足村民生育两胎的愿望,即使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③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镇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④农村户口拥有一定的宅基地配额,村民可建屋收取租金。
144、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答:①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②“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145、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
答:①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②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③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④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147、区域协调的内涵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①区域协调问题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个或多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更多利益而需要与辖区之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区进行协作的问题;二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需要通过谈判或仲裁等方式达成妥协和调解的问题。
②特征:从城市和区域协调的涵义出发,城市和区域协调节的基本特征饭两个方面即:必定发生在具有独立利益的个体之间;必定发生在各个体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程度很大的领域内,特别是公共领域内,如跨地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共有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等。
149、国外区域协调机构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①大城市人口和地域迅速扩展,城市需要新的发展空间;②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过小;③城市之间各自为政。
150、西方区域协调机构的类型有哪些?
答:①综合性的城镇群政府。这样的政府组织职能是在城镇群范围内行使类似于地方政府的综合职能;
②仅有单项职能的专门机构。这类组织是几个地方政府的联合体,负责某专项公共服务;
③某一区域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管辖某一特殊系统或地域,如港口、桥梁等;
④非政府的城镇群协调机构。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协调各城市、郡(县)之间的关系。
151、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①产业的分工与合作;②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③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④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⑤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152、区域协调有哪些不同的调控模式?
答:①强调控模式,以前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最为典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采用这种模式的以法国、荷兰、希腊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
②弱调控模式,这类国家对区域发展实施调控的力度较弱,一般对规划不作集中统一管理,也不强调区域发展的统一安排,各种规划由区域或城市自行编制;
③多元调控模式,对区域发展实行多元调控模式的国家以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为代表。
153、区域协调的手段有哪些?
答:⑴法律手段。区域协调开展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以完备的法律为保障。
⑵财政和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来保障进行区域协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手段往往也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形式出现。
⑶行政手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②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
⑷规划手段。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⑸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15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②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③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④统一规划区域性基础设施;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⑥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达到最优的社会效果。
162、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
答:在突发事件的影响逐步消除的过程中,另一个功能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这一功能的实现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恢复生产、生活;②应对突发事件周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③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强化扫尾工作;④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163、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步骤是什么?
答:①对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列举出可能出现的风险;②对这些风险进行确认,排除不存在的风险;③对各种风险列举在管理目录中;④对列出的风险进行横向分类与纵向分级。
164、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危机判断?
答:①对可以预见且时间和资源允许处理的风险,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可能;②对可以预见但可能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可以进行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③对现在没有表现出来,但其爆发总存在一定征兆的风险,采取建立预警系统对其监控;④对那些完全不可预测到的风险,则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完善的危机处理机构,以对随时出现的风险进行处理和灾后恢复。
165、如何进行危机的评估?
答:①计划与情报部门应及时、积极地对危机事件进行调查和信息收集,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危机应对机构的指挥者;②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危机事件进行评估;③对危机的起因进行调查,找到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并确定主要危机;④危机反应计划的制定。
166、危机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要点是什么?
答:①在现有的可利用人员水平上,确定危机处理的领导小组,并保证其他非危机处理部门能够正常的运转;
②谨记变化应比计划快。危机事件中,不确定性很高,类似于“做什么”、“如何做”的教条似的计划是不可取的;
③将危机指挥和协调部分写入计划当中。在制定适当的危机反应计划之后,应遵循计划的大原则、大方向,在危机应对机构的统一调度、安排与协调之下,对危机事件进行迅速、果断的处理。
五、论述题
(一)试述市政管理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的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市政发展到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的市政,再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市政,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
3、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1)市政系统包括许多分系统,如市政组织系统、市政领导系统、市政职能系统、市政体制系统、市政环境系统,每个分系统下面又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子系统。(2)市政系统又由多元的市政要素组成,如组织要素、人员要素、财政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等,每种要素内部又包括多种次级要素。(3)市政过程又是由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多项环节组成的过程。
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二)试述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上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主要干部。作为城市党组织,中共市委的政治领导作用则具体表现为: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符合本市实际、代表城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把它们转化为城市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规章、条例等。
2、思想领导,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市的繁荣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3、组织领导,指通过党组织的工作,使党和广大群众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党的目标。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组织,培养、选拔党员干部,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威信的领导集体,并对他们进行党内和党外监督管理,通过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去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三)试述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这点与西方市政职能特点不一样。管理城市经济曾经是我国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责,与此相适应,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机构庞大,部门林立,既有综合性的经济管理部门,又有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表现为控制面广和控制程度高,而且还几乎都借助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强控制程度表现得仍比较突出。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种特点较为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市政社会保障职能也逐渐得到了加强,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表现为中央集权过大,城市政府的权力无法律保障,上级可以随意解释或随时上收与下放权力,使城市政府难以适应,难以调动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表现为许多方面有权者不负责,或者负责者又无权力以及有责而无利等。
