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中的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思择法忍是什么意思?
内心灭除了对他人的嗔恚,已经没有任何的怨恼心——这叫忍辱的体相。忍辱的类别有三种:
忍辱一:“耐怨害忍”
忍耐冤敌对我的损害,有的人打我骂我等等我都去忍耐,这样直接对治了我们的嗔恨心。就像世间人没有忍辱,比如说有人精神状况不太好精神出问题,是因为家里人对他欺骗或者骗了他的钱,他一气之下精神出问题了,就是对于怨敌损害没有忍耐,如果去忍耐冤敌的损害,就叫耐怨害忍。
忍辱二:“安受苦忍”
“安受苦忍”是指在修道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痛苦,在修行路上会遇到种种痛苦的时候,你能安然的忍受不动心,不退却,不退道心,这就叫安受苦忍。
就像在古代的时候,修苦行比现在要艰苦得多了,但是他们不会去计较外在条件和环境。再看现在要是修行的时候,会计较很多外在因素,比如说身体要好,环境不能太恶劣,吃的不能太差,然后还得有钱,还得有什么医疗,说要去出家修行,一定要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把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之后,才能去修行。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生病了或生活没有保障的时候,有人就退失道心,说还是回家了,这是对修道的一种怯懦、一种退怯,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能去忍受叫安受苦忍。
忍辱三:“思择法忍”
“思”是思维的思,“择”是抉择的择,就是你在思维、抉择佛法的时候的一些忍耐。对于法有一些不理解,或者有的人对法根本就没有兴趣,这些要有一种忍耐心。
比如说刚开始听《金刚经》,一直都是在讲空性,对于空性的道理没有办法接受。如果不接受、生邪见、退失了,这就是对法上的一种不忍耐;或者有人天天去闻思,天天去修行,天天去禅坐,之后对法生一种厌倦心,没有任何意乐,没有兴趣。
比如让大家发起念《金刚经》,一开始很多人都特别感兴趣每天念,最多坚持一个月,下个月就已经不想再念了,这就是对法上的一种不安忍。
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对于佛法有一些不理解,或者在修行过程当中,对于法没有任何一种厌倦心,对于不理解的法义也有法喜。然后修行的时间、法义不管是多久,从始至终有意乐心,这叫“思择法忍”。
文章转自:圆觉寺智悲弘愿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