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风筝线_有人被其割断喉咙,有人被其削去头颅,杀人于无形

在巴基斯坦,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放风筝活动。

然而因为这场风筝活动而发生的惨剧却屡现报端。

2006年,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在国家举办风筝节期间,驾驶摩托车时被风筝线割断喉咙而死,留下了刚满4岁的儿子。在接下来的2个星期里,有7人死于类似事故。

在国内,风筝杀人伤人事件也屡见不鲜。

2002年,广州江湾大桥上一个傍晚连续发生了5宗被风筝线割喉割脸事件,其中1名女子喉部动、静脉几乎被割断,生命危在旦夕;

2010年,中山市大涌镇一男子被风筝线割伤颈部,足足缝了6针;

2016年,江苏一名男子驾驶的摩托车与风筝线发生摩擦,拉线缠入摩托车后轮,导致摩托车失控冲出道路,男子当场身亡。

……

小小的风筝线为何能杀人于无形?

主要原因还是被用作风筝线的尼龙线太过硬核。

风筝

绳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从人类开始使用最简单的工具之时便有了它的身影。

据考古学研究表明,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藤蔓树皮等材料手工编制绳索,将工具和武器绑于腰间。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民创造了大麻纤维制绳技术,很快流传至全世界。

1775年,英国人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人类历史上手工制绳的时代。

直到1935年,美国人华莱士·卡罗瑟斯发明了尼龙塑料,这种材质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拉伸强度甚至高于金属,很快占领了纺织业、电子电器工业、建筑业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快人们发现用尼龙材料去制作绳索具有天然的优势。

当时最先进的马尼拉绳,2毫米直径受到20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能承受的拉力达80公斤。

尼龙绳彻底颠覆了古老的制绳行业,当然也包括了风筝线。

尼龙绳

但仅仅一根细小的风筝线是无法直径杀人的,只有当绳子的材质、风力、人的运动速度等因素聚合杀伤力才会显现。

物理学上将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其公式是:P=F/S,其中F代表压力,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简单来说就是,风筝质量越重,人运动的速度越快,风筝线与人体接触时间越少产生的作用力越大,接触的人体伤害越大。

所以当上述当事人骑乘摩托车时,较快的车速与横在脖子前的风筝线接触时间更短,此时的风筝线堪比锋利的匕首,在强大的压力下能轻松削去头颅,让人身首异处。

用作风筝线的尼龙绳不但细如发丝,还具有透明的特点,即使是在碧空万里的开阔公路上也很难被人发现,隐蔽性极强,让人防不胜防。

压强公式

其实,在发生风筝线杀人伤人后,悲剧的溯源才让人更加感到绝望,因为这种事故很难找到肇事者。

放风筝作为一种风行的休闲活动,无论是在热闹城市公园抑或僻静的山村相间,都可见到拉着线将风筝放飞到高空的人们。

但是放完风筝后风筝的处理却极少有人会关心,当然会有人选择把风筝拉下收线带回家;

也会有不少的“文青”选择剪短风筝线;让自己的风筝去追寻星辰大海;

抑或风筝自己挣脱带着长长的线“放飞”自己;

更有甚者直接将风筝带着线全部遗弃,任其在风中飘扬;

……

这些带着长长尼龙线的风筝就像一个个幽灵,他们飞到林间挂上树枝,飞到高山跌落峡谷,飞到江河湖海飘到水上,飞到公路缠绕路间,给来来往往的人群带去血光之灾。

断线风筝

2020年3月,甘肃酒泉的殷姓男子在骑车途中被风筝线割伤,右手小拇指肌腱断裂,脖子上伤口长约16公分。

历经艰辛最终找到风筝主人张姓女子并索要5万赔偿,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最终受害者将张女告上法庭,得到法律的公正裁决。

能找到风筝主人并索赔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被风筝线伤害的人只能不了了之,他们承受着身心上的伤害,为这个无妄之灾支付着高昂的医疗费用,甚至医治无效撒手人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惨剧究竟由谁人承担?

风筝线伤人

好在,国家近期出台了风筝相关法律,明文规定放风筝导致他人人身伤害,除了进行民事赔偿外,情节严重的还涉嫌刑事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情节轻的,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实放风筝这件事真的不小,光有法律约束可能也还不够,还提高自己的意识,因为你的一个小失误可能会要了别人的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