(四)试述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具体的转变任务和步骤主要是:
1、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
2、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3、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1)同一类业务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减少中间交叉扯皮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2)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业务要分清主辅关系,明确业务接口;(3)进行综合管理,对一些长期扯皮、难以划清的业务归并到一个部门,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性。
4、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
5、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五)试述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所谓“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赢得发展机会。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应该认识到,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国内外一些城市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也提示我们必须在城市发展战略管理中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能够帮助快速沟通、快速做出影响评估和控制的危机管理计划,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六)试述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规划更应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状况,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创造健康的城市社会生活。坚持为全体城市居民服务,并且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这是城市规划师的根本立场
(七)试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从根本上说,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进行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城市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它本身就是生产性的建设。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当作非生产性的福利事业,结果造成了公用事业单位不讲经济效益,只花钱不挣钱,缺乏财力,靠国家养活,导致了这些单位的长期亏损经营,挫伤其生产积极性。。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打破原来那种非竞争型的封闭的经营形式,可以采取中央办、地方办、集体办、个人办、大家竞争办的多种方式,鼓励竞争。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软计划,钱多多建,钱少少建,建多少通常不定,甚至可有可无,而这些又都是领导说了算,属人治型。这与城市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不相适应。
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应用现代管理的先进方法、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来管理基础设施。
(八)试述中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在1981~2000年的20年间,虽然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都在快速增加,但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方式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城市成长模式以外延型为主,城市成长速度过快,城市成长空间结构失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别较大等问题
(九)试述中国城市成长所具有的特殊性。
中国的城市成长管理刚刚起步,由于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中国的城市成长管理不能原样照搬西方的经验和做法。对比中西方当代城市化发展,在城市成长领域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的差异。
1、城市化阶段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从19世纪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以上,进入后城市化发展阶段。而中国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只达到36.1%,刚刚具备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一般性条件。
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对多数城市而言,城市化进程的速率已经放缓。反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总体而言,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化速度远高于西方,中国同时面临过往城市化滞后的补课效应和国际经验公认的高速增长的双重冲击。
3、土地所有制基础差异,西方国家城市土地多为私人所有,国有土地主要集中于各种保护用地,城市政府拥有的土地则多以城市公共用地的形式出现。而中国不存在土地私有,城市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对于集体公有的农村土地,国家也有比较强硬的征用权。
4、中西方城市行政基础差异,西方城市推行的是以代议制为基础的行政体系,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选举体系与西方行政管理体系具有很大的差异,对这一点,公共经济学和行政学中已有不少经典论述。
5、市场化程度不一,西方市场体系相对完善,市场经济导入的时间早,认可度高,完全竞争市场是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条件之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承认市场的先天存在。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中还留存有大量的问题。
(十)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把企业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否认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导致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
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区划来管理经济,每个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自成体系,画地为牢,割断了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城市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形成了封闭式的“大而全”、“小而全”和以纵向联系为主的条块分割、城乡分割,从而严重违背了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分割了城市经济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影响了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形成和发挥。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把价值规律和市场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加以摒弃,把各种城市经济活动统统纳入指令性计划,用产品的计划调拨替代商品交换,结果导致了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妨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把企业和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紧密地挂起钩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从而使企业和劳动者丧失了搞好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
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不切实际的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把非公有制经济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统统割掉,结果导致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十一)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束缚了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为了解放和发展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完善的经济调控体系,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市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及市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城市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加快城市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城市素质;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使城市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经济中心。
(十二)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哪些原则?
