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东海岛东山镇这些奇怪地名,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_

湛江东海岛在雷州半岛东部,历史上属雷州府管管辖,岛上的居民普通说雷州话。东海岛现属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岛内有东山、东简、民安三个镇(街道办)。每镇有多条村落,有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名字,有的可能就算是本村人也不知道,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东海岛东山镇(街道办)管辖的部分地名村名。

东山:以前的山不是山,是丘陵上的树林,因东边有山林而得名。东山镇是历史上的政治军事重镇,曾属硇洲岛。东山圩的圩期为农历一、四、七,是东海岛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东山村是庄姓人在元朝末年从福建莆田迁到这里的。先祖庄强率领村人曾筑堤挡潮,保护了耕地,也保护了村民的粮食。

十二昌:说起这个地名,真的有点复杂,原来叫“什二埇”。明清时的行政区域,府相当于市,府管县,县管乡,乡管都,都设社,社下是村(埇)。《遂溪县志》圩市记载:“通明埠,在县南一百四十里二十一都”,这个通明港就位于麻章区太平镇。而湖光镇的旧县村,据《遂溪县志》记载,位于二十二都。那么二十都就是在通明海东海岛东山一带。东海岛中部东山镇的十二昌村。这条村原名“什二埇”,建国后与调逻村合并,后改名“十二昌”。十二昌村便符合这一定义,取自它原来的名字。

文参、东参:清康熙年间,苏姓人从广府迁此,初名“麻参”,后改名文参。东参原为一小岛,原名墩参,墩为突出水面的山堆,参为高的意思,建国后与东头山合并称为东参。麻是古越语,大约是海边的意思,结合参的意思,麻参的意思是海边的丘陵高地。

什石:杂石的意思,因为村前靠海石头多而得名,该村是一条渔村。

东坡:跟苏东坡没关系,因为村在山坡东面而得名,这还是一条大村,下辖赵屋村、南村、北村、上湛村四自然村,总人口5430人。

东头山:村名因东头山岛而得名。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界一位神仙很同情风波浪里艰难揾食的打渔人。于是瞒着天帝下凡,连夜从远方挑土来此营造一个平静港湾。当大功将近告成之际,忽听一声鸡啼,仙人以为天亮了,匆忙扔下肩上的担子逃回天界。被扔下的一担土就成了后来的东头山和特呈岛。当地人为了怀念仙人的功绩,惩罚早鸣坏事的公鸡,从此盛行过年必吃白切阉鸡的习俗。久而久之,吃出了远近闻名的\"口衣记阉鸡\"(口衣为公鸡晨鸣声的形声字)。

东及:原名颖兴,又名同及,泛指东及、北边、后边、郑边、郑边新村一带,是“岭南才子”陈乔森的故里。

北山:这个好理解,山为山林,北边有山林。这是一条大村,包括上村、下村、溪打、新屋尾、北山仔、调辰、上头等七个居民点。

龙安:原名“龙堪”,后谐音为“龙安”。《淮南子·天文》许君注:“堪,天道,舆,地道。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 古文中的堪也有高处的意思,看来东海岛的地形确实丘陵地带多。

龙池:因村前有池塘一口,所以美其名曰为”龙池“。

外坡:因村在龙安村外坡地而得名。

西坑:因位于田坑西面而得名。

皮寮村:最早叫“蒲寮”,寮在古文中的小屋的意思,蒲寮就是蒲草作为屋顶的小屋。后谐音为“皮寮”。

龟头:因该村地势隆起,形似龟头而得名。弱弱的问一句,这村名能改不?

青蓝:清初福建莆田的宋姓初迁至北涯,遥望对岸青丘蓝海,千姿百态,感觉很美,所以就搬到了对岸,起名青蓝。村里有百多人侨居东南亚,是东海岛著名的侨乡。

调市、调文、调逻、调伦、调山:这个“调”字,在古越语中相当于“什么地”的意思。调文是唐姓始祖北宋年间从海康迁到这里的,初名调那(那是“田”的意思)。建国初与上面说的文参村合并为调文乡,调文这两个字因此流传了下来。调山村的村民是由明中叶由文亚村迁到这里,与调逻村同在一地,称为调逻谢边。1952年与东头山合成调山乡,沿用乡名至今。

脚踏: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来历不知道。猜想是村落东西向呈块状,像两只脚印?

关于东海岛东山镇的这些地名村名,你有什么可补充的?湛江地广人多,以上地名解释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多指正。我们将推出一系列湛江地名解析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