在推行社区自治,加快城市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城市各级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工作中的领导,而是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精神和意志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灌输下去,同时,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各级组织都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贴近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利用各自的职能指导和配合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支持街道办事处履行综合管理和协调职能,积极为社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住共建”创造条件,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要加快城市基层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各级组织要在事权下移、责任下移的同时,将财力和利益也随之下移,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各级组织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便利社区居民生活、丰富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为己任,把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各级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性组织。
(十三)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右。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这个“防”靠的正是城市公众(企业、居民)自觉自愿地维护公共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十四)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仅靠政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社会成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这一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十五)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十六)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只要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别,城乡差别就不可能消失。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各种体制束缚,以市场体制为契机,在原有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市场。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
(十七)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区域协调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为了避免在城市与周边地区展开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需要在产业方面进行协调,即包括各城市在产业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如何在产业政策上进行衔接以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实力等内容。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各个主体(城市或区域)在利用生态资源时都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在交通和通讯联系日益发达的条件下,许多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可能服务半径已经超出城市或区域的范围。而且,所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是有一定的“规模门槛”约束的。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规则经济。只有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才能界定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保证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要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各个城市结成同盟,以一个整体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和竞争,同时也需要以一个整体进行宣传和推介自己。
论述题
1、试述市政的特征。
答:①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市政必然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着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②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近代以来,城市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先锋力量;
③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市政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依赖,形成有机的组合关系,市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联为一体,围绕着同一的市政目标,发挥出市政的整体功能;
④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⑤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2、试述市民参政的意义。
答:①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②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③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政治腐败必须通过政治和法制的手段与途径最终加以解决,而市民参政是立法建制的民意基础,是监督政府执法行为的重要的政治力量。
3、试述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
答:①个人联系渠道。这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表达方式,即在特定情况下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区范围内的各种血缘、地缘、事缘、学缘或其他非正式关系,来接近有关市政决策的人物,直接反映其利益要求。
②代理人或代表渠道。即在城市政治系统内居于特殊地位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通常由他所的集团推选出来,进入城市权力系统内部,担任市政治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定社会集团利益的代理人。
③集团参与渠道。在我国城市中,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即通过职业集团对市政管理和决策施加有效影响,实现其利益要求。
④市民监督渠道。市民监督是维护市民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即通过政治、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的监督,防止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侵害市民的合法权益,危害市民个人和整体的利益。
4、试述我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
答:①经济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利用经济、财政、金融、法律和行政手段。从宏观上对城市经济进行调控、仲裁和服务,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良性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改善;
②社会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促进城市社会的良性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安全、福利、保障、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③规划职能即城市政府依法制定的土地开发、资源优化、建设布局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目的在于预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思想、政策和制度依据;
④建设职能即城市政府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组织规划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进而落实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⑤管理职能是在城市政府的各种规划项目落实以后,保证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秩序,维护城市能源、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卫生、防灾、消防等城市事务的正常秩序,对城市各项事业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包括决策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法制管理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6、试述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答:①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
②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
③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④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由于矛盾的性质和内容不同,策略和措施也有很大差异;
⑤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衣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8、试述如何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答:①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从根本上说,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进行再生产一个组成部分,是城市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它本身就是生产性的建设;
②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当作非生产性的福利事业,结果造成了公用事业单位不讲经济效益,只花钱不挣钱,缺乏财力,靠国家养活,导致了这些单位的长期亏损经营,挫伤其生产积极性,把它纳入商品化的轨道,进行营利经营,对于增强其内部活力极为重要,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转轨换型的关键;
③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④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⑤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9、试述中国城市成长中的问题。
答:①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近年来,我国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
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
③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些新区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增长和带动轴心,但是如果不能在新区开发的同时积极推动老城的更新升级,很有可能出现西方内城衰退的不良后果,而且,一旦新区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运转,后续的利用没有保障,也很可能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④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了城市成长模式以外延型为主,城市成长速度过快,城市成长空间结构失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别较大等问题。
10、试述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答: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
②在经济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
③在经济调节结构方面,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管理,市场机制的作用微小;
④在经济利益结构方面,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⑤在经济组织结构方面,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
11、试述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答:①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把企业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否认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导致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管得过死;
②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从而严重违背了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分割了城市经济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影响了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形成和发挥;
③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导致了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妨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⑤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不切实际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把非公有制经济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统统割掉,结果导致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12、试述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答:①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是指由社区内司法、警察、安全、消防等部门组成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由社区居民组成的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的自治性组织(如治保会、联防队、门栋关照小组等组织),为创造安全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对社区内的社会公共秩序、户口、特殊行业(如旅馆业、旧货业等)、道路交通、消防及法制和安全教育进行的管理;
②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这是由街道环卫所及各房管所、园林所及社区内各单位组成的市政管理委员会以及群众自治性组织和全体社区成员,为谋求适合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而对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处理工作,道路清扫工作,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以及环保宣传工作等等进行的管理;
③社区卫生保健。这主要是指由街道卫生科、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地段医院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卫生保健部门,组织发动社区成员,为保证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对卫生防疫、计划生育、老年人保健、妇幼保健和少年儿童保健,以及心理咨询、社区康复等工作进行的管理;
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主要是指由社区自治性组织和各专业性团体,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动全体社区成员,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里弄、文明楼和文明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完善调解、帮困、服务网络。同时,做好教育、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及传媒的发展规划,以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为基础,加强理想、道德、法制教育,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的社区社会风尚。
13、试述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行政法制原则。
答:行政法制原则也即行政法基本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
⑴行政合法原则。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⑵行政合理原则。行政合理原则的宗旨在于解决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⑶行政效率原则。遵循依法行政的种种要求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行政效率。廉洁、高效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
⑷行政统一原则。行政统一原则分为三项内容:①行政权统一;②行政法制统一;③行政行为统一;
⑸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原则在行政法上的体现,我国行政公开的原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种职权行为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应一律向社会公开。
14、试述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答: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完善的经济调控体系,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运行;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市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及市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15、试述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答:①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物;
②污染治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
③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下分低下;
⑤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16、试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②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④“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⑤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⑥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
⑦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17、试述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
答:①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②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③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④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⑤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
⑥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
⑦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
⑧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18、试述区域协调的手段。
答:⑴法律手段。区域协调开展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以完备的法律为保障。一些国家大都制定有对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组织、管理进行界定的基本法,作为编制区域规划和综合开发计划的依据,并在实施中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法令以及政策作为保障。
⑵财政和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来保障进行区域协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手段往往也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形式出现。
⑶行政手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强力健全型、松散组合型和折中型几种类型。②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一般是通过审批、发放许可证、签订合同等,鼓励或限制某些地区、某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⑷规划手段。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⑸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19、试述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
答:⑴预防。①宣传教育;②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务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③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预警就是为了缩短政策时滞,以及渐渐推行公示措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系统;④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⑵准备。就总体而言,准备包括根据预案制订应急防范方案,落实应急防范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组织队伍、人员培训、应急演练、通讯装备、器材物资、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方面加以落实,做到有务无患。
⑶反应。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反应的要旨在认清级别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反应。
⑷恢复。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恢复。包括:①恢复生产、生活;②应对突发事件周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③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强化所扫尾工作;④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⑸总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还必须十分关注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总结,这里所指的总结,并非单一强调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把总结提升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功能元,把危机管理的理念拓展到城市和区域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
20、试述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和手段。
答:⑴确认危机来源。在城市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危机的来源,要去积极地管理风险,而不是等待风险的出现。
⑵危机判断。接着,我们就应该对这些风险的类型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①对可以预见且时间和资源允许处理的风险,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可能;
②对可以预见但可能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可以进行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③对现在没有表现出来,但其爆发总存在一定征兆的风险,采取建立预警系统对其监控;
④对那些完全不可预测到的风险,则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完善的危机处理机构,以对随时出现的风险进行处理和灾后恢复。
⑶预警系统的建立。危机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大量存在而引起的,具有相当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是很必要的,这可以保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真实的传递,也便于监管者及时做出反应。
⑷危机应对。危机管理对速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反应的时间越短,越能证明城市处理危机的能力;
①第一波反应:对危机的反应。A)危机的评估。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当危机爆发之后,由于信息不明,时间紧迫或是不确定哪些物资或人员处于危机之中,这时对危机的评估显然格外的重要;B)危机计划规定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在现有的可利用人员水平上,确定将危机处理的领导小组,并保证其他非危机处理部门能够正常的运转,谨记变化应比计划快,将危机指挥和协调部分写入计划当中。
②第二波反应:危机后的恢复。危机的背后,有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危机暴露出了城市存在的众多弊病、缺点和问题,危机过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去研究危机爆发的原因。
21、试述土地利用规划所遵循的原则。
答:①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②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
③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
④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22、试述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答:市政管理体制包括的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市建制体制。实际上是国家为了便于对城市地区的管理而设置的一级政权机构。
②市政府构成体制。包括城市国家政权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我国城市国家政权由市人及其选举产生的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组成,通常概括为“一府两院”。
③市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市行政领导体制、市行政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的有机结合体、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本级政府与上级对口业务部门的权责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等。
④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也称市权力系统权责关系,即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不同于单纯的城市政治管理,它不能不涉及与市政公共管理有关的事业、企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中,市建制体制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市行政管理体制则是市政体制研究的重点:而市政体制的核心问题则在城市公共事物管理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23、试述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改革?
答: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和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和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具体的转变任务和步骤主要是:
①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
②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③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
④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
⑤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区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5、试述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答:①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②法治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
③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④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
⑤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财力和能力,不能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
27、试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